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缝合与股动脉切开在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蒋京军 卿洪琨 +5 位作者 张小明 张学民 李伟 沈晨阳 李清乐 焦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0-854,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与传统股动脉切开行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临床资料,评估预置缝合线技术(preclose technique)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EVAR...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与传统股动脉切开行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临床资料,评估预置缝合线技术(preclose technique)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EVAR手术的81例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CT显示存在肾下腹主动脉瘤或降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瘤体最大直径>4.5 cm,达到手术治疗指征,且双侧股动脉、髂动脉条件良好,管腔无中重度狭窄,股动脉前壁无严重钙化,既可行经皮穿刺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percutaneous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PEVAR),也可行传统切开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open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OEVAR),根据患者对手术切口意向分为PEVAR组与OEVAR组。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技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等数据,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VAR组共44例患者78处股动脉切口,OEVAR组共37例患者65处股动脉切口。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伴随疾病、平均植入支架数量、支架输送系统外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VAR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OEVAR组[(119.1±102.0)min vs.(163.6±61.9)min,P=0.025],术中出血量少于OEVAR组[(64.7±97.0)m L vs.(98.6±88.3)m L],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两组技术成功率(94.9%vs.95.4%,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VAR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OEVAR组明显缩短[(7.8±2.8)d vs.(12.3±7.2)d,P<0.001];PEVAR组术后2处切口出现皮下血肿,OEVAR组术后出现7处切口并发症,其中3处淋巴漏,3处入路动脉狭窄导致的下肢缺血,1处皮下血肿,OEVAR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PEVAR组多(2.6%vs.10.8%),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结论:采用预置缝合线技术经皮穿刺途径完成EVAR安全有效,与传统股动脉切开相比,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穿刺术
下载PDF
自膨式裸支架治疗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被引量:8
2
作者 蒋京军 张小明 +5 位作者 张学民 李伟 沈晨阳 李清乐 孙占国 何长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并行介入治疗的10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均为男性,年龄44~66岁,平均(53±8)岁,均表现为... 目的探讨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并行介入治疗的10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均为男性,年龄44~66岁,平均(53±8)岁,均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或脐周痛,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后行自膨式裸支架植入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7例植入1枚,3例植入2枚),术中肠系膜上动脉真腔血流恢复,残余狭窄率小于15%,技术成功率为100%;8例腹痛在术后当天缓解,2例在术后2d缓解。术后随访7~71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率100%,患者未再出现腹部不适症状;术后6、12、24个月腹部增强CT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和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明显瘤样扩张。结论自膨式裸支架植入治疗SISMAD是安全可行的,中长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介入治疗 支架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学习曲线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蒋京军 张小明 +6 位作者 李伟 张学民 贺致宾 李清乐 焦洋 张韬 何长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percutaneous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PEVAR)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8月我科同一主治医师完成的40例PEVAR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4组(G1~G4组),每组10例,对4组手术... 目的探讨完全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percutaneous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PEVAR)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8月我科同一主治医师完成的40例PEVAR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4组(G1~G4组),每组10例,对4组手术时间、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出血量、缝合器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G1组手术时间(19.9±4.3)min,显著长于G2组(16.4±3.9)min、G3组(10.4±2.1)min和G4组(10.3±1.5)min(q=3.484,P<0.05;q=9.458,P<0.05;q=9.557,P<0.05),G2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G3组和G4组(q=5.973,P<0.05;q=6.073,P<0.05),G3组和G4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q=0.100,P>0.05)。G1、G2组技术成功率均为80%,与G3、G4组(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χ~2=4.444,P=0.217)。4组在并发症、出血量和使用缝合器数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EVAR存在学习曲线,20例后完成PEVAR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血管缝合器 血管腔内手术 学习曲线
下载PDF
腹主动脉阻断球囊在骨盆肿瘤术中应用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京军 李伟 +2 位作者 焦洋 沈晨阳 张小明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10期330-331,共2页
目的:探讨和评估腹主动脉阻断球囊对减少骨盆肿瘤手术术中出血的作用。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的31例骨盆肿瘤病例。在行骨盆肿瘤手术前,运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置管,在肾下腹主动脉内留置阻断球囊,肿瘤切除过程中,... 目的:探讨和评估腹主动脉阻断球囊对减少骨盆肿瘤手术术中出血的作用。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的31例骨盆肿瘤病例。在行骨盆肿瘤手术前,运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置管,在肾下腹主动脉内留置阻断球囊,肿瘤切除过程中,阻断球囊完全阻断肾动脉以下动脉血供,术后撤除球囊。统计术中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瘤灶均完整切除,并完成骨盆重建或内固定术,无手术死亡。31例骨盆肿瘤术中出血400~4500ml,平均1450ml,手术时间为130~280min,平均185min,球囊阻断时间为25~95min,平均58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主动脉阻断球囊能显著减少骨盆肿瘤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阻断球囊 骨盆肿瘤 失血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6
5
作者 张学民 张韬 +6 位作者 张小明 刘慧鑫 蒋京军 李伟 焦洋 贺致宾 何长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1月我科85例DVT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47例...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1月我科85例DVT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47例(动脉CDT组25例,静脉CDT组22例),静脉系统溶栓组38例,3组均在抗凝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万U/d持续泵入,CDT组同期行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植入术,比较3组患肢深静脉溶栓率、消肿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央型DVT血栓溶栓率静脉CDT组最高(81.3±18.4)%,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5.1±17.6)%(q=6.648,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2.1±10.1)%(q=9.524,P〈0.05)。周围型DVT血栓溶栓率动脉CDT组最高(66.7±22.3)%,与静脉CDT组(45.8±21.7)%无统计学差异(q=2.807,P〉0.05),但显著高于静脉系统溶栓组(43.7±15.2)%(q=3.614,P〈0.05)。混合型DVT血栓溶栓率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静脉CDT组最高(71.7±18.2)%,显著高于动脉CDT组(55.1±9.3)%(q=3.714,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8.6±12.5)%(q=7.817,P〈0.05))。静脉CDT组消肿率(61.7±19.1)%,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1.2±10.1)%(q=7.157,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3.6±12.2)%(q=10.540,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3/25)、9.1%(2/22)、22.6%(8/35),无统计学差异(χ2=2.319,P=0.314)。结论 CDT治疗下肢DVT疗效好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中央型和混合型DVT,静脉CDT为首选方案;周围型DVT,动脉CDT疗效优于静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静脉系统溶栓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术治疗不可手术的慢性严重肢体缺血1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伟浩 张学民 +5 位作者 贺致宾 张小明 蒋京军 张韬 李伟 李清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2-364,共3页
肢体动脉闭塞导致的静息痛、肢体溃疡、坏疽等慢性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症状是威胁人类肢体健康、导致截肢的重要原因。周围动脉疾病年发病率为2.35%,年患病率达10.69%,其中每年有1%~3%的患者会进展为CLI,造成极... 肢体动脉闭塞导致的静息痛、肢体溃疡、坏疽等慢性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症状是威胁人类肢体健康、导致截肢的重要原因。周围动脉疾病年发病率为2.35%,年患病率达10.69%,其中每年有1%~3%的患者会进展为CLI,造成极大的社会负担[1]。虽然以球囊扩张支架成形为代表的微创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在近20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因为疾病病变的复杂性,以及全身合并症的制约,而无法接受开放或腔内手术治疗[2-3],不得不饱受疼痛的折磨,最终选择截肢或因并发症死亡[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肢体缺血 脊髓电刺激 外周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不同类型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旸 王悦 +3 位作者 李晓伟 王建六 蒋京军 魏丽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IV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12例IVL患者的临床情况,依照肿物主要延伸部位的不同,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比较三种类型IVL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IV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12例IVL患者的临床情况,依照肿物主要延伸部位的不同,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比较三种类型IVL患者临床特征、诊治及复发情况。结果:1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4.33岁,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5例。术前确诊5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0例,Ⅲ型2例。平均随访34.00±17.26个月。9例患者既往有子宫肌瘤相关手术史。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Ⅰ型IVL平均出血量6066.67±1900.88ml,Ⅱ型950.00±1135.78ml,Ⅲ型8060.00±12393.87ml(P>0.05)。2例复发,均为Ⅲ型患者。结论:将IVL依照肿物延伸部位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延伸至髂内静脉丛的Ⅲ型手术治疗较困难,较易复发;而局限于局部的Ⅱ型易误诊。应提高对不同类型IVL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 心脏内平滑肌瘤 子宫肌瘤
下载PDF
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143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小明 汪忠镐 +4 位作者 张学民 李伟 李清乐 蒋京军 焦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总结介入方法治疗布加氏综合征 143例的临床经验。 方法 男 92例 ,女 5 1例。年龄 6岁~ 6 5岁 ,平均 34 8岁。共 6种病理类型 :①下腔静脉 (InferiorVenaCava ,IVC)完全阻塞 71例 ;②IVC狭窄 36例 ;③IVC膜性阻塞伴小孔 2 9例 ... 目的 总结介入方法治疗布加氏综合征 143例的临床经验。 方法 男 92例 ,女 5 1例。年龄 6岁~ 6 5岁 ,平均 34 8岁。共 6种病理类型 :①下腔静脉 (InferiorVenaCava ,IVC)完全阻塞 71例 ;②IVC狭窄 36例 ;③IVC膜性阻塞伴小孔 2 9例 ;④肝静脉 (HV)膜性阻塞 3例 ;⑤近期IVC血栓形成 4例 ;⑥以上IVC病例中同时合并HV阻塞 14例。治疗方法包括 :(1)经股静脉行IVC破膜扩张或狭窄扩张 77例 ;(2 )经股静脉行IVC破膜扩张或狭窄扩张后IVC支架置入术 6 2例 ;(3)经皮经HV破膜扩张 3例 ;(4)经股静脉行IVC置管溶栓 4例 ;(5 )介入治疗后附加降低门脉高压手术 16例。 结果 介入治疗成功率90 2 % (12 9/ 143) ,IVC压力下降范围 (3~ 2 9)cmH2 O ,平均 12 1cmH2 O。发生并发症 8例 ,肺栓塞、支架迁移及支架术后HV阻塞各 2例 ,心包填塞和血胸各 1例。死亡 5例 ,2例死于肺栓塞 ,3例IVC支架术后二期附加肠腔侧侧分流术后死于肝昏迷 ,围手术期死亡率 3 5 % (5 / 143)。单纯IVC扩张病例复发率10 4% ,IVC扩张加支架置入术病例复发率 1 6 % ,其余各组尚无复发者。 结论 ①IVC或HV局限性病变且无继发新鲜血栓者 ,应首选行破膜扩张术。②IVC破膜扩张后出现弹性回缩或复发者应行IVC支架术。③IVC病变合并HV闭塞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氏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临床分型 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源自第四鳃弓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腔内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学民 孙占国 +4 位作者 郑宝石 黄凯 张小明 蒋京军 何长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8-550,共3页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约占胸主动脉动脉瘤的15%[1],由于近端锚定区解剖复杂,腔内治疗多需重建弓部分支动脉,较其他类型的胸主动脉瘤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既往的研究证实,高血压、吸烟、动脉粥样...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约占胸主动脉动脉瘤的15%[1],由于近端锚定区解剖复杂,腔内治疗多需重建弓部分支动脉,较其他类型的胸主动脉瘤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既往的研究证实,高血压、吸烟、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常见病因[1]。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段主动脉弓按Ishimaru分区为Z2区[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来自于左侧第四鳃弓,此区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病因、病情进展及治疗均有其特殊性,本研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了3例此类弓部动脉瘤,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先天畸形 血管内手术
下载PDF
去分支杂交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伟浩 李伟 +5 位作者 张学民 李清乐 焦洋 张韬 蒋京军 张小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1,共5页
目的:总结和对比去分支杂交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近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18例患者和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杂交手术组中,夹层动脉瘤、术前合并... 目的:总结和对比去分支杂交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近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18例患者和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杂交手术组中,夹层动脉瘤、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以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3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结果:去分支杂交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45±85)min,术中出血量为(955±599)mL,术后30 d发生并发症2例,没有截瘫,死亡1例,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死亡率为9.1%。传统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60±245)min,术中出血量为(6100±4536)mL,术后30 d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截瘫1例,死亡4例,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死亡率为22.2%。去分支杂交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手术(P<0.001),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1)。随访期内,杂交手术组二次手术4例,死亡3例,1年、5年和10年的全因生存率分别为72%、54%和29%;传统手术组二次手术1例,死亡5例,1年、5年和10年的全因生存率分别为81%、71%和35%。杂交手术和传统手术在全因生存率和动脉瘤生存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去分支杂交手术是一种治疗高危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但中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瘤 血管内操作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瘤的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小明 张永保 +2 位作者 李清乐 蒋京军 焦洋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37-142,共6页
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是一种累及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动脉瘤样变,因其死亡率高及手术难度大而成为血管外科治疗难点之一,其与降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主要区别为TAAA累及内脏动脉,手术治疗需要胸腹联合... 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是一种累及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动脉瘤样变,因其死亡率高及手术难度大而成为血管外科治疗难点之一,其与降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主要区别为TAAA累及内脏动脉,手术治疗需要胸腹联合切口,介入手术也不能简单使用直型覆膜支架治疗,因而,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技巧与降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截然不同。TAAA自然病程死亡率高,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放手术。而杂交手术,开窗支架、分支型支架及多层裸支架等介入治疗方法的应用使更微创的方式治疗TAAA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胸腹联合切口 介入治疗方法 裸支架 开窗 覆膜支架 ANEURYSM 动脉灌注 内脏动脉缺血 人工血管
下载PDF
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亚急性股腘动脉支架内血栓2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韬 张学民 +5 位作者 张小明 李伟 李清乐 焦洋 蒋京军 李伟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治疗急性-亚急性股腘动脉支架内血栓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21例因急性-亚急性股腘动脉支架内血栓行PMT(16例选择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系统,5例选择Angio... 目的探讨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治疗急性-亚急性股腘动脉支架内血栓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21例因急性-亚急性股腘动脉支架内血栓行PMT(16例选择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系统,5例选择AngioJet机械血栓切除系统),17例辅助动脉置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支架成形术。结果病变长度(15.5±4.9) cm。技术成功率Angiojet组100%(5/5);Rotarex组68.8%(11/16),5例联合CDT后成功率100%。辅助CDT 5例,残余病变行单纯PTA 12例,PTA辅助支架成形2例。临床成功率90.5%(19/21)。术后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中位数0.72(0.40~1.20),明显高于术前中位数0.26(0.00~0.76)(Z=-3.640,P=0.001)。远端动脉栓塞发生率28.6%(6/21),穿刺点出血3例(14.3%),无穿孔、夹层、支架移位和肾功能衰竭并发症。21例随访(13.5±6.1)月,6个月一期通畅率81.1%(17/21),二期通畅率100.0%(21/21),无死亡,1例(4.8%)术后2个月患足因坏疽合并感染行足部截肢。结论机械血栓清除术适用于急性-亚急性股腘动脉支架内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血栓清除术 血栓 支架 股动脉 腘动脉
下载PDF
情景式教学对提高医学研究生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韬 李伟 +5 位作者 李清乐 张学民 沈晨阳 蒋京军 焦洋 张小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目的:研究情景式教学对医学研究生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研究生住院医师以标准化病人家属模拟急诊病例病情告知和术前谈话,使用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沟通能力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开展医患... 目的:研究情景式教学对医学研究生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研究生住院医师以标准化病人家属模拟急诊病例病情告知和术前谈话,使用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沟通能力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开展医患沟通课堂培训以达到短期改善沟通能力目的。结果:培训前学生沟通能力普遍较低,与担任住院医师年资呈正相关,培训后学生对急诊术前手术谈话的沟通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情景式在医院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有助于提高医学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减少医疗纠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教育 医患沟通 情景式教学
下载PDF
INCRAFT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治疗腹主动脉瘤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清乐 李文睿 +5 位作者 张小明 张韬 李伟 张学民 焦洋 蒋京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INCRAFT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4月使用INCRAFT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治疗腹主动脉瘤20例资料,其中18例存在超适应证的不良瘤颈因素。局麻强化手术15例,气管插管全... 目的探讨INCRAFT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4月使用INCRAFT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治疗腹主动脉瘤20例资料,其中18例存在超适应证的不良瘤颈因素。局麻强化手术15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5例。均采用预置缝合器的经皮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例术中腹主动脉近端夹层,保守观察;其余19例无围术期不良事件。术后随访6~20(12. 0±4. 6)月,1例术后15个月出现Ⅰb型内漏,再次腔内修复,其余19例无不良事件。生存分析显示免于再干预率为术后12个月100%,术后18个月85. 7%。结论 INCRAFT腹主动脉支架系统可用于不良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手术,近期效果显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手术 不良瘤颈 覆膜支架
下载PDF
颈动脉硬化内膜剥脱术预防脑梗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明 张学民 +4 位作者 李伟 沈晨阳 焦洋 蒋京军 袁链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总结行颈动脉硬化内膜剥脱术的经验。方法 200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94例。行单纯颈动脉硬化内膜剥脱者84例(93次),其中在颈动脉转流管保护下完成64例(73次)。对于完全闭塞的13例患者行硬化内膜剥脱... 目的总结行颈动脉硬化内膜剥脱术的经验。方法 200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94例。行单纯颈动脉硬化内膜剥脱者84例(93次),其中在颈动脉转流管保护下完成64例(73次)。对于完全闭塞的13例患者行硬化内膜剥脱和取栓术。结果 13例完全闭塞的颈动脉2例部分再通,1例未再通,10例获完全再通;但1例获完全再通后5小时发现脑出血死亡。1例患者因脑缺氧时间过长最后呈植物状态。除1例术后早期并发一侧上肢麻木外,其他颈动脉狭窄者无论转流或非转流下行内膜剥脱者均未发生脑缺血并发症。随访发现1例行内膜剥脱术后局部再次狭窄20%左右。结论颈动脉硬化内膜剥脱术为一种安全的预防脑梗死方法,颈动脉转流能提高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脑梗死 动脉内膜剥脱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主动脉夹层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长顺 孙占国 +4 位作者 张学民 张小明 韩芳 张韬 蒋京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2期14-17,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咽喉部完全或不完全闭合,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作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的临床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等心血管...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咽喉部完全或不完全闭合,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作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的临床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等心血管疾病有重要联系。正确认识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本文综述当前OSAHS与主动脉夹层的关系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临床床旁教学中两种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韬 张学民 +4 位作者 李清乐 李伟 蒋京军 焦洋 张小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比较结合计算机虚拟临床情景教学的问题为基础学习与传统"小讲课—床旁示教—讨沦总结"两种教学方法的临床床旁教学效果。方法:对我院研究生住院医师随机分组采用新教学和传统方法分别实施病房床旁教学,并在结束后对两... 目的:比较结合计算机虚拟临床情景教学的问题为基础学习与传统"小讲课—床旁示教—讨沦总结"两种教学方法的临床床旁教学效果。方法:对我院研究生住院医师随机分组采用新教学和传统方法分别实施病房床旁教学,并在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知识考核和SEEQ(中文版)问卷调查。结果:新教学方法在学生价值感、教学热情与组织性、师生群体互动、课程管理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 (P<0.05),学生知识考核成绩也显著高于传统方法 (P<0.05)。结论:结合计算机虚拟临床情景的新教学方法可明显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减少临床教学中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学模型 计算机辅助教学 情景式教学
下载PDF
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洋 张小明 +6 位作者 张学民 李伟 蒋京军 李清乐 张韬 贺致宾 何长顺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788-791,820,共5页
目的:总结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例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病例资料,1例保守治疗,8例行腔内治疗。其中I型3例,行假腔栓塞治疗,II型5例,... 目的:总结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例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病例资料,1例保守治疗,8例行腔内治疗。其中I型3例,行假腔栓塞治疗,II型5例,行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结果:一期技术成功率100%,所有腔内治疗的患者夹层假腔均消失。术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10个月发现假腔再次显影,再次行栓塞治疗后假腔消失。结论: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临床少见但高危疾病,腔内治疗封闭夹层破口并闭合假腔,是治疗腹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I型内漏的处理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文睿 李清乐 +5 位作者 张小明 张韬 李伟 张学民 焦洋 蒋京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8年8月因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术后Ⅰ型内漏接受再干预的临床资料,14例共17处Ⅰ型内漏(3例双侧Ⅰb型),其中Ⅰa...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8年8月因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术后Ⅰ型内漏接受再干预的临床资料,14例共17处Ⅰ型内漏(3例双侧Ⅰb型),其中Ⅰa型4处,Ⅰb型13处。均根据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明确内漏类型,决定手术方式,随访并评估治疗结果。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例切口淋巴漏,加压包扎治疗。术后随访4~97个月,中位数41个月。2例(14. 3%)因内漏复发行再干预治疗。2例(14. 3%)死亡,其中1例可疑为主动脉相关事件。结论根据EVAR术后Ⅰ型内漏的部位、原因,施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手术 内漏 再干预
下载PDF
血管闭合器简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卿洪琨 张小明 +1 位作者 蒋京军 张学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8-552,共5页
血管闭合器是经皮血管穿刺后用于穿刺点止血的医疗器械,根据其原理大致可分为主动血管闭合器、压迫辅助闭合器及表面止血贴。它们可缩短介入治疗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创伤,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 血管闭合器是经皮血管穿刺后用于穿刺点止血的医疗器械,根据其原理大致可分为主动血管闭合器、压迫辅助闭合器及表面止血贴。它们可缩短介入治疗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创伤,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但每款闭合器均有其适用范围及学习曲线等,应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介入医师在采用闭合器前应熟知其特点并掌握常见并发症处理。本文综合闭合器厂家资料及近年相关研究文献,就数款常见血管闭合器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使用技巧等作一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器 人工压迫 胶原栓子 基于缝线的血管闭合器 预置缝线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