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交通伤的ICU监护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东坡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00-400,F0003,共2页
严重交通伤因情况急迫、病情复杂而容易漏诊误诊,并造成不良后果。ICU在严重交通伤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概述了严重交通伤的ICU监护,包括气道管理、呼吸、循环、神经、血液系统等功能的监护治疗。
关键词 交通伤 ICU 治疗
下载PDF
三版国际脓毒症诊断标准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唐昊 刘冬 +5 位作者 张画羽 李阳 常明涛 张岫竹 蒋东坡 张连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单个创伤重症医学科(ICU)中创伤后脓毒症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1992、2001和2012国际脓毒症定义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效力。方法对大坪医院创伤ICU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d的横断面调查。调查数据包括人口... 目的探讨中国单个创伤重症医学科(ICU)中创伤后脓毒症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1992、2001和2012国际脓毒症定义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效力。方法对大坪医院创伤ICU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d的横断面调查。调查数据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相关评分(APACHEⅡ、SOFA、GCS、ISS)和致伤机制。按照1992、2001和2012国际脓毒症指南脓毒症诊断标准中所有指标诊断脓毒症,分为A组、B组和C组,同时记录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关键医学处置措施,明确感染证据,并追踪28d死亡发生率。选择痰、血液、伤口引流液(腹部、头颅和四肢)病原菌培养阳性作为诊断感染的确定性指标,计算3个版本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共入选30例创伤患者,符合脓毒症诊断的A组23例,B组22例,C组20例,患病率分别为76.7%、73.3%、66.7%,3个诊断标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d死亡4例,均符合3个版本诊断标准,各组28d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7.4%、18.2%、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诊断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25.0%;B组诊断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41.7%;C组诊断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41.7%。3个版本诊断效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个版本的诊断标准对于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没有差异,1992年标准相对简单,可能更有利于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脓毒症 患病率 诊断
下载PDF
血清学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展及预后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冉 张巧 +9 位作者 马千里 杨旭 赵生涛 王熠杰 邓朝霞 刘明华 蒋东坡 周建 李琦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26-1932,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诊断预警及预后判断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队列研究的方法,从2014年1月开始纳入各中心收治的ARDS与ARDS高危病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检测患者在入组24 h内的血... 目的探讨血清学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诊断预警及预后判断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队列研究的方法,从2014年1月开始纳入各中心收治的ARDS与ARDS高危病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检测患者在入组24 h内的血清学指标(sRAGE、CC16、Ang-2、sICAM-1、PAI-1、Su PAR、HMGB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高危ARDS患者发展成为ARDS危险因素和影响ARDS预后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比较单个危险因素或联合多个危险因素对ARDS发生的预警及ARDS死亡预后的预测效果,计算其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共纳入ARDS患者59例,ARDS高危患者41例。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HMGB1、sICAM-1、Ang-2、CC16、PAI-1。其中HMGB1预测效果最好(AUC=0.908),其次根据AUC大小顺序为CC16(AUC=0.861),Ang-2(AUC=0.858),PAI-1(AUC=0.801),sICAM-1(AUC=0.773)。单指标分析中,敏感度最高的单指标为HMGB1与sICAM-1,皆为79.7%,特异度最高的指标为HMGB1、CC16与Ang-2,皆为87.8%。在联合预测中,HMGB1与Ang-2联合预测,特异度最高,为95.1%,其AUC也为最高(0.92)。HMGB1、Ang-2与PAI-1指标联合预测,敏感度最高,为89.9%。多指标联合预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ARDS诊断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ARDS预后分析,sRAGE与Ang-2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sRAGE(AUC=0.791)比Ang-2(AUC=0.67)对ARDS患者死亡预测效果好。两指标联合可以提高ARDS死亡预测的特异性。结论在ARDS高危患者中,HMGB1、sICAM-1、Ang-2、CC16、PAI-1是其发展成为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HMGB1与Ang-2联合预测有较好的特异性,HMGB1、Ang-2与PAI-1联合预测有较好的敏感性。对于ARDS患者,sRAGE与Ang-2的增高预示着ARDS患者预后不良,两者联合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诊断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梁泽平 商璀 +6 位作者 蒋东坡 何海燕 唐昊 简福霞 张晶 艾山木 肖洪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3期955-95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ICU住院的78例ARDS病人进行随机分组,传统组40例病人按照国内外达成共识的方法行常规治疗;康复组3...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ICU住院的78例ARDS病人进行随机分组,传统组40例病人按照国内外达成共识的方法行常规治疗;康复组38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以病人入选后14 d为观察周期,观察病人实施肺康复治疗前、治疗第1天、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氧合指数(PaO_2/FiO_2)变化。观察两组ICU住院日、病人使用呼吸机和带管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肺康复锻炼技术干预第3天病人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干预14 d后康复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导管带管时间短于传统组,ICU平均住院时间缩短2.46 d,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0%以上。[结论]ARDS病人行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能有效改善病人预后,提升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康复技术 氧合指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住院时间
下载PDF
汉族人髓样分化蛋白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严重创伤后并发症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顾玮 单佑安 +11 位作者 刘庆 周健 蒋东坡 姚元章 张连阳 都定元 高劲谋 董蕻 杨策 朱佩芳 王正国 蒋建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髓样分化蛋白2(MD-2)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严重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脓毒症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105例严重创伤患者(其中42例并发脓毒症)MD-2基因...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髓样分化蛋白2(MD-2)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严重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脓毒症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105例严重创伤患者(其中42例并发脓毒症)MD-2基因启动子-1625C/G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结果-1625G等位基因携带者MODS评分显著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显性遗传模式P<0.001,隐性遗传模式P>0.05)。携带G等位基因型的创伤患者比C等位基因携带者并发脓毒症的可能性高(OR值为0.477,95%可信区间为0.266-0.855,P<0.05)。携带G等位基因型的创伤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显性遗传模式P<0.05,隐性遗传模式P>0.05)。结论汉族人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的易感性与MD-2基因启动子-1625C/G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1625G可能是严重创伤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分化蛋白2 基因多态性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下载PDF
多发伤肠屏障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宏光 孙士锦 +6 位作者 姚元章 黄显凯 蒋东坡 周健 黄建 张军 张连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52例多发伤患者根据ISS评分分为轻度创伤组(ISS<16,n=24)、中度创伤组(16≤ISS<25,n=15)、重度创伤组(ISS≥25,n=13)...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52例多发伤患者根据ISS评分分为轻度创伤组(ISS<16,n=24)、中度创伤组(16≤ISS<25,n=15)、重度创伤组(ISS≥25,n=13),同时设对照组(健康志愿者,n=10),分别于创伤后第1、3、6天采集外周血,采用酶学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记录创伤后输血量、第1天输液量,记录感染并发症、SIRS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创伤组伤后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无明显变化,中、重度创伤组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在伤后第1天均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创伤组高于中度创伤组(P<0.01),随后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逐渐下降,中度创伤组在伤后第6天已基本恢复正常(P>0.05),而重度创伤组伤后第6天仍显著高于正常(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创伤后第1、3、6天分别为r=0.949,r=0.871,r=0.951,P<0.01);输血量与IFABP及D-乳酸水平呈正相关(创伤后第1、3、6天分别为r=0.562,r=0.534,r=0.465;r=0.507,r=0.468,r=0.312,P<0.01);IFABP和D-乳酸水平与SIRS发生呈正相关(创伤后第1、3、6天分别为r=0.542,r=0.566,r=0.469;r=0.488,r=0.606,r=0.421,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越重,由失血导致的肠通透性变化越显著,肠屏障功能损害越严重,SIRS的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屏障 多发伤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D-乳酸
下载PDF
添加鱼油的肠外营养对严重创伤病人肠屏障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宏光 孙士锦 +5 位作者 姚元章 张军 蒋东坡 周健 黄建 张连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鱼油(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创伤病人肠屏障功能变化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26例严重创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n=13)和鱼油组(n=13)。两组均采用等氮、等热量给药,分别于创伤后第1、3和6天采... 目的:研究鱼油(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创伤病人肠屏障功能变化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26例严重创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n=13)和鱼油组(n=13)。两组均采用等氮、等热量给药,分别于创伤后第1、3和6天采集外周血,同时设立对照组(n=10),采用酶学分光光度计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D乳-酸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记录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感染并发症、最终结局和住院时间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严重创伤后血浆D乳-酸和血清IFABP水平均显著升高,尔后逐渐下降,但鱼油组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显著;鱼油组较常规组SIRS发生率低。结论:鱼油有益于严重创伤后病人肠道血供和肠屏障功能的恢复,并能改善预后,降低SIR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屏障功能 创伤 鱼油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D-乳酸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多发伤后严重腹腔感染42例报道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连阳 谭浩 +6 位作者 姚元章 黄显凯 沈岳 王韬 李英才 蒋东坡 周健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腹腔感染是多发伤后常见并发症,临床诊治难度大,本文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9年3月间收治多发伤中发生严重腹腔感染的42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18~71岁,平均38.46岁;道路交通伤29例,... 目的腹腔感染是多发伤后常见并发症,临床诊治难度大,本文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9年3月间收治多发伤中发生严重腹腔感染的42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18~71岁,平均38.46岁;道路交通伤29例,高处坠落伤9例,刀刺伤4例。38例伤后经当地医院紧急治疗,于伤后2~55天转至我院,其中18例有伤后剖腹探查手术史;另4例直接入我院。经体格检查、腹腔穿刺、腹部超声或CT等检查确诊。行腹腔脓肿穿刺置管引流5例次、腹腔脓肿剖腹手术引流15例次、肠管损伤外置或造口18例次、坏疽胆囊切除4例次、坏死肝组织清除5例次、腹部切口负压封闭引流12例次、腹部切口负压封闭辅助关闭4例次。结果在入院后24小时内确诊并确定性治疗18例,24~48小时内9例,2~7天内6例,8~21天内9例。腹腔感染及远隔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6例、大腿脓肿1例、腹膜后脓肿3例、腹腔内脓肿3例、肺部感染5例。腹部损伤相关的其他并发症发生8例次,包括肺梗塞1例、应激性溃疡2例、胸腔积液5例。除1例药物依赖者刀刺伤后2个月死亡,其余并发腹腔感染的伤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感染与漏诊肠道损伤、首次手术处理不当以及伤后就诊较晚等有关,应严密观察腹部临床表现,反复腹腔穿刺、CT检查等以明确诊断,积极手术处理腹腔感染灶、引流脓肿。对于脓毒症恶化持续加重的患者应多方寻求证据,必要时果断剖腹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多发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ICU期间的外科救治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连阳 姚元章 +3 位作者 黄显凯 蒋东坡 周健 黄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8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ICU期间的外科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严重多发伤163例,男118例,女45例;年龄36.2(5~67)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刀刺、坠落、工程事故伤;损伤部位包括头颈、面部、胸、腹、骨盆及四肢、体表...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ICU期间的外科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严重多发伤163例,男118例,女45例;年龄36.2(5~67)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刀刺、坠落、工程事故伤;损伤部位包括头颈、面部、胸、腹、骨盆及四肢、体表。合并休克57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xss)18.42分(10~54分)。结果ICU收治期间28例行外科诊疗操作,48例外科救治,24h内10例、24—48h内8例、3~7d内7例、8~14d手术23例。163例ICU收治时间7.56d(2—29d)。治愈143例(87.73%);院内死亡11例(6.75%),死亡原因包括严重失血性休克、严重颅脑伤、多脏器衰竭。自动出院后死亡9例。总死亡率12.27%。结论严重多发伤ICU复苏期间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外科救治策略包括积极控制出血,处理前期遗漏的损伤,处理相关的创伤或手术并发症,实施计划性分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ICU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零宽容”的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艾山木 蒋东坡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134,共3页
2007年6月,美国第34届感染控制年会(APIC)提出新的理念,要求对医院感染“零宽容”(zerotolerance);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对2008年10月1日后入院病人发生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将不再支付相关诊疗费。美国每年要使用... 2007年6月,美国第34届感染控制年会(APIC)提出新的理念,要求对医院感染“零宽容”(zerotolerance);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对2008年10月1日后入院病人发生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将不再支付相关诊疗费。美国每年要使用数百万根血管内导管,从而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成为医院的主要关注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计,美国医院每年发生41000例病人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零感染 危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浅谈本科毕业学位论文指导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俊英 蒋东坡 《医学教育探索》 2008年第9期993-994,共2页
目的探讨本科毕业学位论文指导方法以提高学位论文书写质量。方法介绍了学位论文指导的意义、内容与方法。结果与结论正确指导学位论文书写有助于论文书写质量。
关键词 学位论文 指导 书写质量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在ALI/ARDS患者肺泡液体清除中作用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艾山木 蒋东坡 +1 位作者 董连喜 王耀丽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0年第3期155-156,170,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在ALI/ARDS患者肺泡液体清除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8例ALFARDS、8例冠心病患者及8例正常对照健康成人血清中T3、FT3、T4、FT4、TSH水平和相对应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ALI/ARDS与冠心病患者血...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在ALI/ARDS患者肺泡液体清除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8例ALFARDS、8例冠心病患者及8例正常对照健康成人血清中T3、FT3、T4、FT4、TSH水平和相对应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ALI/ARDS与冠心病患者血中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降低,而前者降低更加明显。结论重症患者血清T3、T4水平明显下降,且与Au和/或ARDS疾病肺泡液体清除的严重程度可能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 肺泡液体清除
下载PDF
小儿严重创伤术后ICU治疗
13
作者 艾山木 蒋东坡 +5 位作者 周健 黄健 陈玺 王兴建 赵中林 杨文群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严重创伤患儿综合救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严重创伤患儿在ICU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验。结果17例患儿全部于撤离呼吸机、休克纠正、循环稳定、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内环境稳定、病情平稳、无明显其它并... 目的探讨提高严重创伤患儿综合救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严重创伤患儿在ICU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验。结果17例患儿全部于撤离呼吸机、休克纠正、循环稳定、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内环境稳定、病情平稳、无明显其它并发症后转回原科室。结论严重创伤患儿经外科处理后应转至ICU综合治疗,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应严密监护,紧急处理休克、创伤、呼吸衰竭等主要问题,同时尽量兼顾全身情况,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重症监护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8
14
作者 谢芸芝 陶蓉 蒋东坡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22-1723,172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5~2009年来巫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180例,根据其心律失常原因不同将其分为室上性组(n=140)和室性组(n=40),再从室上... 目的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5~2009年来巫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180例,根据其心律失常原因不同将其分为室上性组(n=140)和室性组(n=40),再从室上性组中分出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室上性A组)和采用毛花苷C治疗的对照组(室上性B组),每组70例;从室性组中分出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室性A组)和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对照组(室性B组),每组20例。对各组进行临床观察和疗效分析。结果室上性A组的有效率要高于室上性B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室上性B组;室性A组的有效率要高于室性B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室性B组;观察组的整体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要优于毛花苷C、利多卡因治疗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率更低,在急诊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毛花苷类 利多卡因 心动过速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对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伍正彬 罗大林 蒋东坡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2-16,21,共6页
目的观察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对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注射Ⅶ型胶原酶制备脑出血模型大鼠,同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7 d,行神经功能评分判断造模成功与否。取脑出血模型大鼠和假手术大鼠,行SP免疫组化... 目的观察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对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注射Ⅶ型胶原酶制备脑出血模型大鼠,同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7 d,行神经功能评分判断造模成功与否。取脑出血模型大鼠和假手术大鼠,行SP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EGFR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分离新生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干扰EGFR表达对细胞的影响,实验分4组:(1)对照组:不处理;(2)重组大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组:加入20μg/L CNTF;(3)阴性组:加入20μg/L CNTF,并转染EGFR siRNA阴性对照;(4)EGFR组:加入20μg/L CNTF,并转染EGFR s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EGFR、GFAP、磷酸化酪胺酸激酶JAK1(p-JAK1)、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的表达。结果脑出血模型大鼠造模成功率89.5%(17/19)。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EGFR和GFAP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EGFR组EGF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NTF组和阴性组(P<0.05)。CNTF组和阴性组GFAP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EGFR组(P<0.05),而对照组和EGF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NTF组和阴性组p-JAK1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EGFR组(P<0.05),而对照组和EGF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大鼠EGFR和GFAP表达升高,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干扰EGFR表达可抑制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与阻滞JAK1和STAT3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磷酸化酪胺酸激酶JAK1 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容量管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洪超 蒋东坡 敬慧丹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54-457,共4页
感染性休克患者容易发生容量失衡,而容量失衡与重症患者器官受损和预后相关。血液净化技术是感染性休克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以实现目标滴定的容量管理模式,重建内环境稳态。但血液净化治疗时,临床医生在管... 感染性休克患者容易发生容量失衡,而容量失衡与重症患者器官受损和预后相关。血液净化技术是感染性休克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以实现目标滴定的容量管理模式,重建内环境稳态。但血液净化治疗时,临床医生在管理中通常缺少动态评估和阶段性目标。应关注感染性休克不同阶段的容量管理,全面评估容量等,最终通过CRRT实现目标导向的容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休克 容量管理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G亚型含量对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小燕 蒋东坡 王英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亚型含量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RA患者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于临床治疗前采用RA的X线分期标准评...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亚型含量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RA患者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于临床治疗前采用RA的X线分期标准评估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并进行分组:Ⅰ期组20例,Ⅱ期组36例,Ⅲ期组24例,Ⅳ期组18例。比较四组患者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淋巴细胞(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抗体及IgG1、IgG2、IgG3、IgG4水平,分析IgG亚型与骨侵蚀破坏程度及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影响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加重,其IgG1、IgG3、IgG4含量不断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IgG2含量无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差异无显著性(P>0.05);四组患者RDW、PLT、PLR、ESR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加重,其WBC、CRP、RF、CCP抗体、IgA、IgM和IgG水平也呈上升趋势(P<0.05)。经Kendall的tau-b(K)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IgG1、IgG3、IgG4与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均呈正相关(r=0.476、0.461、0.458,P均<0.001)。且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gG1、IgG3、IgG4与WBC、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r>0,P均<0.05);经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G1、IgG3、IgG4分别每增加一个单位,骨侵蚀程度的OR值分别是原来的1.467倍、30.417倍、25.946倍(P<0.05)。结论随着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加重,IgG亚型(主要是IgG1、IgG3、IgG4)含量呈上升趋势,且IgG1、IgG3、IgG4升高是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侵蚀破坏程度 免疫球蛋白G亚型
下载PDF
BPI-LL37抗菌融合蛋白质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鉴定
18
作者 袁培淞 朱明 +7 位作者 郭韡 邢伟 李向云 何静 梁华平 蒋东坡 徐祥 黄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构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和LL37抗菌蛋白的融合蛋白(BPI-LL37)表达载体,获得针对脓毒症治疗的多效抗菌融合蛋白,为脓毒症治疗提供新的措施。方法通过PCR方法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 目的构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和LL37抗菌蛋白的融合蛋白(BPI-LL37)表达载体,获得针对脓毒症治疗的多效抗菌融合蛋白,为脓毒症治疗提供新的措施。方法通过PCR方法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和LL37基因的c DNA中扩增并修饰获得需要的r BPI21和LL37活性片断,构建r BPI21-LL37/LL37-r BPI21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构建的表达载体(p LVX-Tight-Puro)上的BPI和LL37基因之间通过柔性片段(GGSGG)连接。之后使用Poly JetTM体外DNA转染试剂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真核细胞A549表达融合蛋白的水平,通过抑菌试验验证此融合蛋白的分泌与抗菌能力。结果经限制内酶切酶切、DNA电泳和DNA测序证明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 LVX-Tight-Puro-BPI-LL-37)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r BPI21-LL37/LL37-r BPI21能被真核细胞A549细胞表达,融合蛋白大小介于25~30×10^3;抑菌试验进一步验证此融合蛋白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生物学效应。结论构建的两种r BPI21-LL37/LL37-r BPI21表达载体能够成功转染入人的体细胞,并表达和分泌具有抗菌活性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有潜力成为治疗脓毒症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蛋白 融合蛋白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 LL37 抗菌 脓毒症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冯靖雄 朱华林 +5 位作者 黄纯友 刘丛海 彭绍贤 孙小东 唐昊 蒋东坡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并依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10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炎症标志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住院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和显效率(47.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和23.81%,住院时间[(15.24±3.53)d]显著短于对照组[(18.43±4.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8^+、TNF-α、hs-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SAP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缩短住院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参麦注射液 卒中相关性肺炎 老年 免疫功能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2017年中国ICU患者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7
20
作者 邢娟 章仲恒 +117 位作者 柯路 周晶 秦秉玉 梁宏开 陈晓梅 刘文明 刘忠民 艾宇航 王迪芬 王秋卉 周青山 张福森 钱克俭 蒋东坡 臧彬 黎毅敏 黄晓波 曲彦 谢颖光 许东琳 邹志强 郑祥德 刘建波 郭丰 梁亚风 孙强 高红梅 刘阳 常平 程爱斌 杨荣利 么改琦 孙昀 王晓蓉 张怡 熊旭明 于健 孙荣青 李志伟 袁世荧 宋云林 高培阳 刘海燕 张朝辉 吴允孚 马标 郭强 山峰 杨明施 李海玲 李圆菲 鲁卫华 王磊 钱传云 王智勇 林建东 张汝敏 万鹏 彭志勇 龚裕强 黄林喜 伍国宝 孙洁 邓义军 师东武 周立新 周发春 石秦东 郭晓东 刘雪燕 武卫东 孟祥忠 李连弟 陈炜炜 李树生 万献尧 曹志新 张安 古利明 陈炜 吴京兰 周丽华 张震环 翁以炳 封永顺 杨春丽 冯永健 赵素民 佟飞 郝东 韩辉 付宝才 巩传勇 李志平 胡琨琳 寇秋野 张晗 刘洁 樊楚明 周新 陈秀梅 孙俊丽 周学军 宋斌 孙诚 赵丽芸 董兴鲁 张琳琳 佟大为 潘志国 蔡常洁 王东浩 董英俊 龚园其 吴志松 孟新科 王平 李维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了解国内ICU收治患者的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方法对国内116家医院的118个ICU内的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实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以2017年4月26日0时所有在ICU内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2017年4月25日(即调查日)的营养实施... 目的了解国内ICU收治患者的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方法对国内116家医院的118个ICU内的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实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以2017年4月26日0时所有在ICU内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2017年4月25日(即调查日)的营养实施和胃肠道耐受情况,以及患者的28 d临床转归情况。结果调查共收集病例1953例,女631例(32.4%),男1306例(66.9%),缺失16例(0.7%);年龄(64.1±19.3)岁(1950例)。患者GCS、SOFA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0.76±4.35)分(1749例)、(5.65±3.52)分(1783例)、(17.14±7.31)分(1792例)。28 d临床转归存活1483例(75.9%),死亡312例(16.0%),失访+缺失158例(8.1%)。除身高和体重(P=0.000)外,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28 d临床转归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53例患者中,胃肠功能评估为正常或轻度损害占73.7%(1440例),中-重度损害占10.8%(210例),衰竭占1.7%(33例),13.2%(258例)的患者未做评估。截至调查日,69.4%(1356例)的患者已启动肠内营养(EN),36.4%(711例)的患者已启动肠外营养(PN)。调查日有营养摄入的患者1720例(88.1%)。1953例患者中明确有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次数≥3次/d且量≥500 ml/d)等胃肠道不耐受表现的分别占总人数的4.8%(93例)、5.4%(105例)、0.9%(17例)、8.7%(170例)、27.5%(538例)和4.3%(84例)。在1270例使用EN的病例中,明确存在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腹痛、腹胀、腹泻等不耐受症状的分别占3.2%(40例)、4.3%(54例)、0.8%(10例)、4.4%(56例)、26.9%(341例)和5.4%(69例)。入ICU后24 h内开始EN治疗的患者占22.4%(437/1953),48 h内开始的占38.6%(754/1953),72 h内开始的占46.6%(911/1953)。患者入ICU后3 d总热卡(EN+PN非蛋白热卡)达标率为12.9%(78/607),7 d总热卡达标率为18.7%(189/1010),14 d总热卡的达标率为23.0%(305/1325)。入ICU后3、7、14 dEN达标率分别为9.9%(60/607)、15.0%(151/1010)和18.6%(246/1325)。结论目前我国ICU内的绝大多数患者均接受了营养治疗,其中EN的使用率明显高于PN;但EN的开始时间和达标情况仍不理想,且实施营养治疗时未能体现个体化差异,营养治疗的细节仍需要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病房 胃肠道耐受性 营养达标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