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硬度装甲钢抗弹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董立松 刘宁 +2 位作者 辛士进 邸建辉 高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6-78,共3页
通过穿甲试验,研究装甲钢硬度与抗弹性能之间的关系;由弹坑解剖分析了装甲钢板穿甲破坏形貌以及弹坑表面的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硬度装甲钢抗弹性能好;装甲钢板为混合穿甲形式破坏;弹坑表面的变形带和相变带是由非常细小马氏体板... 通过穿甲试验,研究装甲钢硬度与抗弹性能之间的关系;由弹坑解剖分析了装甲钢板穿甲破坏形貌以及弹坑表面的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硬度装甲钢抗弹性能好;装甲钢板为混合穿甲形式破坏;弹坑表面的变形带和相变带是由非常细小马氏体板条组成,其硬度非常高,远远高于装甲钢板的基体和淬火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弹性能 绝热剪切 冲塞
下载PDF
新型扭矩轴材料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平 董立松 张文波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通过对进口扭矩轴解剖分析,探讨了国产扭矩轴材料代替进口扭矩轴使用的可能性,通过两种材料对比试验,结果认为,国产扭矩轴无论是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扭转试验以及模拟台架试验,性能全部达到进口扭矩轴材料的技术要求,并按进口扭矩轴样... 通过对进口扭矩轴解剖分析,探讨了国产扭矩轴材料代替进口扭矩轴使用的可能性,通过两种材料对比试验,结果认为,国产扭矩轴无论是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扭转试验以及模拟台架试验,性能全部达到进口扭矩轴材料的技术要求,并按进口扭矩轴样品制造了国产扭矩轴,经过试验与进口扭矩轴使用寿命相当,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轴 热处理 台架试验
下载PDF
光源掩模协同优化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文辉 何建芳 +1 位作者 董立松 韦亚一 《半导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1-649,共9页
当半导体技术节点缩小至14 nm及以下时,光刻技术也逐渐接近了其物理极限。光源掩模协同优化(SMO)作为一种新型的分辨率增强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极限尺寸下半导体光刻的重叠工艺窗口,有效延伸当前常规光刻技术的生存周期。综述了SMO这一技... 当半导体技术节点缩小至14 nm及以下时,光刻技术也逐渐接近了其物理极限。光源掩模协同优化(SMO)作为一种新型的分辨率增强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极限尺寸下半导体光刻的重叠工艺窗口,有效延伸当前常规光刻技术的生存周期。综述了SMO这一技术,分析了SMO的原理,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其在先进光刻节点研发中的应用,并对其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SMO不仅是193 nm浸润式光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EUV光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紫外光刻(EUVL) 分辨率增强技术 光源掩模协同优化(SMO) 像素化光源 193 nm浸没式光刻
下载PDF
PECVD参数对含氢非晶碳刻蚀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邹雄峰 董立松 +1 位作者 陈志刚 韦亚一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分析了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RFPECVD)参数对含氢非晶碳(α-C∶H)刻蚀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针对射频功率、丙烯流量、反应腔压强、极板间距等工艺参数对膜层刻蚀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并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方法产生实验矩阵。... 分析了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RFPECVD)参数对含氢非晶碳(α-C∶H)刻蚀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针对射频功率、丙烯流量、反应腔压强、极板间距等工艺参数对膜层刻蚀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并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方法产生实验矩阵。然后,采用RFPECVD工艺在硅衬底上淀积α-C∶H。最后,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刻蚀速率、刻蚀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积工艺参数的变化对膜层的均匀性没有影响,对膜层的刻蚀速率有影响。该工艺参数对刻蚀特性的影响研究对优化CVD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非晶碳 确定性筛选设计 多元回归分析 刻蚀速率
下载PDF
化学外延方式的嵌段共聚物定向自组装
5
作者 郭成 粟雅娟 +5 位作者 陈睿 董立松 张利斌 陈颖 盖天洋 韦亚一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定向自组装(DSA)是一种新型的光刻分辨率增强技术,为了探究制约DSA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因素,采用仿真手段评估了DSA工艺条件以及不同版图设计对DSA的影响。基于Cahn-Hilliard方程,模拟了不同"吸附"强度及退火时间下的... 定向自组装(DSA)是一种新型的光刻分辨率增强技术,为了探究制约DSA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因素,采用仿真手段评估了DSA工艺条件以及不同版图设计对DSA的影响。基于Cahn-Hilliard方程,模拟了不同"吸附"强度及退火时间下的线条图形光刻轮廓,分析了上述工艺条件对光刻结果的影响,发现增加退火时间、增强衬底的"吸附"强度可以有效减小电路制造缺陷。基于7 nm设计规则,改变引导图形周期,得到线条图形线宽粗糙度(LWR)以及通孔图形的光刻轮廓图,分析了引导图形周期和LWR及轮廓图质量的关系,得出当引导图形周期为2倍共聚物自然周期(2L0)时,可以得到更好的光刻图形质量,并通过2L0周期扰动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自组装(DSA) 化学外延 嵌段共聚物(BCP) 光刻 大规模集成电路
下载PDF
针对更精确电迁移预测应用的热耦合模型建模
6
作者 杨双 石新新 +10 位作者 伍宏 粟雅娟 董立松 陈睿 张利斌 苏晓菁 陈颖 盖天洋 郭成 屈通 韦亚一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2-737,共6页
基于先进逻辑CMOS工艺平台,构建了集成电路热耦合模型,为后端金属线电迁移预测提供更精确的温度变化和分布信息。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提高建模和仿真效率,对金属线网络和晶体管有源区进行简化,并用热传输比率对热耦合进行表征。考虑到晶... 基于先进逻辑CMOS工艺平台,构建了集成电路热耦合模型,为后端金属线电迁移预测提供更精确的温度变化和分布信息。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提高建模和仿真效率,对金属线网络和晶体管有源区进行简化,并用热传输比率对热耦合进行表征。考虑到晶体管参数、金属线走向、金属线之间相对位置对热传输比率的影响,模型中引入相关因子对热传输比率做进一步修正。最后,将该热传输模型嵌入到商用仿真软件中。结果表明,热传输比率(即温度)的仿真值与基于工艺平台流片的实测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耦合模型 热传输比率 金属线 有源区 电迁移
下载PDF
先进工艺下的版图邻近效应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英菲 张青淳 +7 位作者 苏晓菁 董立松 陈睿 张利斌 盖天洋 粟雅娟 韦亚一 叶甜春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5-682,共8页
在28 nm及以下工艺节点,版图邻近效应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概述了版图邻近效应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介绍了Poly-gate、High-k/Metal-gate、FinFET等不同工艺下的6种版图邻近效应二级效应,包括阱邻近效应、扩散区长度效应、栅极间距... 在28 nm及以下工艺节点,版图邻近效应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概述了版图邻近效应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介绍了Poly-gate、High-k/Metal-gate、FinFET等不同工艺下的6种版图邻近效应二级效应,包括阱邻近效应、扩散区长度效应、栅极间距效应、有源区间距效应、NFET/PFET栅极边界邻近效应和栅极线末端效应。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这些二级效应的工艺背景、物理机理以及对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归纳了目前常见的工艺改进方法。最后,从工艺角度展望了深纳米工艺尺寸下版图邻近效应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图邻近效应 CMOS 高k 金属栅 FINFET
下载PDF
S390拉线刀材料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董莹 辛士进 +5 位作者 庄玉文 董立松 周喜顺 崔艳芳 范玲 李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6,共3页
通过S390钢和Co5Si钢两种拉线刀材料的对比试验,研究淬火和回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升高,硬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当回火温度为500~550℃,两种材料的回火硬度分别达到最高值,且S390钢拉线刀性能优于Co5Si钢。经生产考核... 通过S390钢和Co5Si钢两种拉线刀材料的对比试验,研究淬火和回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升高,硬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当回火温度为500~550℃,两种材料的回火硬度分别达到最高值,且S390钢拉线刀性能优于Co5Si钢。经生产考核,S390钢拉线刀完全达到技术指标要求,使用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线刀 回火硬度 S390钢 二次硬化
下载PDF
某钢贝氏体组织与性能
9
作者 王新瑞 崔琳 +2 位作者 王玲 董立松 白志国 《山西机械》 1997年第4期30-31,34,共3页
通过电镜观察,仔细研究某钢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320℃等温组织是下贝氏体和马氏体及少量粒状贝氏体,回火后获得良好力学性能。
关键词 贝氏体组织 力学性能 回火性能
下载PDF
国外电磁装甲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宁俊生 高平 董立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2-66,共5页
通过对国外有关电磁装甲研究的综合分析 ,论述了三类电磁装甲基本结构 ,基本原理 ,及目前水平。
关键词 电磁装甲 电磁反应装甲 电磁主动装置
下载PDF
电(磁)装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1
作者 宁俊生 孙葆森 +1 位作者 董立松 邢晓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通过对国外关于电 (磁 )装甲的资料、数值计算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结合课题研究中的体会提出了对电 (磁 )装甲防护系统发展前景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 电装甲 电磁装甲 电磁发射
下载PDF
减温阀门气体渗氮工艺试验研究
12
作者 高平 董立松 周重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56,共4页
研究了减温阀门气体渗氮工艺,分析了渗氮温度、渗氮时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寿命对比实际考核,结果表明,所制定的工艺路线完全满足技术条件要求,寿命提高3~6 倍。
关键词 减温阀门 渗氮 阀门 气体渗氮
下载PDF
掩模衍射频谱轴向分量对光刻成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立松 李艳秋 郭学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9-75,共7页
传统三维光刻矢量成像模型中将投影系统物方电磁场表示为二维形式,实现方式分为两种:采用局部坐标和忽略掩模衍射频谱的轴向分量。后者在浸没式光刻系统仿真中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分析。简述了忽略掩模频谱轴向分量的矢量成像模型和引入... 传统三维光刻矢量成像模型中将投影系统物方电磁场表示为二维形式,实现方式分为两种:采用局部坐标和忽略掩模衍射频谱的轴向分量。后者在浸没式光刻系统仿真中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分析。简述了忽略掩模频谱轴向分量的矢量成像模型和引入该分量的全光路三维光刻矢量成像模型,利用这两种模型和商业仿真软件,研究了掩模衍射频谱轴向分量对光刻胶中成像特征尺寸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相干照明和部分相干照明条件下,掩模衍射频谱轴向分量对光刻成像的影响随着数值孔径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相干照明下的分析结论并不适用于部分相干照明条件,且只有全光路三维矢量成像模型才能满足浸没式高分辨光刻仿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物理光学 浸没式光刻 矢量成像模型 衍射频谱
原文传递
计算光刻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旭 张胜恩 +4 位作者 潘毅华 张钧碧 余成臻 董立松 韦亚一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160,共49页
光刻是将集成电路器件的结构图形从掩模转移到硅片或其他半导体基片表面上的工艺过程,是实现高端芯片量产的关键技术。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光刻技术跨越了90~7 nm及以下的多个工艺节点,逐步逼近其分辨率的物理极限。同时,光刻系统的衍... 光刻是将集成电路器件的结构图形从掩模转移到硅片或其他半导体基片表面上的工艺过程,是实现高端芯片量产的关键技术。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光刻技术跨越了90~7 nm及以下的多个工艺节点,逐步逼近其分辨率的物理极限。同时,光刻系统的衍射受限特性,以及各类系统像差、误差和工艺偏差,都会严重影响光刻成像精度。此时,必须采用计算光刻技术来提高光刻成像分辨率和图形保真度。计算光刻是涉及光学、半导体技术、计算科学、图像与信号处理、材料科学、信息学等多个专业的交叉研究领域。它以光学成像和工艺建模为基础,采用数学方法对光刻成像过程进行全链路的仿真与优化,实现成像误差的高精度补偿,能够有效提升工艺窗口和芯片制造良率,降低光刻工艺的研发周期与成本,目前已成为高端芯片制程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计算光刻的前身,即传统的分辨率增强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计算光刻的基本原理、模型和算法。之后对光学邻近效应校正、光源优化和光源掩模联合优化三种常用的计算光刻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相关的研究进展、成果和应用。最后,阐述了计算光刻当前所面临的需求与挑战,并讨论了最新技术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光刻 分辨率增强技术 先进半导体制造工艺 光学光刻 计算光学 光电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回火温度对28CrNiMoMn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辛士进 董立松 +4 位作者 董莹 周喜顺 李鹏 郑宏伟 任小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7-79,共3页
研究回火温度对28CrNiMoMn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下降,塑性提高,屈服强度在低温回火略有上升,到250℃达到最大值;继续升高回火温度,屈服强度开始下降;在300~400℃回火时,试验钢出现明显的... 研究回火温度对28CrNiMoMn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下降,塑性提高,屈服强度在低温回火略有上升,到250℃达到最大值;继续升高回火温度,屈服强度开始下降;在300~400℃回火时,试验钢出现明显的回火脆性。试验钢显微组织随回火温度升高,由淬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屈氏体和索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CrNiMoMn钢 回火温度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低倍缺陷对38CrSi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辛士进 董莹 +5 位作者 董立松 周喜顺 邸建辉 王东 崔艳芳 李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23,共2页
用酸蚀方法研究38CrSi钢的低倍缺陷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低倍缺陷对钢的强度和塑性影响不大,而它对钢的冲击性能有明显作用,这种作用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有关,夹杂物含量越高,钢的冲击韧性越低,通过电镜分析认为是α-MnS夹杂物。
关键词 低倍缺陷 酸蚀 力学性能 夹杂物
原文传递
光学系统像差对极紫外光刻成像特征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明瑞锋 韦亚一 董立松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3-279,共7页
13.5 nm波长极紫外(EUV)光刻机的分辨率虽然很高,但因波长的减小使其对像差的容忍度降低,有必要研究像差对EUV光刻成像的影响。针对四类典型像差的波前特征,选取对像差最敏感的四种测试图形,研究像差对光刻成像特征尺寸和最佳聚焦点偏... 13.5 nm波长极紫外(EUV)光刻机的分辨率虽然很高,但因波长的减小使其对像差的容忍度降低,有必要研究像差对EUV光刻成像的影响。针对四类典型像差的波前特征,选取对像差最敏感的四种测试图形,研究像差对光刻成像特征尺寸和最佳聚焦点偏差量的影响。在满足焦深要求的条件下,给出各单类像差的最大允许范围,最后将四类像差总值控制在0.04λ内,从仿真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实际工艺生产对像差的要求,即总像差需控制在0.025λ以内,约0.3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极紫外光刻 像差 特征尺寸偏差 工艺需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