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绛孝陵遗址的分期及制陶专业化研究
- 1
-
-
作者
董霄雷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2024QQJH056)”的资助。
-
文摘
本文通过对新绛孝陵遗址出土的典型陶器进行分期研究,将孝陵遗址龙山时代遗存划分为荆村文化、东关文化和三里桥文化三个发展阶段,并对遗址各时期陶窑与周围附属设施的平面布局结构进行研究。认为孝陵遗址的制陶业在荆村文化阶段处于繁盛时期,至东关文化阶段开始由盛转衰,到三里桥文化阶段,此地或许已经不再从事与制陶相关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对孝陵遗址制陶专业化水平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孝陵遗址的陶器生产已经具备了规模化、专门化等特征,专业化程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
关键词
孝陵遗址
分期
布局结构
制陶专业化
-
Keywords
Xiaoling Site
chronology
layout structure
pottery specialization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论晋西南地区三里桥文化的分期及其相关问题
- 2
-
-
作者
董霄雷
-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7,共12页
-
基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级科研项目“山西绛县周家庄发掘资料整理与晋陕豫地区龙山时代文化与社会研究”(项目编号:GBKX2019Q26)研究成果。
-
文摘
本文通过对晋西南地区以周家庄遗址为主的三里桥文化遗址的典型陶器进行讨论,将三里桥文化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器物组合以尖角裆单把鬲为主要特征,晚期单把鬲高领,且带有实足根,年代已进入夏纪年。在此基础上,辨识出分布至关中东部的三里桥文化遗存,并对这一时期三里桥文化与客省庄文化的交流互动态势进行了讨论。晋西南地区的三里桥文化在受到客省庄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将部分双鋬鬲因素传播至关中东部地区,二者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客省庄文化一直表现出强势,从而迫使三里桥文化向西传播受阻,并转而向东渗透。
-
关键词
三里桥文化
单把鬲
分期
文化格局
-
Keywords
Sanliqiao culture
li with single handle
periodization
cultural pattern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论岱海地区老虎山文化遗存
- 3
-
-
作者
董霄雷
-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53,共10页
-
基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级科研项目“山西绛县周家庄发掘资料整理与晋陕豫地区龙山时代文化与社会研究”(项目号:GBKX2019Q26)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从单把鬲入手,以《岱海考古(一)》发表的老虎山遗址相关材料为基础,通过对岱海地区龙山时代典型遗址进行分期研究,将老虎山遗址相关遗存分为三期,其中第二期以单把鬲为代表的遗存属于老虎山文化,老虎山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受到了杏花文化和永兴店文化的影响,为进一步考察岱海地区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及演进格局提供了启发。
-
关键词
岱海地区
老虎山文化
单把鬲
龙山时代
-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运城盆地“龙山时代遗存”再认识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段天璟
董霄雷
-
机构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74,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KG020)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项目(2016FRLX10)资助
-
文摘
公元前第三千纪前后,黄河流域兴起了空三足器,表征着此时的考古学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1]。在此次变革风潮中,地处南流黄河向东转弯处的运城盆地的考古学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界对于这一阶段,或直接谓之龙山时代[2],或谓之庙底沟二期-龙山时代[3]。
-
关键词
运城盆地
龙山时代
荆村文化
东关文化
-
Keywords
Yuncheng Basin
Longshan Age
Jingcun Culture
Dongguan Culture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陕北地区石峁遗址相关遗存的性质及其形成的鬲谱观察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段天璟
董霄雷
-
机构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
出处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18-236,共1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KG020)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项目(2016FRLX10)资助
-
文摘
近年来,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引人注目,不仅发现了大量玉器,更于2011年以来确认了国内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至夏代早期阶段的城址[1]。石峁遗址地处陕北高原北部、南流黄河支流秃尾河的北岸。陕北高原人文地理位置独特,南接关中盆地,西、北经鄂尔多斯高原可直抵河套平原,东跨南流黄河隔吕梁山可达晋中、忻定盆地。
-
关键词
石峁遗址
陕北地区
永兴店文化
考古学文化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先史考古学方法论》与类型学中国道路的开端
- 6
-
-
作者
段天璟
董霄雷
-
机构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7,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KG020)项目资助
-
文摘
考古学研究应该也必须依赖层位学和类型学,从而运用考古材料构筑起两个十分重要的平台,即层位学平台和类型学平台,考古学从这两个平台出发才有可能释读地下出土的遗存[1]。因此,考古层位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这两个方法都来自于西方。
-
关键词
考古学研究
类型学
方法论
道路
中国
层位学
考古材料
考古学家
-
分类号
K85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