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桂中旱区萝卜田耗水特性研究
1
作者 莫凌 蒋倩文 +1 位作者 冯晶晶 廖建雄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2期6-7,18,共3页
在冬季干旱条件下,测定白萝卜田幼苗期和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以了解其耗水特性。结果表明:2个不同生育期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相似,均以表层变化最大,亚表层次之,底层变化稍平缓。幼苗期耗水量为2.45~5.06mm/d,生长期耗水量为... 在冬季干旱条件下,测定白萝卜田幼苗期和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以了解其耗水特性。结果表明:2个不同生育期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相似,均以表层变化最大,亚表层次之,底层变化稍平缓。幼苗期耗水量为2.45~5.06mm/d,生长期耗水量为1.92~3.76mm/d。幼苗期于第5d,生长期于第8d,土壤含水量降至11%左右,达到轻度干旱。叶片水势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小,在轻度干旱状态下,生长期及幼苗期叶片水势均值分别为-0.89MPa、-0.4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田 生长期 土壤含水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阔叶林下及全光栽培对草珊瑚光合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莫凌 蒋倩文 +1 位作者 冯晶晶 廖建雄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0期7-9,共3页
为研究阔叶林下和全光下栽培对草珊瑚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阔叶林下和全光下栽培的1年生草珊瑚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与分析其光合参数及光响应曲线,为草珊瑚的林下套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草珊瑚叶片的光合参数有显... 为研究阔叶林下和全光下栽培对草珊瑚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阔叶林下和全光下栽培的1年生草珊瑚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与分析其光合参数及光响应曲线,为草珊瑚的林下套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草珊瑚叶片的光合参数有显著差异,林下草珊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全光照。2种环境下草珊瑚叶片的光合参数对光强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林下草珊瑚叶片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值较全光的高,其余值较低。林下草珊瑚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高于全光环境,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显著降低。综上所述,草珊瑚在透光率30%~40%的阔叶林下生长适应良好,生产上可以利用相应的阔叶林进行林下套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光合特性 林下
下载PDF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蒋倩文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5-46,49,共3页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然而作为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基础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立...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然而作为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基础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立法、司法以及执法方面在我国均属空白。本文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总结了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建立的意义以及建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人们建立鉴定评估机制的意识有帮助,然而具体落实到实践活动这一过程还有待接下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鉴定评估机制 生态文明 作用 问题
下载PDF
黄芪多糖分级组分对鸡脾淋巴细胞增殖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罗燕 谷新利 +2 位作者 徐雷 蒋倩文 李正国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9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分级组分对鸡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黄芪多糖经过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分级沉淀,得到3个分级组分:A1、A2、A3;将320只鸡随机分为8组,分别皮下注射A1、A2、A3、A1+A2、A1+A3、A2+A3、A1+A2+A3和蒸馏水,每隔7d各...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分级组分对鸡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黄芪多糖经过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分级沉淀,得到3个分级组分:A1、A2、A3;将320只鸡随机分为8组,分别皮下注射A1、A2、A3、A1+A2、A1+A3、A2+A3、A1+A2+A3和蒸馏水,每隔7d各组随机捕杀鸡4只,培养脾淋巴细胞,MTT法测定黄芪多糖分级组分对鸡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A2、A3、A2+A3、A1+A2+A3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结论:黄芪多糖免疫功能的有效部位为A2、A3,尤以A2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分级组分 淋巴细胞 增殖
下载PDF
质子化哌嗪化学吸收CO_(2)过程研究与分析
5
作者 蒋倩文 贾邵竣 +2 位作者 崔鹏 徐辉 王光应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9-325,共7页
为研究有机胺吸收/解吸CO_(2)变化过程,以哌嗪(PZ)为吸收剂,利用浓硫酸调节PZ的质子化程度,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pH下的PZ溶液吸收CO_(2)情况,进一步揭示PZ和质子化PZ化学吸收/解吸CO_(2)的过程机理。结果表明,吸收过程中PZ与CO_(2... 为研究有机胺吸收/解吸CO_(2)变化过程,以哌嗪(PZ)为吸收剂,利用浓硫酸调节PZ的质子化程度,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pH下的PZ溶液吸收CO_(2)情况,进一步揭示PZ和质子化PZ化学吸收/解吸CO_(2)的过程机理。结果表明,吸收过程中PZ与CO_(2)反应生成哌嗪单氨基甲酸盐和双氨基甲酸盐;当溶液pH为7.95时,溶液中哌嗪双氨基甲酸盐和部分单氨基甲酸盐发生水解,生成碳酸氢根;当溶液pH低于7.95时,溶液中CO_(2)以哌嗪单氨基甲酸盐和碳酸氢根形式共存。与PZ吸收剂相比,质子化PZ吸收CO_(2)过程中的双氨基甲酸盐相对含量降低,解吸性能提高,有利于PZ吸收剂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哌嗪 质子化 化学吸收 气体分离
下载PDF
三级绿狐尾藻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处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姚燃 刘锋 +4 位作者 吴露 蒋倩文 徐娟 罗沛 吴金水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481,共7页
提高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是当前人工湿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 Gaudich)为湿地植物,在野外构建三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以高污染养猪废水为处理对象,分析废水中铵态氮(NH4+-N)、总氮... 提高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是当前人工湿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 Gaudich)为湿地植物,在野外构建三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以高污染养猪废水为处理对象,分析废水中铵态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效应,并解析它们与水体温度、溶解氧(DO)、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等指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绿狐尾藻人工湿地对NH4+-N、TN、TP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3%、86.4%、76.3%和82.3%,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45、86、14和188 mg/L。人工湿地进水负荷与人工湿地去除负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 ≥ 0.80,P〈 0.01),去除负荷随进水负荷增加而增加。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人工湿地对NH4+-N、TN、TP的去除率与水体DO、Eh和温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对COD的去除率仅与温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 〈 0.05),说明人工湿地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水体温度是人工湿地对NH4+-N、TN、COD去除的主要影响因素,水体Eh对人工湿地去除TP的关联性最大。这对改善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应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养殖污水 污染物去除 绿狐尾藻
下载PDF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赏析(二)
7
作者 蒋倩文 吴娟 +1 位作者 梁瑶 周勇 《明日风尚》 2016年第2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湖南师范大学 作品赏析
原文传递
《觅食》
8
作者 蒋倩文 《明日风尚》 2017年第12期7-7,共1页
关键词 觅食
原文传递
无题
9
作者 蒋倩文 《明日风尚》 2017年第3期9-9,共1页
原文传递
《孤》
10
作者 蒋倩文 《明日风尚》 2017年第15期8-8,共1页
原文传递
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对农业小流域氮磷污染的治理效应 被引量:28
11
作者 蒋倩文 刘锋 +6 位作者 彭英湘 王华 姚燃 李红芳 罗沛 刘新亮 吴金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94-2201,共8页
以典型农业小流域——开慧河流域源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排放特征,建立以生态湿地为主的小流域面源污染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重点探讨其对水体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畜禽养殖业是开慧河流域源区水体氮... 以典型农业小流域——开慧河流域源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排放特征,建立以生态湿地为主的小流域面源污染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重点探讨其对水体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畜禽养殖业是开慧河流域源区水体氮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需要重点防控.组合生态湿地处理工程对农村分散式生活与养殖混合废水总氮(TN)、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为87. 1%和90. 9%;多级人工湿地拦截工程对农田排水与分散式养殖混合废水TN、TP的平均去除率为85. 7%和84. 9%;景观型生态湿地净化工程对末端汇水区水体中TN、TP的去除率在27. 1%~67. 4%和13. 3%~81. 5%之间.整个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对流域TN和TP污染物的总拦截量分别为5 292 kg·a^(-1)和1 054 kg·a^(-1),占研究区农业面源TN、TP总污染负荷的35. 3%和43. 6%.因此,构建的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对流域农业面源氮磷污染具有较好的治理效应,适合在我国南方小流域水环境治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面源污染 生态湿地 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 去除效果 氮磷拦截
原文传递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赏析(四)
12
作者 李肖杰 杨源林 +3 位作者 禹莹 栗丽鑫 蒋倩文 汪娇绮 《明日风尚》 2017年第16期7-7,共1页
关键词 湖南师范大学 作品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