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部分压扁热管等效导热模型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甘云华
黄昭惠
+5 位作者
梁嘉林
董道伟
马力
刘晋龙
罗奇梁
李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3-132,共10页
准确的热管等效导热模型是基于热管的热管理系统仿真研究中的关键。基于现有的等效导热模型提出了适用于部分压扁热管的两种等效导热模型:分段各向异性模型和分层分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分段各向异性模型在低热管工作温度(28~38℃)的...
准确的热管等效导热模型是基于热管的热管理系统仿真研究中的关键。基于现有的等效导热模型提出了适用于部分压扁热管的两种等效导热模型:分段各向异性模型和分层分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分段各向异性模型在低热管工作温度(28~38℃)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热管表面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90%,而分层分段模型在热管工作温度为28~5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热管表面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51%。分析了吸液芯等效导热系数对等效导热模型准确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压扁热管
等效导热模型
吸液芯等效导热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液通道结构对超薄热管性能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甘云华
熊瑭
+3 位作者
罗奇梁
梁嘉林
董道伟
李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5-972,共8页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大数据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高性能化、微型化、高集成化已成为当下电子设备发展的主流趋势.电子芯片的高功率及小尺寸导致热流密度大幅增加,散热问题越发严峻.超薄热管是解决当前电子设备在狭小空间内高热流密...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大数据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高性能化、微型化、高集成化已成为当下电子设备发展的主流趋势.电子芯片的高功率及小尺寸导致热流密度大幅增加,散热问题越发严峻.超薄热管是解决当前电子设备在狭小空间内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的理想方案,蒸汽通道与液体通道(吸液芯)的匹配对提升超薄热管传热性能有重要影响.根据复合丝网型超薄热管的几何结构建立三维对称数值模型,基于前期团队工作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不同吸液芯高度的热管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稳态工况下汽液通道比对超薄热管内汽液流动特性以及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液芯高度一定时,汽液通道比越大,蒸汽最大速度以及压降均减小,且当汽液通道比在低于80%时变化更剧烈.此外,随着汽液通道比的增大,热管整体温度和热阻均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因此在不同的吸液芯高度下,均对应着一个最佳通道比使得热阻最小.当吸液芯高度分别为0.3 mm、0.4 mm、0.5 mm和0.6 mm时,最佳通道比分别为135%、93%、71%和63%,热阻分别为0.68 K/W、0.47 K/W、0.36 K/W以及0.30 K/W,热阻相比于最大热阻均减小了40%以上.汽液通道比对热管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汽液通道比对超薄热管的结构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热管
数值分析
传热
相变
汽液通道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管技术在5G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晋龙
罗奇梁
董道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第12期42-43,共2页
该文以热管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在5G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通过对热管技术原理进行阐述,从小微型热管技术、5G技术散热需求、热管技术开发、当前行业发展状态这4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热管技术在5G领域中的发展前景,在拓展技术空间的同...
该文以热管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在5G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通过对热管技术原理进行阐述,从小微型热管技术、5G技术散热需求、热管技术开发、当前行业发展状态这4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热管技术在5G领域中的发展前景,在拓展技术空间的同时,为加快推进5G技术的发展提供热管用材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领域
散热
热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冷和空调行业用内螺纹焊接铜管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势探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安纯亮
马力
+1 位作者
董道伟
冯锦剑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10期130-131,共2页
传统的空调制冷行业,主要运用的是无氟制冷剂。但是,目前传热效率过于低下,因此,需要借助内螺纹铜管替代原有换热元件,扩增热交换面积,从而提升热交换管换热系数。将高频焊接方法运用在生产内螺纹铜管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焊接质量问题和...
传统的空调制冷行业,主要运用的是无氟制冷剂。但是,目前传热效率过于低下,因此,需要借助内螺纹铜管替代原有换热元件,扩增热交换面积,从而提升热交换管换热系数。将高频焊接方法运用在生产内螺纹铜管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焊接质量问题和缺陷的发生,从而能够使空调更加的安全高效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螺纹焊接铜管
空调器
无氟制冷剂
高频焊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加工材在5G领域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晋龙
罗奇梁
董道伟
《科技与创新》
2020年第12期156-157,共2页
在铜加工行业传统产能严重过剩的大环境下,5G技术的兴起推动了部分铜加工材的精深化发展,带动了部分铜加工材的转型升级。简述了传统铜加工材的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从通讯基站、5G设备设施、印刷电路、通讯设备几方面入手,总结了铜加...
在铜加工行业传统产能严重过剩的大环境下,5G技术的兴起推动了部分铜加工材的精深化发展,带动了部分铜加工材的转型升级。简述了传统铜加工材的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从通讯基站、5G设备设施、印刷电路、通讯设备几方面入手,总结了铜加工材在当前5G技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加工材
5G领域
通讯基站
印刷电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无氧铜加工材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晋龙
董道伟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年第4期143-143,261,共2页
结合中国无氧铜加工材的发展情况,本文在介绍无氧铜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无氧铜加工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无氧铜
加工材
连铸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管在空调节能中应用分析
7
作者
董道伟
马力
+1 位作者
安纯亮
冯锦剑
《冶金管理》
2021年第3期137-138,140,共3页
所谓热管原理技术,是国外工业界发明的一种"热管"换热器,又称热管。在空调机制冷系统中,冷凝器通过做功和换热,与外界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交换成低温液体,通过冷凝器排出的热量进入自然环境,将对室外环境造成热污染,并加剧温...
所谓热管原理技术,是国外工业界发明的一种"热管"换热器,又称热管。在空调机制冷系统中,冷凝器通过做功和换热,与外界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交换成低温液体,通过冷凝器排出的热量进入自然环境,将对室外环境造成热污染,并加剧温室效应,热量还会增加空调冷凝器的热负荷。循环利用这些热量,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而且还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热负荷,具有很大的环境效益。若能回收这部分热量,如作为生活用水的热源,可节约一部分生活用水用于供暖,将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前,热管换热器在建筑空调通风节能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多数的方法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设计和操作条件下,其效果是不一样的。针对这种情况,对热管技术在通风空调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空调
节能
能量回收
原文传递
题名
部分压扁热管等效导热模型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甘云华
黄昭惠
梁嘉林
董道伟
马力
刘晋龙
罗奇梁
李勇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3-13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6077)
广东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0B1515020040)
江西省引进类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JXSQ2019105012)。
文摘
准确的热管等效导热模型是基于热管的热管理系统仿真研究中的关键。基于现有的等效导热模型提出了适用于部分压扁热管的两种等效导热模型:分段各向异性模型和分层分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分段各向异性模型在低热管工作温度(28~38℃)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热管表面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90%,而分层分段模型在热管工作温度为28~5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热管表面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51%。分析了吸液芯等效导热系数对等效导热模型准确性的影响。
关键词
部分压扁热管
等效导热模型
吸液芯等效导热系数
Keywords
partially flattened heat pipe
thermal conduction-based model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wick
分类号
TK17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液通道结构对超薄热管性能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甘云华
熊瑭
罗奇梁
梁嘉林
董道伟
李勇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5-972,共8页
基金
江西省引进类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jxsq2019105012)
广东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0B1515020040)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6077)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2021-01).
文摘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大数据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高性能化、微型化、高集成化已成为当下电子设备发展的主流趋势.电子芯片的高功率及小尺寸导致热流密度大幅增加,散热问题越发严峻.超薄热管是解决当前电子设备在狭小空间内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的理想方案,蒸汽通道与液体通道(吸液芯)的匹配对提升超薄热管传热性能有重要影响.根据复合丝网型超薄热管的几何结构建立三维对称数值模型,基于前期团队工作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不同吸液芯高度的热管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稳态工况下汽液通道比对超薄热管内汽液流动特性以及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液芯高度一定时,汽液通道比越大,蒸汽最大速度以及压降均减小,且当汽液通道比在低于80%时变化更剧烈.此外,随着汽液通道比的增大,热管整体温度和热阻均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因此在不同的吸液芯高度下,均对应着一个最佳通道比使得热阻最小.当吸液芯高度分别为0.3 mm、0.4 mm、0.5 mm和0.6 mm时,最佳通道比分别为135%、93%、71%和63%,热阻分别为0.68 K/W、0.47 K/W、0.36 K/W以及0.30 K/W,热阻相比于最大热阻均减小了40%以上.汽液通道比对热管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汽液通道比对超薄热管的结构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超薄热管
数值分析
传热
相变
汽液通道比
Keywords
ultra-thin heat pipe
numerical analysis
heat transfer
phase change
vapor-liquid passage ratio
分类号
TK17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管技术在5G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晋龙
罗奇梁
董道伟
机构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第12期42-43,共2页
文摘
该文以热管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在5G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通过对热管技术原理进行阐述,从小微型热管技术、5G技术散热需求、热管技术开发、当前行业发展状态这4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热管技术在5G领域中的发展前景,在拓展技术空间的同时,为加快推进5G技术的发展提供热管用材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5G领域
散热
热管
分类号
TK17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冷和空调行业用内螺纹焊接铜管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势探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安纯亮
马力
董道伟
冯锦剑
机构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10期130-131,共2页
文摘
传统的空调制冷行业,主要运用的是无氟制冷剂。但是,目前传热效率过于低下,因此,需要借助内螺纹铜管替代原有换热元件,扩增热交换面积,从而提升热交换管换热系数。将高频焊接方法运用在生产内螺纹铜管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焊接质量问题和缺陷的发生,从而能够使空调更加的安全高效节能。
关键词
内螺纹焊接铜管
空调器
无氟制冷剂
高频焊接
分类号
TG441.7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加工材在5G领域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晋龙
罗奇梁
董道伟
机构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与创新》
2020年第12期156-157,共2页
文摘
在铜加工行业传统产能严重过剩的大环境下,5G技术的兴起推动了部分铜加工材的精深化发展,带动了部分铜加工材的转型升级。简述了传统铜加工材的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从通讯基站、5G设备设施、印刷电路、通讯设备几方面入手,总结了铜加工材在当前5G技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铜加工材
5G领域
通讯基站
印刷电路
分类号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无氧铜加工材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晋龙
董道伟
机构
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年第4期143-143,261,共2页
文摘
结合中国无氧铜加工材的发展情况,本文在介绍无氧铜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无氧铜加工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无氧铜
加工材
连铸法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管在空调节能中应用分析
7
作者
董道伟
马力
安纯亮
冯锦剑
机构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出处
《冶金管理》
2021年第3期137-138,140,共3页
文摘
所谓热管原理技术,是国外工业界发明的一种"热管"换热器,又称热管。在空调机制冷系统中,冷凝器通过做功和换热,与外界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交换成低温液体,通过冷凝器排出的热量进入自然环境,将对室外环境造成热污染,并加剧温室效应,热量还会增加空调冷凝器的热负荷。循环利用这些热量,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而且还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热负荷,具有很大的环境效益。若能回收这部分热量,如作为生活用水的热源,可节约一部分生活用水用于供暖,将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前,热管换热器在建筑空调通风节能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多数的方法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设计和操作条件下,其效果是不一样的。针对这种情况,对热管技术在通风空调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热管
空调
节能
能量回收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部分压扁热管等效导热模型特性研究
甘云华
黄昭惠
梁嘉林
董道伟
马力
刘晋龙
罗奇梁
李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汽液通道结构对超薄热管性能的影响分析
甘云华
熊瑭
罗奇梁
梁嘉林
董道伟
李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热管技术在5G领域的应用前景
刘晋龙
罗奇梁
董道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制冷和空调行业用内螺纹焊接铜管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势探究
安纯亮
马力
董道伟
冯锦剑
《中国设备工程》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铜加工材在5G领域的应用现状
刘晋龙
罗奇梁
董道伟
《科技与创新》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无氧铜加工材的研究进展
刘晋龙
董道伟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热管在空调节能中应用分析
董道伟
马力
安纯亮
冯锦剑
《冶金管理》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