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我国道教的发展史
1
作者 董鹏昭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21期190-191,共2页
我国的道教源远流长,它是华夏地土上衍生成长的,以汉民族为主体信众的多民族宗教。汉代后,它与儒佛文化互渗互动,长期共生,构成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统一主体。历史上,人们常以儒、道、佛三者并称,且将其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它于... 我国的道教源远流长,它是华夏地土上衍生成长的,以汉民族为主体信众的多民族宗教。汉代后,它与儒佛文化互渗互动,长期共生,构成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统一主体。历史上,人们常以儒、道、佛三者并称,且将其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它于我国古代思想、文学、艺术、医药养生学、科学技术乃至风俗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思想 中国历史文化 我国古代 养生学 老子 发展 炼丹术 意识形态 文化互渗 中国传统
下载PDF
清代依档案编修史书揭示的真谛
2
作者 董鹏昭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3期53-,55,共2页
清朝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清王朝近300年执政间,收集、并形成了大量种类繁多、内容极为重要、且又珍贵的档案,这些档案乃成了清代信史的最可靠依据,它亦成为清代利用档案编修史书的直接素材。在清代,依档案编修史书种类之繁... 清朝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清王朝近300年执政间,收集、并形成了大量种类繁多、内容极为重要、且又珍贵的档案,这些档案乃成了清代信史的最可靠依据,它亦成为清代利用档案编修史书的直接素材。在清代,依档案编修史书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卷帙之大、编修之勤,都超越了以前任何朝代,成为我国历朝之最。在清代,尤为前期,历代皇帝皆重视利用档案编修史书,凡修一书,即由皇帝钦定设立一修书之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档案 清代档案 编修 史书 清王朝 封建社会 地方志 大清一统志 文书档案 历代皇帝
下载PDF
我国佛教的发展历程
3
作者 董鹏昭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7期74-75,共2页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又为我国外来的第一大宗教。在佛教传入后,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中,其异质文化不断地吸收了我国母体文化中的有益成份。儒、道、佛思想的相互作用,及相互间形成的互补关系,奠定了中国思想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又为我国外来的第一大宗教。在佛教传入后,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中,其异质文化不断地吸收了我国母体文化中的有益成份。儒、道、佛思想的相互作用,及相互间形成的互补关系,奠定了中国思想历史文化的主体内容。两千年来佛教于我国的社会政治、哲学、文学、艺术、民间风俗诸意识形态领域,皆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基本内涵佛教的创始人,系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发展 历史文化 意识形态领域 重要组成部分 母体文化 基本内涵 古印度 深远影响 佛学 中国思想
下载PDF
孔子利用档案为人类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
4
作者 董鹏昭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5期25-,27,共2页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祖原系宋国贵族,后于该国政治斗争中失利,遂逃居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东南)。其父孔纥,曾任鲁国陬邑宰,于孔子3岁时亡故。后孔母颜征,又于其17岁...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祖原系宋国贵族,后于该国政治斗争中失利,遂逃居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东南)。其父孔纥,曾任鲁国陬邑宰,于孔子3岁时亡故。后孔母颜征,又于其17岁病故。孔子早年双亲过世及家道破败,使其过早求生于卑贱下层,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20岁做委吏(管仓库),21岁做乘田(管看牛羊)小官。年轻时利用档案开办私人学校,还从事过丧事赞礼的儒业,且又致力于政治活动,约40多岁起,"退而修《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国家档案 历史档案 鲁国 典籍 儒家学派 春秋 政治主张 政治斗争 利用
下载PDF
汉代“兰台”为史学名著《汉书》作出的伟大贡献
5
作者 董鹏昭 《陕西档案》 2012年第5期22-23,共2页
班固依历史档案史料编著的《汉书》,被誉为著名的“二十四史”之一,自东汉问世后至南北朝间,传诵《汉书》还蔚为五、六百年之风尚,以致于《汉书》被称为“汉圣”。该期间,《汉书》地位扶摇直上,其影响之大,远超于《史记》。后人... 班固依历史档案史料编著的《汉书》,被誉为著名的“二十四史”之一,自东汉问世后至南北朝间,传诵《汉书》还蔚为五、六百年之风尚,以致于《汉书》被称为“汉圣”。该期间,《汉书》地位扶摇直上,其影响之大,远超于《史记》。后人还常把两书的作者司马迁与班固联结一起,或以“班马”、“迁固”并称,或以《史》《汉》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兰台” 名著 史学 汉代 “二十四史” 档案史料 《史记》
下载PDF
《史记》问世揭示的真谛
6
作者 董鹏昭 《陕西档案》 2005年第3期43-44,共2页
<史记>被誉为著名的"二十四史"中的"群史之领袖",和"打开中国上古史的第一把钥匙."鲁迅先生亦极力推崇<史记>,并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键词 《史记》 档案 司马迁 太史公 史学家 通史 真谛
下载PDF
白居易的周至县尉生涯及同期诗作
7
作者 董鹏昭 《神州》 2013年第23期25-26,共2页
陕西地方志丛书《周至县志》载:“由于周至是京畿重要的县份,”“元和元年(806)四月,”“朝廷选派白居易……出任周至县尉,”“次年……十一月五日离任回京,”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称醉吟先生。原籍太... 陕西地方志丛书《周至县志》载:“由于周至是京畿重要的县份,”“元和元年(806)四月,”“朝廷选派白居易……出任周至县尉,”“次年……十一月五日离任回京,”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称醉吟先生。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生于一个中小官僚家庭。其出生前后,父亲正于外地做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尉 白居易 诗作 地方志 陕西 元和
下载PDF
苏轼的凄楚仕途与伟大贡献
8
作者 董鹏昭 《神州》 2016年第2期3-6,共4页
苏轼年轻入登仕途,先后两次入朝做官,又先后对新旧两党变法颇有异议,皆遭排斥无奈外调,任多地知州,以至于以讥斥朝廷罪入狱,被营救或一贬再贬,终被流放遇赦北归客死常州。苏轼秉性刚直,心念国家人民,政绩卓著。苏轼的散文雄视... 苏轼年轻入登仕途,先后两次入朝做官,又先后对新旧两党变法颇有异议,皆遭排斥无奈外调,任多地知州,以至于以讥斥朝廷罪入狱,被营救或一贬再贬,终被流放遇赦北归客死常州。苏轼秉性刚直,心念国家人民,政绩卓著。苏轼的散文雄视百代,垂范千古。苏轼的诗名,当时已声震天下。苏轼为我国文学史上“词”的开派者,他的词风格多种多样,形式溢彩流光,既有雄壮豪放的词章,又有细腻婉转之作品。他的词作,最终确定了“词”为高级的特殊诗体,及在北宋文坛上的霸主地位。苏轼多才多艺,才华横溢,令百代文人叹为观止,亦令其后的文人骚客仅可望其项背。即使于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上,亦很难找到这样多才全能的文学家、文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仕途凄惨 文诗卓绝多艺 开创词派 词坛霸主 伟大贡献
下载PDF
司马迁的伟大与悲壮
9
作者 董鹏昭 《陕西史志》 2005年第3期59-60,共2页
司马迁(前145~前86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陕西韩城)人。其祖上世代皆为史官。父亲司马谈(?~前110),官至太史令,主管朝廷档案图书整理以及历法、封禅等事宜。已始编《史记》,但壮志未酬,临终不得不嘱托司马迁继承遗志。
关键词 司马迁 悲壮 图书整理 《史记》 司马谈 太史令 史官 朝廷 封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