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语文教学法特殊性刍议——对两种教学法的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董自厚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3-75,共3页
通过对大学语文“高四”型和“研究”型两种教学法的分析,认为前者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方法,后者又远离公共基础课要求,大学语文的特殊定性和定位即人文性和基础性,决定了大学语文教法的特殊性,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 通过对大学语文“高四”型和“研究”型两种教学法的分析,认为前者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方法,后者又远离公共基础课要求,大学语文的特殊定性和定位即人文性和基础性,决定了大学语文教法的特殊性,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高四”型 “研究”型 特殊性
下载PDF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晓英 董自厚 +1 位作者 赵锁龙 葛辉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1-73,80,共4页
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目前高校应用写作的教学状况却不甚理想,存在教学对象缺乏主体性、写作课程的内容设置缺乏科学的训练性等问题,认为应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对应用文写作课的... 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目前高校应用写作的教学状况却不甚理想,存在教学对象缺乏主体性、写作课程的内容设置缺乏科学的训练性等问题,认为应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对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教学改革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集美弃丑与求丑——中国书法的两种审美进程
3
作者 王火根 董自厚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77-81,共5页
文章立足于美学观念发展,以审丑视角观照中国书法审美进程,得出书法的发展实际上是美的聚集和丑的舍弃过程。美的聚集使书法意象呈单一性呈现,必然地形成程式化,而丑却显示出书法意象的丰富性。集美弃丑与求丑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两种审美... 文章立足于美学观念发展,以审丑视角观照中国书法审美进程,得出书法的发展实际上是美的聚集和丑的舍弃过程。美的聚集使书法意象呈单一性呈现,必然地形成程式化,而丑却显示出书法意象的丰富性。集美弃丑与求丑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两种审美进程。因而,对书法丑的考察有助于领略书法意象的内核,进而提升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弃丑 求丑 中国书法 审美进程
下载PDF
论《一个人的村庄》的哲学境界 被引量:1
4
作者 董自厚 王火根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刘亮程的散文扎根于大地,提炼了乡土的原汁,形成独特的乡土语言,写出了一种乡村文化,一种乡土哲学。
关键词 散文 乡土 寓言 哲学境界
下载PDF
试论刘亮程散文的哲学境界
5
作者 董自厚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z1期66-68,共3页
对刘亮程的散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其散文扎根于大地.提炼了乡土的原汁.形成独特的乡土语言.写出了一种乡村文化,一种乡土哲学.
关键词 刘亮程 散文 哲学境界 乡土意识 林贤治
下载PDF
“童趣”——《西游记》的审美品格
6
作者 王火根 董自厚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7-19,共3页
在对小说《西游记》的解读上,人们长期沉湎于“释魔证道”,这其实是对《西游记》的误读。这种误读是因为研究者忽略了对《西游记》审美品格的把握。认为,“童趣”构成了《西游记》的审美品格。而且,《西游记》的童趣品格并非突兀而成的... 在对小说《西游记》的解读上,人们长期沉湎于“释魔证道”,这其实是对《西游记》的误读。这种误读是因为研究者忽略了对《西游记》审美品格的把握。认为,“童趣”构成了《西游记》的审美品格。而且,《西游记》的童趣品格并非突兀而成的,它有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背景,袁宏道的“趣论”便是这一背景中重要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袁宏道之所谓“趣”即相当于现今所说的“童趣”。那么,以袁宏道的“趣论”观照《西游记》,便能较好地把握《西游记》的审美品格。《西游记》的“童趣”表现为:去除装饰的“天真之趣”,无视规范的“叛逆之趣”,挣脱约束的“自在之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品格 童趣 天真 叛逆 自在
下载PDF
打造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之我见 被引量:3
7
作者 董自厚 《中小学电教(下)》 2014年第10期60-60,共1页
打造高效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师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把握教材、精心备课是高效课堂的保障,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高效课堂立足点,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高效课堂的关键等角度谈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自主 探索 学习主体
原文传递
汉字空间幻象——符号学美学视角中的书法艺术
8
作者 王火根 董自厚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1,共3页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探讨了书法作为艺术的根本特性——汉字的空间幻象,并进而讨论其内在构成。希望通过这一讨论,使书法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以澄清。
关键词 符号学 书法 空间幻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