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ndy-Walker综合征女婴受虐致头部损伤后死亡1例
1
作者 孙雪阳 施群 +6 位作者 朱运良 董贺文 杨明真 田志岭 万雷 邹冬华 刘宁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0-202,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2020年6月18日,某医院急诊科报警称,一名女婴体表有外伤,已无生命体征。经查,该女婴于2019年8月19日出生,经头颅B超和MRI平扫,诊断为Dandy-Walker综合征,治疗2个月后,病情稳定,查体反应可,遂出院。此次入院前2 h遭其母... 1案例1.1简要案情2020年6月18日,某医院急诊科报警称,一名女婴体表有外伤,已无生命体征。经查,该女婴于2019年8月19日出生,经头颅B超和MRI平扫,诊断为Dandy-Walker综合征,治疗2个月后,病情稳定,查体反应可,遂出院。此次入院前2 h遭其母亲殴打,出现抽搐后被送往医院,给予输氧、心肺复苏等治疗,最终经抢救无效于当日宣布临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儿童虐待 DANDY-WALKER综合征 颅脑损伤 硬脑膜下血肿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基于尸体CT肺动脉造影的血栓与死后凝血块CT值比较
2
作者 田志岭 王若琳 +10 位作者 张建华 黄平 秦志强 李正东 董贺文 邹冬华 汪茂文 李卓 万雷 于笑天 刘宁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究尸体CT肺动脉造影中肺动脉血栓和死后凝血块CT值的差异性,提高虚拟解剖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2019年死因明确的死后CT肺动脉造影数据,分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组(4例)、死后凝血块组(5例)和对照组(5例),对各组肺动脉干及左... 目的探究尸体CT肺动脉造影中肺动脉血栓和死后凝血块CT值的差异性,提高虚拟解剖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2019年死因明确的死后CT肺动脉造影数据,分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组(4例)、死后凝血块组(5例)和对照组(5例),对各组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内容物的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动脉血栓栓塞组、死后凝血块组的CT均值分别为(168.4±53.8)Hu和(282.7±78.0)Hu,均低于对照组CT均值[(1193.0±82.9)Hu,P<0.05]。死后凝血块组CT均值高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组(P<0.05)。结论在死后CT肺动脉造影检查中,CT值作为区分肺动脉血栓栓塞和死后凝血块相对客观的量化指标具有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排除肺动脉血栓栓塞死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虚拟解剖 死后CT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血栓栓塞 死后凝血块 CT值
下载PDF
脾动脉瘤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
3
作者 田志岭 李科杰 +1 位作者 董贺文 刘宁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13-215,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陈某,女,25岁,某晚饮酒后突感身体不适,由“120”急送医院救治。01:00查体:体温36.3℃,脉搏11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9/4.7 kPa(67/35 mmHg),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陈某,女,25岁,某晚饮酒后突感身体不适,由“120”急送医院救治。01:00查体:体温36.3℃,脉搏11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9/4.7 kPa(67/35 mmHg),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_(2))98%,呼之不应伴恶心、呕吐。给予5%葡萄糖500 mL静脉快速滴注。01:35,患者血压8.3/4.1 kPa(62/31 mmHg),心率113次/min,呼吸20次/min,SpO_(2)96%,肢体湿冷。01:54,患者呼吸心搏骤停,血压、SpO_(2)均测不出,经心肺复苏抢救无效于02:30宣布临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脾动脉瘤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不同电压所致猪皮肤电流损伤红外光谱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董贺文 李伟 +8 位作者 黎世莹 邓恺飞 曹楠 罗仪文 孙其然 林汉成 黄景锋 刘宁国 黄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19-624,共6页
目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microspectroscopy,FTIR-MSP)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电压所致猪皮肤电流损伤红外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不同电压所致皮肤电流损伤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猪... 目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microspectroscopy,FTIR-MSP)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电压所致猪皮肤电流损伤红外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不同电压所致皮肤电流损伤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猪皮肤电流损伤模型,分为110 V、220 V、380 V电击组及对照组,电击组电击30 s后取电击部位皮肤,对照组取对应部位正常皮肤组织。结合连续切片HE染色结果,应用FTIR-MSP成像技术采集对应区域的光谱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选取不同光谱波段(全波段4 000~1 000 cm^(-1)和分波段4 000~3 600 cm^(-1)、3 600~2 800 cm^(-1)、2 800~1 800 cm^(-1)、1 800~1 000 cm-1)及预处理方式(正交信号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多元散射校正、归一化、平滑)对模型进行优化,比较所建模型的分类效果。结果相较于单纯谱图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能很好地区分电击组和对照组,但难以区分不同电压组。基于3 600~2 800 cm^(-1)波段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实现了对不同电压触电所致皮肤损伤的鉴别,且采用正交信号校正能进一步优化3 600~2 800 cm^(-1)波段模型的效能。结论应用FTIR-MSP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电压所致猪皮肤电流损伤的鉴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电击伤 机器学习算法 皮肤
下载PDF
死后尸体CT影像学特征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董贺文 孙溢 +9 位作者 钱辉 简俊祺 邵煜 李正东 邹冬华 刘宁国 万雷 汪茂文 陈忆九 张建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16-720,共5页
死后尸体变化于死亡后立即出现,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尸体原有的结构特征,并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上表现出特异性改变,有时易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影响损伤或疾病的鉴别。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死后尸体CT影像学的变化特... 死后尸体变化于死亡后立即出现,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尸体原有的结构特征,并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上表现出特异性改变,有时易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影响损伤或疾病的鉴别。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死后尸体CT影像学的变化特点,以进一步拓展虚拟解剖技术在法医病理学鉴定实践中的应用,为鉴别损伤、疾病与正常死后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后变化 计算机断层扫描 虚拟解剖 综述
下载PDF
1,2-二氯乙烷亚急性中毒死亡1 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贺文 刘宁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91-492,496,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卫某,男,24岁,系某电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外派至某发电有限公司厂区进行施工安装的工作人员,使用主要含有己二酸二辛酯(dioctyl adipate,DOA,分子式为C22H42O4)成分的黏合剂进行黏合组装工作。某日下午卫某工作后出现上... 1案例1.1简要案情卫某,男,24岁,系某电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外派至某发电有限公司厂区进行施工安装的工作人员,使用主要含有己二酸二辛酯(dioctyl adipate,DOA,分子式为C22H42O4)成分的黏合剂进行黏合组装工作。某日下午卫某工作后出现上吐下泻、头晕、恶心等反应,以“腹泻”为主诉至当地个体诊所行输液等对症治疗。治疗后卫某雇佣两个工人继续进行黏合组装工作,自己则在一旁监工,但其身体不良反应持续存在,并出现乏力、走路不稳等表现。10d后的凌晨卫某进入公用卫生间后死亡,其衣服上黏附多处呕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中毒 1 2-二氯乙烷 环境损害
下载PDF
医疗损害鉴定模式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田甜 张旭东 +4 位作者 云利兵 李明 董贺文 刘宁国 刘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了解医生、患者及司法鉴定人群体对我国医疗纠纷现状及医疗损害鉴定的认知,探究更有利于医疗纠纷解决的医疗损害鉴定模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019年4—11月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在职临床医生、司法鉴定人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使... 目的了解医生、患者及司法鉴定人群体对我国医疗纠纷现状及医疗损害鉴定的认知,探究更有利于医疗纠纷解决的医疗损害鉴定模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019年4—11月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在职临床医生、司法鉴定人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使用SPSS 22.0软件对各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较于患者(24.92%),医生(61.72%)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比以前更紧张;医患双方均更倾向于选择自愿协商和人民调解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司法鉴定人对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最高,医生次之,患者最低;66.72%的医生、78.41%的患者认为需要进行医疗损害鉴定,且更倾向于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不同群体均认为司法鉴定人和医生应共同参与鉴定,80.94%的医生认为应由鉴定机构对鉴定意见负责,而非鉴定人负责。结论建议医学会和司法鉴定机构应在双方现有基础上取长补短,制定基本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规则。建议规范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行为,以提高自身鉴定水平,并在鉴定中积极邀请临床医学专家会诊,推进司法鉴定的规范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医疗纠纷 医疗损害 鉴定模式 问卷调查法 四川 重庆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颅脑损伤机制自动化鉴别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琦帆 孙雪阳 +7 位作者 王彦斌 田志岭 董贺文 万雷 邹冬华 于笑天 张广政 刘宁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23-230,共8页
目的应用卷积神经网络Inception_v3模型进行基于颅脑CT图像的加、减速性损伤自动鉴别,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法医学颅脑损伤成伤机制推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190例加、减速性脑损伤的影像学资料作为实验组,另选取130例正常颅脑的影像学... 目的应用卷积神经网络Inception_v3模型进行基于颅脑CT图像的加、减速性损伤自动鉴别,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法医学颅脑损伤成伤机制推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190例加、减速性脑损伤的影像学资料作为实验组,另选取130例正常颅脑的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将上述320例影像学资料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训练验证集和测试集。采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及AUC值评估模型分类性能。结果模型在训练过程和验证过程中对3种图像(加速性损伤、减速性损伤及正常颅脑)分类的最高准确率分别为99.00%、87.21%,满足要求。使用优化后的模型对测试集数据进行测试,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三分类准确率为87.18%,识别加速性损伤的精确率、召回率、F1值及AUC值分别为84.38%、90.00%、87.10%、0.98,识别减速性损伤的各值分别为86.67%、72.22%、78.79%、0.92,识别正常颅脑的各值分别为88.57%、89.86%、89.21%、0.93。结论Inception_v3模型在基于颅脑CT图像区分加、减速性损伤中具有应用潜力,有望成为推断头部致伤方式的一种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加速性脑损伤 减速性脑损伤 图像分类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Inception_v3模型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脏影像学数据测量及其在心脏性猝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泽浩 刘宁国 +5 位作者 董贺文 李廉杰 何恒辉 林丽华 刘茜 杨明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46-554,共9页
在法医学领域,心脏性猝死的诊断受主观因素和人工测量方法的限制,使某些参数可能存在估计偏差或测量偏差。随着死后断层影像在死因鉴定和心脏病理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心脏影像学数据进行分... 在法医学领域,心脏性猝死的诊断受主观因素和人工测量方法的限制,使某些参数可能存在估计偏差或测量偏差。随着死后断层影像在死因鉴定和心脏病理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心脏影像学数据进行分析,为法医学鉴定和科研工作者对心脏疾病进行精细诊断和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对近几年深度学习在心脏影像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进行综述,为目前深度学习在心脏性猝死虚拟解剖中的应用提出可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医学影像技术学 心脏性猝死 虚拟解剖 深度学习 心血管系统 综述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推断钝力性颅脑损伤成伤机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雪阳 杨琦帆 +8 位作者 朱运良 王彦斌 董贺文 杨明真 田志岭 万雷 邹冬华 于笑天 刘宁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研究加、减速性颅脑损伤的CT影像学特征与损伤程度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典型加、减速性颅脑损伤案例299例,按致伤方式分为加速性颅脑损伤组与减速性颅脑损伤组,将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 目的研究加、减速性颅脑损伤的CT影像学特征与损伤程度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典型加、减速性颅脑损伤案例299例,按致伤方式分为加速性颅脑损伤组与减速性颅脑损伤组,将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与位于受力点同侧以及对侧的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EDH)、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SDH)、脑挫伤作为筛选指标,使用χ^(2)检验预筛选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二次筛选,选出与加、减速性致伤方式关联性最强的指标。结果经χ^(2)检验,受力点同侧的颅骨骨折、EDH,受力点对侧的EDH、SDH、脑挫伤,SAH,GCS,与加、减速性致伤方式具有关联性(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受力点同侧EDH[比值比(odds ratio,OR)为2.697]、受力点对侧脑挫伤(OR为0.043)以及GCS(OR为0.23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力点同侧EDH、对侧脑挫伤以及GCS可以作为判别加、减速性致伤方式的关键指标,受力点同侧颅骨骨折、对侧SDH、对侧EDH以及SAH判别加、减速性致伤方式的作用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加速性脑损伤 减速性脑损伤 LOGISTIC回归 计算机断层扫描 致伤方式
下载PDF
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林峰 董贺文 +3 位作者 柳丹凤 田甜 代号 刘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寻找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为生前非典型电击死的判定以及其与死后即刻电击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作大鼠非典型...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寻找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为生前非典型电击死的判定以及其与死后即刻电击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作大鼠非典型电击死模型、死后即刻电击模型、机械性窒息死亡模型、机械性损伤死亡模型和高温损伤死亡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常规处死。取各组大鼠血清进行~1H NMR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筛选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非典型电击死组与机械性窒息死亡组、机械性损伤死亡组、高温损伤死亡组、对照组间比较,共筛选出4个具有鉴别价值的化学位移点及其对应的多种代谢物,包含醇类、酚类、糖类、氨基酸类等多种小分子物质;非典型电击死组与死后即刻电击组、对照组间比较,共筛选出8个具有鉴别价值的化学位移点及其对应的多种代谢物,包含糖类、氨基酸类、酯类、核酸等多种小分子物质。结论~1H NMR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发现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的差异性代谢产物,有望为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的诊断以及生前电击与死后即刻电击的鉴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代谢组学 电击伤 核磁共振波谱法 血清 大鼠
下载PDF
CT影像诊断在颅脑损伤法医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米静雅 刘宁国 +5 位作者 董贺文 万雷 邹冬华 李正东 田志岭 陈忆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0-336,共7页
目的应用CT影像观察颅脑加速性损伤和减速性损伤的表现类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上海市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法医临床科室涉及颅脑损伤的案件,分析颅脑加速伤和减速伤的CT影像表现和损伤特点。结果枕部(39.51%)和颞部(4... 目的应用CT影像观察颅脑加速性损伤和减速性损伤的表现类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上海市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法医临床科室涉及颅脑损伤的案件,分析颅脑加速伤和减速伤的CT影像表现和损伤特点。结果枕部(39.51%)和颞部(41.12%)分别是减速伤和加速伤最常受力的部位(χ^(2)=25.912,P<0.05)。从损伤类型来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6,P<0.05),打击伤常造成的损伤类型有头皮损伤(26.22%)、颅骨骨折(19.51%);摔跌伤常见的损伤类型有头皮损伤(20.58%)、脑挫伤(20.22%)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0.94%);其中:打击伤常造成冲击性脑挫伤(68.89%),摔跌伤常会造成对冲性脑挫伤(46.43%)。加速伤(14.33%)比减速伤(7.94%)更容易发生硬脑膜外血肿,减速伤(14.08%)比加速伤(12.20%)更容易发生硬脑膜下血肿。结论颅脑CT影像数据为法医学颅脑损伤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对于客观评估颅脑损伤类型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法医学 CT检查 对冲性损伤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继发肺动脉血栓死亡1例
13
作者 徐熠 陈圆圆 +4 位作者 陈敏 董贺文 邓恺飞 颜峰平 张建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95-297,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翁某,女,16岁,因“咳嗽咳痰伴胸痛1个月”于某年1月21日入院治疗。入院检查示白细胞升高(11.05×10^(9)/L)、血小板减少(19×10^(9)/L)。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提示CD45细胞群约占57%,...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翁某,女,16岁,因“咳嗽咳痰伴胸痛1个月”于某年1月21日入院治疗。入院检查示白细胞升高(11.05×10^(9)/L)、血小板减少(19×10^(9)/L)。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提示CD45细胞群约占57%,淋巴细胞明显异常。CT检查见两侧肺动脉多发栓塞。诊断:肺栓塞,肺部感染,血小板减少,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予输注血小板10 U。输血过程中患者腹部和背部出现大量红色荨麻疹样改变,血压降低[11.7/5.3 kPa(88/40 mmHg)],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血。之后患者生命体征持续不稳定,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肺栓塞 动脉血栓形成 过敏反应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鉴定电击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托娅 黎世莹 +5 位作者 张吉 邓恺飞 罗仪文 孙其然 董贺文 黄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猪皮肤电击伤、烧伤及擦伤的差异,构建3种皮肤损伤鉴定模型,筛选电击伤特征性标志物,为皮肤电流斑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建立猪皮肤电击伤、烧伤及擦伤的模型,使用传统HE染色检验不...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猪皮肤电击伤、烧伤及擦伤的差异,构建3种皮肤损伤鉴定模型,筛选电击伤特征性标志物,为皮肤电流斑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建立猪皮肤电击伤、烧伤及擦伤的模型,使用传统HE染色检验不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运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技术检测表皮细胞光谱,运用主成分、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损伤的分类情况,运用线性判别和支持向量机构建分类模型,因子载荷筛选特征性标志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电击伤、烧伤及擦伤组的表皮细胞均呈现出极化现象,以电击伤、烧伤组更为明显。通过主成分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可区分不同类型损伤,线性判别、支持向量机模型均能够有效诊断不同损伤。2 923、2 854、1 623、1 535 cm-1吸收峰在不同损伤组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电击伤的2 923 cm-1吸收峰峰强最高。结论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为诊断皮肤电击伤、鉴定电击死提供了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电击伤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机器学习 皮肤
下载PDF
硬脑膜下占位性病变伴纤维化、骨化致死1例
15
作者 杨勇 张照玲 +2 位作者 董贺文 邹冬华 秦志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08-410,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朱某,女,53岁,农民,某日午饭后出现胃肠不适,17:00被发现在家中床上死亡,脸上、床边有呕吐物,家属怀疑食物中毒遂报案。据调查,朱某六七岁时患有癫痫和小儿麻痹症(未见明确病史诊断资料),结婚时只有左手可以活动,走路不... 1案例1.1简要案情朱某,女,53岁,农民,某日午饭后出现胃肠不适,17:00被发现在家中床上死亡,脸上、床边有呕吐物,家属怀疑食物中毒遂报案。据调查,朱某六七岁时患有癫痫和小儿麻痹症(未见明确病史诊断资料),结婚时只有左手可以活动,走路不稳,生育后瘫痪在床,至今27年,长期服用苯妥英钠。1.2尸体检验死后7 d进行尸体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硬脑膜 占位性病变 纤维化 骨化
下载PDF
医护群体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夏勇军 刘珂 +2 位作者 董贺文 曾达 刘敏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护人员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认知和调解模式的倾向,分析影响医护群体对第三方调解的信任因素,提出关于构建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建议。方法 2012年8月-12月,参照既往有关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文献资料,...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护人员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认知和调解模式的倾向,分析影响医护群体对第三方调解的信任因素,提出关于构建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建议。方法 2012年8月-12月,参照既往有关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文献资料,从对医患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第三方调解机构的组织架构(包括地点设置与主管部门),人员配备、调解依据、效力来源以及经费保障等方面设计问题,制作《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认知调查问卷》,对5所不同级别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将所得原始数据逐条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以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医护人员对第三方调解的知晓程度较高。2医护人员对于调解地点倾向集中于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则认为应是卫生行政部门;在调解失败后,多数医护人员选择通过司法途径继续解决纠纷;对于调解结论的效力,多数医护人员倾向于以仲裁形式确认。3医护人员认为调解人员应具备医学以及法学的专业背景,多数受访医护人员倾向于采用司法鉴定的结论作为调解依据,此外,确定赔偿的法律依据方面,医生偏向于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4四成以上的医护人员认为第三方调解应由财政拨款解决经费问题,过半数的医护人员认为应由保险公司支付。结论 1建议将第三方调解机构设置于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并由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第三方调解机构。2建议调解员由法学专业及医学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而在调解过程中,建议通过司法鉴定对医疗纠纷的争议焦点进行鉴定,明确责任划分及归属,提升调解效率。3建议政府在各级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引入医疗责任险制度,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强制医疗机构购买医疗责任险,为第三方调解机构的运作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加强对承保医疗责任险的保险公司的监管,避免保险公司对调解工作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第三方调解 问卷调查 模式 医疗责任险 非诉讼解决
原文传递
大鼠脑震荡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比值随损伤时间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贺文 代号 +3 位作者 夏勇军 曾达 金伟 刘敏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718-723,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震荡伤后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比值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脑震荡损伤时间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脑震荡的损伤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85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模型... 目的研究大鼠脑震荡伤后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比值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脑震荡损伤时间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脑震荡的损伤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85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25只)、实验组(55只)及对照组(5只),模型组大鼠用于确定打击高度以建立脑震荡模型;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脑震荡模型后根据处死的时间不同再分为0.5、1、3、6、12、24、48、96、168、240、336 h共11组,每组5只;对照组大鼠于常规饲养24 h后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取脑组织作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GFAP和i 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伤后0.5~3 h,i NOS与GFAP阳性表达的比值由5.03上升至10.47,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此时i NOS阳性表达亦显著升高,阳性细胞率由14.61%上升至37.45%,但GFAP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升高。伤后3~12 h,二者的比值逐渐降低至4.98,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同时i NOS阳性表达与GFAP的阳性表达均显著升高。伤后12~336 h,二者比值呈单调递减的变化趋势,由4.98降低至0.95,且均小于0.5~12 h的二者比值;同时i NOS和GFAP的阳性表达均表现为持续升高至峰值后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采用i NOS与GFAP比值,同时结合i NOS与GFAP各自变化规律,可为脑震荡伤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依据。两个或多个生物化学指标的比值研究,可望为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脑震荡 损伤时间推断 阳性细胞率比值 大鼠
原文传递
患方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达 刘珂 +3 位作者 夏勇军 董贺文 金伟 刘敏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905-912,共8页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了解患者对其认知和选择倾向,分析患者对其信任程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其完善和发展的相关建议。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参照既往有关文献资料,设计相关问题,制作《医疗纠纷第...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了解患者对其认知和选择倾向,分析患者对其信任程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其完善和发展的相关建议。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参照既往有关文献资料,设计相关问题,制作《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认知调查问卷》,对因伤病经住院治疗终结的患者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将所得原始数据逐条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以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6份。患者对第三方调解的知晓程度较高,知道者占61.52%。55.35%的患者认为调解应在法院进行并由法院主管;57.41%的患者选择在调解失败后通过司法途径继续解决纠纷;67.90%的患者倾向于以仲裁形式确认调解结论的效力。70.58%的患者认为调解人员应具备医学以及法学的专业背景,73.05%的患者倾向于采用司法鉴定的结论作为调解依据,此外,64.81%的患者倾向于适用《侵权责任法》作为确定赔偿的法律依据。53.70%的患者认为第三方调解应由财政拨款解决经费问题,38.48%的患者认为应由保险公司支付;同时,91.15%的患者认为医疗机构应该购买医疗责任险,且54.32%的患者认为保险公司不宜提前介入医疗纠纷的调解过程。结论应由政府财政拨款来保障第三方调解机构的经费,同时引入医疗责任险予以补充。医疗机构应购买医疗意外保险,解决无过失医疗损害引起的医疗纠纷的赔偿问题。第三方调解的调解地点应与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衔接,同时由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管理。调解员应由具备医学和法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并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调解员的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应选择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结论作为调解的依据,同时推动全国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第三方调解模式 问卷调查 医疗责任险 非诉讼解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