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钢冷轧断带原因分析和工艺改进
1
作者 舒泽腾 滑小杰 +4 位作者 白璐 姚昕宇 叶芹 董香芸 闫成亮 《电工钢》 CAS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分析了硅钢冷轧断带的具体原因,从而进一步改善硅钢的制备工艺,降低断带产生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断带样断口部分和断带未断裂部分的AlN和Al 2O 3等脆性夹杂物的质量分数比合格样分别高26.03%和29.65%,同时硫化物和复合氮硫化物等塑性... 分析了硅钢冷轧断带的具体原因,从而进一步改善硅钢的制备工艺,降低断带产生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断带样断口部分和断带未断裂部分的AlN和Al 2O 3等脆性夹杂物的质量分数比合格样分别高26.03%和29.65%,同时硫化物和复合氮硫化物等塑性夹杂物的质量分数比合格样分别低64.75%和56.14%。脆性夹杂物在轧制过程中,周围会形成缝隙,这些缝隙会形成裂纹,在轧制力作用下形成长裂纹,最终造成断带。为了减少断带,在冶炼时,可以加入0.03%~0.05%的Sn元素降低脆性夹杂物在夹杂物中的占比,同时延长2~3 min冶炼时吹氩站的时长,使夹杂物分布均匀,防止脆性夹杂物聚集,最终降低断带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带 轧制 脆性夹杂物 塑性夹杂物 裂纹
下载PDF
中温含铜取向硅钢二次冷轧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2
作者 张驰 滑小杰 +4 位作者 白璐 舒泽腾 姚昕宇 叶芹 董香芸 《电工钢》 CAS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利用电子背散射技术对中温含铜取向硅钢脱碳退火及二次冷轧过程织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二次冷轧不同道次过程中织构与塑性变形程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1}〈112〉、{111}〈110〉、{112}〈110〉织构为脱碳退火和二次冷轧过程中的... 利用电子背散射技术对中温含铜取向硅钢脱碳退火及二次冷轧过程织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二次冷轧不同道次过程中织构与塑性变形程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1}〈112〉、{111}〈110〉、{112}〈110〉织构为脱碳退火和二次冷轧过程中的主要织构组分;在表层和亚表层中,{111}〈112〉织构和{111}〈110〉织构的体积分数随冷轧道次的增加而增加,{112}〈110〉织构的体积分数随冷轧道次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与其他位置不同的是,中心层中{112}〈110〉织构占据最高的体积分数,当累积变形量大于58%时,向{111}〈110〉织构转化。对于{001}〈110〉织构,都是在第一道次冷轧后增加,随后随冷轧道次增加趋于稳定,但中心层的织构体积分数高于其他位置。随二次冷轧道次增加,几何位错密度增加,塑性变形程度增加,表层和亚表层的几何位错密度值比中心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织构 脱碳退火 冷轧
下载PDF
镁合金阳极氧化电解液组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董香芸 苗景国 +2 位作者 陈秋荣 郝康达 吴润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5,共4页
随着结构"轻量化"需求的不断增加,镁合金作为最轻的轻金属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表面耐蚀性差已成为它进一步扩大应用的重要瓶颈。阳极氧化是提高镁合金耐蚀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电解液组分是影响阳极氧化层性... 随着结构"轻量化"需求的不断增加,镁合金作为最轻的轻金属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表面耐蚀性差已成为它进一步扩大应用的重要瓶颈。阳极氧化是提高镁合金耐蚀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电解液组分是影响阳极氧化层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述了不同的电解液组分对阳极氧化过程及膜层性能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镁合金阳极氧化电解液设计提供参考,以扩大镁合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阳极氧化 电解液组分 性能
下载PDF
铝酸钠浓度对7075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康达 苗景国 +3 位作者 陈秋荣 董香芸 吴润 卫中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1,55,共4页
选用铝酸钠体系对7075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对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并借助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对膜层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均呈"火山喷射口"状凸起... 选用铝酸钠体系对7075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对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并借助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对膜层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均呈"火山喷射口"状凸起形貌,与基体之间呈微区范围内的锯齿状冶金结合,膜层连续均匀,铝酸钠质量浓度为9 g/L时,膜层显微硬度高达1080HV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 微弧氧化 形貌
下载PDF
Mg元素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苗景国 郝康达 +3 位作者 陈秋荣 董香芸 吴润 卫中领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7,共5页
在Na2SiO3-NaOH电解液体系下,对不同Mg含量的5005、5052、5754及5A05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通过测试陶瓷层厚度及显微硬度,并借助SEM和XRD分析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对Mg元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w(Mg)<2.5%时,M... 在Na2SiO3-NaOH电解液体系下,对不同Mg含量的5005、5052、5754及5A05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通过测试陶瓷层厚度及显微硬度,并借助SEM和XRD分析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对Mg元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w(Mg)<2.5%时,Mg元素对氧化铝的高温转变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显微硬度随Mg含量升高而下降;而在w(Mg)>2.5%时,Mg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促进α-Al2O3的形成,但效果不明显,陶瓷层显微硬度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铝合金 Mg元素 性能
下载PDF
Mn元素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层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苗景国 陈秋荣 +3 位作者 董香芸 郝康达 吴润 卫中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8,共3页
在Na2SiO3-NaOH体系的电解液中,对Mn元素含量不同的1070纯铝及3003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对所得陶瓷层的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1070纯铝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由α-Al2O3及γ-Al2O... 在Na2SiO3-NaOH体系的电解液中,对Mn元素含量不同的1070纯铝及3003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对所得陶瓷层的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1070纯铝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由α-Al2O3及γ-Al2O3组成,而3003铝合金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则由γ-Al2O3组成;处理时间相同时,3003铝合金所形成的陶瓷层较纯铝1070所形成的陶瓷层更厚,但显微硬度更低,致密性下降,Mn元素对反应过程中高温氧化铝相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锰元素 陶瓷层 相组成
下载PDF
负脉冲电流密度对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影响
7
作者 沈钰 董香芸 +1 位作者 苗景国 吴润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8-53,共6页
研究了在Na2SiO3、NaOH、柠檬酸钠组成的电解液体系中,负脉冲电流密度对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膜微观形貌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使用SEM观察了表面和截面形貌;使用EDS分析了氧化膜组分;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负脉冲电... 研究了在Na2SiO3、NaOH、柠檬酸钠组成的电解液体系中,负脉冲电流密度对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膜微观形貌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使用SEM观察了表面和截面形貌;使用EDS分析了氧化膜组分;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负脉冲电流密度的大小对阳极氧化膜的厚度基本没有影响,但是可以显著提高氧化膜表面质量及耐腐蚀性,减少表面缺陷,当负脉冲电流密度≥2 A/dm2时,氧化膜外观及耐腐蚀性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阳极氧化 负脉冲电流密度 微观形貌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中温含铜取向硅钢组织与织构演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滑小杰 白璐 +3 位作者 舒泽腾 姚昕宇 叶芹 董香芸 《电工钢》 CAS 2023年第3期15-19,共5页
主要利用EBSD技术研究了中温含铜取向硅钢在热轧、一次冷轧、脱碳退火、二次冷轧工序下,组织与织构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热轧板在厚度方向上存在组织与织构分布不均匀现象,表层为再结晶晶粒,中心层主要为变形晶粒,Goss晶粒主要分布在... 主要利用EBSD技术研究了中温含铜取向硅钢在热轧、一次冷轧、脱碳退火、二次冷轧工序下,组织与织构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热轧板在厚度方向上存在组织与织构分布不均匀现象,表层为再结晶晶粒,中心层主要为变形晶粒,Goss晶粒主要分布在次表层。Goss晶粒为轧制不稳定织构,在大压下量的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后会消失,经过退火处理后又会重新出现,从而体现了Goss的遗传特性。冷轧后织构逐渐集中于α线织构,且压下率越高,织构越锋锐;退火后织构逐渐向γ线织构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组织与织构 轧制 退火
下载PDF
脱碳退火时间对含Cu取向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9
作者 滑小杰 白璐 +5 位作者 张弛 舒泽腾 闫成亮 杨发林 叶芹 董香芸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190,共6页
对含铜取向硅钢一次冷轧板在840℃下进行不同时间(1~13 min)的脱碳退火处理,探究退火时间对取向硅钢C、O含量、初次再结晶晶粒、氧化层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脱碳退火时间的增加,O含量逐渐增加,C含量先降低后保持不变。由于一次冷... 对含铜取向硅钢一次冷轧板在840℃下进行不同时间(1~13 min)的脱碳退火处理,探究退火时间对取向硅钢C、O含量、初次再结晶晶粒、氧化层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脱碳退火时间的增加,O含量逐渐增加,C含量先降低后保持不变。由于一次冷轧过程中板厚方向受力不均匀,导致钢板再结晶晶粒尺寸不均匀,随脱碳退火时间增加,不均匀性变得更加明显。随脱碳退火时间增加,氧化层厚度增加,旋转立方织构{001}<110>和立方织构{001}<100>占比逐渐降低,{111}<112>织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高斯织构{110}<001>占比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u取向硅钢 脱碳退火时间 组织 织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