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炜茹 杨起鹏 +6 位作者 杨晓慧 蒋佩红 李彩霞 黎艳梅 余秀华 聂颖坤 林贞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年第7期29-31,共3页
目的调查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432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家长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进行儿童营养不良病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新会区2008年5岁以... 目的调查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432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家长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进行儿童营养不良病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新会区2008年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育迟缓和消瘦的患病率分别为3.90%、2.97%、3.08%,城区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农村,<6个月年龄组的营养不良患病率最低,随着年龄组的增大,营养不良患病率逐渐上升,性别方面无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病率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农村居住、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母亲文化程度及不良饮食习惯等。结论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需引起重视,做好儿童常见病的防治,加强科学喂养知识宣传,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对降低新会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营养不良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江门市新会区低出生体重儿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炜茹 杨起鹏 +5 位作者 杨晓慧 聂颖坤 余秀华 蒋佩红 李彩霞 林贞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新会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06—2007年新会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21名低出生体重儿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新会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06—2007年新会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21名低出生体重儿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皆显示:早产、多胎、胎膜早破、妊高征、前置胎盘、产检次数<5次、流动户口、小学及以下文化、被动吸烟和家庭月收入<2 000元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早产、妊高征、母亲文化程度低、被动吸烟等因素可显著增加危险性,应采取综合性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孕产期保健及高危妊娠的管理,以此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干预对策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蒋佩红 周炜茹 余秀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7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减少儿童行为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ben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编家庭环境调查表,调查新会城区1 872名2~6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减少儿童行为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ben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编家庭环境调查表,调查新会城区1 872名2~6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新会城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06%,男、女性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岁以下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4岁以上儿童(P<0.05),学龄前儿童有围产高危因素史、出生后由祖辈带养、不良的教育方式及父母关系、父母低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及学习型家庭,其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态度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形成因素,应从家庭教育入手,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家庭环境 行为问题
下载PDF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蒋佩红 余秀华 聂颖坤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6期2466-2468,共3页
目的了解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儿保门诊检查有饮食行为问题的200例1~3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 200例1~3岁... 目的了解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儿保门诊检查有饮食行为问题的200例1~3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 200例1~3岁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分别有偏食、进食量少、拒绝新食物、追逐喂食、边玩边食、随意吃零食、家长过度关注等,其中进食时间长、偏食发生率最高(32.0%、33.5%)。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长掌握育儿知识、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文化程度、双亲关系、养育人等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在儿保门诊对儿童饮食行为给予针对性干预,有利于加强以家庭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行为 健康教育 儿童 饮食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
下载PDF
抚触对婴儿身心健康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佩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目的分析抚触对正常婴儿智能发育、体格发育及患病的影响。方法对62例顺产分娩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抚触,并随机选取条件相当的未接受抚触的新生儿62例为对照组,抚触组从生后24小时开始接受抚触,每天1次,每次15~20分钟,对照组只进... 目的分析抚触对正常婴儿智能发育、体格发育及患病的影响。方法对62例顺产分娩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抚触,并随机选取条件相当的未接受抚触的新生儿62例为对照组,抚触组从生后24小时开始接受抚触,每天1次,每次15~20分钟,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及育儿指导,3个月后观察其效果,将两组婴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抚触组体重、身长、头围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抚触组智能发育:俯卧抬头900、伏卧前臂撑起、视线跟随并寻找、手握手玩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可促进婴儿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及贫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抚触 智能发育 体格发育 患病
下载PDF
530例3个月婴儿智能发育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蒋佩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4期68-68,共1页
目的:利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测查婴儿智能发育情况,探讨影响智力发育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行定期体检530例婴儿,采用DDST筛查其智能发育,包括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语言能和大运动4个能区的测试。结果:530例中智力正常92.26%,可疑... 目的:利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测查婴儿智能发育情况,探讨影响智力发育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行定期体检530例婴儿,采用DDST筛查其智能发育,包括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语言能和大运动4个能区的测试。结果:530例中智力正常92.26%,可疑6.79%,异常0.94%,分析DDST异常和可疑影响因素中,新生儿窒息和早产排第1位。结论:DDST筛查可及早发现智力落后及偏离的儿童,通过探讨其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DDST筛查 影响因素 智能发育
下载PDF
460例乡、镇幼儿园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佩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3期223-224,共2页
目的:了解新会区乡、镇幼儿园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减小乡、镇幼儿园儿童行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订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筛查表,以问卷形式对460名2~6岁幼儿园儿童父母进行问卷... 目的:了解新会区乡、镇幼儿园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减小乡、镇幼儿园儿童行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订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筛查表,以问卷形式对460名2~6岁幼儿园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9.78%,居前五位的心理行为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发脾气、进食问题、多动、睡眠问题,心理行为问题在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岁和>4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围产危险因素、主要养育人、家庭关系、教育方法、家庭经济、父母文化,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态度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从家庭教育入手,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降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儿童 家庭环境 行为问题
下载PDF
2007年城、乡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8
作者 蒋佩红 聂颖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9期165-166,共2页
目的了解新会区城、乡幼儿园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分析集体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儿童常见病,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新会域区102所幼儿园和乡镇217所幼儿园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城区幼儿园儿童非肥... 目的了解新会区城、乡幼儿园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分析集体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儿童常见病,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新会域区102所幼儿园和乡镇217所幼儿园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城区幼儿园儿童非肥胖体重超均值率和身高超均值率均比乡镇幼儿园儿童高(P<0.05),乡镇幼儿园儿童低体重发生率高于城区(P<0.05),城区幼儿园儿童龋齿、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乡镇幼儿园(P<0.05),乡镇幼儿园儿童贫血、感冒发热、砂眼和结膜炎检出率均高于城区(P<0.05)。结论乡镇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城区低,降低农村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及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率,降低城区儿童龋齿、视力不良发生率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幼园所 健康状况 体格发育 常见病
下载PDF
新会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彩霞 郭小芳 +4 位作者 周炜茹 黎艳梅 蒋佩红 余秀华 林贞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5年第2期63-65,71,共4页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指导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0~3岁儿童300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指导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0~3岁儿童300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新会地区婴幼儿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29.13±8.12)ng/ml,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季节血清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的缺乏率为2.3%、不足率为8.0%,不同年龄段维生素D不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会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好,应重点加强幼儿维生素D的补充。通过定期检测血清25-(OH)D了解体内维生素D水平,科学指导维生素D的补充,消除家长对过量中毒的担忧,从而增加家长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新会地区 婴幼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