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代中国法学教育中“法外教育”的重要性 被引量:6
1
作者 董静姝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1,68,共6页
围绕当代中国法学教育而展开的讨论往往聚焦于法律的"职业教育",或曰对法科学生"专业性"的培养。然而,正如老一辈法学家燕树棠先生所说,真正的"法律头脑"还必须具备社会常识、远大思想和历史眼光。只有... 围绕当代中国法学教育而展开的讨论往往聚焦于法律的"职业教育",或曰对法科学生"专业性"的培养。然而,正如老一辈法学家燕树棠先生所说,真正的"法律头脑"还必须具备社会常识、远大思想和历史眼光。只有具备社会常识,才能明白法律与社会的互动,才能使法律判断与常识判断衔接;只有具备远大思想,才能真正实现作为"良法之治"的法治,才能使得法律职业维持其公共性;只有具备历史眼光,才能对法律概念和实践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发生法律与时代脱节、无法回应时代需求的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外教育 社会常识 道德理想 历史眼光
下载PDF
从契约到承认:民生权的法理基础 被引量:6
2
作者 董静姝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83-91,147,共10页
新兴权利之"新"不仅意味着新的时空维度和权利(诉求)样态,也意味着对权利法理基础的重新反思。尤其当思考民生权时,既有的经典契约范式由于其可能导致经济上的臣属性和伦理上的对立性,无力负担对民生权的证成功能。而承认范... 新兴权利之"新"不仅意味着新的时空维度和权利(诉求)样态,也意味着对权利法理基础的重新反思。尤其当思考民生权时,既有的经典契约范式由于其可能导致经济上的臣属性和伦理上的对立性,无力负担对民生权的证成功能。而承认范式以主体间关系为基本分析单位,追求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由与伦理的和解,能够为民生权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这对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观念和制度建构极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权 契约 承认 权利
下载PDF
论法律职业伦理的现代困境 被引量:8
3
作者 董静姝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48-53,共6页
由于现代世界频繁而高度的角色分化,以及绝对性标杆的坍塌,与之相应的规范冲突越来越激烈。为追求行为规范的确定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出现技术化的趋势。然而,这却导致了法律职业伦理的去道德化,乃至可能沦为法律人的免罪符或职业特权... 由于现代世界频繁而高度的角色分化,以及绝对性标杆的坍塌,与之相应的规范冲突越来越激烈。为追求行为规范的确定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出现技术化的趋势。然而,这却导致了法律职业伦理的去道德化,乃至可能沦为法律人的免罪符或职业特权遮羞布。在现代中国这一特定时空中,法律职业伦理的困境还同时呈现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职业伦理 现代 角色分化 技术化 合规则性
下载PDF
透视数码游戏:西方数字时代的“劳动→娱乐”[]移位机制与人之存在困境 被引量:2
4
作者 董静姝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119,共6页
在数字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运作表现出新的特性,对劳动力的剥削也因此更加隐秘。以数码游戏为例,玩家不只是娱乐者,也是消费者,更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劳动者身份的劳动者(其生产的是一种特殊产品,即数字)。在“劳动→娱乐”移位机... 在数字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运作表现出新的特性,对劳动力的剥削也因此更加隐秘。以数码游戏为例,玩家不只是娱乐者,也是消费者,更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劳动者身份的劳动者(其生产的是一种特殊产品,即数字)。在“劳动→娱乐”移位机制作用下,玩家陷入娱乐的幻觉,毫无自察地完成从“被迫劳动”到“上瘾劳动”的转换,其创造的丰厚剩余价值被数字资本家无偿占有和使用,其本身受到更深重的奴役和压迫。在被数字及数字资本渗透和支配的西方世界,人的主体性地位受到威胁,在异化劳动之外,隐私面临裸露,社会行动和交往也被数字中介操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数字资本主义 劳动→娱乐移位机制 人的异化
下载PDF
论施米特大空间理论及其对中国政治法律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董静姝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今时今日,民族国家疆界逐渐被打破,而离世界"大同"尚且遥远。在对"新世界"的秩序进行严肃思考后,施米特认为,大空间作为介于民族国家与全球共同体之间的新的政治单位,将在国际法律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发挥重要... 今时今日,民族国家疆界逐渐被打破,而离世界"大同"尚且遥远。在对"新世界"的秩序进行严肃思考后,施米特认为,大空间作为介于民族国家与全球共同体之间的新的政治单位,将在国际法律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发挥重要的功能。大空间理论以"大地法"为思想基础,与代表国家以及对抗普世主义的不干涉原则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随着中国从灾难深重的历史中走上复兴之路,到实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再到整个亚洲在国际交往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施米特的大空间理论对此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 历史 具体秩序思维 新世界 大地法
下载PDF
法律与政治的对话:论阿甘本例外状态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董静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阿甘本的例外状态思想不仅推动法学思考自身学科的根本问题,也直面人类行动领域中法律与政治、规范与失范之间的对话,并对主权概念作出了更加有力的反思。此外,就实践而言,当代世界是一个法治与法外治理同时极大化的张力场域,一方面,在&... 阿甘本的例外状态思想不仅推动法学思考自身学科的根本问题,也直面人类行动领域中法律与政治、规范与失范之间的对话,并对主权概念作出了更加有力的反思。此外,就实践而言,当代世界是一个法治与法外治理同时极大化的张力场域,一方面,在"规范性框架中运行"是权力的标准说辞;另一方面,权力的实际运行总是越过规范性边界。对此,只有超越实在法视野,对例外状态进行严肃思考,才能探索构成人类共同生活秩序的整体之"法"。而以阿甘本的例外状态思想观照中国的政治法律实践,也将获益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阿甘本 例外状态 主权者
下载PDF
认知的功能:论纯粹法学对中国法治理论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董静姝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当代中国主流法治概念在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制之外,更强调对道德价值的追求。但对于"认知"却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这就为法治理想的实现埋下风险。故而,本文将对致力于建构追求客观认知的"法律科学"的纯粹法学进行研... 当代中国主流法治概念在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制之外,更强调对道德价值的追求。但对于"认知"却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这就为法治理想的实现埋下风险。故而,本文将对致力于建构追求客观认知的"法律科学"的纯粹法学进行研究,论述纯粹法学中的知性国家观、规范命题和分离命题,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完善作出尝试性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法学 凯尔森 知性国家观 规范命题 分离命题
下载PDF
论规范法学对中国法治理论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董静姝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4-188,共5页
当代中国主流法治概念在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制之外,更强调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对于"认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为法治理想的实现埋下风险。本文对承担客观认知功能的规范法学进行研究,论证规范法学对因果性解释与规范性解释... 当代中国主流法治概念在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制之外,更强调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对于"认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为法治理想的实现埋下风险。本文对承担客观认知功能的规范法学进行研究,论证规范法学对因果性解释与规范性解释的区分、对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的区分、对规范性之生成的研究,以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完善作出尝试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法学 规范 归责律 客观意义 规范性
下载PDF
论凯尔森国家理论:“没有国家的国家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董静姝 《西部法学评论》 2020年第2期10-22,共13页
凯尔森的国家理论被评价为“没有国家的国家理论”.有必要对该论断作出澄清:它是栖居于正常状态而搁置(如果不是否弃的话)例外状态的国家理论,也是执着于形式规范而祛除社会学国家概念和放逐伦理学国家概念的国家理论.在对国家作出上述... 凯尔森的国家理论被评价为“没有国家的国家理论”.有必要对该论断作出澄清:它是栖居于正常状态而搁置(如果不是否弃的话)例外状态的国家理论,也是执着于形式规范而祛除社会学国家概念和放逐伦理学国家概念的国家理论.在对国家作出上述理解时,凯尔森对理性主义的虔诚显露无疑,对建构独立自洽的法律科学和观照法治实践的用心也清晰可见.但当他以纯粹形式规范画地为牢时,却也把一个血肉丰满的国家-法律概念做空,并导致对真正重要的问题放弃严肃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 国家 主权者 基础规范 理性主义
下载PDF
论基础规范中的谜题
10
作者 董静姝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4-70,共7页
凯尔森的基础规范理论在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科学领域引发持续的关注热潮。文章将对该理论中的若干重要谜题进行讨论,包括:基础规范作为实现从"是"到"应当"的范畴转换工具、基础规范作为非实证的预设和假说、基... 凯尔森的基础规范理论在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科学领域引发持续的关注热潮。文章将对该理论中的若干重要谜题进行讨论,包括:基础规范作为实现从"是"到"应当"的范畴转换工具、基础规范作为非实证的预设和假说、基础规范作为界定法律秩序和识别规范成员资格的标尺,基础规范作为自然法或准法律实证主义的产物。以研究基础规范理论承担的重要任务和需要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法理论 基础规范 法律科学 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
下载PDF
女大学生犯罪心理结构成因中的社会因素分析
11
作者 董静姝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5-18,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女大学生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引起了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女大学生犯罪心理构成的社会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探究遏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女大学生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引起了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女大学生犯罪心理构成的社会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探究遏制女大学生犯罪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犯罪心理 因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古风音乐”的文化意义、困境和出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静姝 《音乐传播》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古风音乐"作为当代中国青少年亚文化的一种形态,在词曲上具有强烈的"复古""仿古"风格,又兼收并蓄其他音乐元素,在创作和传播上具有较高开放性。古风音乐对于承继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历史人物和了解... "古风音乐"作为当代中国青少年亚文化的一种形态,在词曲上具有强烈的"复古""仿古"风格,又兼收并蓄其他音乐元素,在创作和传播上具有较高开放性。古风音乐对于承继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历史人物和了解历史事件,弘扬爱国情怀、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寻求纯粹宁静的"慢生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等方面都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该领域也存在公众误解、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市场机制失范和知识产权问题等困境。未来,在坚持古风音乐文化理念、保证其创作传播活力的前提下,加强相关规范和引导,将推动古风音乐进一步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风音乐 传统文化 文化意义
下载PDF
On the Human Rights Dilemma of “Surplus Population”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13
作者 董静姝 LI Donglin(Translated)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2年第6期1244-1264,共21页
As capitalist society develops from a producer society to a consumer society, from the dominance of material production to the rise of non-material production, and from the dominance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to t... As capitalist society develops from a producer society to a consumer society, from the dominance of material production to the rise of non-material production, and from the dominance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to the rise of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accompanied by the shift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to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the gener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Surplus Population”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demonstrated new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apitalists not only refuse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y have created but even “besiege” these unfortunate victims by moral and legal means. They marginalize and stigmatize the “Surplus Population” with work ethics, to severely damage the moral foundation for them to enjoy human rights. They reach an agreement for the welfare system, criminal practice, and work ethic to reinforce social indifference and hostility towards the “Surplus Population”, pushing them into a more difficult human rights situation, even excluding them from the scope of legal re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However, the “Surplus Population”, which is considered “useless, redundant and dangerous”, is included in 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in a way that is excluded by the above-mentioned morality and law, becoming the “utility of futility.” As a result,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Surplus Population” as human beings is depri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plus population human rights CAPITALISM work ethics welfare state PRISON
下载PDF
空间的法秩序:汉代河西走廊经略
14
作者 董静姝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0,214,共10页
河西走廊在中国多民族空间内沟通中东部和西北边疆各民族,在欧亚大陆空间内联结中国西北和其他国家。汉朝深谙河西走廊这一“双重空间”重要枢纽所承载的法之精神,通过经略河西走廊、设置郡国、戍军屯田、移民实边等措施,一方面发掘边... 河西走廊在中国多民族空间内沟通中东部和西北边疆各民族,在欧亚大陆空间内联结中国西北和其他国家。汉朝深谙河西走廊这一“双重空间”重要枢纽所承载的法之精神,通过经略河西走廊、设置郡国、戍军屯田、移民实边等措施,一方面发掘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之法,推动中华文明多元互构统一的进程;另一方面发掘中西经贸交往与文化交流之法,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文化多元性持存与“天下”构想的结合。汉朝经略河西走廊之法对于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然发挥积极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河西走廊 空间 法秩序
原文传递
论凯尔森对自然法学的批判及其对中国法学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静姝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法治不仅具有"力"与"德"的维度,也不能欠缺"知"的维度。西方自然法学无疑在"德"上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而在"知"上却多少存在问题,这被纯粹法学大师凯尔森进行了逐一剖析和批判:对... 法治不仅具有"力"与"德"的维度,也不能欠缺"知"的维度。西方自然法学无疑在"德"上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而在"知"上却多少存在问题,这被纯粹法学大师凯尔森进行了逐一剖析和批判:对因果与归责的混淆,对超验事物进行理解和把握的不可能性,主观性与相对性,以及使得法学和法律沦为政治附庸的意识形态企图和功能。这些批判,对于反思中国传统和当代法学理论及法律实践都具有重要价值,启示我们在注重法治"德"的维度时,也应当用心于"知"的维度,承担科学认知的重任,以免法治沦为意识形态侵蚀下的一场幻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 归责 认知 正义 意识形态 中国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基础规范:超越法学视野的先验预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静姝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5,共6页
基础规范理论的启示意义不止于法学领域,其对主权者-国家关系也作出了精悍深彻的洞见。此外,在社会契约论视域下,人们从受因果法则支配、被主奴关系桎梏的自然状态(实然世界),迈向由规范指引自由、统治-被统治关系获得合法化的社会状态... 基础规范理论的启示意义不止于法学领域,其对主权者-国家关系也作出了精悍深彻的洞见。此外,在社会契约论视域下,人们从受因果法则支配、被主奴关系桎梏的自然状态(实然世界),迈向由规范指引自由、统治-被统治关系获得合法化的社会状态(应然世界),这一过渡中也预设着基础规范;而应然世界的规范统一体及其效力也以基础规范为最终纽带和渊源。并且,文明转型以及包括自然科学革命在内的所有学科知识体系的自我颠覆式更新,都能被解释为一种从旧意义世界向新意义世界的过渡,其中基础规范被重新预设。人类理性的荣光与局限也由此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规范 主权者 社会契约论 文明转型 科学革命
原文传递
越界的规范与逼仄的规范:论纯粹法学视野中的国家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静姝 《人大法律评论》 CSSCI 2016年第2期362-381,共20页
纯粹法学视野中的国家观以其反传统、反常识的风格多年来一直深陷毁誉参半的漩涡,为了明了这一风格独异的国家理论的价值与缺陷,并从而由理论观照现实,对其作出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在对纯粹法学作出概述的基... 纯粹法学视野中的国家观以其反传统、反常识的风格多年来一直深陷毁誉参半的漩涡,为了明了这一风格独异的国家理论的价值与缺陷,并从而由理论观照现实,对其作出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在对纯粹法学作出概述的基础上、在与传统国家法理论的比较中,对纯粹法学视野中的规范国家观作出系统的把握,并展开进一步分析,揭示由其纯粹性而具有的积极价值,同时也揭示其问题所在:由于将国家等同于规范,且深度剥离规范的实质道德内涵,就使规范既不恰当地扩张了领地,同时又由于纯粹形式品格而显得逼仄,从而在理解国家和法律问题上存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法学 国家—法律一元论 规范 基础规范 国家 主权
原文传递
理性的神话:纯粹法学的现代性症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静姝 《人大法律评论》 2019年第1期104-132,共29页
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在法学领域彰显崇奉理性的"现代性症状"。一方面,规范命题承载着人类理性自治的愿景,分离命题摒弃以超验价值证成世俗政治的尝试,基础规范更是赋予人类自身理性以神明地位,对国家—法律二元论的祛魅也昭示... 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在法学领域彰显崇奉理性的"现代性症状"。一方面,规范命题承载着人类理性自治的愿景,分离命题摒弃以超验价值证成世俗政治的尝试,基础规范更是赋予人类自身理性以神明地位,对国家—法律二元论的祛魅也昭示着人类理性的勃勃雄心;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始终是有限的理性存在,"理性的神话"便总有其缺陷,纯粹法理论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纯粹",彻底凌驾于实然的应然权威是可疑的,道德生活的"诸神之争"腐蚀着共同体的根本,封印主权者的企图也意味着对例外状态拙于应对。着眼于现代性视角,对纯粹法理论的认识将更生动、丰满和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纯粹法学 理性 规范
原文传递
论现代性场域中的网络舆情及政府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静姝 《京师法律评论》 2019年第1期108-123,共16页
引言当世界历史进入现代阶段,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上帝死亡"作为一个震撼性的精神事件,标志着人类从此僭越神明的立法地位而实现自我统治;工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狂飙突进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 引言当世界历史进入现代阶段,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上帝死亡"作为一个震撼性的精神事件,标志着人类从此僭越神明的立法地位而实现自我统治;工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狂飙突进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人化环境"的范围急剧扩张。这一切都对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乃至人们的日常交往进行了重新定义或洗牌。而现代性,作为一种迥然有别于前现代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以及承载着这些气质和性格的社会生活和制度实践模式,也就成为一个激发人文社会科学家持续并全面深入思考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公共事件 政府应对策略 现代性 前现代
原文传递
规范与秩序之辩:当代中国法律移植的困境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静姝 《南开法律评论》 2018年第1期36-51,共16页
当代中国肩负着法制现代化的使命,同时面临着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在此情境下,法律移植这一被认为是高效吸收丰富资源的理想途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备受重视。然而,当代中国的法律移植正遭遇如下困境:一些从现代西方舶来的规范中的... 当代中国肩负着法制现代化的使命,同时面临着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在此情境下,法律移植这一被认为是高效吸收丰富资源的理想途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备受重视。然而,当代中国的法律移植正遭遇如下困境:一些从现代西方舶来的规范中的应然要求,与人们的现实存在发生断裂;一些在实证主义法学意义上有效力的规范,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效性薄弱。鉴于此,必须正视法律移植所涉及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正视作为实在法规范性之来源和根基的具体秩序;对法律移植作出正确的认识,对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中国之间的差异作出理性的辨析,并且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保持谦卑的态度,而非单纯追加政治统治正当性的砝码或过分迷恋理性建构的能力。这样,法律移植才能充分释放其价值、实现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移植 规范 具体秩序 时间 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