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芩与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Treg免疫失衡的调节机制研究
1
作者 黄伟 罗雅琴 +2 位作者 于新阳 董红敬 王晓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35-539,546,共6页
目的比较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 目的比较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联合诱导法,建立湿热型UC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枯芩组、条芩组给药剂量均为5.25 g·kg^(-1)·d^(-1),美沙拉嗪组给药剂量为0.266 g·kg^(-1)·d^(-1),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IL-17A、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分离脾脏和结肠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比例,计算Th17/Treg比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结肠组织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IL-10、IL-35、TGF-β_(1)、脾脏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给药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6、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结肠组织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10、IL-35、TGF-β_(1)、脾脏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与枯芩组比较,条芩组、美沙拉嗪组在降低IL-6、IL-17A,增加IL-10、IL-35、TGF-β_(1)水平,调节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方面(P<0.05或P<0.01)均优于枯芩组。结论枯芩、条芩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ROR-γt、Foxp3表达,恢复Th17/Treg免疫失衡,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发挥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枯芩 条芩(或子芩) 提取物 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Th17/Treg失衡 细胞因子 ROR-γt Foxp3 大鼠
下载PDF
枯芩与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
2
作者 黄伟 罗雅琴 +2 位作者 于新阳 董红敬 王晓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08-414,共7页
目的探讨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 目的探讨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诱导法,建立湿热型UC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枯芩组、条芩组给药剂量均为5.25 g·kg^(-1)·d^(-1),美沙拉嗪组给药剂量为0.266 g·kg^(-1)·d^(-1),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无菌粪便,解剖取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进行匀浆,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黏蛋白2(MUC2)、咬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表达水平;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肠道菌群数量及丰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IL-6、TNF-α、IL-1β炎症因子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Claudin-1、MUC2、Occludin、ZO-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给药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结肠黏膜IL-6、TNF-α、IL-1β水平均出现显著的降低(P<0.01),Claudin-1、MUC2、Occludin、ZO-1m RNA表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枯芩组比较,条芩组、美沙拉嗪组在降低IL-6、TNF-α、IL-1β、Claudin-1、Occludin、ZO-1 mRNA表达水平方面均优于枯芩组(P<0.05或P<0.01),对MUC2指标改善不明显,以美沙拉嗪组药效最好。肠道菌群测序结果显示,湿热型UC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物种多样性及丰度降低,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明显减少(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枯芩组、条芩组对厚壁杆菌门、拟杆菌门明显增多(P<0.05),变形菌门明显减少(P<0.05),美沙拉嗪组调节菌群作用不明显(P>0.05)。枯芩组和条芩组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枯芩组长于增加厚壁菌门,条芩组长于增加拟杆菌门。结论枯芩、条芩可能通过回调失衡的肠道菌群,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枯芩 条芩(或子芩) 提取物 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 大鼠
下载PDF
枯芩与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3
作者 黄伟 罗雅琴 +2 位作者 于新阳 董红敬 王晓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比较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药效学差异。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诱导法... 目的比较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药效学差异。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诱导法,建立湿热型UC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枯芩组、条芩组给药剂量均为5.25 g·kg^(-1)·d^(-1),美沙拉嗪组给药剂量为0.266 g·kg^(-1)·d^(-1),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评价大鼠体质量变化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称取大鼠结肠质量,量取结肠长度,并计算结肠单位长度质量;进行大鼠结肠组织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显著降低,结肠长度显著缩短,DAI评分、结肠质量、结肠单位长度质量和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增加,TGF-β_(1)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上皮层发生脱落,边缘散乱,隐窝不清晰,黏膜层有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且入侵黏膜下层,肠腺紊乱。与模型组比较,枯芩组、条芩组、美沙拉嗪组大鼠上述指标和相关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与枯芩组比较,条芩组、美沙拉嗪组在增加结肠单位长度质量、降低DAI评分、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均优于枯芩组(P<0.05或P<0.01)。结论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UC大鼠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条芩优于枯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枯芩 条芩(或子芩) 美莎拉嗪 提取物 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逆向挖掘干预肝癌的中药
4
作者 魏泽坤 杨雨洁 +3 位作者 刘双 王燕 董红敬 刘春梅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基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从分子水平逆向挖掘具有抗肝癌活性的中药。通过GEO、GeneCards、OMIM和TTD等疾病靶点数据库获取肝癌的重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获取核心靶点,结合TCMIP(integrative ... 基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从分子水平逆向挖掘具有抗肝癌活性的中药。通过GEO、GeneCards、OMIM和TTD等疾病靶点数据库获取肝癌的重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获取核心靶点,结合TCMIP(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和TCMI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ive database)数据库筛选核心成分,采用TCMSP(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数据库筛选核心中药,通过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验证筛选结果。从疾病靶点数据库得到398个肝癌的重要靶点,进一步筛选出8个核心靶点、11个核心成分和1味核心中药葛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葛根的3个核心成分(槲皮素、黄岑素、豆甾醇)可以与部分核心靶点(CDK1、CDC20)自发地结合;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该结果可以为葛根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为葛根抗肝癌活性成分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抗肝癌活性成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GEO数据库
下载PDF
天然多酚类成分缓解高尿酸血症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双 董红敬 +1 位作者 陈盼盼 王晓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机体中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导致血清中尿酸水平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痛风。HUA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酶活失调、尿酸转运体表达失衡、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肠道稳态失衡等。许多研究报道...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机体中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导致血清中尿酸水平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痛风。HUA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酶活失调、尿酸转运体表达失衡、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肠道稳态失衡等。许多研究报道了天然多酚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本文对HUA的发病机制和多酚类成分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以期为降尿酸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类成分 高尿酸血症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麦芽的化学成分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纹纹 孔娜 +3 位作者 刘双 王晓 董红敬 耿炜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4期384-384,I0004-I0009,共7页
麦芽(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是一味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麦芽主要含有多糖、酶、生物碱、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黄酮、叶酸、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麦芽的功能活性为行... 麦芽(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是一味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麦芽主要含有多糖、酶、生物碱、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黄酮、叶酸、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麦芽的功能活性为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消食、降血糖、保肝护肝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基于近年的国内外文献对麦芽的化学成分及功能活性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麦芽更泛地应用于食品、药品、保健等领域提供依据,为麦芽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 化学成分 功能活性 行气消食 退乳消胀
下载PDF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制备青风藤碱 被引量:1
7
作者 董红敬 张永清 +3 位作者 庄会永 李佳 耿岩玲 王晓 《山东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36-38,61,共4页
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从广西地不容中制备青风藤碱,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3∶7∶1∶9,V/V),上相加10 mmol/L三乙胺为固定相,下相加10 mmol/L盐酸为流动相。一次进样1.0 g,可得纯度为99.5%的青风藤碱600 mg,所得产物经E... 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从广西地不容中制备青风藤碱,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3∶7∶1∶9,V/V),上相加10 mmol/L三乙胺为固定相,下相加10 mmol/L盐酸为流动相。一次进样1.0 g,可得纯度为99.5%的青风藤碱600 mg,所得产物经ESI-MS,1H NMR和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本方法效率高,制品纯度高,适合青风藤碱的大量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青风藤碱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五味子多糖双水相提取工艺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化 柯华香 +4 位作者 李发洁 董红敬 贺敬霞 张继丹 杨滨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3-597,共5页
目的: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采用双水相体系优化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药液量、K_2HPO_4用量、PEG6000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双水相体系的相比、分配系数和萃取效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响应值,采用Box-Beh... 目的: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采用双水相体系优化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药液量、K_2HPO_4用量、PEG6000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双水相体系的相比、分配系数和萃取效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五味子多糖双水相提取参数为:药液量5 m L,K_2HPO_4用量1.0 g,PEG6000用量1.8 g,离心时间9 min。该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验证试验的实测OD值为0.950,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为3.94%。结论:所优选的双水相提取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五味子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双水相体系 提取 多糖 响应面法 总评归一值
下载PDF
黄芩中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7
9
作者 姚雪 吴国真 +2 位作者 赵宏伟 井凤 董红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215-220,共6页
黄芩为我国中医临床常用中药。现代药理及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含有黄酮类、木脂素和挥发油等多种成分。通过查阅、收集、整理文献,对国内外近年来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可... 黄芩为我国中医临床常用中药。现代药理及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含有黄酮类、木脂素和挥发油等多种成分。通过查阅、收集、整理文献,对国内外近年来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可为黄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高速逆流色谱快速分离制备板蓝根中的表告依春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文娟 董红敬 +2 位作者 刘静 刘建华 王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1期2282-2284,共3页
目的:建立从板蓝根中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表告依春的方法。方法:板蓝根药材粉碎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表告依春粗提物,选择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取时间和萃取压力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出超临界液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萃取压... 目的:建立从板蓝根中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表告依春的方法。方法:板蓝根药材粉碎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表告依春粗提物,选择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取时间和萃取压力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出超临界液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60 min,物料粒度40~60目。萃取得到的表告依春粗提物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进行分离制备,两相溶剂体系为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水(9∶1∶2∶9,v/v),进样量为400mg,得到纯度为99.6%的表告依春103.7m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低能耗、回收率高,为板蓝根中表告依春单体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高速逆流色谱 板蓝根 表告依春
下载PDF
双抗夹心酶免疫检测法快速鉴定天花粉真伪的研究
11
作者 张慧婷 张雪晴 +4 位作者 吉舒琪 李新朋 董红敬 王晓 张波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以天花粉蛋白(TCS)为定性检测指标,建立快速鉴定天花粉药材真伪的方法。方法:以TCS为免疫抗原分别免疫新西兰大耳兔及Bal b/c雌性小鼠,收集免疫后的兔血清;通过杂交小鼠骨髓瘤细胞技术制备抗TCS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多克隆抗体和单... 目的:以天花粉蛋白(TCS)为定性检测指标,建立快速鉴定天花粉药材真伪的方法。方法:以TCS为免疫抗原分别免疫新西兰大耳兔及Bal b/c雌性小鼠,收集免疫后的兔血清;通过杂交小鼠骨髓瘤细胞技术制备抗TCS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TCS的双抗夹心酶免疫检测方法,并通过棋盘格法优选最佳反应条件。将所建立的方法实测不同产地天花粉药材及其混伪品,利用药材吸光值(A)与空白对照吸光值(A_(0))之比作为药材真伪评判指标。结果:所建立的双抗夹心酶免疫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兔血清稀释倍数为500倍、单克隆抗体浓度为1.0μg/mL、酶标二抗浓度为2μg/mL。通过对真实样品的检测,发现天花粉正品吸光值明显高于混伪品,且正品天花粉A/A_(0)>2.0,混伪品A/A_(0)<2.0。结论:所建立的TCS双抗夹心酶免疫检测方法可实现天花粉真伪的快速鉴别,且样品处理简单、检测效率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 天花粉蛋白 双抗夹心酶免疫检测法 真伪鉴别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的槟榔炒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研究
12
作者 李长庚 李俊贤 +3 位作者 潘少斌 刘双 孔娜 董红敬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5-21,共7页
分析槟榔炒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为生槟榔和炒槟榔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不同炒制时间槟榔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变化,采用化学计量学筛选差异成分... 分析槟榔炒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为生槟榔和炒槟榔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不同炒制时间槟榔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变化,采用化学计量学筛选差异成分。从槟榔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酯类、有机酸类和酮类等;槟榔炒制后挥发性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化学计量学结果表明,二甲基三硫、异戊醛、乙酸乙酯等成分的含量变化显著。基于GC-IMS和化学计量学可以较好地描述槟榔炒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趋势,并为不同炒制时间槟榔的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炒制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水蛭真伪鉴定和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吉舒琪 张慧婷 +5 位作者 王梦轩 宫玉洁 王艺颖 刘玉姣 董红敬 张波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通过进一步完善水蛭的真伪鉴别与质量评价方法,为保障水蛭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蛭”“鉴定”“鉴别”以及“质量评价”等为关键字,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 目的通过进一步完善水蛭的真伪鉴别与质量评价方法,为保障水蛭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蛭”“鉴定”“鉴别”以及“质量评价”等为关键字,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查询2000年1月—2022年8月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并以“真伪鉴定”和“质量评价”为主旨进行文献综述。结果水蛭真伪鉴别方法包括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分子鉴别、蛋白质电泳鉴别和毛细管电泳鉴别等多种方法,其中分子鉴别和蛋白质电泳鉴别两种方法客观性强、准确性高,应用广泛;而质量评价方法较为丰富,包括抗凝血酶评价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蛋白质电泳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指纹图谱技术等。结论分子鉴别是水蛭目前最准确的鉴别方法,在中药材及中成药中均可适用;由于药效物质并不十分明确,因此以抗凝血酶评价法的生物评价技术和宏观评价的指纹图谱技术在质量评价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真伪鉴定 质量评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与气质联用法分析牛蒡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汉书 郑媛媛 +5 位作者 赵瑞璇 魏祥玉 董红敬 刘峰 段文娟 郑振佳 《山东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6-12,共7页
牛蒡具有特异性风味,生鲜牛蒡容易引起不适症状,蒸制是古籍记载的重要处理方式。研究采用电子鼻(FOX4000)与气质联用(GC-MS)对蒸制前后的牛蒡进行了挥发性成分分析,结合特征响应点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定性差异分析对蒸制前后的牛蒡... 牛蒡具有特异性风味,生鲜牛蒡容易引起不适症状,蒸制是古籍记载的重要处理方式。研究采用电子鼻(FOX4000)与气质联用(GC-MS)对蒸制前后的牛蒡进行了挥发性成分分析,结合特征响应点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定性差异分析对蒸制前后的牛蒡进行区分。结果表明,FOX 4000可以准确区分两种样品,区分指数DI为100%;通过GC-MS从生鲜和蒸制牛蒡中分别检测出22和2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有机酸、酯、醛、烯、醇、酮、酚、烷烃等,共有成分有8种,分别为丁醛、戊醛、己醛、2-正戊基呋喃、正戊醇、1-己醇、二氢呋喃-2-酮、环己烯。该研究为食品整体风味评价和香气成分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十味益脾颗粒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刘纹纹 李长庚 +2 位作者 孔娜 刘双 董红敬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33-40,共8页
为了挖掘十味益脾颗粒中治疗脾虚食滞症的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通过相关文献以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十味益脾颗粒中10味药材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构建化学成分库,通过多个数据库构建相关靶点库;运用Genecards数据... 为了挖掘十味益脾颗粒中治疗脾虚食滞症的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通过相关文献以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十味益脾颗粒中10味药材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构建化学成分库,通过多个数据库构建相关靶点库;运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TTD数据库搜索积食、健脾有关的疾病靶点;通过化学成分-潜在靶点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构建中药-关键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筛选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使用SwissADME数据库对核心成分进行分析;采用CB-Dock网站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茯苓酸A、茯苓酸C、β-谷甾醇是十味益脾颗粒中的核心成分,CA2、PTGS1、PTGS2是十味益脾颗粒作用的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的亲和作用较好。该研究为深入诠释十味益脾颗粒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味益脾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黄芩现代药理活性挖掘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董红敬 姚雪 +5 位作者 穆岩 马双双 耿岩玲 刘峰 刘伟 张渝洁 《山东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54-61,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黄芩水煎液中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发现水煎液中主要含有8种黄酮类成分。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8种化合物可能的作用靶点及其相关疾病进行了预测,发现黄芩除了与已报道的抗炎、抗肿...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黄芩水煎液中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发现水煎液中主要含有8种黄酮类成分。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8种化合物可能的作用靶点及其相关疾病进行了预测,发现黄芩除了与已报道的抗炎、抗肿瘤等疾病相关,还与水肿、中毒、高血压、出血、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相关,这与黄芩传统功效的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相近。通过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黄芩可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代谢通路、脂肪细胞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5-羟色胺突触、精氨酸生物合成、钙离子信号通路发挥其多重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可为中药传统功效的挖掘及其药理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化学成分 网络药理学 传统功效挖掘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核桃分心木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丹 董红敬 +4 位作者 郝翠 张力思 郭兰萍 王岱杰 王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8-1553,1607,共7页
为研究核桃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多种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核桃分心木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 为研究核桃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多种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核桃分心木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dihydro-3-hydroxy-2-oxo-1H-indole-3-acetic acid(1)、核桃素D(2)、2-hydroxycinchoninic acid(3)、C-藜芦酰乙二醇(4)、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5)、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异槲皮苷(8)、4,8-二羟基-1-四氢萘醌(9)、槲皮素(10)。化合物3,7和8是首次从核桃分心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该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运用Griess法检测LPS诱导的RAW264. 7细胞中一氧化氮(NO)水平,对各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0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心木 化学成分 鉴定 抗炎活性
下载PDF
分心木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丹 董红敬 +2 位作者 杨鹏 王晓 耿岩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1-234,共4页
为研究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MCI)、反复的反相C18、碱性硅胶、制备液相5种色谱方法对分心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两种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分心木中分离纯化得到9个... 为研究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MCI)、反复的反相C18、碱性硅胶、制备液相5种色谱方法对分心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两种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分心木中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2-乙氧基胡桃醌(1)、胡桃苷A(2)、4,8-二羟基-1-四氢萘醌(3)、4-megastigmen-3,9-dione(4)、3'-O-(E-4-coumaroyl)-quinic acid(5)、二氢红花菜豆酸(6)、5'-O-(E-4-coumaroyl)-quinic acid(7)、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8)和litchiol A(9),其中化合物4,5,7,8和9为首次从核桃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研究对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探究其药理活性奠定基础,有利于分心木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心木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天麻多糖的提取、纯化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国真 贾传青 +5 位作者 王晓 陈龙 刘峰 张艳艳 董红敬 李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5-139,共5页
天麻为兰科药用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富含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天麻多糖含量和质量会受到天麻产地和加工方法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提取、分离、纯化、修饰等方法的多样性也会导致所获得天麻多糖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量产生差异,进... 天麻为兰科药用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富含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天麻多糖含量和质量会受到天麻产地和加工方法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提取、分离、纯化、修饰等方法的多样性也会导致所获得天麻多糖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量产生差异,进而产生不同的药理活性。天麻多糖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在医药领域中广泛应用,因此对天麻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特征及药理活性研究进行总结,为天麻多糖的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多糖 提取分离 结构 药理活性
下载PDF
黄芩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姚雪 程云霞 +5 位作者 陈龙 刘伟 王晓 李奉胜 李兵 董红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35-2940,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化学成分。方法黄芩饮片90%乙醇提取物采用D101、Sephadex LH-20、ODS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 目的研究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化学成分。方法黄芩饮片90%乙醇提取物采用D101、Sephadex LH-20、ODS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杨素-6-C-α-L-吡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1)、白杨素-6-C-β-D-吡喃葡萄糖-8-C-β-L-吡喃阿拉伯糖苷(2)、白杨素-6-C-β-D-吡喃葡萄糖-8-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3)、白杨素-6-C-β-L-吡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4)、黄芩素-6-甲氧基-7-O-β-葡萄糖酸苷(5)、去甲汉黄芩素-7-O-β-葡萄糖酸苷(6)、二氢黄芩素-7-O-葡萄糖酸苷(7)、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8)、汉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9)、木蝴蝶苷A(10)、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3′-C-β-吡喃葡萄糖-6′-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异夏佛塔苷(12)、白杨素-6,8-C-β-二吡喃葡萄糖苷(13)、千层纸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14)。结论化合物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