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运气与道德评估
1
作者 蒉益民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8,212,共10页
道德运气问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提出了一个挑战。一方面我们接受控制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应当只对那些行为者可以控制的因素进行道德评估。另一方面,行为者不能控制的运气因素却总是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评估。本文首先检验和批评对这一... 道德运气问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提出了一个挑战。一方面我们接受控制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应当只对那些行为者可以控制的因素进行道德评估。另一方面,行为者不能控制的运气因素却总是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评估。本文首先检验和批评对这一挑战的各种主要的回应,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一种更准确的部分控制原则替代原来的完全控制原则。最后,我们展示这个新的原则可以被用来解答所有四种类型的道德运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运气 道德评估 道德责任 控制原则
下载PDF
对亚里士多德知觉理论的三种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蒉益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41,共8页
亚里士多德的知觉理论可以简洁地表述为:知觉就是感觉器官以不带被感知对象的物质的方式获取被感知对象的感觉形式。但是究竟应该如何解读这个神秘的知觉理论,却是学术界一直有争议的话题。本文将比较研究对上述亚里士多德知觉理论的三... 亚里士多德的知觉理论可以简洁地表述为:知觉就是感觉器官以不带被感知对象的物质的方式获取被感知对象的感觉形式。但是究竟应该如何解读这个神秘的知觉理论,却是学术界一直有争议的话题。本文将比较研究对上述亚里士多德知觉理论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解读,并分别以这一领域的著名哲学家本尼耶特、舍拉布基以及李尔的工作作为各类解读的代表来对其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讨论。本文的目的是阐明和支持李尔的表征型的解读,并将试图论证表征型解读能够相容于支持其他两种解读的文本证据,并且能够成功地解决其他两种解读各自所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心灵哲学 知觉 感觉形式 物质/质料
下载PDF
可想象性论证与后天必然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蒉益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0-47,共8页
当面临可想象性论证对心灵哲学中的物理主义命题的挑战时,一种突出的策略是借用克里普克关于后天必然性的论述,然后辩论说物理主义命题中包含了一种独立于我们认知想象的、形而上学的必然性。本文介绍讨论了这种类型的论证并指出它们都... 当面临可想象性论证对心灵哲学中的物理主义命题的挑战时,一种突出的策略是借用克里普克关于后天必然性的论述,然后辩论说物理主义命题中包含了一种独立于我们认知想象的、形而上学的必然性。本文介绍讨论了这种类型的论证并指出它们都不能为所谓的“形而上学必然性”提供合理的依据。可想象性论证对物理主义的挑战依然存在,对这一论证的探讨涉及一些语言哲学与形而上学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哲学 物理主义 可想象性 后天必然性
下载PDF
有轨电车问题与道德义务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蒉益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8-44,177,共8页
有轨电车案例是当代道德哲学中最有影响的思想实验之一。在各种有轨电车案例以及著名的器官移植案例中,同一类行为,即杀死一个人以拯救五个人,在一些案例中似乎是道德上允许的,而在另一些案例中却是道德上不允许的。这个令人困惑的现象... 有轨电车案例是当代道德哲学中最有影响的思想实验之一。在各种有轨电车案例以及著名的器官移植案例中,同一类行为,即杀死一个人以拯救五个人,在一些案例中似乎是道德上允许的,而在另一些案例中却是道德上不允许的。这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被称为有轨电车问题。因为器官移植案例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后果主义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义务论被认为在解答有轨电车问题上更有优势。通过检验有轨电车问题的五种主要的义务论解答,我们发现没有一个解答是成立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有轨电车风格的思想实验,用以质疑和挑战强硬版本的道德义务论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可以说,义务论自身的两个基础性的理论缺陷是它始终不能解决有轨电车问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问题 道德义务论 双重效果原则 把人仅仅当作手段
下载PDF
从日常生活言谈及科学理论言谈看同一性的本体论问题
5
作者 蒉益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2,共6页
文章介绍了分析哲学中关于同一性的本体论问题的一些解答,特别解释了奎因是怎样从日常生活言谈及科学理论言谈的角度出发得出一种相对同一性的观点的。奎因的工作展示了像同一性这样相对抽象的哲学理论概念如何能够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及... 文章介绍了分析哲学中关于同一性的本体论问题的一些解答,特别解释了奎因是怎样从日常生活言谈及科学理论言谈的角度出发得出一种相对同一性的观点的。奎因的工作展示了像同一性这样相对抽象的哲学理论概念如何能够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及科学实践的语境中得到澄清。在讨论了奎因的非实在论方法在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广泛应用之后,作者介绍了麦克道尔对道德投射主义的批判,然后论证麦克道尔的工作可以被用来挑战上述的非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谈 同一性 相对同一性 投射主义 非实在论
下载PDF
认识论中吉卜赛律师风格的反例
6
作者 蒉益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7,51,共8页
由于和确证及知识的内在关联,认知基于关系成了认识论中一个基础的和重要的概念。因果理论是基于关系的一种很有影响的理论,而吉卜赛律师风格的反例则是针对这一理论的主要反对意见。围绕这一理论产生了种种争议,这些争论对自然主义化... 由于和确证及知识的内在关联,认知基于关系成了认识论中一个基础的和重要的概念。因果理论是基于关系的一种很有影响的理论,而吉卜赛律师风格的反例则是针对这一理论的主要反对意见。围绕这一理论产生了种种争议,这些争论对自然主义化、外在论、可靠论、基础主义和融合主义等知识论的其他核心课题都可能产生影响。适当地改进基于关系的因果理论,便能够回应吉卜赛律师风格的反例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认知基于关系 基于关系的因果理论 吉卜赛律师风格的反例
下载PDF
动物权利温和论的三个理由
7
作者 蒉益民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147,共7页
根据动物权利温和论,人类为了基本的食物与营养而捕食动物是道德上允许的,而人类虐待动物则是道德上不允许的。近期国内学者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两种理由,一种建立在人类理性之上,另一种建立在人类道德情感之上。本文介绍和讨论了这两种辩... 根据动物权利温和论,人类为了基本的食物与营养而捕食动物是道德上允许的,而人类虐待动物则是道德上不允许的。近期国内学者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两种理由,一种建立在人类理性之上,另一种建立在人类道德情感之上。本文介绍和讨论了这两种辩护,并争论说它们都还面临着几个尚未解答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自然进化和物种竞争之上的理由,然后展示为什么这种新的辩护可以解答那些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权利 权利冲突 自然进化 物种竞争
下载PDF
他心的认识论问题
8
作者 蒉益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5-23,共9页
关于他心,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信念,即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有他私密的意识感受,并且在相同条件下他人的意识感受与我们自己相应的意识感受是一样的。但是如何为这个我们与生俱来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信念提供在认知上好的理... 关于他心,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信念,即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有他私密的意识感受,并且在相同条件下他人的意识感受与我们自己相应的意识感受是一样的。但是如何为这个我们与生俱来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信念提供在认知上好的理由和依据呢?这就是关于他心的认识论问题或者说挑战。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检验对这个问题的五个主要的解决方案;我们争辩说只有其中的两个方案是真正在试图回应关于他心的认识论层面的怀疑论挑战。接下来我们改进了这两个方案,即所谓的归纳类比论证与最佳解释论证。最后我们将这两个改进后的论证结合起来为他心的认识论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心 怀疑主义 唯我论 归纳论证 最佳解释论证
下载PDF
道德圣人与后果主义
9
作者 蒉益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13-21,共9页
如果我们把道德圣人理解为一个为了他人和社会的福祉而竭尽全力地努力的人,那么苏珊·沃尔夫在其1982年的一篇著名论文中论证了两个看上去相互矛盾的主张。第一,一个人可以理性地拒绝成为一个道德圣人;第二,道德圣人是一个在道德上... 如果我们把道德圣人理解为一个为了他人和社会的福祉而竭尽全力地努力的人,那么苏珊·沃尔夫在其1982年的一篇著名论文中论证了两个看上去相互矛盾的主张。第一,一个人可以理性地拒绝成为一个道德圣人;第二,道德圣人是一个在道德上高尚的令人尊敬的人。本文将这个隐约的困惑称为“道德圣人难题”。我们首先检验和批评沃尔夫为这个难题提出的解答,然后指出道德圣人难题与众所周知的反对后果主义的道德苛求难题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最后我们提出一种整体的后果主义观点,并展示这种理论可以同时解答道德苛求难题和道德圣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圣人 道德苛求 后果主义 规则后果主义
下载PDF
分析哲学中关于狭义内容的争论
10
作者 蒉益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7-46,共10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分析哲学中关于狭义内容的争论及其历史背景,然后讨论了近期两种对狭义内容最有影响的辩护。这两种辩护分别代表了关于心灵内容和语义内容的极端内在论和温和内在论。文章努力分析了这两种理论各自的优点和缺陷,以便对狭... 本文首先介绍了分析哲学中关于狭义内容的争论及其历史背景,然后讨论了近期两种对狭义内容最有影响的辩护。这两种辩护分别代表了关于心灵内容和语义内容的极端内在论和温和内在论。文章努力分析了这两种理论各自的优点和缺陷,以便对狭义内容问题向我们提出的哲学挑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内容 语义内容 狭义内容 彻底内在主义 二维语义学
下载PDF
认知辩明的伴随性命题
11
作者 蒉益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43-50,共8页
在捍卫其心灵主义版本的内在论时,康尼和弗德曼运用了认知辩明的伴随性命题。这一认识论上的伴随性命题和语言哲学及心灵哲学中的伴随性命题几乎平行。本文在介绍和分析普特南和博奇对关于语义内容和心灵内容的伴随性命题的批判论证的... 在捍卫其心灵主义版本的内在论时,康尼和弗德曼运用了认知辩明的伴随性命题。这一认识论上的伴随性命题和语言哲学及心灵哲学中的伴随性命题几乎平行。本文在介绍和分析普特南和博奇对关于语义内容和心灵内容的伴随性命题的批判论证的基础上,指出我们可以构造平行的论证来挑战认知辩明的伴随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内在论 认知辩明 伴随性
下载PDF
专名指称的一种因果描述观点 被引量:16
12
作者 蒉益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6,共7页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How is the reference of a proper name determined in the actual world? I first introduce Kripke’s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descriptive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ref...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How is the reference of a proper name determined in the actual world? I first introduce Kripke’s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descriptive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reference of proper names. Then I discuss Kripke’s own causal theory and the problems it faces. After presenting and analyzing Evans’s important work on this topic, I propose and defend a causal and descriptive solution to the above central question. I argue that this solution combines the merits of both the descriptive theory and the causal theory and it can solve all currently known difficulties faced by various theories of re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理论 指称 克里普克 现实世界 第一节 哲学家 第二节 埃文斯 第三节 批判
原文传递
二维语义学及其认知内涵概念 被引量:9
13
作者 蒉益民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59,共8页
关键词 语义学 二维 概念 语言哲学 意义理论 心灵哲学 物理主义 学理论
原文传递
专名意义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观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蒉益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60,共10页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challenges concerning the studies of the meaning of proper names. It then proposes and defends a social and pragmatic theory. The contends that this theory can solv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challenges concerning the studies of the meaning of proper names. It then proposes and defends a social and pragmatic theory. The contends that this theory can solve all six difficulties posed by the modal argument, the epistemic argument, the semantic argument as criticisms of the traditional descriptive theories, and Frege’s puzzle, belief puzzles, empty name puzzles as objections to the direct reference theory. Finally the emphasizes that this theory represents a life holistic viewpoint, according to which the meaning of proper names is determined by social, historical, environmental, and pragmatic factors and considerations in our life as a w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主义 限定摹状词 生活 逻辑意义 意义理论 苏格拉底 描述性 指称
原文传递
知识论证与物理主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蒉益民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3,共6页
知识论证是当前心灵哲学中反对物理主义的几个最有影响的论证之一。本文介绍、讨论了近二十年来关于知识论证的各种主要类型的反对意见,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缺陷。我也提出了自己对知识论证的分析和批评,并探讨了这一论证对物理主义的最... 知识论证是当前心灵哲学中反对物理主义的几个最有影响的论证之一。本文介绍、讨论了近二十年来关于知识论证的各种主要类型的反对意见,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缺陷。我也提出了自己对知识论证的分析和批评,并探讨了这一论证对物理主义的最本质的挑战是什么,以及这一挑战向我们提出的形而上学和语义学中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主义 知识论证 心灵哲学 形而上学 语义学
原文传递
公共疼痛及孪生地球疼痛:对心灵哲学中渐逝型取消主义的一种阐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蒉益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74,共10页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various theories of eliminativ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It then presents and analyzes Richard Rorty’s disappearance form of the identity theory as a specific version of eliminative ma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various theories of eliminativ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It then presents and analyzes Richard Rorty’s disappearance form of the identity theory as a specific version of eliminative materialism.The author considers two intuitive objections to Rorty’s theory and then constructs two thought experiments: the case of public pain and the case of twin earth pain in order to defend,elaborate,and develop Rorty’s viewpoint and position.Finally the author shows what morals we can draw from Rorty’s methodology and insight and how the two thought experiments given in this paper can shed light on the debate between materialism and anti-material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消主义 心灵哲学 疼痛 地球 物理主义 自然主义 分析哲学 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科学能否证明自由意志只是我们的错觉? 被引量:7
17
作者 蒉益民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7,158,共8页
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些实验结果被认为已经证明了自由意志只是我们的错觉,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在这篇论文中,我首先检验这些科学实验并且解释为什么它们都不能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然后我构造了一个哲学思想实验来论证为什... 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些实验结果被认为已经证明了自由意志只是我们的错觉,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在这篇论文中,我首先检验这些科学实验并且解释为什么它们都不能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然后我构造了一个哲学思想实验来论证为什么科学永远都不能证明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意志 心灵因果性 神经科学 李伯特风格的实验
原文传递
因果理论:上向因果性与下向因果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蒉益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25,128,共14页
本文在心灵因果排除的哲学背景下探讨和研究上向因果性和下向因果性的存在问题。一般认为,上向因果性与下向因果性对于人类的认知和道德等方面的能动性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心灵因果排除论证是当前心灵哲学中最广泛争议的课题之一。... 本文在心灵因果排除的哲学背景下探讨和研究上向因果性和下向因果性的存在问题。一般认为,上向因果性与下向因果性对于人类的认知和道德等方面的能动性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心灵因果排除论证是当前心灵哲学中最广泛争议的课题之一。我国学者钟磊近期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上向因果性以及下向因果性是否存在依赖于具体的因果理论。本文检验并批评了钟磊给出的相关论证,并争辩说在所有三种不同的因果理论框架下,上向因果性都存在,而下向因果性都可能存在。这些结果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灵因果排除问题及其平行主义解决方案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因果性 下向因果性 心灵因果排除 心灵因果性的平行主义理论
原文传递
意识感受性与反物理主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蒉益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101,125,共8页
意识感受性(Qualia)是指在我们各自的意识经验中的那种特定的现象特征(phenomenal character)或者说质地内容(qualitative content)。这种特定的现象特征体现了意识经验中“那究竟像什么”(what it is like)的成分。反物理主义... 意识感受性(Qualia)是指在我们各自的意识经验中的那种特定的现象特征(phenomenal character)或者说质地内容(qualitative content)。这种特定的现象特征体现了意识经验中“那究竟像什么”(what it is like)的成分。反物理主义哲学家利用意识感受性构建出各种反物理主义论证,其中包括可想象性论证、知识论证、解释空缺论证等。物理主义哲学家起初的回应主要是依赖于源自克里普克工作的后天必然性策略。当查默斯等人用二维语义学论证消解了后天必然性策略之后,物理主义哲学家转而提出和发展完善了一些新的策略,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现象概念策略①以及表征主义(representationalism)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主义 感受性 意识 知识论证 哲学家 克里普克 概念策略 必然性
原文传递
知觉经验与知觉内容 被引量:4
20
作者 蒉益民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93,共7页
关键词 视觉经验 知觉 感觉器官 外部世界 感受性 意识 事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