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医学专业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
1
作者 蒋丽蓉 赵宏贤 +3 位作者 许希燕 姚柯利 余鸿 于洋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91-193,共3页
"知识+能力+价值"的融合与共生是课程思政践行的意义所在,全面、深入地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思政的规范化与体系化,是实现"课程"与"思政"共赢的综合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组织学与... "知识+能力+价值"的融合与共生是课程思政践行的意义所在,全面、深入地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思政的规范化与体系化,是实现"课程"与"思政"共赢的综合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例,在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树立课程思政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方法,并以一堂课为示范,从课前、课中、课间、课后四个环节践行课程思政,初显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效,积累了丰富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为今后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可参考的教育素材,以期帮助更多的课程在教与学中获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组织学与胚胎学 课程+ PIBA模式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厌食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蒋丽蓉 邓朝晖 +2 位作者 张斌 储波 徐亚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Ghrelin表达以及不同幽门螺杆菌(H.pylori)毒力基因型在H.pylori感染患儿厌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H.pylori感染患儿6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厌食(n=30例)和非厌食(n=30例)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胃黏膜Ghrelin mRNA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Ghrelin表达以及不同幽门螺杆菌(H.pylori)毒力基因型在H.pylori感染患儿厌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H.pylori感染患儿6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厌食(n=30例)和非厌食(n=30例)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胃黏膜Ghrelin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儿以及厌食患儿在H.pylori根治前后的差异。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所有患儿的H.pylori毒力cagA/vacA基因并分型。结果 H.pylori感染厌食患儿胃黏膜GhrelinmRNA表达低于非厌食患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厌食患儿H.pylori根治后Ghrelin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根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儿食欲改善,体质量增长显著。厌食与非厌食患儿感染的H.pylori均为Ⅰ型毒力株,厌食患儿的cagA m1阳性率高于非厌食患儿,厌食患儿的H.pylori基因型以s1/m1多见。结论 Ghrelin在H.pylori感染厌食患儿中表达降低,而H.pylori根治后表达升高,H.pylori可能通过影响Ghrelin分泌而导致厌食;毒力较强的H.pylori vacA s1/m1基因型感染易导致患儿厌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厌食 毒力基因 儿童
下载PDF
应用内镜介入治疗儿童消化道异物 被引量:15
3
作者 蒋丽蓉 许幼如 +1 位作者 陈惠芳 陈睿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儿童消化道异物摄入是一种紧急状况。本文主要阐述应用内镜介入治疗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优越性及指征。方法 :取自 2 0 0 0年 11月 2 0日~ 2 0 0 1年 4月 4日临床因偶然因素而发生异物摄入的年龄介于 7个月~ 8岁之间 6名儿童 ,摄... 目的 :儿童消化道异物摄入是一种紧急状况。本文主要阐述应用内镜介入治疗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优越性及指征。方法 :取自 2 0 0 0年 11月 2 0日~ 2 0 0 1年 4月 4日临床因偶然因素而发生异物摄入的年龄介于 7个月~ 8岁之间 6名儿童 ,摄入的物体包括铁钉、一元硬币、螺丝刀等 ,其中 4例婴幼儿表现有哭吵、厌食及轻微腹痛症状。选用OlympusGIF -XQ2 40电子胃镜和相关器械用于内镜介入治疗 6名儿童 7件消化道异物。结果 :全部患儿内镜介入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均获成功 ,无 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内镜介入治疗儿童消化道异物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消化道异物 内镜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丽蓉 许幼如 张凤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总结了1年内该院胃镜检查4082例次中符合研究标准的216例胃溃疡(GU)患者与109例胃粘膜无异常者(对照组),对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进行了若干情况研究,结果显示GU组HP感染率为8472%,与胃粘膜无异常组... 总结了1年内该院胃镜检查4082例次中符合研究标准的216例胃溃疡(GU)患者与109例胃粘膜无异常者(对照组),对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进行了若干情况研究,结果显示GU组HP感染率为8472%,与胃粘膜无异常组HP感染率431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HP在GU发病中其重要作用。同时发现,随GU个数增加HP感染率升高,但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胃底至幽门各个部位GU组HP感染显著高于贲门组(P<0.01),而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对于GU周边粘膜有或无蒌缩、肠化和/或异型增生者HP感染率情况比较,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 萎缩 肠化 异型增生 感染
下载PDF
儿童结肠息肉内镜特点、治疗及病理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蒋丽蓉 周莎 张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对儿童结肠息肉的内镜、病理特点及内镜治疗进行探讨总结。方法收集2002年11月至2009年9月肠镜检出并肠镜下切除的儿童结肠息肉121例临床资料,患儿采用Olympus PCF240I电子肠镜行全结肠检查,Olympus UES-30高频电凝电切摘除结肠息... 目的对儿童结肠息肉的内镜、病理特点及内镜治疗进行探讨总结。方法收集2002年11月至2009年9月肠镜检出并肠镜下切除的儿童结肠息肉121例临床资料,患儿采用Olympus PCF240I电子肠镜行全结肠检查,Olympus UES-30高频电凝电切摘除结肠息肉治疗。结果121例结肠息肉患儿皆因便血就诊,部分伴有黏液便,病程1周~8年。其中单发息肉94例(77.7%),2枚息肉6例(5.0%),多发性息肉21例(17.3%)。其中结肠息肉病5例,息肉直径0.3~4cm,形态山田Ⅰ型~Ⅳ型,病理为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息肉样形成和管状腺瘤。121例以山田Ⅳ型、幼年性息肉为主,其中结肠息肉中幼年性息肉共107例(占88.4%)。5例结肠息肉病中发现1例息肉恶变。115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结肠息肉是儿童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儿童中若出现便血、贫血或直肠息肉脱垂、肠套叠等表现时,应及时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应行内镜下息肉切除。若幼年性息肉合并腺瘤或为腺瘤性息肉,需定期结肠镜复查,或有便血应随时复查。结肠息肉病者在内镜下切除有困难时,建议行外科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息肉 病理 内镜
下载PDF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生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丽蓉 李璧如 周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 27例FD患者,采用饮水负荷试验,于服用促胃动力药治疗前后4周各行一次B型超声扫描胃窦容积(D),记录分析各时间段胃排空情况;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胃动素、H. Pylori-IgG...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 27例FD患者,采用饮水负荷试验,于服用促胃动力药治疗前后4周各行一次B型超声扫描胃窦容积(D),记录分析各时间段胃排空情况;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胃动素、H. Pylori-IgG;对患者用药前后的主观症状进行疗效评分。结果 治疗后饮水负荷试验超声显示胃排空加快,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总体无明显异常。27例中H. Pylori(+)5例,H. Pylori(-)16例,H. Pylori(±)6例。患者饱胀感和上腹不适/上腹疼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52.31%。结论 消化道运动异常、胃排空减慢可能是儿童FD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促胃动力药物可减轻或缓解症状;H.Pylori感染与儿童FD之间未见有明显相关性;但对于伴有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过低,且有多种因素参与的FD患者,则需进一步研究以获得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病理生理 B型超声 胃泌素 胃动素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上) 被引量:16
7
作者 蒋丽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4-596,共3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十二指肠疾病 胃肠病学 相关疾病 消化性溃疡 慢性感染 慢性胃炎 身体健康 常见病
下载PDF
小儿消化性溃疡病诊断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蒋丽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57-960,共4页
系统阐述与小儿消化性溃疡病相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些可能致消化性溃疡病的攻击因素和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因素,以及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基本原因是因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胃十二指肠黏膜自身防御因素之间的失... 系统阐述与小儿消化性溃疡病相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些可能致消化性溃疡病的攻击因素和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因素,以及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基本原因是因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胃十二指肠黏膜自身防御因素之间的失平衡。重点讲述小儿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消化性溃疡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应用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38例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蒋丽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2-704,共3页
目的阐述应用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优越性及指征.方法2001年1月~2004年2月因偶然因素发生异物摄入的患儿38例,年龄7个月~13岁,摄入物包括铁钉、一元硬币、螺丝刀等,其中14例嵌顿于食管.选用Olympus GIF-XQ240电子胃镜和相关器... 目的阐述应用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优越性及指征.方法2001年1月~2004年2月因偶然因素发生异物摄入的患儿38例,年龄7个月~13岁,摄入物包括铁钉、一元硬币、螺丝刀等,其中14例嵌顿于食管.选用Olympus GIF-XQ240电子胃镜和相关器械内镜处理儿童消化道异物.结果内镜下异物钳取成功 33例,失败5例,成功率 86.8%;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有效,异物吞下后只要当时未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可多给患儿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肠道的生理性蠕动,加速异物排出.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必须去除的指征为:①食管内异物;②吞入为尖锐或针尖状,或长度大于4 cm或宽度大于2 cm的异物,异物滞留于胃或十二指肠内;③含有毒性的异物;④钝形异物,2周后仍滞留于胃内或 1周后仍滞留于十二指肠内.食管内异物因有引起食管穿孔和糜烂、瘘管形成的危险性,必须在 24 h内去除.电池具有腐蚀性,可腐蚀食管,故若吞入电池必须在 4 h内尽快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胃肠道 异物 内镜处理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16
10
作者 蒋丽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IBD患者存在肠道内菌群失调,补充益生菌纠正菌群失调,可使IBD病情缓解。该文针对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相关性,菌群紊乱与肠道免疫功能异常、肠黏膜屏障功能缺陷、肠道通透性增...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IBD患者存在肠道内菌群失调,补充益生菌纠正菌群失调,可使IBD病情缓解。该文针对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相关性,菌群紊乱与肠道免疫功能异常、肠黏膜屏障功能缺陷、肠道通透性增高等的关系,探讨益生菌对IBD的治疗作用。随着人类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及IBD遗传易感性研究的不断完善,益生菌制剂将是一类有广阔前景的治疗IBD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非完全胃窦幽前隔膜2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丽蓉 许幼如 张凤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胃疾病 胃窦幽前隔膜 胃炎
下载PDF
吗丁啉混悬液对小儿厌食症胃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丽蓉 周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胃动力学 小儿厌食症 小儿疾病 吗丁啉混悬液
下载PDF
碳酸钙治疗儿童胃酸过多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丽蓉 朱玮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7-718,共2页
关键词 碳酸钙 儿童 胃酸过多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下)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丽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3-676,共4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抗生素 阿莫西林
下载PDF
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分析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操作
15
作者 蒋丽蓉 许幼如 +1 位作者 王秀玲 陈俊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50-51,共2页
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分析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操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092)蒋丽蓉,许幼如,王秀玲,陈俊仪随着内镜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经内镜检查确诊,同时还可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 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分析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操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092)蒋丽蓉,许幼如,王秀玲,陈俊仪随着内镜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经内镜检查确诊,同时还可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上消化道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镜分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恶性淋巴瘤 胆汁返流性胃炎 小儿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旋菌 消化道内窥镜 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应用内镜介入治疗儿童消化道异物
16
作者 蒋丽蓉 许幼如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消化道异物 内镜介入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小儿酸相关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17
作者 蒋丽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39-841,共3页
酸相关性疾病是指一类与胃酸攻击作用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包括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主要分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消化性溃疡病(PUD)和消化不良三大类。临床治疗以抑制胃酸、增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为重要环节。目前临床上所用的... 酸相关性疾病是指一类与胃酸攻击作用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包括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主要分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消化性溃疡病(PUD)和消化不良三大类。临床治疗以抑制胃酸、增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为重要环节。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抑酸"治疗大致涉及六个环节,即3种受体拮抗剂、前列腺素类似物、质子泵(H^+-K^+ATP 酶)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以及碱性药物。[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39-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相关性疾病 小儿 药物
下载PDF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电子内镜超声检查探讨
18
作者 蒋丽蓉 许幼如 陈湄玥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 本文就电子内镜超声检查(EUS)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以正确判断病变是粘膜下病变或是外在正常组织器官或占位病变压迫所致进行探讨。方法 1998年6月~1999年2月笔者就普通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36例,其中男14例,... 目的 本文就电子内镜超声检查(EUS)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以正确判断病变是粘膜下病变或是外在正常组织器官或占位病变压迫所致进行探讨。方法 1998年6月~1999年2月笔者就普通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47.97岁,进行电子EUS扫描,采用Olympus GF—UM2000/EU—M30型电子超声内镜,查获隆起性病变,分别用无气水水囊法,元气水充盈法或两法兼用进行扫描,酌情选用7.5或12MHz超声频率,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3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幽前异位胰腺3例,胃静脉瘤3例,胃底静脉曲张1例;上消化道外在正常组织器官压迫所致者23例,上消化道外恶性肿瘤压迫6例,B超、CT或MRI均对6例胃外恶性肿瘤压迫和1例异位胰腺作出诊断,但对其他病例则未能作出诊断。结论本文3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用普通胃镜检查难以判断其性质,而应用电子EUS扫描则均能明确诊断。此外,据文献记载EUS未曾有过将外在压迫误诊为粘膜下病变,也未曾有过将胃粘膜下病变误诊为外在压迫,本文结果与文献记载一致,这表明EUS扫描是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隆起性病变 诊断 EUS 压迫 电子内镜 超声检查 结论 性质 方法
下载PDF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颅内病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9
19
作者 陈惠金 朱建安 +4 位作者 陈冠仪 孙建华 蒋丽蓉 储淞雯 吴圣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16,共3页
对60例重度窒息儿进行苯巴比妥预防颅内病变及惊厥的对照研究。苯巴比妥组接受负荷量平均 年龄为生后5.6小时,其生后第四天的血清药物浓度为21.9±5.9μg/ml,颅内病变发生率为53.3%;对照组的颅内病变发生率为83.3%,两组之间的差... 对60例重度窒息儿进行苯巴比妥预防颅内病变及惊厥的对照研究。苯巴比妥组接受负荷量平均 年龄为生后5.6小时,其生后第四天的血清药物浓度为21.9±5.9μg/ml,颅内病变发生率为53.3%;对照组的颅内病变发生率为83.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239,P<0.05)。苯巴比妥组在给药以后,无1例发生惊厥,对照组的惊厥持续时间则显著延长(t=3.068,P<0.05)。研究显示苯巴比妥可显著降低窒息后颅内病变发生率,并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窒息后惊厥的发生。建设对重度窒息儿宜在生后早期应用苯巴比妥预防,以降低颅内病变及惊厥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颅内病变 预防 苯巴比妥
下载PDF
布拉酵母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沈怡 刘伟 +2 位作者 蒋丽蓉 邵彩虹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评价布拉酵母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象为儿科门诊年龄在1个月~8岁之间、病程在48 h内、镜下大便白细胞<10个/HP、未使用任何抗腹泻治疗方法的急性腹泻患儿共137例,随机分... 目的评价布拉酵母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象为儿科门诊年龄在1个月~8岁之间、病程在48 h内、镜下大便白细胞<10个/HP、未使用任何抗腹泻治疗方法的急性腹泻患儿共137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布拉酵母菌或双八面体蒙托石口服,治疗5 d后判断疗效。结果共有134例完成本试验,治疗后48 h大便好转率双八面体蒙托石组为69.35%,布拉酵母菌组为84.00%;治疗后72 h愈合率双八面体蒙托石组为53.22%,布拉酵母菌组为60.00%;患儿平均止泻时间双八面体蒙托石组约3.58 d,布拉酵母菌组为3.12 d;病程在7 d以内的患儿比率均超过85%;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腹泻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结论布拉酵母菌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等同于双八面体蒙托石,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布拉酵母菌作为治疗腹泻病的新型药物,可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酵母菌 急性腹泻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