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风险评分在结直肠癌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蒋丹捷 叶丁 +3 位作者 章晓聪 李其龙 金明娟 陈坤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探讨结直肠癌的遗传病因及致病机制,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结直肠癌相关的易感位点同时也可能在其他相关疾病中发挥作用。遗传风险评分作为探索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杂疾病...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探讨结直肠癌的遗传病因及致病机制,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结直肠癌相关的易感位点同时也可能在其他相关疾病中发挥作用。遗传风险评分作为探索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杂疾病之间关系的新兴方法,综合了若干易感位点的微弱效应,使基因多态对疾病的预测性大幅度提升。本文就结直肠癌遗传风险评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风险评分 结直肠癌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宁波地区2019年中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史碧君 张琰 +3 位作者 高华 蒋丹捷 郭延波 周绍英 《健康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中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近视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宁波地区的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962名中学生,视力不良率为85.02%。男生和女生的...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中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近视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宁波地区的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962名中学生,视力不良率为85.02%。男生和女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81.95%、8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5,P<0.001),不同年级的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92,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读书时眼睛距离书本超过一尺、看书时仅使用屋顶灯和父母均不近视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平均每天看电视4小时以上及父母均近视是视力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宁波地区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较高,且高中阶段更为严重。需改善学生读写习惯及环境预防视力不良,重点关注有遗传基础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不良 中学生 流行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宁波市2014-2022年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分析
3
作者 蒋丹捷 杨扬 +6 位作者 张琰 郭延波 王经晖 高华 龚清海 洪佳 童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探讨2014-2022年宁波市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2014-2022年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发病数据,以区(县、市)为单位计算病例数和阳性率。采用空间... 目的探讨2014-2022年宁波市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2014-2022年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发病数据,以区(县、市)为单位计算病例数和阳性率。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方法,研究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的时空聚集性。结果2014-2022年宁波市共报告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病例1822例,总阳性率为3.78%。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4-2022年宁波市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阳性率分布不均衡,宁海县为高-高聚集区,镇海区为高-低聚集区,江北区为低-低聚集区。7-9月为病例高发期。时空扫描分析发现1个一级时空聚集区和3个二级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级时空聚集区聚集时间为2019-2022年,集群中心为江北区和镇海区。结论2014-2022年宁波市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存在时空聚集性,7-9月为病例高发期,重点防控区域在沿海的区(县、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 流行特征 时空聚集性
原文传递
浙江省宁波市4~6年级小学生近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琰 蒋丹捷 +3 位作者 高华 史碧君 吴锋 吴逸平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4~6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护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近视筛查,描述调查对象的近视患病现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4~6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护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近视筛查,描述调查对象的近视患病现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88名学生的总近视率为61.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住地(OR=0.547,95%CI:0.417~0.717)、年级(OR=2.188,95%CI:1.556~1.251)、每天家庭作业时间(OR=0.498,95%CI:0.327~0.759)、每周文化类补习班时间(OR=1.358,95%CI:1.019~1.809)、读写时眼睛书本距离(OR=0.732,95%CI:0.549~0.976)、父母近视情况(OR=2.233,95%CI:1.706~2.922)与调查对象近视率差异存在关联。结论居住地、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时间、每周文化类补习班时间、读写时眼睛书本距离、父母近视是调查对象近视患病的影响因素。为降低目标人群的近视患病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小学生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14-2021年学生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蒋丹捷 郭延波 +3 位作者 王经晖 高华 龚清海 张琰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5-1728,1732,共5页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收集2014-2021年在宁波市所有监测医院就诊的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进行流...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收集2014-2021年在宁波市所有监测医院就诊的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共报告3 602例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其中男生占54.58%,女生占45.42%,18岁及以上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发病时间主要呈现5-6和9-10月2个高峰。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占比最大(21.11%),病原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诺如病毒11.20%、副溶血性弧菌3.30%、沙门菌1.77%、致泻大肠埃希菌1.30%和志贺菌0.18%。结论 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主要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为主,主要致病病原体为诺如病毒,需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污染 流行病学研究 肠道病毒感染 学生
原文传递
冠心病的DNA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叶华丹 洪青晓 +5 位作者 汤琳琳 周安楠 蒋丹捷 李奕润 戴东君 段世伟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2-1429,共8页
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组成,冠心病已成为西方国家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疾病,它的环境致病因素主要有缺氧、子宫环境改变、吸烟、环境污染和不良饮食等。这些体外和体内环境的改变会导致表观遗传修饰... 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组成,冠心病已成为西方国家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疾病,它的环境致病因素主要有缺氧、子宫环境改变、吸烟、环境污染和不良饮食等。这些体外和体内环境的改变会导致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如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基因功能,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目前,冠心病的DNA甲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与雌激素受体、免疫、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凝血以及9p21区域等的相关基因。该文针对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地阐述了DNA甲基化修饰在冠心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环境 基因调控
原文传递
宁波市中小学校食堂午餐供给情况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华 张琰 +2 位作者 洪佳 王经晖 蒋丹捷 《预防医学》 2022年第12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中小学校食堂午餐供给情况,为指导学校合理提供膳食、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从宁波市10个县(市、区)各随机抽取1所小学和1所初中,采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调查表收集学校食堂食物入库与结存情况...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中小学校食堂午餐供给情况,为指导学校合理提供膳食、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从宁波市10个县(市、区)各随机抽取1所小学和1所初中,采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调查表收集学校食堂食物入库与结存情况、供餐情况、就餐学生人数,对企业供餐的学校的食物供给进行分类称量并记录。计算午餐食物、能量和营养素每人每天平均供给量,参照“学生电子营养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供给量(2013版)》、WS/T 554—2017《学生餐营养指南》进行评价。结果调查城市小学和初中各6所,农村小学和初中各4所;由企业直接供餐2所,由学校食堂供餐18所。中小学校食堂午餐总体上谷薯类供应量适宜,畜禽肉类、植物油、盐的供给量偏高,水果类、蛋类、奶类和大豆坚果类的供给量偏低,其中农村初中未提供水果类和奶类。小学食堂午餐能量供给量偏高,其中城市小学的能量供给量适宜,农村小学偏高;城市和农村初中的能量供给量均适宜。中小学校食堂午餐蛋白质供给量、脂肪供能比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及膳食纤维、维生素A和钙的供给量偏低,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供给量适宜,铁、锌的供给量充足。结论宁波市中小学校食堂午餐供给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供给偏高、营养不均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食堂 午餐 营养 中小学生
原文传递
某市市售部分食品中铝残留及其居民膳食暴露风险评估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延波 张琰 +3 位作者 史碧君 高华 蒋丹捷 周绍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22期2805-2807,共3页
目的分析某市市售部分食品铝残留并对其居民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根据浙江省微量有毒化学物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检测结果和2008年居民营养状况调查数据中相应食品膳食消费量相关数据进行铝膳食暴露评估。结果食品样本... 目的分析某市市售部分食品铝残留并对其居民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根据浙江省微量有毒化学物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检测结果和2008年居民营养状况调查数据中相应食品膳食消费量相关数据进行铝膳食暴露评估。结果食品样本铝元素总检出率为93.16%(804/863),即食海蜇、油条和粉丝样品铝含量超标率分别为53.13%(17/32)、18.68%(48/257)和9.52%(4/42);仅0.46%的高暴露人群每千克体质量铝摄入量接近或超过2 mg;P99高暴露居民膳食铝贡献前3位的食品种类是即食海蜇、粉丝和生湿面制品。结论该市部分食品存在铝元素检出和超标现象,但其对居民铝膳食暴露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铝残留 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洪青晓 叶华丹 +5 位作者 汤琳琳 蒋丹捷 季慧慧 戴东君 欧阳桂芳 段世伟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99-308,共10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异质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骨髓以及其他组织中的原始细胞克隆性扩增。近年来,AML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在不同种族及不同性别中,AM...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异质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骨髓以及其他组织中的原始细胞克隆性扩增。近年来,AML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在不同种族及不同性别中,AML发病率及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AML是一种复杂疾病,与遗传突变及异常表观遗传修饰密切相关。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AML相关基因的异常DNA甲基化修饰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极其重要。该文对AML相关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修饰进行了系统的作用机制分析,并对重要基因进行了功能分类。该文总结的具有异常DNA甲基化修饰的基因,有望辅助预测AML的治疗及预后效果,并为设计个体化AML治疗方案提供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表观遗传学 甲基化
原文传递
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噪声接触现况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松 刘双燕 +6 位作者 张琰 蒋丹捷 辛佳芮 赵甜雨 陈莹琦 张美辨 杨磊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目的调查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非稳态噪声和稳态噪声接触情况,为金属加工业噪声危害的治理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于2017年10至12月调查浙江省3家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737人的噪声接触状况。使用问卷收集工人一般人口学... 目的调查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非稳态噪声和稳态噪声接触情况,为金属加工业噪声危害的治理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于2017年10至12月调查浙江省3家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737人的噪声接触状况。使用问卷收集工人一般人口学信息、职业史等,采用个体噪声仪记录噪声,计算噪声接触水平(8 h等效连续A声级,L_(Aeq,8 h))和峰度。结果金属加工业噪声接触工人以年龄18~40岁(527人,71.51%)、男性(570人,77.34%)和初中学历(416人,56.45%)为主。工人接触噪声L_(Aeq,8 h)超过85 dB(A)572人(77.61%),接触非稳态噪声(峰度≥4)558人(75.71%),8年以下工龄634人(86.02%)。调查的30个工种中,噪声超标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冲压工、电焊工和其他工种,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操作工、倒角工、攻牙工、滚丝工;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打磨工,温州某汽车制动器制造厂的装配工、总装作业员和其他,以及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抛光工。结论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接触的噪声超标率高,且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也高,需采取隔声降噪工程控制、加强个体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防控噪声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职业性 金属加工业 非稳态噪声 峰度 暴露分布
原文传递
宁波市初中学生近视流行现况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华 易波 +4 位作者 张琰 蒋丹捷 史碧君 周绍英 郭延波 《预防医学》 2021年第5期522-525,528,共5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初中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初中学生近视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手册》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宁波市10个县(市、区)按照城市和郊县分... 目的分析宁波市初中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初中学生近视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手册》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宁波市10个县(市、区)按照城市和郊县分类抽取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疾病史、读写环境及行为习惯,并对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 089名学生,检出近视887人,近视率为8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411,95%CI:1.011~1.938)、县(市)学校(OR=3.247,95%CI:2.229~4.729)、父亲和(或)母亲近视(OR:1.652~2.572,95%CI:1.031~4.059)是初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9 h/d (OR=0.398,95%CI:0.206~0.765)、每周调换一次座位(OR=0.431,95%CI:0.196~0.948)、读写时眼距书本总是保持1尺(OR=0.701,95%CI:0.507~0.969)是初中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宁波市初中学生近视率为81.45%,近视与性别、父母近视史、睡眠时间、座位调换频率和读写姿势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学生 近视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宁波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剩餐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徐典 高华 +1 位作者 蒋丹捷 张琰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5-999,共5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剩餐情况及剩餐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营养餐质量、降低剩餐率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3—5月,在宁波市10个区县(市)抽取20所中小学校,选取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44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分析宁波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剩餐情况及剩餐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营养餐质量、降低剩餐率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3—5月,在宁波市10个区县(市)抽取20所中小学校,选取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44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学生一般情况和剩餐情况。结果学生总剩餐率为62.4%,7.9%的学生每天都剩饭,18.3%的学生每天都剩菜,小学生剩饭频率低于初中生(χ^(2)=-2.18,P<0.05)。68.3%的学生剩饭量只有一点点,49.4%的学生剩菜量为一小半,小学生剩饭和剩菜量较大的人数比例小于初中生(χ^(2)值分别为-2.05,-2.36,P值均<0.05)。学生剩饭的主要原因是“量太大吃不完”(占30.6%),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剩饭和剩菜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94,14.28,P值均<0.05)。蔬菜剩餐率最高(54.5%),奶类剩餐率最低(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近1年上过营养与食品相关课程、听说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食堂饭菜满意度越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认为学校食堂饭菜优于家里饭菜(差不多、比家里好)的学生剩餐可能性小(OR值分别为0.79,0.73,0.57,0.41,0.26,0.69,0.82,P值均<0.05);供餐方式为自己选择后由老师盛、老师分餐及吃零食频率高(4~6次/周、1次/d、2次/d、≥3次/d)的学生剩餐可能性大(OR值分别为1.64,2.23,1.27,1.21,1.52,1.44,P值均<0.05)。结论中小学生剩餐率较高,应该优化营养午餐配置,加强营养知识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食品服务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