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诺氟沙星的水生生物基准及典型水体中的生态风险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萌硕 刘欣然 +2 位作者 董素涵 马云龙 王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2-472,共11页
诺氟沙星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医药和畜牧业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人体、动物对其吸收率较低等原因,它在水环境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可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为得到诺氟沙星的水生生物保护浓度,本研究结合其毒性数据,分别采用毒性... 诺氟沙星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医药和畜牧业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人体、动物对其吸收率较低等原因,它在水环境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可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为得到诺氟沙星的水生生物保护浓度,本研究结合其毒性数据,分别采用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进行水生生物基准推导,结果显示2种方法推导得到的基准值处于同一数量级,经对比发现,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法的基准值更能全面表征诺氟沙星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故推荐使用的短期水质基准值和长期水质基准值分别为7.28μg·L^(-1)和2.32μg·L^(-1)。此外,为探究诺氟沙星在我国淡水环境中的风险水平,本研究根据推导得到的基准值及急性毒性数据,分别采用商值法和安全阈值法对其在我国典型水体中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种方法得到的风险程度存在差异,经对比发现,基于安全阈值法得到的风险评估结果在统计学上更具代表意义,故诺氟沙星在我国水体中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水生生物基准 生态风险评估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安全阈值法
下载PDF
河南省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及协同减排效果研究
2
作者 闫碗颖 王燕鹏 +1 位作者 董素涵 于鲁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9-413,共15页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两大挑战.随着清洁能源替代等政策实施,行业部门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不同关联行业间客观上存在着实现协同控制的多种可能途径.本研究基于源分类及方法学体系,建立了河南省2013—2021年大...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两大挑战.随着清洁能源替代等政策实施,行业部门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不同关联行业间客观上存在着实现协同控制的多种可能途径.本研究基于源分类及方法学体系,建立了河南省2013—2021年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分析了8种污染物、5大排放源、21类排放子源的演变趋势和结构性差异,开展了多部门多污染物的综合协同减排效应研究.研究期内,河南省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农业源是NH_(3)排放的主要来源,交通源是NO_(x)排放的主要来源,工业源对除NH_(3)、NO_(x)外的其他6种污染排放均有较高贡献.燃煤治理有效削减了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但VOCs减排力度有待提升.5大排放源中工业源和民用源协同减排效果最好,电力源协同减排效果最弱.排放子源中协同控制效果较好的是柴油车、工业锅炉和民用燃煤3类.研究提出了加速构建低碳电力系统以推动多行业协同减排效应、提升工业VOCs治理监管水平、加大柴油车排放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业NH_(3)的排放控制等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在协同减排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治理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大气污染物 温室气体 协同减排 河南省
原文传递
磺胺甲噁唑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董素涵 刘萌硕 +1 位作者 蔡闻琪 王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6-504,共9页
磺胺甲噁唑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磺胺类抗生素.它在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广泛存在,且对生物具有一定毒性,被认为是淡水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为得到磺胺甲噁唑的水生生物保护浓度,本研究基于搜集筛选的磺胺甲噁唑对中国淡水水生生物的17... 磺胺甲噁唑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磺胺类抗生素.它在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广泛存在,且对生物具有一定毒性,被认为是淡水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为得到磺胺甲噁唑的水生生物保护浓度,本研究基于搜集筛选的磺胺甲噁唑对中国淡水水生生物的17个物种的急性毒性数据,10个物种的慢性毒性数据,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了磺胺甲噁唑对中国淡水水生生物的水质基准,得出磺胺甲噁唑的短期水质基准值为34.87μg∙L^(-1),长期水质基准值为21.73μg∙L^(-1).此外,为探究磺胺甲噁唑在我国淡水环境中的风险水平,本研究结合推导出的磺胺甲噁唑水质基准以及急性毒性数据,分别使用熵值法和安全阈值法对我国部分流域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并无较大差异,磺胺甲噁唑在我国淡水流域中几乎没有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噁唑 水质基准 生态风险评估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原文传递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莉 刘莹莹 +1 位作者 张亚慧 董素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0-422,共13页
为明确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2010—2020年河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估算农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量,分析其时空特征,并采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加法分解模型)分别对碳源/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 为明确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2010—2020年河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估算农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量,分析其时空特征,并采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加法分解模型)分别对碳源/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田间氮肥施用所造成的碳排放贡献率最大,达74.39%~76.35%.各地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增幅及单位播种面积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呈上升趋势,净增6.0×10^(7)t,增幅为22.93%.各地市碳吸收量及单位播种面积碳吸收强度均呈增长态势,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不断增强,且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量.在碳源影响因素分解中,农业能源利用水平和农业低碳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规模的控制可有效减少碳排放;在碳汇影响因素分解中,碳汇系数、碳汇技术水平与碳吸收量呈正效应,且小麦碳汇能力最强.建议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和低碳技术水平、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循环农业模式等措施,实现农田生态系统降碳增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碳汇 时空分布 LMDI模型 影响因素 农田生态系统 河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