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蒋光藻 倪健英 谭向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4-298,共5页
四川短尾的鼩(Anourosorex squmipes)的怀孕期在每年的4、7、9月,种群数量高峰为6月和10—11月。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可分为种群潜伏期(3—4月)、盛发期(6、8、9月)、始衰期(10—11月)、凋落期(12、1、2月)以及数量间歇期(7月)和繁殖间歇... 四川短尾的鼩(Anourosorex squmipes)的怀孕期在每年的4、7、9月,种群数量高峰为6月和10—11月。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可分为种群潜伏期(3—4月)、盛发期(6、8、9月)、始衰期(10—11月)、凋落期(12、1、2月)以及数量间歇期(7月)和繁殖间歇期(5月)。该兽在田间是以个体群为基础的聚集型分布格局,并有高密度时低聚集和低密度时高聚集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Qu 四川短尾Qu 种群动态 QU
下载PDF
茶园杂草生态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光藻 谭和平 黄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57-60,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技术———生态控草技术。茶园草害,特别是新辟茶园和幼龄茶园草害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传统的人工除草耗工耗资,成效甚差,化学除草又污染环境。山地茶园无杂草使地面覆盖度下降,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山地茶园水土... 本文介绍一种新技术———生态控草技术。茶园草害,特别是新辟茶园和幼龄茶园草害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传统的人工除草耗工耗资,成效甚差,化学除草又污染环境。山地茶园无杂草使地面覆盖度下降,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山地茶园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生态控草技术的核心是在茶树空行间按一定的规范和密度种植豆科牧草,使牧草占据行间的空白生境,抑制杂草滋生,增加茶园覆盖度,降低雨水径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豆科牧草还为养畜提供饲料,每公顷茶园增加纯经济效益15000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杂草 生态控制技术 豆科牧草 水土保持 经济效益 茶园覆盖度
下载PDF
茶果复合栽培模式与茶跗线螨为害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光藻 谭和平 黄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
茶跗线螨是四川茶区最重要的害螨之一 ,通常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去控制。但由于该螨个体小 ,生境隐蔽 ,繁殖快 ,防治难度大 ,有必要探索新的控制途径。本研究探索生物多样性与害螨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茶园生态系统中引入新的植被后 ,... 茶跗线螨是四川茶区最重要的害螨之一 ,通常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去控制。但由于该螨个体小 ,生境隐蔽 ,繁殖快 ,防治难度大 ,有必要探索新的控制途径。本研究探索生物多样性与害螨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茶园生态系统中引入新的植被后 ,茶园生物多样性增加 ,但并不一定具有对害螨的控制能力。试验中的李 +茶 ,梨 +茶 ,桃 +茶栽培模式 ,害螨的发生及危害与单植茶园几乎没有区别 ,其原因可能因为李、桃、梨等果树均为螨类的寄主之一。林 +茶模式中 ,由于林木的阴蔽度改变了茶园生态条件 ,该螨发生及危害明显降低。不同栽培模式对跗线螨的抑制效果依次为林茶 >梨茶 >桃茶 >李茶 >单植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跗线螨 生物多样性 栽培模式 茶园
下载PDF
农田鼠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蒋光藻 谭向红 倪健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61-69,共9页
本文综合报道了四川农业害鼠的种类、分布、群落结构、发生规律、监测技术、年龄判别技术、鼠害调查、防治指标及化学防治最佳组配方案。四川农业害鼠分布可概划为盆地、盆周、盆西、盆西南及川西北五大生态区;限制黑线姬鼠数量增长的... 本文综合报道了四川农业害鼠的种类、分布、群落结构、发生规律、监测技术、年龄判别技术、鼠害调查、防治指标及化学防治最佳组配方案。四川农业害鼠分布可概划为盆地、盆周、盆西、盆西南及川西北五大生态区;限制黑线姬鼠数量增长的主要外界因素包括日照、降雨、温度和种群分布状态。研究制定了农田害鼠“三定”监测技术和黑线姬鼠年龄判别的数学模型新技术;指出了鼠害防治指标是一个动态指标;农田鼠害程度调查宜采取平行线跳跃式方法;文章提出的“春季灭鼠,分片定量,定向投饵”及相应的配套技术,经上千万亩试验示范证明可节省投入30~50%,灭效高于90%,无鼠害持续时间达11个月以上,每亩挽回粮食10公斤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鼠害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农田害鼠“三定”监测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蒋光藻 谭向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农田害鼠“三定”监测法,是固定监测点4—6.7公顷以上;每月每点布夹3天,月间相距25天以上;布夹定位,夹距5m;每月布夹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夹位。
关键词 农田 监测 三定法
下载PDF
黑线姬鼠年龄结构的数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蒋光藻 谭向红 倪健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黑线姬鼠的体童体长与个体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各级年龄组(即幼体、亚成体、成体及老体)内的个体与其体重、体长及其比值具有相对独立的界线。黑线姬鼠的年龄判别函数式为:Y=0.506X_1+0.444X_2+0.729X_3。式中X_1为体重,X_2为体长,... 黑线姬鼠的体童体长与个体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各级年龄组(即幼体、亚成体、成体及老体)内的个体与其体重、体长及其比值具有相对独立的界线。黑线姬鼠的年龄判别函数式为:Y=0.506X_1+0.444X_2+0.729X_3。式中X_1为体重,X_2为体长,X_3为X_1/X_2×100。当Y<57.2时为幼体,57.2<Y<72.4时为亚成体,72.4<Y<87.2时为成体,Y>87.2时为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数学模拟 年龄结构
下载PDF
成都地区农田鼠类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蒋光藻 谭向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本文对成都平原农田害鼠的种类、种群大小、群落结构及区系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用Kotila,P.M.的微机程序分析了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相似系数和相异指数。
关键词 鼠科 生物群落 成都 /农田
下载PDF
农田害鼠防治的微机决策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光藻 宗浩 倪建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34-636,共3页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鼠害防治的田间实测数据 ,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种群数量测报 ,作物产量损失 ,防治措施和残鼠种群恢复的子系统数学模型 .然后 ,利用Basic语言编写了一套具有人机对话方式的咨询系统 ,供大面积防治鼠害提供决策依...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鼠害防治的田间实测数据 ,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种群数量测报 ,作物产量损失 ,防治措施和残鼠种群恢复的子系统数学模型 .然后 ,利用Basic语言编写了一套具有人机对话方式的咨询系统 ,供大面积防治鼠害提供决策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控制 决策系统 微机模型
下载PDF
农田害鼠种群生态位的研究——以四川省中江县仓山区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蒋光藻 谭向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利用三维生态位资料进行PO排序。结果表明,四川省中江县农田害鼠群落由两个集群和一个边缘种组成。第一集群为黑线姬鼠加小家鼠,分布广,适应性强,二者因发生高峰期和取食时间的差异而集聚共存,占领同一生态位;第二集群为褐家鼠加大足鼠... 利用三维生态位资料进行PO排序。结果表明,四川省中江县农田害鼠群落由两个集群和一个边缘种组成。第一集群为黑线姬鼠加小家鼠,分布广,适应性强,二者因发生高峰期和取食时间的差异而集聚共存,占领同一生态位;第二集群为褐家鼠加大足鼠,属中型鼠类,由于二者栖息地的异域性,取食时间和发生高峰期的差异而聚集成群;社鼠为群落的边缘种,主要分布在坡地、草丛,以旱粮作物为主食,独占一个生态位。由于群落中种群生态位的差异,不仅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而且可以减小种间竞争,利于物种自身的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 生态型 农田
下载PDF
黑线姬鼠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光藻 谭向红 倪健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allas)种群的空间格局属典型的聚集分布。集群在农田内为随机分布型。黑线姬鼠个体群具有明显的领域性和巢区范围,而同一家族或个体群内的个体之间却有相当的内聚力。黑线姬鼠种群的聚集强度是高密度,低聚...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allas)种群的空间格局属典型的聚集分布。集群在农田内为随机分布型。黑线姬鼠个体群具有明显的领域性和巢区范围,而同一家族或个体群内的个体之间却有相当的内聚力。黑线姬鼠种群的聚集强度是高密度,低聚集;低密度,高聚集。3-4月密度最低,聚集度最高,6-7月密度最高,而聚集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农田害鼠最佳防治时期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光藻 谭向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春季是农田灭鼠的最佳时期,毒杀效果高达90%以上,持效期长(10个月),回升速度慢,经济效益高。采用模糊规划原理对因子进行系统分析的结果也与上述情况一致。
关键词 防治 防治时间 农田
下载PDF
3种杀鼠剂对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的毒效试验及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光藻 宗浩 倪建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黄胸鼠是我省主要害鼠之一.由于黄胸鼠的特殊生境,一般灭鼠效果差.为了筛选出一种毒效高的杀鼠毒饵,笔者用溴敌隆、杀鼠磷、杀鼠1号3种化合物对黄胸鼠的毒效和致死耗饵量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表明:0.05‰溴敌隆,1.5‰杀... 黄胸鼠是我省主要害鼠之一.由于黄胸鼠的特殊生境,一般灭鼠效果差.为了筛选出一种毒效高的杀鼠毒饵,笔者用溴敌隆、杀鼠磷、杀鼠1号3种化合物对黄胸鼠的毒效和致死耗饵量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表明:0.05‰溴敌隆,1.5‰杀鼠1号和0.5‰杀鼠灵对于防治黄胸鼠都有明显的效果.其中溴敌隆的适口性最好,但1.5‰的杀鼠1号最经济.此外,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都有明显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鼠 毒效试验 抗药性 杀鼠剂
下载PDF
玉米鼠害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光藻 谭向红 倪健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应用研究昆虫种群聚集度的若干方法,研究玉米鼠害植株的分布型。结果表明,玉术鼠害植株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
关键词 玉米 空间分布
下载PDF
茶园害虫综合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初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光藻 谭向红 《西南农业学报》 1986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文采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自然生态区、自然生态恢复区、综合防治区、生物防治区和化学防治区茶园昆虫的群落结构和种群动态.采用聚类分析和二维排序等数学方法分析了各主要技术措施的相关性.结果证明,综防区茶园中昆虫(螨... 本文采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自然生态区、自然生态恢复区、综合防治区、生物防治区和化学防治区茶园昆虫的群落结构和种群动态.采用聚类分析和二维排序等数学方法分析了各主要技术措施的相关性.结果证明,综防区茶园中昆虫(螨类)的群落结构变差小,群落演替趋于稳定,害虫爆发的可能性小.在各种植保措施影响下的茶园昆虫(螨类)群落组成沿着最大群落变差展开的排序是:自然生态群落—综合防治群落—自然生态恢复群落—生物防治群落—化学防治群落.因此,适当引入或加强某些控制因素,完全可以维持茶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从而控制害虫的猖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害虫 群落结构 主要害虫 综合治理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农田鼠害防治技术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光藻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92-96,110,共6页
本文综合评述了农田鼠害研究方面的有关问题及主要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指出农田鼠害的有效防治除了需要掌握害鼠本身的发生规律、种群动态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外 ,还需研究预测预报 ,防治指标 ,损失评价技术 ,制定防治方案 ,进而研究各项... 本文综合评述了农田鼠害研究方面的有关问题及主要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指出农田鼠害的有效防治除了需要掌握害鼠本身的发生规律、种群动态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外 ,还需研究预测预报 ,防治指标 ,损失评价技术 ,制定防治方案 ,进而研究各项技术措施。化学防治是当今世界各国鼠害防治的主要手段 ;在一定的条件下 ,诱集和稳定捕食性天敌 ,可以有效地控制害鼠种群数量的恶性增长 ;不育剂的大面积应用还未取得成功的先例 ,但可以肯定在不远的未来 ,包括不育剂在内的遗传防治技术将成为现实 ;信息素、外激素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 ;电磁灭鼠已告失败 ,超声波也难付诸应用 ;驱避剂的弱点是害鼠很容易适应它们。因此 ,有效的灭鼠仍然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防治 农田 防治方案
下载PDF
川西北草原害鼠之天敌控鼠效果初探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光藻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169-1171,共3页
草原鼠害是草原重要生物灾害。其生物防治研究的方向是利用天敌、生物技术、生物杀鼠剂等方面。天敌的利用和保护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初步调查了川西北草原害鼠之天敌生物的种类,重点讨论了鹰类在草原鼠害防治中的应用试验及措施。
关键词 草原鼠害 生物防治 天敌/四川
下载PDF
大足鼠的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光藻 倪健英 +1 位作者 曾录书 李国权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87-90,共4页
报道了大足鼠的食性、危害特征、迁移规律、生态分布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关键词 大足鼠 生物学 发生规律
下载PDF
苦丁茶病虫害发生趋势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光藻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苦丁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苦丁茶来源于6科11种植物,品种混杂。其病虫害未见报道,本文探讨了苦丁茶的几种常见病虫害,包括炭疽病(Glomerellasp.)、根腐病(Fusariumsp.)、黄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ataFabricius... 苦丁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苦丁茶来源于6科11种植物,品种混杂。其病虫害未见报道,本文探讨了苦丁茶的几种常见病虫害,包括炭疽病(Glomerellasp.)、根腐病(Fusariumsp.)、黄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ataFabricius)、茶黄卷叶蛾(Homona mencianawalker)、大黑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haliaBates)、黑绒金龟子(Serica orientalisMotschulsky)、铜绿金龟子(Anomala corpulentaMotsculsky)、蟋蟀(Gryllus testaceasWalker)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病虫害 四川
下载PDF
不同灭鼠时间对农田鼠类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光藻 倪健英 谭向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8-39,共2页
从1987年6月到1990年5月在四川省德阳市农村设置了4个试验区,即不防治区(A区,对照);秋季防治区(B区);春季防治区(C区)和不定期防治区(D区)。各区均位于成都平原,生态条件,气温年降水量、日照、鼠种类别、作物种类和布局等条件基本相同... 从1987年6月到1990年5月在四川省德阳市农村设置了4个试验区,即不防治区(A区,对照);秋季防治区(B区);春季防治区(C区)和不定期防治区(D区)。各区均位于成都平原,生态条件,气温年降水量、日照、鼠种类别、作物种类和布局等条件基本相同。每试验区面积10公顷,连续3年逐月进行鼠情监测。每月每区布一号铁质鼠夹300夹夜,记载鼠种、数量、性别、年龄、怀孕生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鼠类 灭鼠 种群结构
下载PDF
川西农田小哺乳动物栖息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光藻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65-468,共4页
农田鼠类和类动物随季节、作物布局和环境而不同,其栖息地也随之发生变化。研究表明,农田鼠类有向院落集中,向粮食地集中分布的特点,但趋性的强弱随鼠种和时间而异。大足鼠、褐家鼠向院落集中的趋势强于其它小型鼠种。一般而言,12月... 农田鼠类和类动物随季节、作物布局和环境而不同,其栖息地也随之发生变化。研究表明,农田鼠类有向院落集中,向粮食地集中分布的特点,但趋性的强弱随鼠种和时间而异。大足鼠、褐家鼠向院落集中的趋势强于其它小型鼠种。一般而言,12月~次年2月院落周围的鼠密度高;3~6月和9~10月以麦田、稻田的鼠密度最高。田间鼠密度按粮食地>蔬菜地>果园>经作地>荒地>秃地的顺序递减。栖息地灭鼠可以减少毒饵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灭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小哺乳动物 栖息地 农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