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寿棠论治产后病学术思想钩玄
1
作者
蒋亚联
林书馨
李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32-934,共3页
晚清名医石寿棠取法伤寒、温病之说,并以所创“燥湿辨证”法论治产后疾病。石寿棠认为产后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血亏虚生燥,治法当和血导瘀,适以养血滋阴。产后病用药需辨患者体质之阴阳与药物之润燥,慎用辛温之品,重视开阖之机。石寿棠提...
晚清名医石寿棠取法伤寒、温病之说,并以所创“燥湿辨证”法论治产后疾病。石寿棠认为产后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血亏虚生燥,治法当和血导瘀,适以养血滋阴。产后病用药需辨患者体质之阴阳与药物之润燥,慎用辛温之品,重视开阖之机。石寿棠提出产后痉病为血不养肝,肝风内动所致,宜治以温润、甘润,生化汤并非人人皆宜;产后癫狂为败血冲心所致,治疗当辨明轻重缓急,急者用热童便,轻者实证用生化汤,重者实证用回生丹;产后温病为感受温邪,邪入血室所致,治法当顾定气血为主,兼顾少阳,虽不可轻用汗下,若辨证准确,必要时亦可用之。石寿棠将“燥湿辨证”贯穿产后病诊治的始终,为现代中医妇科临床辨证及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寿棠
产后病
《医原》
《温病合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TRAW+10分期的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调查
2
作者
林书馨
李莉
+3 位作者
徐宁宁
黄佳佳
蒋亚联
江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95-2301,共7页
【目的】基于生殖衰老分期(STRAW)+10调查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中医体质调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纳入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共90例,根据STRAW+10...
【目的】基于生殖衰老分期(STRAW)+10调查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中医体质调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纳入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共90例,根据STRAW+10分期标准分为绝经过渡早期(-2期)组49例、绝经过渡晚期(-1期)组24例、绝经后期早期(+la期)组17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分析不同STRAW+10分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不同STRAW+10分期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结果】(1)绝经过渡早期(-2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14例(29.79%),其次为平和质10例(21.28%),再次之为阴虚质和血瘀质各6例(12.76%);绝经过渡晚期(-1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6例(25.00%),其次为平和质和血瘀质各4例(16.66%),再次之为气虚质和痰湿质各3例(12.50%);绝经后期早期(+la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7例(46.67%),其次为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各2例(13.33%),再次之为气虚质、气郁质各1例(6.67%)。(2)绝经过渡早期(-2期)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4.55±7.46)、(35.55±10.61)分,均高于绝经过渡晚期(-1期)患者的(33.83±7.73)、(35.46±11.35)分和绝经后期早期(+la期)患者的(35.65±8.67)、(36.59±12.07)分,且均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结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以阳虚质为主,平和质随着分期的进展逐渐减少,而偏颇体质从阴虚质、血瘀质逐渐转变为气虚质、痰湿质,再到痰湿质、血瘀质;随着分期进展,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本虚更虚而标实之邪也在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10分期
围绝经期
代谢综合征
中医体质
偏颇体质
阳虚质
广州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散剂应用源流考
被引量:
4
3
作者
翟惠奇
蒋亚联
+1 位作者
陈炜璇
于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94-1996,共3页
散剂是中药常用剂型之一,与病证、治法及疗效密切相关,包括吞散剂和煮散剂。散剂遥出东汉,自汉至清,散剂呈现兴起、发展、兴盛、衰落的变化局面,鼎盛于宋,而衰落于明清,煮散剂宋时随吞散剂发展一齐到达顶峰,而衰落速于吞散剂。散剂应用...
散剂是中药常用剂型之一,与病证、治法及疗效密切相关,包括吞散剂和煮散剂。散剂遥出东汉,自汉至清,散剂呈现兴起、发展、兴盛、衰落的变化局面,鼎盛于宋,而衰落于明清,煮散剂宋时随吞散剂发展一齐到达顶峰,而衰落速于吞散剂。散剂应用与疾病特点息息相关,是基于具体病情而选用与之相适应制剂。治法上,散剂汗、消二法贯穿历代,主治水液代谢异常与慢性疾病。吞散剂以消法为主,主治水湿停聚与气滞类疾病;煮散剂以汗法贯穿,主治病症广泛。散剂药物整体而言具有发展性,吞散剂与煮散剂之间有别,即吞散中含有不适宜煎煮之药物;在药性上从汉至清则呈现从偏于温热到偏于寒凉的转变。于散剂发展而言,基于破壁饮片于超微粉技术下的新型散剂是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剂
应用源流
考证
病症
发展
现代剂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寿棠论治产后病学术思想钩玄
1
作者
蒋亚联
林书馨
李莉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32-934,共3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22307)。
文摘
晚清名医石寿棠取法伤寒、温病之说,并以所创“燥湿辨证”法论治产后疾病。石寿棠认为产后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血亏虚生燥,治法当和血导瘀,适以养血滋阴。产后病用药需辨患者体质之阴阳与药物之润燥,慎用辛温之品,重视开阖之机。石寿棠提出产后痉病为血不养肝,肝风内动所致,宜治以温润、甘润,生化汤并非人人皆宜;产后癫狂为败血冲心所致,治疗当辨明轻重缓急,急者用热童便,轻者实证用生化汤,重者实证用回生丹;产后温病为感受温邪,邪入血室所致,治法当顾定气血为主,兼顾少阳,虽不可轻用汗下,若辨证准确,必要时亦可用之。石寿棠将“燥湿辨证”贯穿产后病诊治的始终,为现代中医妇科临床辨证及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关键词
石寿棠
产后病
《医原》
《温病合编》
分类号
R271.43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TRAW+10分期的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调查
2
作者
林书馨
李莉
徐宁宁
黄佳佳
蒋亚联
江玲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山市中医院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95-2301,共7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编号:20212063)。
文摘
【目的】基于生殖衰老分期(STRAW)+10调查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中医体质调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纳入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共90例,根据STRAW+10分期标准分为绝经过渡早期(-2期)组49例、绝经过渡晚期(-1期)组24例、绝经后期早期(+la期)组17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分析不同STRAW+10分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不同STRAW+10分期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结果】(1)绝经过渡早期(-2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14例(29.79%),其次为平和质10例(21.28%),再次之为阴虚质和血瘀质各6例(12.76%);绝经过渡晚期(-1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6例(25.00%),其次为平和质和血瘀质各4例(16.66%),再次之为气虚质和痰湿质各3例(12.50%);绝经后期早期(+la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7例(46.67%),其次为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各2例(13.33%),再次之为气虚质、气郁质各1例(6.67%)。(2)绝经过渡早期(-2期)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4.55±7.46)、(35.55±10.61)分,均高于绝经过渡晚期(-1期)患者的(33.83±7.73)、(35.46±11.35)分和绝经后期早期(+la期)患者的(35.65±8.67)、(36.59±12.07)分,且均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结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以阳虚质为主,平和质随着分期的进展逐渐减少,而偏颇体质从阴虚质、血瘀质逐渐转变为气虚质、痰湿质,再到痰湿质、血瘀质;随着分期进展,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本虚更虚而标实之邪也在加重。
关键词
STRAW+10分期
围绝经期
代谢综合征
中医体质
偏颇体质
阳虚质
广州地区
Keywords
STRAW+10 staging
perimenopause
metabolic syndr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biased constitutions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Guangzhou
分类号
R271.29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散剂应用源流考
被引量:
4
3
作者
翟惠奇
蒋亚联
陈炜璇
于洋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94-1996,共3页
文摘
散剂是中药常用剂型之一,与病证、治法及疗效密切相关,包括吞散剂和煮散剂。散剂遥出东汉,自汉至清,散剂呈现兴起、发展、兴盛、衰落的变化局面,鼎盛于宋,而衰落于明清,煮散剂宋时随吞散剂发展一齐到达顶峰,而衰落速于吞散剂。散剂应用与疾病特点息息相关,是基于具体病情而选用与之相适应制剂。治法上,散剂汗、消二法贯穿历代,主治水液代谢异常与慢性疾病。吞散剂以消法为主,主治水湿停聚与气滞类疾病;煮散剂以汗法贯穿,主治病症广泛。散剂药物整体而言具有发展性,吞散剂与煮散剂之间有别,即吞散中含有不适宜煎煮之药物;在药性上从汉至清则呈现从偏于温热到偏于寒凉的转变。于散剂发展而言,基于破壁饮片于超微粉技术下的新型散剂是其方向。
关键词
散剂
应用源流
考证
病症
发展
现代剂型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寿棠论治产后病学术思想钩玄
蒋亚联
林书馨
李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STRAW+10分期的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调查
林书馨
李莉
徐宁宁
黄佳佳
蒋亚联
江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散剂应用源流考
翟惠奇
蒋亚联
陈炜璇
于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