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控制与文化同化:芝加哥学派亚文化研究的理论遗产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尹金凤 蒋书慧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49,共6页
亚文化研究肇始于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以芝加哥为据点,把流浪汉、吸毒者、城市移民等"边缘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实证经验和参与考察等方法对各类亚文化群体进行实地调研,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态""社会解... 亚文化研究肇始于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以芝加哥为据点,把流浪汉、吸毒者、城市移民等"边缘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实证经验和参与考察等方法对各类亚文化群体进行实地调研,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态""社会解组""问题解决"等理论。芝加哥学派注重将青年亚文化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认为亚文化群体被边缘化的真正原因是该群体与周围情境的隔离与冲突,他们对于亚文化的基本态度是约束和管控,也试图找寻有效措施来缓解紧张的冲突关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尽管芝加哥学派研究的亚文化现象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并不完全一样,但其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今天的亚文化研究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学派 亚文化 标签理论 越轨社会学 经验研究
下载PDF
短视频传播中的土味文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尹金凤 蒋书慧 《新媒体与社会》 2020年第2期278-292,共15页
土味文化是伴随短视频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典型网络亚文化。结合芝加哥学派、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以及后亚文化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短视频社区已成为乡镇群体自我展演的舞台,他们在此建构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却被贴上了“土味”标签。... 土味文化是伴随短视频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典型网络亚文化。结合芝加哥学派、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以及后亚文化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短视频社区已成为乡镇群体自我展演的舞台,他们在此建构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却被贴上了“土味”标签。事实上,不同的用户对土味文化有着不同的情感与态度。乡镇群众通过仪式的抵抗形成了“想象的共同体”,却也在情感的高度链接中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部分主流群体则借助土味视频寻找丢失的记忆。当下,人们对于土味文化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这主要表现在新媒体时代城市群体对土味文化中的真实性、乡村性以及民俗性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对于融合城乡文化、消解阶层区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土味文化 情感表达 价值认同
下载PDF
后真相、场景与视频化生存: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转机
3
作者 蒋书慧 《传播力研究》 2020年第13期73-74,共2页
如今融媒体时代,后真相、场景与视频化生存凸显的三大特征对电视媒体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重的重要转机。当事实变得更加难以触碰,可信度最高的电视媒体所生产的新闻依旧是人们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作为家庭重要活动场景的“看... 如今融媒体时代,后真相、场景与视频化生存凸显的三大特征对电视媒体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重的重要转机。当事实变得更加难以触碰,可信度最高的电视媒体所生产的新闻依旧是人们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作为家庭重要活动场景的“看电视”,或许能为孤独的都市人带来心理上的慰藉;视频化的生存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媒介实践,与其相像性最高的电视媒介应借力顺势而为。要抓住这三个转机,电视媒体需要发挥公信力优势,努力挖掘事实真相;将信息与场景适配,为用户定制专属内容;结合短视频形式,利用多渠道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电视媒体 后真相 场景
下载PDF
城市信用卡发展潜力研究
4
作者 宋文静 蒋书慧 《中国信用卡》 2020年第5期49-63,共15页
近年来,银行业发展进入换挡期,调整业务结构、加大零售板块掘金力度成为多数银行战略转型的方向,而信用卡作为零售板块的重要业务之一,逐渐成为各银行的重要发力点。2017年以来,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但诸多因素依然影响着信用卡... 近年来,银行业发展进入换挡期,调整业务结构、加大零售板块掘金力度成为多数银行战略转型的方向,而信用卡作为零售板块的重要业务之一,逐渐成为各银行的重要发力点。2017年以来,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但诸多因素依然影响着信用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如一线城市同业竞争激烈,一二线城市线下发卡较难,BATJ垄断互联网流量等。因此,针对不同城市发展特征进行差异化布局,制定不同的发卡策略高效获客,进而找到新的产能突破口,成为当前各发卡行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对某银行信用卡市场分析和全国各线城市市场分析,本文拟对城市信用卡发展潜力挖掘进行研究并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用卡 银行业发展 一线城市 发卡行 同业竞争 差异化发展 可持续发展 线下
下载PDF
网络短视频生产中乡镇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 被引量:25
5
作者 尹金凤 蒋书慧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73,共7页
乡镇青年的影像表达已成为其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场域。本文通过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从同一性和差异性维度研究网络短视频生产中乡镇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路径。研究发现,乡镇青年通过虚拟空间中的归属找寻和情感连接建构同一性,... 乡镇青年的影像表达已成为其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场域。本文通过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从同一性和差异性维度研究网络短视频生产中乡镇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路径。研究发现,乡镇青年通过虚拟空间中的归属找寻和情感连接建构同一性,获取群体认同;同时,他们又以城市人为镜,通过视觉符号景观的臆想和独特的风格展演建构差异性,形成自我认同。乡镇青年参与生产的短视频体现了他们对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折射出我国农村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特色进程,因此,应继续发挥此类亚文化产品在青年社会化和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重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短视频 乡镇青年 亚文化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