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C15和PI3K/Akt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志伟 戎瑞洲 +5 位作者 孔鹏洲 程彩霞 张燕燕 董金垚 李曙晶 郭建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MUC15和PI3K/Akt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UC15、Akt的表达。结果:MUC15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9.8%,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2.2%(P&l... 目的:探讨MUC15和PI3K/Akt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UC15、Akt的表达。结果:MUC15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9.8%,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2.2%(P<0.01);Akt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0.6%,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6.7%(P<0.01)。MUC15和Akt表达均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且胃癌组织中MUC15表达和Akt表达呈正相关(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UC15和Akt高表达均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提示,MUC15和Akt同时阳性的胃癌患者预后更差(HR=3.115,P<0.05)。结论:MUC15可能通过PI3K/Ak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MUC15结合Akt是胃癌预后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MUC15 PI3K/AKT 预后
下载PDF
青蒿琥酯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杜志杰 董金垚 +3 位作者 师如意 肖帅帅 马小乐 郭建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7期710-713,761,共5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与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用药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单药Art、L-OHP及Art(6.25μg·mL-1)联合不同浓度L-OHP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株48 h。采用四甲...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与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用药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单药Art、L-OHP及Art(6.25μg·mL-1)联合不同浓度L-OHP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株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变化;金正均Q值法判断两药联合效应,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Art和L-OHP对HCT116细胞株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提高而增高(P<0.05);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或相加效应;HE染色可见随Art浓度增加,细胞膜破裂,细胞核染色逐渐加深,细胞正常结构消失;Art(6.25μg·mL-1)与LOHP(0.5μg·mL-1)联合用药,联合组早期细胞凋亡率较单药Art(20.31±3.8)%、L-OHP(14.83±3.9)%显著提高(P<0.05)。结论 Art与L-OHP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抑制HCT116细胞株增殖并增强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青蒿琥酯 奥沙利铂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与BRaf^(V600E)/ERK通路在乳腺癌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帅帅 程彩霞 +6 位作者 董金垚 杜志杰 张燕燕 王芳 刘杰昊 郭建昇 刘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873-875,共3页
目的明确BRafV600E/ERK通路与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Mps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疾病Mps1蛋白以及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Mps1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7%(46/60)明显高... 目的明确BRafV600E/ERK通路与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Mps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疾病Mps1蛋白以及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Mps1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7%(46/6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10%(2/20)(P<0.01),p-ERK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3%(50/6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33%(5/15)(P<0.01),p-ERK表达阳性的病例同时显示Mps1阳性表达,反之亦然。二者在乳腺癌中显著相关(R2=0.367,P<0.05)。且Mps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而在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在Ⅲ+Ⅳ期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 Mps1与BRafV600E/ERK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呈正相关,且Mps1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Mps1 P-ERK BRafV600E
下载PDF
ZNF451和TGF-β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戎瑞洲 韩志伟 +3 位作者 李曙晶 张燕燕 董金垚 郭建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锌指转录因子451(ZNF451)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GF-β)的相关性。方法: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ZNF451、TGF-β的表达。结果:ZNF451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目的:探讨锌指转录因子451(ZNF451)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GF-β)的相关性。方法: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ZNF451、TGF-β的表达。结果:ZNF451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1.5%,高于癌旁组织的18.8%(P<0.01);TGF-β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9.9%,高于癌旁组织的9.1%(P<0.01)。ZNF451和TGF-β表达均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ZNF451表达和TGF-β表达正相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ZNF451和TGF-β高表达均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提示,ZNF451阳性胃癌和TGF-β阳性胃癌的预后更差(P<0.05)。结论:ZNF45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与TGF-β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ZNF451结合TGF-β可作为胃癌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ZNF451 TGF-Β 预后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影响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5
作者 刘秀中 董金垚 +1 位作者 张燕燕 师如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0期3361-3364,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双氢青蒿素(DHA)对胶质瘤SHG44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增殖实验(MTT)法、trans-well法、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分别检测DHA对SHG44细胞在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及Claudin-1基因表达等方面的...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双氢青蒿素(DHA)对胶质瘤SHG44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增殖实验(MTT)法、trans-well法、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分别检测DHA对SHG44细胞在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及Claudin-1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结果SHG44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可受到DHA显著抑制;DHA可以显著影响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水平,使其上调表达。结论DHA可以通过影响SHG44细胞生物学特性起到抗癌作用,是潜在的治疗胶质瘤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胶质瘤 细胞生物学
下载PDF
通信科技在提高预防食管鳞癌发病效果中的作用
6
作者 徐茗 宋彬 +3 位作者 董金垚 杨斌 张燕燕 师如意 《山西科技》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我国食管癌以鳞癌为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的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为了深入了解食管癌患者的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对发病的潜在影响,以及研究新的通信科技对改善食管癌预防效果... 我国食管癌以鳞癌为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的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为了深入了解食管癌患者的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对发病的潜在影响,以及研究新的通信科技对改善食管癌预防效果的作用,本研究对食管癌高发的山西省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本次调查患者或患者家属共计433名。结果表明,食管癌患者男女性别比例1.4∶1;具有家族史的患者16.3%;饮食习惯不合理、食物营养不均衡、生活习惯不科学是导致食管癌发病的主要诱因。通过新的通信科技手段,如建立预防食管癌微信公众号、预防食管癌QQ资讯专栏等,可大大提高宣传力度和深度、指导人们合理膳食、及时提醒人们体检,利用无线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指导人们科学锻炼等新的方式,是提高预防食管癌效果的积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致癌因素 通信科技 预防措施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预后分析和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秀中 董金垚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0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发高钠血症的预后及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7例重型颅脑损伤伴高钠血症的患者,观察其血钠升高的程度与持续时间,与患者死亡率的关系,根据血清钠的数值,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Ⅰ组32例:血钠值为151~16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发高钠血症的预后及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7例重型颅脑损伤伴高钠血症的患者,观察其血钠升高的程度与持续时间,与患者死亡率的关系,根据血清钠的数值,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Ⅰ组32例:血钠值为151~160mmol/L;Ⅱ组23例:血钠值为161~170mmol/L;Ⅲ组12例:血钠值>170mmol/L。结果 3组病例比较,随着血钠的升高,血钠升高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的死亡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的患者,血钠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的死亡率越高,尤其当血钠水平>160mmol/L时死亡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血钠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多种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杀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董金垚 杜志杰 +2 位作者 肖帅帅 师如意 郭建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8-49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的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择低分化的MGC-803和高分化的AGS两种胃癌细胞系,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多西他赛(DXT)、顺铂(DDP)、伊立替...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的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择低分化的MGC-803和高分化的AGS两种胃癌细胞系,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多西他赛(DXT)、顺铂(DDP)、伊立替康(CPT-11)作用48 h后,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IC50的5-FU、DDP、L-OHP作用于MGC-803和AGS细胞48 h后,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5种化疗药物对MGC-803、AGS细胞以及GES-1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均P<0.05),其中5-FU、DDP、CPT-11对AGS细胞的作用较强;L-OHP、DXT对MGC-803细胞作用较强;DDP对GES-1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5-FU、DDP、L-OHP均明显诱导两种胃癌细胞凋亡,其中5-FU组与L-OHP组凋亡率高于DDP组(均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L-OHP增加两种细胞的S期阻滞,DDP增加MGC-803细胞的S期阻滞,5-FU与DDP增加AGS细胞的G1阻滞(均P<0.05),但5-FU对MGC-803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其病理类型有关,且对胃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抗肿瘤药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人类胃癌细胞MGC-803和AG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小乐 于医瑕 +3 位作者 张宇 董金垚 杜志杰 郭建昇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585-587,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人类胃癌MGC-803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葛根素处理MGC-803和AGS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葛根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葛...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人类胃癌MGC-803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葛根素处理MGC-803和AGS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葛根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葛根素(1.5、3.0、6.0、12.0、24.0mmol/L)处理两种胃癌细胞48h后,抑制率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MGC-803:1.24%、2.80%、15.10%、18.55%、59.65%;AGS:15.59%、25.31%、30.25%、36.91%、64.47%)。不同浓度葛根素(0、12.0、24.0mmol/L)处理两种胃癌细胞24h后凋亡率随浓度增加逐渐上升(MGC.803:5.49%、9.53%、13.81%;AGS:6.23%、16.38%、25.99%)。结论葛根素对人类胃癌MGC-803和AGS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胃肿瘤 细胞 MGC-803 细胞 AGS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青蒿琥酯通过调控GADD45A、NACC1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
10
作者 沈冠彤 董金垚 +8 位作者 冯璟 秦楠 杜根来 朱飞 连科 刘新宇 李清靓 张迅玮 师如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2024年第6期1089-1097,共9页
目的阐明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进程中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ART的培养基处理两种HCC细胞系MHCC-97H、HCC-LM3,以0 mg·L-1 ART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对... 目的阐明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进程中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ART的培养基处理两种HCC细胞系MHCC-97H、HCC-LM3,以0 mg·L-1 ART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对比ART对HCC的作用。采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ART对HCC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ART对H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验证ART对HCC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以及qRT-PCR验证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ART在HCC细胞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T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且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提示肿瘤细胞被阻滞于该期。使用RNA测序数据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确定生长停滞与DNA损伤诱导蛋白45A(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inducible alpha,GADD45A)是ART的潜在作用靶点,并且提示,ART可通过上调GADD45A的表达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此外,生信分析结果提示,GADD45A与其上游转录因子伏隔核相关蛋白1(nucleus accumbens associated 1,NACC1)有蛋白互作现象,并且经ART处理后,GADD45A与NACC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ART可能通过影响GADD45A及其潜在上游NACC1基因的表达抑制HCC的发生发展。通过探究ART作用于HCC的功能影响及发生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新药物、新方向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肝细胞癌 抗癌作用机制 GADD45A NACC1 细胞凋亡 G_(2)/M
下载PDF
野生型及BRAF V600E突变型结直肠癌中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与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静 董金垚 +3 位作者 张燕燕 魏志刚 黄河 郭建昇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222-228,共7页
目的 明确野生型(BRAF WT)及BRAF V600E突变型结直肠癌中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与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Mps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提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5... 目的 明确野生型(BRAF WT)及BRAF V600E突变型结直肠癌中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与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Mps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提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288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本DNA进行Sanger测序,Kaplan-Meier法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与BRAF WT患者中p-Erk与Mps1的表达水平;分析p-Erk与Mps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中BRAF V600E的突变率为5.2 %(15/288),在结直肠癌低分化腺癌中的突变率高于中高分化腺癌[14.3 %(9/63)和2.7 % (6/225),χ^2=11.208,P=0.001],且在黏液腺癌中的突变率高于非黏液腺癌[25.0 %(6/24)和3.4 %(9/264),χ^2=16.630,P〈0.001],p-Erk、Mps1在BRAF V600E的结直肠癌中阳性率高于BRAF WT结直肠癌患者(14/15和3/15,P〈0.05;15/15和3/15,P〈0.05);p-Erk与Mps1表达呈正相关(R^2=0.419,P〈0.001),且结直肠癌组织p-Erk表达阳性率在中低分化腺癌中高于高分化腺癌(χ^2=6.679,P=0.01),在黏液腺癌中高于非黏液腺癌(χ^2=5.735,P=0.017),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5.436,P=0.02).Mps1表达阳性率在中低分化腺癌中高于高分化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50,P=0.009),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BRAF V600E比BRAF WT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低.结论 BRAF V600E可能在结直肠癌特殊病理类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作为评估结直肠癌临床进展和预后的参考指标;p-Erk与Mps1的表达在结直肠癌中呈正相关,提示Mps1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BRAF V600E基因突变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
原文传递
胃小间质瘤肿瘤直径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勇 张铭 +2 位作者 张萍 甄文婷 董金垚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胃小间质瘤肿瘤直径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4月手术治疗的91例胃小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分为〈1.0 cm(41例)、≥1.0 cm且〈1.5 cm(28例)、≥1.5 cm且〈2.0 cm(22例)... 目的探讨胃小间质瘤肿瘤直径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4月手术治疗的91例胃小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分为〈1.0 cm(41例)、≥1.0 cm且〈1.5 cm(28例)、≥1.5 cm且〈2.0 cm(22例)三组,分析三组胃小间质瘤直径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内镜下完整剥离91例,其中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腹手术1列,穿孔11例,内镜下用金属钛夹或钛夹结合尼龙绳闭合穿孔。内镜手术成功率为98.90%(90/91),肿瘤完整切除率100%(91/91)。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极低危组45例,低危组36例,中危组10例;Ki-67低表达67例,高表达20例,缺失4例。胃小间质瘤肿瘤直径大者,高危险度、Ki-67高表达的比例高;Ki-67高表达比例高者,危险度高。术后随访3-36个月,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良好,超声内镜检查未见复发。结论胃小间质瘤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恶性趋势增加,一经发现宜尽早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KI-67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