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脓毒性肺栓塞患者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 被引量:4
1
作者 阙丽凤 席悦 +6 位作者 黄美萍 袁海云 庄建 贾乾君 董羽颢 李景雷 邱海龙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678-681,68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ecs helie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脓毒性肺栓塞(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septic pulmonary embolism,CHD-SPE)患者中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ecs helie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脓毒性肺栓塞(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septic pulmonary embolism,CHD-SPE)患者中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HD-SPE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1)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平扫12例患者均见双肺多发病灶,共167处,结节影伴空洞、结节影、楔形影及斑片浸润影分别54、21、14、78处;132处病灶位于胸膜下。(2)9例患者同时行CT增强扫描,均显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4例见心血管内赘生物,1例肺动脉充盈缺损、中断呈瘤样扩张。(3)肺部100处病灶见血管滋养征,滋养血管为肺动脉、肺静脉及肺动静脉分别69、25、6处。结论MSCT能显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及双肺多发、形态多样、外周多发及滋养血管征的特征性肺部表现,对CHD-SPE有一定提示意义,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脓毒性肺栓塞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CT和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保亮 欧阳富盛 +6 位作者 张斌 董羽颢 连舟洋 罗小宁 李景雷 梁长虹 张水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HI)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活检或临床确诊为肝脏EHI且行CT和(或)MRI检查的29例患者。27例行上腹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5例行上腹部MR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其中3例同时行CT及MR... 目的探讨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HI)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活检或临床确诊为肝脏EHI且行CT和(或)MRI检查的29例患者。27例行上腹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5例行上腹部MR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其中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观察病灶数目、分布、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强化特点等表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肝内病灶数目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相关性。结果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27例,共检出病灶108个。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53×10^9~40.16×10^9/L,中位数为13.28×10^9/L。病灶数目与嗜酸性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783,P〈0.05)。病灶最大径为3~61mm,中位最大径34mm,病灶边界均显示不清晰。病灶主要分布于肝包膜下(43个)或门静脉周围的肝实质(52个)内,少量位于深部肝实质(13个)。肝包膜下病灶多为楔形(28个),门静脉周围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32个),深部肝实质病灶多为不规则形(8个)或类圆形(5个)。CT平扫病灶表现为低、等密度;MRI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表现为等、高信号,以高信号为主。三期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强化,29例均可见“门静脉穿行征”,12例可见“条带征”,16例可见“晕环征”。结论肝脏EH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渐进性强化、“门静脉穿行征”、“条带征”和“晕环征”是其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肝脏浸润
原文传递
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头颈部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梁龙 陈文波 +3 位作者 张斌 董羽颢 梁长虹 张水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6-701,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计算出的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头颈部鳞癌(HNSCC)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HNSCC及良性淋巴结增生(L... 目的评价基于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计算出的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头颈部鳞癌(HNSCC)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HNSCC及良性淋巴结增生(LNH)患者46例临床资料,其中26例确诊HNSCC患者(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48岁)为A组,20例确诊LNH患者(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1岁)为B组。所有患者均进行3.0 T MR扫描,并于MR检查结束后2周通过手术或穿刺取得病理结果。IVIM-DWI采用13个b值。使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间D,D*,f和ADC值,用ROC曲线评价ADC、D和D*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A组共检出33个淋巴结,B组共检出22个淋巴结(最小直径均>5 mm)。A组ADC值为(1.08±0.26)×10^(-3)mm^2/s,和B组(1.25±0.19)×10^(-3)mm^2/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A组的D值为(0.57±0.12)×10^(-3)mm^2/s,B组为(0.74±0.21)×10^(-3)mm^2/s,A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1)。A组的f值为0.20±0.02,B组为0.3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D*值为(120.89±26.94)×10^(-3)mm^2/s,B组为(68.78±17.71)×10^(-3)mm^2/s,A组较B组显著增高(P<0.01)。D*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2,大于D值(0.78)和ADC值(0.67)。结论 IVIM DWI技术在HNSCC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中是可行的,恶性淋巴结中降低的D值反映了高核浆比,而升高的D*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恶性淋巴结增多的新生血管与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不相干运动 磁共振成像 扩散 头颈部鳞癌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