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胃下垂选穴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炜 翟培杞 +2 位作者 董迹菲 董文亮 郭炜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0版本),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所有治疗胃下垂的针灸处方的选穴组方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维...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0版本),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所有治疗胃下垂的针灸处方的选穴组方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治疗胃下垂的针灸处方,并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胃下垂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76个治疗胃下垂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出现的频次、常用穴位核心组合,并获得3个新的治疗胃下垂针灸处方。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一种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该系统新生成的穴位处方为临床治疗胃下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胃下垂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配伍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选穴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迹菲 翟培杞 +2 位作者 孙炜 董文亮 郭炜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分析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灸处方的选穴组方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灸处方,并逐...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分析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灸处方的选穴组方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灸处方,并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41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出现的频次、常用穴位组合,并获得新处方7首。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一种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该系统新生成的穴位处方可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配伍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取穴规律文献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翟培杞 孙炜 +2 位作者 董迹菲 董文亮 郭炜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0版本),挖掘和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处方,并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0版本),挖掘和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处方,并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出78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处方,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出现的频次、常用穴位组合的关联规则,并获得5个新穴位处方。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一种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该系统新生成的穴位处方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配伍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32例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时雨生 董迹菲 《益寿宝典》 2021年第29期161-163,共3页
分析与探究 32 例针灸配合中药辩证治疗周围性面部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0 年 9 月~2021 年 9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3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行针灸治疗,治疗组行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每组各 16 例患者... 分析与探究 32 例针灸配合中药辩证治疗周围性面部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0 年 9 月~2021 年 9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3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行针灸治疗,治疗组行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每组各 16 例患者。 对 2 组患者都通过针灸进行治疗,治疗组需要此基础上提供归芎牵正汤。 对 2 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也对治疗前后的 House-Brackmann 评分、血浆 ET 值比较。并且,也要对 2 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与分析。 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 在开展治疗前,2 组患者在 House-Brackmann 评分方面无明显区别,但在治疗后,差异显著。 而且,在生活质量的各方面对比中,均为治疗组优于另一组。 结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运用针灸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可发挥良好治疗成效,使患者得到症状的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获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