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混凝土打印性能评价参数的提出及试验验证
1
作者 董赛阳 瞿威 +5 位作者 潘瑞 左自波 赖建中 朱敏涛 苟鸿翔 孙振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3,84,共8页
3D打印混凝土需要同时满足泵送性、挤出性和建造性的要求,其中,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和建造性的综合评价尤为重要。提出了以流坍比和稠坍比表征的材料触变参数,并以3种外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6)、可再分散乳胶粉(RLP)、硅酸... 3D打印混凝土需要同时满足泵送性、挤出性和建造性的要求,其中,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和建造性的综合评价尤为重要。提出了以流坍比和稠坍比表征的材料触变参数,并以3种外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6)、可再分散乳胶粉(RLP)、硅酸镁铝(TL))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3种外加剂对3D打印混凝土触变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可以采用提出的触变参数定量地对3D打印混凝土泵送性和建造性进行综合评价,3种外加剂对触变参数的影响程度为HPMC-6>RLP/TL,3种外加剂的掺入都会使材料触变参数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打印性能 泵送性 建造性 外加剂 评价
下载PDF
预拌混凝土场站智能化升级建设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卢金国 董赛阳 王太明 《建筑施工》 2024年第6期971-974,共4页
预拌混凝土市场分化及产业升级政策引导,使得预拌混凝土企业急需进行智能化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基于智能场站建设经验结合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案例,系统地诠释了预拌混凝土场站智能化升级建设要素,为预拌混凝土企业智能化升... 预拌混凝土市场分化及产业升级政策引导,使得预拌混凝土企业急需进行智能化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基于智能场站建设经验结合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案例,系统地诠释了预拌混凝土场站智能化升级建设要素,为预拌混凝土企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实施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数字化 预拌混凝土 数字孪生 智慧工厂
下载PDF
复合掺合料对3D打印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董赛阳 《上海建材》 2023年第5期40-44,53,共6页
以流坍比和稠坍比来表征3D打印混凝土的建造性,研究了硅灰、矿渣粉、粉煤灰和石粉对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以采用流坍比和稠坍比对3D打印混凝土的建造性进行评价,流坍比和稠坍比最大时对应的石粉、硅... 以流坍比和稠坍比来表征3D打印混凝土的建造性,研究了硅灰、矿渣粉、粉煤灰和石粉对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以采用流坍比和稠坍比对3D打印混凝土的建造性进行评价,流坍比和稠坍比最大时对应的石粉、硅灰、矿渣粉与粉煤灰4种掺合料掺量为5%、0%、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掺合料 建造性 流动度 打印性能
下载PDF
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及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凯 赖建中 +3 位作者 杜龙雨 周捷航 董赛阳 邱士扬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2年第10期1-6,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3D打印材料,研究了3D打印混凝土试件和浇筑试件的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结果表明,用该配合比配制的3D打印混凝土试件和浇筑试件均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试件均能在1.4 MPa水压力下保持不渗... 设计了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3D打印材料,研究了3D打印混凝土试件和浇筑试件的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结果表明,用该配合比配制的3D打印混凝土试件和浇筑试件均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试件均能在1.4 MPa水压力下保持不渗水,300次冻融循环后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且3D打印试件测试结果更好。为增强结构密实度,混凝土原材料添加了钢纤维,通过CT扫描发现,3D打印试件结构更加紧密,内部缺陷较少,受到冻融破坏时能保持较完整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抗冻性 抗渗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 钢纤维 相对动弹性模量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粉煤灰进场快速检测和性能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凤兰 戴闻斌 +2 位作者 李玲玉 董赛阳 朱敏涛 《建筑施工》 2021年第9期1864-1868,共5页
选取4家粉煤灰供应商的16批次粉煤灰进行了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的测试和分析,随后分别以粉煤灰的化学成分数据、物理性能数据以及物理化学综合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对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粉煤灰28 d活性指数... 选取4家粉煤灰供应商的16批次粉煤灰进行了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的测试和分析,随后分别以粉煤灰的化学成分数据、物理性能数据以及物理化学综合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对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粉煤灰28 d活性指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不超过4.0%,为粉煤灰进场快速初步检验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化学分析 物理性能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