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被引量:62
1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堃 陈学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以不同浓度的苯并 (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 (BPDE)多次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并观察转化细胞的恶性特征。发现BPDE可诱导 16HBE细胞恶性转化 ,形成转化灶。转化灶细胞失去接触抑制 ,排列紊乱 ,无方向性 ,交叉重叠生长。... 以不同浓度的苯并 (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 (BPDE)多次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并观察转化细胞的恶性特征。发现BPDE可诱导 16HBE细胞恶性转化 ,形成转化灶。转化灶细胞失去接触抑制 ,排列紊乱 ,无方向性 ,交叉重叠生长。转化的细胞可在软琼脂上生长 ,各浓度处理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经BPDE处理的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 ,病理学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本实验以反式BPDE成功地诱发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其致癌的分子机制、寻找致癌相关基因提供了理想的生物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二羟环氧苯并芘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恶性转化 致癌性 支气管癌
下载PDF
环境有害暴露致肺癌的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宇飞 蒋义国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1环境有害暴露与肺癌发生迄今为止的癌症相关研究^([1])已经表明,绝大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病都与环境有害因素长期暴露有关。环境致癌物可以通过皮肤接触、空气吸入和消化道摄入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引发相应靶器官的细胞癌变。肺癌发病相... 1环境有害暴露与肺癌发生迄今为止的癌症相关研究^([1])已经表明,绝大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病都与环境有害因素长期暴露有关。环境致癌物可以通过皮肤接触、空气吸入和消化道摄入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引发相应靶器官的细胞癌变。肺癌发病相关的外源因素主要来自于空气吸入,吸烟和大气污染为普通人群最常见致病因素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 遗传损伤 基因突变 DNA甲基化 非编码RNA
下载PDF
己烯雌酚对乌拉坦诱发小鼠肺肿瘤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蒋义国 陈家 +2 位作者 吴中亮 冯苏妹 林丽白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2-75,共4页
本文对小白鼠研究结果表明已烯雌酚单独作用(肌肉注射5mg/kg及50mg/kg)无诱发肺肿瘤作用,当与乌拉坦(腹腔注射500mg/kg)联合作用时,肿瘤出现率、平均肿瘤数、发癌率、恶性肿瘤比例均显著高于乌拉坦单独作用... 本文对小白鼠研究结果表明已烯雌酚单独作用(肌肉注射5mg/kg及50mg/kg)无诱发肺肿瘤作用,当与乌拉坦(腹腔注射500mg/kg)联合作用时,肿瘤出现率、平均肿瘤数、发癌率、恶性肿瘤比例均显著高于乌拉坦单独作用组,且已烯雌酚的协同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说明已烯雌酚可能是一种促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烯雌酚 乌拉坦 肺肿瘤
下载PDF
环状RNA与环境相关疾病
4
作者 李美珍 蒋义国 《广州医药》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有害暴露导致的机体功能紊乱和疾病发生,与细胞内环状RNA(circRNA)的表达异常有密切关系,circRNA的功能和作用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circRNA是表观遗传学的一类具有环状...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有害暴露导致的机体功能紊乱和疾病发生,与细胞内环状RNA(circRNA)的表达异常有密切关系,circRNA的功能和作用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circRNA是表观遗传学的一类具有环状结构的RNA分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复杂的功能,在调控疾病发生和病理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本文系统地介绍了circRNA的来源、功能,结合作者课题组的研究成就,综述了circRNA在环境有害暴露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探讨了circRNA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在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RNA 表观遗传学 环境化学物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药物诱导的小鼠肺肿瘤中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蒋义国 陈家 +2 位作者 吴中亮 冯苏妹 林丽白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44-148,共5页
本文研究肺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水平。小鼠注射乌拉坦和已烯雌酚诱导肺肿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肿瘤中的ER、PR。乌拉坦和已烯雌酚联合诱导的肺恶性肿瘤的ER、PR阳性率比单纯乌拉坦诱导的... 本文研究肺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水平。小鼠注射乌拉坦和已烯雌酚诱导肺肿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肿瘤中的ER、PR。乌拉坦和已烯雌酚联合诱导的肺恶性肿瘤的ER、PR阳性率比单纯乌拉坦诱导的为高,说明已烯酚可能可提高癌组织性激素受体含量。ER阳性率与恶性肿瘤大小有关,但与良性肿瘤大小无关;PR阳性率与良、恶性肿瘤大小均无关。恶性肿瘤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463%和525%)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分别为188%和202%)。良性肿瘤ER、PR同时阳性率为116%,同时阴性率为725%;恶性肿瘤ER、PR同时阳性率为313%,同时阴性率为325%。结果提示肺肿瘤可能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肺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叶绿酸对小鼠肺肿瘤发生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蒋义国 吴中亮 +1 位作者 林丽白 冯苏妹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70-71,共2页
乌拉坦单次腹腔注射(500mg/kg)以及己烯雌酚(DES)多次肌肉注射(50mg/kg),联合诱导小鼠肺肿瘤。以CHL0.3g/L和CHL1.5g/L饮水供小鼠自由饮用以研究其抑瘤作用。18周后作肺肿瘤病理分析,饮... 乌拉坦单次腹腔注射(500mg/kg)以及己烯雌酚(DES)多次肌肉注射(50mg/kg),联合诱导小鼠肺肿瘤。以CHL0.3g/L和CHL1.5g/L饮水供小鼠自由饮用以研究其抑瘤作用。18周后作肺肿瘤病理分析,饮用CHL的动物中肿瘤发生率和癌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且平均肿瘤数和恶性肿瘤比例也明显降低。高剂量CHL组的肿瘤发生率和平均肿瘤数明显低于低剂量CHL组。CHL可降低肺肿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结果说明CHL对肺肿瘤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酸 肺肿瘤 抗肿瘤作用 预防 小鼠
下载PDF
茶多酚对雌激素与乌拉坦联合诱发小鼠肺肿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蒋义国 陈家 +2 位作者 吴中亮 林丽白 冯苏妹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7-9,共3页
以乌拉坦1次腹腔注射(500mg/kg)和雌激素每周1次肌肉注射(50mg/kg)诱发小鼠肺肿瘤。以0.02%及0.2%的茶多酚溶液供小鼠饮用以研究茶多酚对肺肿瘤的抑制作用。18周后作肺肿瘤病理分析,饮茶多酚组发瘤率... 以乌拉坦1次腹腔注射(500mg/kg)和雌激素每周1次肌肉注射(50mg/kg)诱发小鼠肺肿瘤。以0.02%及0.2%的茶多酚溶液供小鼠饮用以研究茶多酚对肺肿瘤的抑制作用。18周后作肺肿瘤病理分析,饮茶多酚组发瘤率和发癌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平均肿瘤数和恶性肿瘤比例明显降低。高剂量茶多酚组平均肿瘤数明显低于低剂量茶多酚组。阳性对照组肺肿瘤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37.3%,饮用低剂量和高剂量茶多酚可使受体阳性率分别降低到19.5%与12.5%。结果提示茶多酚对药物联合诱导的肺肿瘤发生有抑制作用,在肺肿瘤预防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雌激素 乌拉坦 肺肿瘤
下载PDF
叶绿酸抑制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蒋义国 朱丽瑾 纪卫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 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探索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经叶绿酸抗转化处理后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 1 6HBE分别经二羟环氧苯并芘 (BPDE)单独处理及叶绿酸与BPDE联合处理后 ,提取 2种细胞的总RNA ,逆转录合成cDNA并以Cy3 -d... 目的 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探索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经叶绿酸抗转化处理后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 1 6HBE分别经二羟环氧苯并芘 (BPDE)单独处理及叶绿酸与BPDE联合处理后 ,提取 2种细胞的总RNA ,逆转录合成cDNA并以Cy3 -dCTP和Cy5 -dCTP荧光素分别标记制作探针。探针混合后与含 4 0 0 0个人类基因的芯片杂交。以ScanArray 40 0 0扫描仪扫描芯片 ,以GenPixPro 3 0软件分析荧光信号 ,然后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叶绿酸与BPDE联合处理的细胞样与BPDE单独处理的细胞样比较呈显差异表达的基因有 1 0 6个 ,其中 67个 (63 9% )下调 ,另 39个 (36 8% )上调。结论 叶绿酸的抗转化活性与应激反应基因 ,免疫相关基因 ,DNA合成和修复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酸 基因芯片 抗细胞转处
下载PDF
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医学信息资源 被引量:6
9
作者 蒋义国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281-283,共3页
结合经验 ,提出在医学科学研究中有效利用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措施 :选用检索工具、掌握医学导航、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网上学术交流、了解网上信息质量等。介绍了有关检索工具与导航系统 。
关键词 网络 医学科研 信息
下载PDF
帕金森病相关的线粒体多态性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义国 Tammy Ellis +1 位作者 周兰兰 Anne R Greenlee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荧光杂交探针和熔解曲线分析方法,检测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快速而可靠的技术,为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全血中提取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素标记探针,在... 目的建立基于荧光杂交探针和熔解曲线分析方法,检测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快速而可靠的技术,为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全血中提取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素标记探针,在LightCycler仪器上进行实时PCR和熔解曲线分析,根据检测探针上特异等位基因的荧光探针的熔点温度(Tm值)给样本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测序验证熔解曲线分析结果。结果在线粒体DNA的1719、4580、7028、8251、9055、10398、12308、13368、13708和16391位点上的野生型向突变型变化,引起检测探针的Tm值依次降低6.51、8.29、3.26、7.82、4.79、2.84、2.73、9.04、8.53和9.52℃。熔解曲线分析获得的150个基因型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100/一致。结论荧光杂交探针技术能快速和有效地检测线粒体DNA多态性。这种方法将能够用于大规模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并有助于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识别遗传易感生物标志和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多态性 杂交探针
下载PDF
荧光杂交探针技术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义国 Tammy Ellis +1 位作者 周兰兰 Anne R.Greenlee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荧光杂交探针技术快速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方法提取线粒体DNA,在LightCycler仪器上进行实时PCR和熔解曲线分析,测序验证。结果熔解曲线分析获得的150个基因型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100%一致。结论实时PCR和杂交探针...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荧光杂交探针技术快速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方法提取线粒体DNA,在LightCycler仪器上进行实时PCR和熔解曲线分析,测序验证。结果熔解曲线分析获得的150个基因型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100%一致。结论实时PCR和杂交探针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实时PCR 杂交探针
下载PDF
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16HBE细胞转化最佳实验方案
12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堃 陈学敏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7-139,178,共4页
目的 采用客观又简单的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率的指标来探索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 16 HBE细胞转化的理想实验方案 ,构建恶性转化的细胞模型。方法 根据细胞存活率试验及克隆形成率试验确定诱导的剂量 ,以不同剂量二羟环氧苯并芘 1次或多... 目的 采用客观又简单的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率的指标来探索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 16 HBE细胞转化的理想实验方案 ,构建恶性转化的细胞模型。方法 根据细胞存活率试验及克隆形成率试验确定诱导的剂量 ,以不同剂量二羟环氧苯并芘 1次或多次处理细胞 ,观察培养的不同阶段转化灶出现情况 ,用软琼脂培养鉴定其锚着依存性生长的恶性特征 ,比较各组转化细胞的集落形成率。结果 以 0 .1、0 .5、1.0、2 .0 μmol/ L的剂量 ,对细胞多次间断染毒 ,传代 15次 ,是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 16 HBE细胞恶性转化的理想方案 ,其集落形成率分别为 2 .0‰、5 .5‰、7.0‰、10 .5‰ ,剂量 -反应关系呈现良好的直线相关 ,r=0 .9741,P<0 .0 5。结论 二羟环氧苯并芘能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 HBE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羟环氧苯并芘 恶性转化 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细胞转化 诱导 环境污染物 化学污染物
下载PDF
Internet信息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义国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5期393-394,共2页
关键词 INTERNET 信息医学科研 网络期刊 应用
下载PDF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筛选二羟环氧苯并芘致癌相关基因片段
14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堃 +2 位作者 陈学敏 易菲 冯苏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 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分离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恶性转化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先从细胞中提取mRNA并合成双链cDNA ,双链DNA以Sau3AI内切酶消化 ,连接接头并经PCR扩增。以BPDE诱导恶变细胞的cDNA为“... 目的 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分离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恶性转化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先从细胞中提取mRNA并合成双链cDNA ,双链DNA以Sau3AI内切酶消化 ,连接接头并经PCR扩增。以BPDE诱导恶变细胞的cDNA为“检测子”、以对照组细胞cDNA为“驱赶子”进行消减杂交。结果 经 3轮消减杂交后分离出 5个cDNA片段 ,在琼脂糖凝胶上清晰显示 2 10bp以下的 5条条带 ,这些片段分别与总RNA作Northern印迹杂交证实它们均来自BPDE诱变的细胞。结论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是筛选化学致癌相关基因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恶性转化相关基因 二羟环氧苯并芘
下载PDF
绿茶提取物对小鼠肺肿瘤发生的影响
15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坤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5-345,共1页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 肺肿瘤 小鼠 影响
下载PDF
多噻烷大鼠体内代谢的研究
16
作者 蒋义国 夏世钧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9-20,10,共3页
多噻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本实验采用高效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等方法对多噻烷灌胃大鼠尿中主要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多噻烷体内代谢转化迅速、完全,多噻烷在体内经脱硫作用依次转化为杀虫环和沙蚕... 多噻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本实验采用高效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等方法对多噻烷灌胃大鼠尿中主要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多噻烷体内代谢转化迅速、完全,多噻烷在体内经脱硫作用依次转化为杀虫环和沙蚕毒素,然后进一步发生甲基结合、氧化及脱甲基反应。其代谢转化为解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蚕毒素 多噻烷 杀虫剂 大鼠 代谢
下载PDF
多噻烷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17
作者 蒋义国 夏世钧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84-87,共4页
采用HPLC、GC和GC-MS对新农药多噻烷灌胃大鼠尿中主要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多噻烷经脱硫作用转化为杀虫环与杀蚕毒素,然后进一步发生甲基结合、氧化及脱甲基反应。共分离鉴定出5种代谢产物。
关键词 多噻烷 代谢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下载PDF
葡糖醛酸结合反应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蒋义国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是一组多酶体系,主要分布于内质网膜上,膜磷脂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对酶的活性有很大影响,各种同工酶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受相应的诱导剂诱导。含羟基、羧基、氨基和巯基功能基团的外来化合物和内源性代谢产物易与葡糖醛...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是一组多酶体系,主要分布于内质网膜上,膜磷脂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对酶的活性有很大影响,各种同工酶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受相应的诱导剂诱导。含羟基、羧基、氨基和巯基功能基团的外来化合物和内源性代谢产物易与葡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物。肝脏是葡糖醛酸结合反应的主要场所,肝外尤其是胃肠道和肾脏中的结合反应也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还就疾病对其结合反应的影响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醛酸 结合反应 UDPGT UDPGA
下载PDF
农药多噻烷纯品的制备与鉴定
19
作者 蒋义国 夏世钧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63-66,共4页
多噻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反相制备柱有效地制备出多噻烷纯品,并以高效液相色谱、高效薄层色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对制备纯品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 多噻烷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机 高效薄层色谱
下载PDF
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实践
20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堃 吴中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7年第6期33-33,共1页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使人类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根本途径和有效的手段。我们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就加强环境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环境教育 预防医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