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蒋云福 罗玲 +2 位作者 林朋 刘玲君 黄海霞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6-50,共5页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炮姜、干姜和高良姜中Ca、Fe、Cu、Mn、Zn、Cd、Pb等七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不同姜之间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炮姜中Fe、Cu、Zn、Cd的含量都高于干姜和高良姜,...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炮姜、干姜和高良姜中Ca、Fe、Cu、Mn、Zn、Cd、Pb等七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不同姜之间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炮姜中Fe、Cu、Zn、Cd的含量都高于干姜和高良姜,高良姜中Mn、Pb的含量远远高于炮姜和干姜,而干姜中Ca的含量又是三种姜中含量最高的,其含量达到了2298.80 mg.kg-1。总的来说,三种姜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差异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改性腐殖酸去除水中氟化物性能研究
2
作者 蒋云福 仁付莉 +4 位作者 唐源 周婉莹 马薇 廖洋 赵仕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0-196,共7页
以腐殖酸(HA)为原材料,通过络合铝离子改性处理,制备了新型除氟吸附剂(HAAl)。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能谱(EDS)对该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中F^-的吸... 以腐殖酸(HA)为原材料,通过络合铝离子改性处理,制备了新型除氟吸附剂(HAAl)。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能谱(EDS)对该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中F^-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 H值为4~10时HAAl均对水中F-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其饱和吸附量为60.606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描述,表现为化学吸附;共存阴离子Cl^-、HCO3^-和NO3^-对氟的吸附影响较小,HAAl吸附剂除氟率可达85.99%,出水氟质量浓度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此外,HAAl铝不易脱落,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腐殖酸 改性 吸附
下载PDF
基于杨梅单宁制备Pt/SiO_2-C催化剂及其对肉桂醛选择性催化加氢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方超 陈亚君 +4 位作者 毛卉 赵俊 蒋云福 赵仕林 马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以天然植物多酚杨梅单宁(BT)改性的SiO2为载体,经吸附Pt4+、Na BH4还原和碳化处理制得Pt/SiO2-C催化剂.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肉桂醛液相选择性催化加氢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杨梅单宁分子的分散稳定作用,使碳化... 以天然植物多酚杨梅单宁(BT)改性的SiO2为载体,经吸附Pt4+、Na BH4还原和碳化处理制得Pt/SiO2-C催化剂.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肉桂醛液相选择性催化加氢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杨梅单宁分子的分散稳定作用,使碳化过程中纳米Pt粒子粒径适度增长且保持高度分散.碳化温度影响杨梅单宁的脱除效果、纳米Pt粒子晶型与粒径,以及载体的比表面积与孔径,最终影响肉桂醛催化加氢性能.500℃碳化处理得到的Pt/SiO2-C-500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在乙醇为溶剂,323.25 K和2MPa氢压条件下,肉桂醛6 h转化率为82.98%,生成肉桂醇的选择性达到91.33%,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同时,该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仍为第一次反应活性的81.18%,体现出优良的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单宁 铂纳米粒子 二氧化硅 肉桂醛 选择性加氢性能 Pt/SiO2-C催化剂
下载PDF
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与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廖洋 梁海鹏 +3 位作者 黄春萍 赵俊 蒋云福 赵仕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7-786,646,共10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其经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由此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其污染控制和治理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其经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由此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其污染控制和治理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土壤既是POPs的天然汇,又是POPs迁移转化的枢纽.就POPs在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现状、控制与修复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土壤环境 控制与修复 发展趋势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牡荆中牡荆素的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罗娅君 边清泉 +2 位作者 陈佳 蒋云福 陈驹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8-421,共4页
建立了牡荆中牡荆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对牡荆资源进行评价,为牡荆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样品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色谱柱为菲罗门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4∶6),流速为1.0 mL.min-1,检测... 建立了牡荆中牡荆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对牡荆资源进行评价,为牡荆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样品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色谱柱为菲罗门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4∶6),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0 nm,进样量为5μL,在柱温30℃时对牡荆中牡荆素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度良好,牡荆素在0.04520~0.406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63%。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牡荆中牡荆素的含量测定及药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 牡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单宁酚醛树脂的制备及序批式光自芬顿降解应用
6
作者 蒋云福 赵翔 +3 位作者 龚世琼 黄浚源 马骏 廖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614-623,共10页
光自芬顿体系可利用原位生成的H_(2)O_(2)产生·OH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降解矿化性能,并有清洁、高效、安全等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光催化剂的自降解以及活性物种产量较低等问题.利用杨梅单宁和甲醛制备出稳定的单宁... 光自芬顿体系可利用原位生成的H_(2)O_(2)产生·OH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降解矿化性能,并有清洁、高效、安全等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光催化剂的自降解以及活性物种产量较低等问题.利用杨梅单宁和甲醛制备出稳定的单宁酚醛树脂,并构建出序批式光自芬顿降解体系,即分设反应池与降解池、并行多个反应器以提高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反应管数对2,4-DCP的浓度降低效果由58.6%(单反应管)提升至80.4%(三反应管),并且该流动降解体系具有广泛适用性,对2,4-DCP(69.8%)、苯酚(59.2%)、磺胺甲基嘧啶(64.9%)和甲硝唑(57.9%)均具有可观的浓度降低效果.本文有望完善光自芬顿体系相关理论,为在攀枝花等太阳能丰富地区的实际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酚醛树脂 光催化 芬顿 序批式
下载PDF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
7
作者 蒋云福 赵晨晖 +1 位作者 谢立 孙博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16期175-177,共3页
尽管我国综合实力及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环境治理的基本特征,浅析我国环境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对策和建议,力求为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生态环境 现代化
下载PDF
天然调味品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8
作者 蒋云福 罗玲 +1 位作者 林朋 王秀峰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42-43,共2页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7种天然调味品中Fe,Cu,Zn,Mn,Pb,Cd等6种微量元素,比较分析不同调味品之间微量元素的差异,为人们的饮食调味提供可靠的参数。结果表明,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对高良姜中各元素进行了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6%~108%,...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7种天然调味品中Fe,Cu,Zn,Mn,Pb,Cd等6种微量元素,比较分析不同调味品之间微量元素的差异,为人们的饮食调味提供可靠的参数。结果表明,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对高良姜中各元素进行了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6%~108%,RSD平均值在0.27%~4.48%。7种常用天然调味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调味品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焙烧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l^-和SO_4^(2-)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春艳 蒋云福 +3 位作者 赵俊 方超 沈跃跃 赵仕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19-1726,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Mg)∶n(Al)=3∶1的镁铝水滑石(LDH),进一步通过焙烧得到改性产物LDO,用XRD与FT-IR对LDO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其对水中Cl^-和SO_4^(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400℃时,LDO对Cl^-和SO_4^(2-)的吸附量较焙...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Mg)∶n(Al)=3∶1的镁铝水滑石(LDH),进一步通过焙烧得到改性产物LDO,用XRD与FT-IR对LDO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其对水中Cl^-和SO_4^(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400℃时,LDO对Cl^-和SO_4^(2-)的吸附量较焙烧前分别提高了75.00%和78.20%;p H值在4~10之间,LDO对Cl^-和SO_4^(2-)的吸附量基本无变化;LDO对Cl^-和SO_4^(2-)的吸附分别符合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均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1.88和227.79 mg/g。LDO对不同浓度的盐渍土洗盐废水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LDO对洗盐废水中Cl^-和SO_4^(2-)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LDO投加量相同情况下,Cl^-和SO_4^(2-)浓度分别为60.71和50.03 mg/L时,LDO对Cl^-和SO_4^(2-)的吸附量分别为16.97和22.85 mg/g;当废水中Cl^-和SO_4^(2-)浓度分别为585.75和513.08 mg/L时,LDO对Cl^-和SO_4^(2-)的吸附量分别为0.89和112.47 mg/g。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DO处理轻度的氯化物(氯化物硫酸盐)型盐渍土洗盐废水和中度硫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型盐渍土洗盐废水时,吸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焙烧 吸附 Cl^- SO_4^(2-)
原文传递
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和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娅君 边清泉 +2 位作者 李雪 蒋云福 夏代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规律和分布特性。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牡荆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含量,色谱柱:菲罗门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6),流速1.0 mL.min...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规律和分布特性。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牡荆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含量,色谱柱:菲罗门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35℃,进样量5μL。结果牡荆茎、花中牡荆素含量极少,牡荆叶中牡荆素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6~7月含量最高(1.380%~1.465%),随着牡荆花的盛开和牡荆子的形成到成熟,牡荆叶中牡荆素的含量逐渐降低,9~10月含量最低(0.720%~0.751%)。随着牡荆籽的成熟,牡荆籽中含量逐渐增加(0.435%~1.231%)。结论牡荆不同部位牡荆素的含量随采收期不同而变化,为确定牡荆适宜采收期和药用部位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 牡荆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积累动态 分布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