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南西南涡暴雨的热动力特征分析
1
作者 姚静 李培荣 +2 位作者 肖贻青 蒋伊蓉 王晓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5-666,共12页
利用10年(2013-2022年)4-10月逐日700 hPa高空图、西南低涡年鉴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陕西省站点降水数据对陕南西南涡暴雨个例进行了统计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 10年间共有119个暴雨日,其中由西南涡引起的暴雨日数38天,约... 利用10年(2013-2022年)4-10月逐日700 hPa高空图、西南低涡年鉴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陕西省站点降水数据对陕南西南涡暴雨个例进行了统计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 10年间共有119个暴雨日,其中由西南涡引起的暴雨日数38天,约占总暴雨日数的三分之一(32%),主要发生在5-9月,6月最多,根据统计降水时段多开始于夜间,结束于白天。(2)影响陕南的西南涡,源地主要是盆地涡,一般东移12~24 h后可造成陕南地区暴雨天气。陕南西南涡暴雨区主要位于700 hPa西南涡中心的东北象限附近,切变线以南区域,假相当位温的梯度大值区,500 hPa西风槽和副高外围西南气流的交汇区域且对应200 hPa强辐散区。(3)对西南涡的垂直结构研究表明,700 hPa强辐合中心位于正涡度中心东侧。这一区域与暴雨落区对应较好。高空急流下的强辐散引起空气质量调整,低层辐合,促使锋生。(4)存在三支水汽输送:通道一来自孟加拉湾西部的暖洋面;通道二源于孟加拉湾东部暖洋面;通道三源于南海洋面。暴雨期间秦巴山区地形产生的气旋式涡度、散度、水汽通量散度与系统性的涡度、散度和水汽通量散度叠加,增强低层辐合,这也是陕南西南涡暴雨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涡 地形涡度 锋生 对流不稳定 水汽追踪
下载PDF
榆林市雾的变化特征及地面气象条件分析
2
作者 蒋伊蓉 黄少妮 +2 位作者 郭云云 康磊 许晓艳 《陕西气象》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利用榆林市1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016—2020年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榆林地区雾的变化特征及地面气象条件。结果表明:(1)榆林地区各等级雾中强浓雾出现时数最多,特强浓雾鲜少出现;各等级雾都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多出... 利用榆林市1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016—2020年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榆林地区雾的变化特征及地面气象条件。结果表明:(1)榆林地区各等级雾中强浓雾出现时数最多,特强浓雾鲜少出现;各等级雾都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多出现于秋季,10月最多,日变化呈单峰型,07:00前后达到峰值。(2)雾整体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大雾和浓雾主要出现在东南部的吴堡、绥德、清涧等地,西部的定边、靖边出现最少,强浓雾和特强浓雾主要出现在东南部的绥德、米脂等地,北部的府谷次之。(3)大雾和浓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短,大多为1 h,强浓雾一旦生成,很难在短时间内消散;雾主要在夜间到凌晨生成,在日出后消散,强浓雾的生成和消散时段均比大雾和浓雾偏早且集中。(4)雾强度越强,对应地面相对湿度越高,温度露点差越低,气温和露点温度的降幅越大,风速越小;雾在地面各风向均可出现,但较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5)强浓雾由于发生时数多、持续时间长,是榆林市影响最严重的大雾天气,95%强浓雾出现条件为相对湿度大于95%和温度露点差小于1℃,风速基本小于2 m/s,这对强浓雾的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浓雾 时空变化 气象条件 露点温度 榆林市
下载PDF
汾渭平原至黄土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差异 被引量:3
3
作者 钱朋 朱彬 +4 位作者 刘慧敏 蒋伊蓉 张建康 高美美 康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7,共11页
利用2017~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逐小时地面臭氧(O_(3))和二氧化氮(NO_(2))数据,结合再分析气象数据集,分析了从汾渭平原至黄土高原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城市郊区(西安:500m、榆林:1100m和鄂尔多斯:1300m)O_(3)浓度的季-月-日变... 利用2017~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逐小时地面臭氧(O_(3))和二氧化氮(NO_(2))数据,结合再分析气象数据集,分析了从汾渭平原至黄土高原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城市郊区(西安:500m、榆林:1100m和鄂尔多斯:1300m)O_(3)浓度的季-月-日变化特征,以及导致三地O_(3)浓度差异可能的化学和气象成因.结果表明:与其他季节比较,夏季三地的O_(3)浓度都较高且差值较小,其中西安昼间O_(3)的净增量最大、夜间净减量也最大且前体物NO_(2)浓度最高,说明西安夏季白天O_(3)光化学反应最强烈、夜间NO滴定O_(3)效应也最强,榆林其次、鄂尔多斯最弱;冬季三地的O_(3)浓度都较低且差异较大,其中西安最低、鄂尔多斯最高,可能是由于冬季白天光化学反应都弱、夜间NO滴定O_(3)效应差异和高海拔地区背景O_(3)浓度高共同导致的,反映了三地O_(3)浓度水平差异不仅受不同NOx水平下局地化学作用影响,还由区域背景值决定.分析还发现,高海拔的鄂尔多斯和榆林二地O_(3)浓度在上午升高的速率快于西安,与二地边界层向上发展的速率一致,可能是由于此时的夹卷效应将高海拔自由对流层的高背景O_(3)向下湍流输送所致.在每个季节雨天夜间,三地的O_(3)浓度均高于其阴、晴天,但是这一差异在西安较弱,而在榆林和鄂尔多斯较强,这进一步意指高海拔地区近地面O_(3)在雨天夜间更强烈地受到高浓度背景O_(3)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降水的拖曳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雨天夜间NO的滴定作用减弱.本研究通过长期观测资料分析,推测了不同海拔高度对近地面O_(3)的影响机制,还需在更多地区进行分析和利用模式开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 NO_(2) 海拔高度 光化学反应 夹卷 背景浓度
下载PDF
陕西初夏臭氧污染事件及其成因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慧敏 蒋伊蓉 +1 位作者 高美美 张建康 《陕西气象》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关中平原至陕北黄土高原海拔渐次升高,大气污染物分布、排放源和下垫面特征均有较大变化。利用陕西省由南至北西安、延安、榆林三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及NCEP再分析产品,对2018年春末夏初(5月下旬至6月初)连续两次臭氧(... 关中平原至陕北黄土高原海拔渐次升高,大气污染物分布、排放源和下垫面特征均有较大变化。利用陕西省由南至北西安、延安、榆林三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及NCEP再分析产品,对2018年春末夏初(5月下旬至6月初)连续两次臭氧(O_(3))污染过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三市O_(3)质量浓度(用C(O_(3))表示)皆呈昼高夜低的日变化特征;三市日均C(O_(3))表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即榆林最高,延安次之,西安最低,较高海拔的黄土高原高背景O_(3)可能是榆林、延安C(O_(3))较高的重要原因。两次O_(3)污染发生在大气环流由春季型向夏季型过渡阶段,陕西处于500 hPa暖性高脊、850 hPa偏南风主导、地面静稳晴热的天气形势下,有利于光化学O_(3)生成以及大气低层O_(3)区域输送,其中西安的光化学生成对其日间C(O_(3))升高作用最明显。三市温度和C(O_(3))呈正相关,相同温度下,榆林的C(O_(3))最高;西安日间C(O_(3))与日照时数的相关关系明显好于其他二市;在低风速下,三城市C(O_(3))和风速呈正相关,而风速过大时,与C(O_(3))呈反相关;C(O_(3))与风速正负相关转折的风速阈值榆林最大、西安最小。这些气象因子与C(O_(3))的关系都指向高海拔地区的高背景O_(3)可能是陕西不同海拔高度日均C(O_(3))差异的原因。结合浓度风向及气团后向轨迹分析发现,偏东南风作用下可发生O_(3)的区域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环流形势 气象条件 后向轨迹 陕西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一次γ中尺度致洪大暴雨环境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井宇 陈闯 +2 位作者 马晓华 康磊 蒋伊蓉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年第6期17-25,共9页
为了提高对黄土高原γ中尺度致洪暴雨预报和预警能力,利用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5年7月18日黄土高原发生的一次γ中尺度致洪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00~200 h Pa... 为了提高对黄土高原γ中尺度致洪暴雨预报和预警能力,利用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5年7月18日黄土高原发生的一次γ中尺度致洪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00~200 h Pa深厚低涡和低层切变是这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发生前暴雨区大气层结对流不稳定增强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增长为强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暴雨发生前地面图上生成的湿焓高能中心、850 h Pa和700 h Pa等压面上生成的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高值中心和暴雨落区形成很好的对应关系;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中β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加强对强降水有直接影响;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在雷达回波图上体现为多个对流单体组成的带状回波,影响暴雨区的对流单体回波中心强度>50 d BZ,径向速度场分析表明γ中尺度气旋性辐合的生成和维持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 茁中尺度对流云团 大暴雨
下载PDF
引起陕北暴雨的西北涡特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蒋伊蓉 李晓利 +1 位作者 刘慧敏 侯柯然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6-654,共9页
利用2010-2019年地面自动站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陕北地区西北涡暴雨个例进行统计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陕北暴雨有1/3以上是由西北涡引起,基本都发生在7-8月;西北涡多于青海西部生成,一般东移3... 利用2010-2019年地面自动站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陕北地区西北涡暴雨个例进行统计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陕北暴雨有1/3以上是由西北涡引起,基本都发生在7-8月;西北涡多于青海西部生成,一般东移36~48 h后可造成陕北地区暴雨天气;陕北西北涡暴雨是在高空急流、高空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700 hPa西北涡以及低层偏南偏东气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对西北涡的结构研究表明,一方面700 hPa正涡度中心东南侧由于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共同作用造成显著上升运动,这一区域正好对应暴雨落区;另一方面陕北处于高能高湿区中,并有偏南和偏东两条水汽通道将充沛的水汽输送至陕北并在此辐合上升,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和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涡 暴雨 高层辐散 低层辐合 水汽输送
下载PDF
榆林市2017年两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蒋伊蓉 刘慧敏 +4 位作者 李晓利 康磊 艾锐 侯柯然 张建康 《陕西气象》 2018年第6期7-16,共10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FNL1°×1°间隔6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8月榆林市相继出现的两场区域性暴雨过程(7月26日暴雨过程,简称"7·26暴雨";8月22日暴雨过程,简称"8·22暴雨")的热力、...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FNL1°×1°间隔6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8月榆林市相继出现的两场区域性暴雨过程(7月26日暴雨过程,简称"7·26暴雨";8月22日暴雨过程,简称"8·22暴雨")的热力、动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与高低空急流关系密切,当高低空急流加强,出现强动力抬升时出现强降水,暴雨落区位于低空急流左前侧的强水汽辐合区。"7·26暴雨"低空急流和水汽辐合更强,大暴雨出现在高低空急流耦合的强上升区。两次降水过程热力机制有所不同,"7·26暴雨"过程中层有冷空气卷入,中低层存在强对流不稳定,低层切变线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降水;"8·22暴雨"过程大气整层饱和,锋面作用显著,暖湿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低层存在对流不稳定,大尺度稳定降水系统伴随中小尺度对流发展,降水加强。对流层低层VMP1(湿正压项)负高值中心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市 区域性暴雨 高低空急流 对流不稳定 湿位涡 对比分析
下载PDF
2017年7月25日陕北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β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慧敏 马晓华 +4 位作者 梁生俊 康磊 蒋伊蓉 娄盼星 艾锐 《暴雨灾害》 2021年第4期374-382,共9页
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ERA-Interim 0.25°×0.25°再分析数据、地面区域气象站逐小时观测数据、FY-2G卫星云图和榆林CR/CB雷达产品,对2017年7月25日20时-26日08时陕西北部持续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这... 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ERA-Interim 0.25°×0.25°再分析数据、地面区域气象站逐小时观测数据、FY-2G卫星云图和榆林CR/CB雷达产品,对2017年7月25日20时-26日08时陕西北部持续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降水过程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雨强大、范围小、移动慢、持续时间长,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大暴雨区具有典型的β中尺度特征;(2)西风槽的快速东移南压以及副高的稳定维持有利于槽前正涡度平流的加强及低层低值系统的发展,850 hPa新生的河套低涡和东南低空急流成为这次强降水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3)河套低涡是一个浅薄的热低压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低涡形成于弱的锋区中并具有不对称的暖心结构,成熟阶段和旺盛阶段低涡转变为对称的暖心结构,强降水产生在低涡发展成熟阶段,在低涡旺盛阶段降水达到最强;(4)河套低涡直接影响并控制着地面β中尺度低压的发生发展,β中尺度低压稳定在榆林西部,中尺度低压的西部和东部分别形成冷性辐合和暖性辐合,不断触发γ对流单体生成,不同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合并导致了降水的强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特大暴雨 河套低涡 低空急流 中尺度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下载PDF
榆林市辐射型浓雾天气成因及维持机制个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蒋伊蓉 《陕西气象》 2021年第3期15-20,共6页
利用逐5 min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风云四号卫星云图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2020年2月1—2日出现在榆林市的一次浓雾天气成因及维持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浓雾属于辐射雾,发生在500 hPa为较平直纬向气流,700 hPa... 利用逐5 min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风云四号卫星云图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2020年2月1—2日出现在榆林市的一次浓雾天气成因及维持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浓雾属于辐射雾,发生在500 hPa为较平直纬向气流,700 hPa和850 hPa盛行弱偏北风,地面处于均压场中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大雾出现前雾区有降雪,降雪后空气湿度达到饱和,地面维持3 m/s以下弱偏北风,夜间辐射降温,气温下降至露点温度,饱和水汽凝结成小水珠,大雾得以形成和发展;雾区上空850 hPa上逆温层稳定存在,影响动量的垂直交换,使得水汽在近地层长时间集聚,是浓雾得以维持12 h的主要原因;日出后地面气温回升,近地面动量下传和冷空气入侵,垂直扩散增强,浓雾得以快速消散。分析浓雾期间动力和水汽条件发现,大雾出现前,水汽在雾区上空辐合,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水汽基础;大雾维持阶段,雾区上空层结稳定,近地面有逆温层存在;大雾消散阶段,逆温层被破坏,低层转为辐散气流,浓雾快速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雾 逆温层 水汽辐合 稳定层结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两次极端暴雨的广义湿位涡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云云 邓莲堂 蒋伊蓉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1期45-50,共6页
利用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MICAPS4的常规资料以及四川加密自动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对2020年8月11~13日和15~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两次极端暴雨过程的广义位温和广义湿位涡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 利用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MICAPS4的常规资料以及四川加密自动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对2020年8月11~13日和15~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两次极端暴雨过程的广义位温和广义湿位涡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属于500 hPa“东高西低”型暴雨,中高层南亚高压、高空急流、西风槽和低层切变线、低涡等天气系统是两次暴雨有利的动力条件,低空急流则是暴雨区良好的水汽条件。两次过程暴雨区上空均存在强广义位温梯度区和强广义湿位涡异常区,“8.11”暴雨出现高度为800~900 hPa,“8.15”暴雨出现高度为700~800 hPa,这种分布与低层相对湿度含量密切相关,即相对湿度越高,广义位温垂直梯度越强,广义湿位涡异常区中心值越高。两次暴雨的强降水站点广义位温和广义湿位涡的时空演变和降水的时间演变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广义湿位涡强度与小时雨强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位温 广义湿位涡 极端暴雨
下载PDF
榆林2017年7月26日区域性大暴雨数值预报降水检验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柯然 侯庆国 +3 位作者 艾锐 蒋伊蓉 张博宇 贺继荣 《陕西气象》 2018年第6期17-22,共6页
采用2017年7月25日08时—26日08时地面观测资料与欧洲中期数值模式(ECMWF,简称"EC")、中国气象局全球中期数值模式(GRAPES_GFS,简称"GFS")和日本气象厅数值模式(简称"JMA")的降水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各模... 采用2017年7月25日08时—26日08时地面观测资料与欧洲中期数值模式(ECMWF,简称"EC")、中国气象局全球中期数值模式(GRAPES_GFS,简称"GFS")和日本气象厅数值模式(简称"JMA")的降水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各模式对此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预报性能,并将各模式预报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与NCEP1°×1°再分析资料做对比,分析模式降水误差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EC对降水量预报较好,达到大暴雨量级;GFS降雨量级预报为暴雨,中心位置比EC更接近实况;JMA中心位置预报最好,但降雨量与实况相差较大。各模式均为20时预报优于08时预报,且随着预报时效的临近,预报结果更接近实况。EC预报的低层切变、垂直速度中心、水汽通量散度大值区和假相当位温能量舌均偏北,因而预报的降雨区域偏北。GFS预报低层辐合、θse相对大值区、垂直上升运动中心均明显偏西,故降水大值区在内蒙地区,垂直运动次上升中心对应榆林上空降水中心。JMA的各因素均与实况位置一致,降水中心预报在各模式中最接近实况,由于低层气流较弱以及弱的水汽辐合,导致降水量预报与实况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大暴雨 模式降水检验 误差分析
下载PDF
1971—2017年榆林秋季区域连阴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万慧 高雪娇 +2 位作者 蒋伊蓉 马锋 许晓艳 《陕西气象》 2018年第6期30-35,共6页
利用1971—2017年9—11月榆林市12县(区)气象站逐日(20—20时)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和小波分析法对榆林秋季区域连阴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1—2017年榆林出现秋季区域连阴雨37次,平均每年出现0.8次;20世纪90... 利用1971—2017年9—11月榆林市12县(区)气象站逐日(20—20时)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和小波分析法对榆林秋季区域连阴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1—2017年榆林出现秋季区域连阴雨37次,平均每年出现0.8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频次显著增加,2000年后由0.7次/年增加到1次/年。区域连阴雨的空间分布呈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区域连阴雨多发生于9月,最多的时段出现在9月中旬;持续时间以4~7d为主。通过小波分析发现秋季区域连阴雨存在2a、5a和8a变化周期。榆林市连阴雨天气主要由高原北侧冷空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边缘的东南风或高原东侧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所输送来的暖湿气流交汇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连阴雨 时空特征 小波分析 环流特征 榆林市
下载PDF
榆林一次短时突发性暴雨中尺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利 康磊 +2 位作者 刘慧敏 蒋伊蓉 艾锐 《陕西气象》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利用NECP 1°×1°间隔6h再分析资料、卫星TBB资料、榆林多普勒雷达以及本地加密观测资料,对2017年7月23日榆林城区短时突发性暴雨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产生的,... 利用NECP 1°×1°间隔6h再分析资料、卫星TBB资料、榆林多普勒雷达以及本地加密观测资料,对2017年7月23日榆林城区短时突发性暴雨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产生的,副高外围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带来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卫星云图和雷达上表现为中β尺度对流雨团和多个γ尺度强对流雨团;0~6km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流不稳定能量和中低层强辐合,为短时暴雨的产生提供有利的环境场;地面图上干线触发了暴雨的产生。中尺度辐合的维持,使得飑线附近不断触发新的对流雨团,tBB<-60℃区域与短时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分级最优Z-I反演降水估测产品能更好地反映中尺度对流性降水的量级,对预报员判别短时强降水具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背景 中小尺度 干冷侵入 降水估测
下载PDF
一次远距离台风影响的陕北区域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利 侯柯然 +1 位作者 蒋伊蓉 李姗姗 《陕西气象》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 1°×1°间隔6 h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4—5日陕北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500 hPa西风槽和副热带高压,中低层的切变及正涡度,为暴...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 1°×1°间隔6 h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4—5日陕北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500 hPa西风槽和副热带高压,中低层的切变及正涡度,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随着台风“黑格比”的西移北上,副高主体西伸北抬,引导副高外围水汽向西北地区输送,促进了西南急流的建立和水汽的持续输送;同时台风西北侧偏东气流的加强,高能锋区梯度加强且向陕北地区伸展,使得雨强增大,850 hPa能量锋区为强降水的落区。暴雨区对流层中低层表现为较强的对流不稳定层结,形成有利于暴雨的高能高湿环境场。暴雨前期主要受弱的东路冷空气影响,降水效率低。暴雨后期高空冷空气入侵,850 hPa台风外围东风风速辐合增强,同时伴有强的上升运动,陕北地区受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作用导致暴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低空急流 陕北暴雨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城市臭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美美 朱彬 +5 位作者 施双双 蒋伊蓉 方堃 赵红兰 万慧 刘慧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共13页
利用同期近地面臭氧、NO_(2)及气象数据,对比研究了黄土高原及周边不同背景环境城市(包括鄂尔多斯、榆林、银川、延安、西安、咸阳)臭氧浓度变化特征以及NO_(2)、气象要素对其的影响,发现2016—2020年各城市臭氧浓度年际变化均呈现先上... 利用同期近地面臭氧、NO_(2)及气象数据,对比研究了黄土高原及周边不同背景环境城市(包括鄂尔多斯、榆林、银川、延安、西安、咸阳)臭氧浓度变化特征以及NO_(2)、气象要素对其的影响,发现2016—2020年各城市臭氧浓度年际变化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5 a平均浓度从高到低排序为咸阳>西安>榆林>银川>鄂尔多斯>延安;各城市2017年(鄂尔多斯2018年)臭氧浓度最高、超标倍数最大,超标污染日数也最多;西安、咸阳2016—2019年出现超标,榆林、银川2017年、2018年超标,鄂尔多斯2018年超标,延安未出现超标.臭氧浓度月变化、日变化呈“单峰”结构,延安月均峰值出现在5月或6月,其他城市出现在6月或者7月,各城市于12月出现波谷;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早1个月出现臭氧超标;臭氧浓度日最高值出现在15:00—16:00,最低值出现07:00—08:00,夏季日最高值、最低值出现的时间要比冬季早;日变化幅度夏季最大,冬季最小.NO_(2)日平均浓度及最大值从高到低排序:西安>咸阳>延安>榆林>银川>鄂尔多斯;鄂尔多斯NO_(2)浓度日变化呈现双峰分布,其它城市不明显;各城市臭氧和NO_(2)浓度呈相反的日变化特征;受背景臭氧浓度较高影响,鄂尔多斯臭氧日平均浓度始终比NO_(2)日平均浓度高,且高于其他城市臭氧日平均浓度.臭氧与气压、湿度负相关,与气温、最高气温、日照、能见度、风速正相关,与降水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气温和最高气温对臭氧浓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气压,然后是日照和能见度,而湿度、风速影响最小.臭氧超标频次最多风向,西安出现在ENE风向,咸阳出现在E风向或ENE风向,延安出现在NE风向,榆林出现在SE风向,鄂尔多斯出现在SSE风向或SSW风向,银川出现在N风向或NNE风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近地面臭氧 气象要素 NO_(2)
原文传递
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污染气象条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蒋伊蓉 朱蓉 +1 位作者 朱克云 李泽椿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81-2692,共12页
通过采用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的统计分析和WRF中尺度数值模拟,从天气学和大气边界层气象学角度分析了2013年12月和2014年2月两次重污染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天气尺度大气停滞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的特征及其作用,并根据WRF模式精... 通过采用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的统计分析和WRF中尺度数值模拟,从天气学和大气边界层气象学角度分析了2013年12月和2014年2月两次重污染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天气尺度大气停滞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的特征及其作用,并根据WRF模式精细化模拟结果分析了太行山和燕山对京津冀地区城市大气污染形成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中京津冀地区500 h Pa等压面上的平均风速均表现为明显的气候异常特征,500 h Pa平均风速较近10年同期分别下降了约30.8%和50.4%,大气停滞系数较近5年同期分别偏高10%和20%以上;京津冀地区发生严重污染时,WRF模式模拟的日平均混合层高度低于200 m,日平均地面10 m风速低于2 m·s-1,日平均通风量可降低到1000 m2·s-1以下,空气质量指数与日平均通风量成负相关,重污染期间的平均通风量比近5年同期平均通风量偏低29.3%~52.8%,这些不利于污染扩散的天气条件持续数日,导致了重污染天气的发生.此外,太行山对西风气流的阻挡是河北中南部地区大气污染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当主导风向为偏南风时,偏南气流遇燕山后或转向回流、或爬坡,导致近地面风速减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亦加剧了京津冀地区中南部城市的大气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气象条件 中尺度数值模拟 大气停滞区 通风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