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炎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1
作者 董艳俊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发生的高危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心搏骤停发生率;另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发生的高危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心搏骤停发生率;另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其心搏骤停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82例急性心肌炎患者中,共有19例出现心搏骤停,发生率为23.17%(19/8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白细胞计数(WB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与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的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包积液、室性心动过速、血肌酐(Sc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心包积液(β=1.723,OR=5.600,95%CI=1.777~17.644)、有室性心动过速(β=1.609,OR=5.000,95%CI=1.490~16.777)、高Scr(β=2.318,OR=6.487,95%CI=2.013~20.539)、低LVEF(β=2.159,OR=6.157,95%CI=1.849~14.215)、高NT-proBNP(β=2.689,OR=8.013,95%CI=2.493~26.975)是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炎患者容易发生心搏骤停,而有心包积液、有室性心动过速、高Scr、低LVEF、高NT-proBNP是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炎 心搏骤停 高危因素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包积液 血肌酐 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运动疗法+康复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安侠 董艳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6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康复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参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运动疗法+康复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康复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参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运动疗法+康复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脏功能、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参照组的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9.27±5.13)%高于参照组的(53.14±5.29)%,6 min步行距离(431.34±15.29)m长于参照组的(393.72±15.76)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康复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且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运动疗法 康复放松训练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抽油井盘根盒的改造及应用
3
作者 周小东 董艳俊 窦广华 《中国化工贸易》 2013年第11期178-178,共1页
针对油田常规抽油井盘根盒对高含水井和间出井密封效果差的难题,我们对盘根盒进行了改进,并在采油五厂现场试验12口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抽油井 盘根盒 改造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