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基非晶合金成分设计及强韧化工艺研究
1
作者 蒋博宇 汪明明 +3 位作者 曹立军 龚留奎 董鑫 黄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在Cu_(47)Zr_(45)A_(l8)基础上添加稀土M(M为Y、Er、Lu、Dy),用等效原子差异δ、等效电负性差异Δx、混合焓ΔHmix参数对非晶形成能力进行评价,优选出高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的稀土微合金化非晶合金。通过负压吸铸制备ϕ3 mm×45 m... 在Cu_(47)Zr_(45)A_(l8)基础上添加稀土M(M为Y、Er、Lu、Dy),用等效原子差异δ、等效电负性差异Δx、混合焓ΔHmix参数对非晶形成能力进行评价,优选出高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的稀土微合金化非晶合金。通过负压吸铸制备ϕ3 mm×45 mm的(Cu_(47)Zr_(45)A_(l8))_(98)M_(2)非晶合金试样,研究不同退火工艺时显微组织与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稀土元素后,(Cu_(47)Zr_(45)A_(l8))_(98)Er_(2)具有较高的过冷液相区间(ΔTx)和γ参数。在720 K退火1 h后,基体内析出Cu_(10)Zr_(7)相,(022)晶面间距为0.242 nm。其压缩强度由铸态的1854 MPa升至2170 MPa,且塑性应变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热稳定性 压缩强度 塑性应变
下载PDF
氨煤混合燃烧NO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博宇 顾明言 +4 位作者 陈萍 王佩佩 花昌豪 樊建人 汪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746-6754,共9页
氨作为一种富氢无碳含氮燃料,与煤粉混合燃烧在有效降低煤电CO_(2)排放的同时,增加了NO的生成途径。为实现氨煤低氮燃烧,该文在氨煤混燃理论燃烧放热量固定的条件下,利用高温管式炉进行氨煤混合燃烧实验探究掺氨比(0%~10%)、温度(1000~1... 氨作为一种富氢无碳含氮燃料,与煤粉混合燃烧在有效降低煤电CO_(2)排放的同时,增加了NO的生成途径。为实现氨煤低氮燃烧,该文在氨煤混燃理论燃烧放热量固定的条件下,利用高温管式炉进行氨煤混合燃烧实验探究掺氨比(0%~10%)、温度(1000~1500℃)对氨煤共燃NO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氨的掺混能够促进NO的生成与单位质量燃料NO释放量,降低燃料N向NO的转化率。随着掺氨比升高,NO的释放量逐渐增加,在同一掺氨比工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单位质量燃料释放量先增加后降低。掺氨比为0~2%时,燃料N到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掺氨比为4%~10%时,燃料N到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在1200℃时,各工况下转化率达到峰值。结果可为氨煤混合燃烧N转化机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煤混燃 掺氨比 温度 NO 煤焦
下载PDF
基于IPSO-SVR的盾构下穿既有道路沉降预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海斌 魏东升 +2 位作者 蒋博宇 马子鹏 刘佳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71,共10页
目前,有关盾构隧道平行下穿既有道路的沉降预测研究相对较少。为准确预测在盾构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既有平行道路沉降的影响规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IPSO-SVR)预测模型,将其应用于实际地铁隧道工程的地表道... 目前,有关盾构隧道平行下穿既有道路的沉降预测研究相对较少。为准确预测在盾构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既有平行道路沉降的影响规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IPSO-SVR)预测模型,将其应用于实际地铁隧道工程的地表道路沉降预测中。以长春地铁6号线下穿飞跃路区间工程为依托,结合盾构施工过程中盾构掘进参数、地层信息与道路沉降的监测,应用libsvm网格搜索法缩小超参数范围,同时结合非线性递减策略改进粒子群算法中惯性权重与加速因子的变化情况,最终建立IPSO-SVR预测模型,实现区间内后续路段的沉降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对比网格搜索法与常规粒子群优化训练中目标函数(均方误差)的变化情况,经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的收敛速度有较好提升,目标函数收敛效果更好,其最小值缩小近15%。本研究提出的IPSO-SVR对道路沉降预测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287,拟合决定系数R2为0.884,平均相对误差仅为8.91%,较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SVR)、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PSO-SVR)预测模型有更佳性能表现。由此可知,IPSOSVR对于复杂情况下多因素耦合作用的非线性预测具有较高精度,其预测方法具有可行性与泛化性,可为道路沉降有效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对保证道路正常运营与盾构施工安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沉降预测 粒子群优化 支持向量回归 多因素耦合
下载PDF
5356铝合金熔体复合净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邢清源 孟令刚 +6 位作者 邓亮 蒋博宇 杨洪硕 甄立玲 樊建勋 房灿峰 张兴国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9-983,共5页
本试验采用软接触电磁连续铸造法制备5356铝合金,并通过XRF、OM、SEM-EDS和氢含量测定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C2Cl6和C2Cl6-TiO2复合熔体净化技术对5356铝合金氢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除气剂:1.00 wt.%C2Cl6和0.85... 本试验采用软接触电磁连续铸造法制备5356铝合金,并通过XRF、OM、SEM-EDS和氢含量测定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C2Cl6和C2Cl6-TiO2复合熔体净化技术对5356铝合金氢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除气剂:1.00 wt.%C2Cl6和0.85wt.%C2Cl6+0.55 wt.%TiO2(占炉料),均可使5356铝合金电磁连铸铸锭氢含量控制在0.15μg/g,熔体具有较高的洁净度,显微组织中未发现有害的粗大杂质相、明显气孔和其他氧化物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56铝合金 C2Cl6 TIO2 氢含量
下载PDF
氨煤混燃过程中NH/煤焦/O_(2)异相体系N氧化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萍 王莹 +3 位作者 汪辉春 蒋博宇 顾明言 樊建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7-1046,共10页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降低煤电碳排放势在必行。无碳燃料氨与煤混烧被认为是降低火电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氨作为N源,增加了氨煤混燃NOx排放量升高的可能性,因此,深入研究氨煤混燃NO生成机理对实现氨煤混燃低碳低氮燃烧十分关键。采用...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降低煤电碳排放势在必行。无碳燃料氨与煤混烧被认为是降低火电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氨作为N源,增加了氨煤混燃NOx排放量升高的可能性,因此,深入研究氨煤混燃NO生成机理对实现氨煤混燃低碳低氮燃烧十分关键。采用量子化学方法探究了当NH3以NH形式存在时氨煤混燃N的氧化机理,并采用波函数分析NH和O_(2)在煤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NH在C5表面吸附形成中间体IM1的过程为放热过程,放热量高达754.79 kJ/mol,且C原子为电子供体而失电子,NH为电子受体而得电子,促进C—N键键合。进一步探究O_(2)以不同方式吸附时NH/煤焦/O_(2)体系的反应机理,得出NH/煤焦/O_(2)共燃体系首先发生NH在煤焦表面的氧化,随后煤焦表面残余氧或体系中O_(2)将煤焦-N进一步氧化。NH/煤/O_(2)异相体系中NH通过不同反应路径生成氧化产物NO、NO_(2)和HNO,对应决速步能垒分别为120.67、323.37和193.50 kJ/mol,说明氨-N/煤-N生成NO的过程更易进行。动力学结果表明,各温度下生成NO的决速步速率明显高于NO_(2),且随着温度升高,生成NO的决速步速率与HNO的逐渐接近。NH氧化产物释放后,残留在煤焦表面氧进一步与C结合成CO释放,实现了共燃体系氨燃料中N和煤粉中C的氧化。随后煤焦-N与体系中O_(2)发生异相氧化,实现煤焦-N向NO的转化。在微观层面揭示了氨燃烧生成NO过程中重要过渡产物HNO形成的分子机理,明晰了另一氧化产物NO_(2)的生成路径,为发展氨煤的混合燃烧机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煤混烧 NH 煤焦-N NO HNO
下载PDF
氨煤混燃NO生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萍 花昌豪 +3 位作者 王佩佩 顾明言 蒋博宇 樊建人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8,共8页
以氨煤混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掺氨比(氨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在总热量中所占百分比)对NO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与掺氨比对NO体积分数有显著的影响,在温度为1000℃和1100℃工况下,氨气的加入会抑制NO的生成;随... 以氨煤混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掺氨比(氨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在总热量中所占百分比)对NO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与掺氨比对NO体积分数有显著的影响,在温度为1000℃和1100℃工况下,氨气的加入会抑制NO的生成;随着温度的升高,氨燃烧性能增强,促进了燃料-N到NO生成,使得温度在1200℃时,NO生成量随着掺氨比的增加而增大;当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300℃以上时,未燃氨协同煤焦对NO的还原作用增强,表现为NO生成量随掺氨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温度在1200℃时,单位质量燃料的NO释放量随着掺氨比的增加而增加;在研究的其他温度区间中,单位质量燃料的NO释放量随着掺氨比的增加而减少;煤粉燃烧中掺入氨气会大幅度降低燃料-N到NO的转化率,不同温度和不同掺氨比对燃料-N到NO转化率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煤混燃 温度 掺氨比 燃料-N NO
下载PDF
Cu基块体非晶合金板材水平连铸过程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蒋博宇 周秉文 +2 位作者 王舸 房园 张兴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01-2911,共11页
采用ProCast软件研究了(Cu47Zr45Al8)98.5Y1.5块体非晶板材水平连铸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和凝固界面变化。结果表明:熔体在中间包内的充型时间为22 s,保温时间不应超过55 s。铸坯的冷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拉坯速度为1 mm/s时,熔... 采用ProCast软件研究了(Cu47Zr45Al8)98.5Y1.5块体非晶板材水平连铸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和凝固界面变化。结果表明:熔体在中间包内的充型时间为22 s,保温时间不应超过55 s。铸坯的冷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拉坯速度为1 mm/s时,熔体在石墨内凝壳,冷却速率小于10 K/s,不利于形成块体非晶;第二阶段铸坯的热量直接传递给铜模,冷却速率大于40 K/s。提高拉速及增大过热度有利于凝固界面前移,熔体在液相线温度Tl时的冷却速率大于40 K/s,满足Cu基非晶的临界冷却速率(20 K/s)。改善模具结构,缩短石墨端嵌入模具长度,熔体由Tl冷却至玻璃化转变温度Tg所需的时间减少,有利于获得非晶组织。实验验证发现,拉坯参数为拉坯速度2 mm/s、过热度80 K、石墨嵌入深度20 mm时,可获得具有明亮金属光泽的非晶合金板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连铸 数值模拟 复合模具 冷却速率 凝固界面
下载PDF
氧浓度对氨煤混燃高温还原区NH_(3)/煤焦/NO异相还原的影响
8
作者 陈萍 蒋博宇 +4 位作者 花昌豪 王佩佩 顾明言 樊建人 汪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12-3919,共8页
在煤粉炉中掺入无碳燃料氨可有效降低火电CO_(2)排放,近几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氨混烧增加了NO_(x)生成途径,研究氨煤混烧过程高温还原区NO的还原机理对实现氨煤混燃低氮排放尤为关键。高温还原区并非无氧环境,探究还原区微氧... 在煤粉炉中掺入无碳燃料氨可有效降低火电CO_(2)排放,近几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氨混烧增加了NO_(x)生成途径,研究氨煤混烧过程高温还原区NO的还原机理对实现氨煤混燃低氮排放尤为关键。高温还原区并非无氧环境,探究还原区微氧对未燃氨耦合煤焦还原NO的影响机理十分必要。利用高温水平管式炉研究了O_(2)体积分数(0、0.5%、1.0%、1.5%、2.0%)对NH_(3)/NO均相以及NH_(3)/煤焦/NO异相还原的影响机理,温度在1373~1773 K。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无氧环境下,随着温度升高,NH_(3)均相还原NO的效率增加;当温度高于1573 K时,NH_(3)均相还原NO随温度的升高略微降低,未燃氨对NO的最佳还原温度为1573 K。而煤焦的存在显著提高了高温下NH_(3)还原NO的效率,且将NO的最佳还原温度拓宽到1673 K,煤焦与NH_(3)对NO的还原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相对于无氧条件,O_(2)体积分数在2.0%、温度不高于1500 K时,微氧促进了还原性自由基NH_(2)/NH的生成,对NH_(3)/NO的均相还原表现为促进作用;进一步升高温度,有利于体系内NH_(2)/NH的氧化,使得有氧条件下NH_(3)均相还原NO的效率低于无氧条件。NH_(3)/煤焦/NO的异相还原体系中,当温度不高于1473 K以及O_(2)体积分数不高于0.5%时,微氧条件下的NO异相还原效率高于无氧条件;但当O_(2)体积分数和温度的进一步提高,NHi与OH/O等氧化性自由基的氧化反应相较于NHi/煤焦还原NO过程的速率更快时,NH_(3)/煤焦/NO异相体系内NO的还原效率降低,表明存在促进高温还原区NH_(3)/煤焦异相还原NO的最佳O_(2)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煤混燃 微氧 NH_(3) 煤焦 NO
下载PDF
浅谈粮油信贷管理工作
9
作者 蒋博宇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3年第11期I0024-I0024,共1页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发行分支行行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粮油信贷管理,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客户一处2013[4]号文件《关于开展粮油信贷管理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结合我行实际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报告如下:
关键词 信贷管理 管理工作 粮油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吉林省
下载PDF
Y替代Nb对Fe-Si-B-Cu-Nb合金热稳定性与软磁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徐晓曈 周秉文 +2 位作者 蒋博宇 姜德辉 张兴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92,共4页
利用XRD、DSC-VSM和TEM研究了添加少量Y对非晶态和退火态Fe73.5Si13.5B9Cu1Nb3-xYx(x=0,1,2,3 at%)的热稳定性、软磁性能的影响。对非晶薄带在真空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退火10 min。结果表明,Y可抑制非均匀形核。Y的添加影响了软磁性能。当... 利用XRD、DSC-VSM和TEM研究了添加少量Y对非晶态和退火态Fe73.5Si13.5B9Cu1Nb3-xYx(x=0,1,2,3 at%)的热稳定性、软磁性能的影响。对非晶薄带在真空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退火10 min。结果表明,Y可抑制非均匀形核。Y的添加影响了软磁性能。当试样中Y含量为2%时在700℃退火10 min具有最佳的软磁性能,其饱和磁感应强度达1.28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B-Cu-Nb-Y合金 非晶 纳米晶 热稳定性 饱和磁感应强度
下载PDF
基于供电所数智化巡视的图形台账自生成系统
11
作者 毛之俊 蒋博宇 +2 位作者 徐颖 汪剑锋 杨昕 《农村电气化》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从提升配电网图形台账一致性的角度出发,在供电所数智化巡检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数智化巡视检修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价值,提出通过自生成系统程序的功能应用[1],破解困扰供电所图形台账两率(更新及时率和准确率)瓶颈问题,并以此为数据库... 从提升配电网图形台账一致性的角度出发,在供电所数智化巡检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数智化巡视检修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价值,提出通过自生成系统程序的功能应用[1],破解困扰供电所图形台账两率(更新及时率和准确率)瓶颈问题,并以此为数据库基础,提出检修作业的标准化和贯穿配网全域数智化应用的体系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 台账 数智化 巡检
下载PDF
铸态CuCrTeY合金抗电弧烧蚀性能研究
12
作者 亚斌 郭泰 +5 位作者 许赪 冯斌 蒋博宇 孟令刚 周秉文 张兴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2,共7页
针对新能源汽车用铜合金的抗电弧烧蚀性能开展研究,模拟充电桩插头服役状态,在摩擦磨损条件下,研究Te、Cr和Y对铜合金抗电弧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和Cr会降低电极首次接触放电烧蚀电流强度,而Y会增加烧蚀电流;添加合金元素会提升... 针对新能源汽车用铜合金的抗电弧烧蚀性能开展研究,模拟充电桩插头服役状态,在摩擦磨损条件下,研究Te、Cr和Y对铜合金抗电弧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和Cr会降低电极首次接触放电烧蚀电流强度,而Y会增加烧蚀电流;添加合金元素会提升铜合金的硬度,并因此降低在摩擦过程中的磨损体积;在氩弧焊抗电弧烧蚀试验中,Cu-0.7Cr-0.5Te-0.1Y合金性能最佳。Cu_(2)Te相、单质Cr相及Y与Te的金属间化合物是提升铜合金抗电弧烧蚀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合金化 抗电弧烧蚀性能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广西煤炭资源状况及其找煤潜力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博宇 《中国煤炭地质》 2008年第7期4-6,30,共4页
广西境内早石炭世、晚二叠世以海相成煤为主,早侏罗世、古近纪、新近纪为陆相成煤。煤多属高灰、中—高硫、低热值的"二高一低"煤,已查明的资源总量21.36亿t,保有量18.56亿t。以古近纪—新近纪的煤田最多,其次为晚二叠世煤田... 广西境内早石炭世、晚二叠世以海相成煤为主,早侏罗世、古近纪、新近纪为陆相成煤。煤多属高灰、中—高硫、低热值的"二高一低"煤,已查明的资源总量21.36亿t,保有量18.56亿t。以古近纪—新近纪的煤田最多,其次为晚二叠世煤田。煤类以褐煤、贫煤为主。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百色—南丹以东、钦州—来宾—柳城—融水以西的区域内。在168个探(矿)区中,仅38%达到勘探程度。根据资源条件及勘查程度,指出在老矿区(井)的外围和深部(如红山矿区西南部、中北部深部、罗城煤田深部、宜山煤田中部、扶绥煤田中段北部、百色煤田中东部)、桂西地区(如凤山—大化、隆林—乐业相对隆起区域、大新古隆起周边)、桂东南和桂南地区(如大洲盆地、钦灵盆地、江平盆地、十万大山盆地)等处有找煤前景,并预测了勘查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现状 找煤潜力 广西
下载PDF
广西晚二叠世成煤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博宇 《广西地质》 1997年第4期35-40,共6页
广西晚二叠世成煤模式划分为“两类三型”,即泥炭沼泽成煤模式和泥炭坪成煤模式两类,沼泽型、潮坪型和泥炭坪型等三型。文章阐述了这些成煤模式在吴家坪期和长兴期形成的特征,分布状况,以及代表煤层,指出潮坪型是广西晚二叠世时期... 广西晚二叠世成煤模式划分为“两类三型”,即泥炭沼泽成煤模式和泥炭坪成煤模式两类,沼泽型、潮坪型和泥炭坪型等三型。文章阐述了这些成煤模式在吴家坪期和长兴期形成的特征,分布状况,以及代表煤层,指出潮坪型是广西晚二叠世时期最主要的成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煤模式 沼泽型 煤矿床 晚二叠世
下载PDF
Fe对高温还原区煤焦/NH_(3)还原NO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萍 方瑶 +3 位作者 顾明言 蒋博宇 王佩佩 樊建人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80,共9页
利用高温管式炉实验系统,研究了高温还原性气氛下煤焦与矿物质Fe对氨气还原NO的影响,其中煤焦包含原煤焦、脱矿煤焦和浸渍铁煤焦三种。结果表明:在均相还原中NO还原效率随着氨氮体积比(V(NH_(3))∶V(NO))的增加而增加;1000℃~1300℃温... 利用高温管式炉实验系统,研究了高温还原性气氛下煤焦与矿物质Fe对氨气还原NO的影响,其中煤焦包含原煤焦、脱矿煤焦和浸渍铁煤焦三种。结果表明:在均相还原中NO还原效率随着氨氮体积比(V(NH_(3))∶V(NO))的增加而增加;1000℃~130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出口NO浓度显著降低,1400℃~1600℃温度范围内,出口NO浓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原煤焦参与NH_(3)异相还原NO反应中出口NO浓度较NH_(3)均相还原NO反应中出口NO浓度低,这是由于原煤焦协同NH_(3)促进NO的异相还原;相对于原煤焦而言,脱矿煤焦对NH_(3)还原NO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并且NH_(3)协同脱矿煤焦对NO异相还原的促进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浸渍铁煤焦对NH_(3)还原NO的过程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在1500℃下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其原因为铁与氨基结合为含铁络合物,降低了体系用于还原NO的NH_(2)/NH自由基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 煤焦 FE NO 高温还原区
下载PDF
广西三个煤田煤层气资源评价概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博宇 《广西煤炭》 1999年第2期25-28,共4页
阐述了广西合山煤田、罗城煤田、红茂煤田中与煤层气的生成、赋存、分布和含量等密切相关的一些地质因素,简介了煤层气资源评价的依据和方法,分析了上述三个煤田煤层气资源量及其分布情况。
关键词 煤层气 资源量 地质因素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广西晚二叠世主要煤层与对比
17
作者 蒋博宇 《中国煤田地质》 1998年第1期17-20,共4页
概述了广西晚二叠世主要煤层(K1、K7、K8煤层)的一些特征。根据标志层、层间距、古生物化石、煤岩煤质以及煤系沉积旋回等特征,探讨了上述三个煤层的对比途径,指出标志层、煤岩煤质是煤层对比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煤层 对比依据 晚二叠世 广西 煤系 地层
下载PDF
广西泥炭成矿类型及其特点
18
作者 蒋博宇 《中国煤田地质》 1999年第4期17-18,共2页
根据泥炭的生成环境,按以地貌为主的成因分类,将广西泥炭的成矿类型划分为五类八型,阐述了各种类型的主要特点,讨论了岩溶洼地类泥炭的成矿机理。
关键词 泥岩 成矿类型 矿床特征 泥煤 矿床成矿
下载PDF
红茂煤田煤层气含量的地质因素分析
19
作者 蒋博宇 《广西地质》 1998年第3期45-50,共6页
红茂煤田是广西煤层气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文中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含量的地质因素———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及埋深、围岩性质、煤岩组分、煤变质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分别指出该煤田煤层气资源较丰富以及各矿区或井田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关键词 煤层气含量 地质因素 红茂煤田 煤田 天然气
下载PDF
广西晚二叠世煤变质规律及变质作用的探讨
20
作者 蒋博宇 《广西煤炭》 1997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在分析广西晚二叠世煤类及其平面分带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期煤的变质规律;根据影响煤变质的因素——温度、压力以及温度与压力持续的时间所引起的结果,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广西晚二叠世煤变质作用的类型和特征,并且指出区域性深成变质作用... 在分析广西晚二叠世煤类及其平面分带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期煤的变质规律;根据影响煤变质的因素——温度、压力以及温度与压力持续的时间所引起的结果,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广西晚二叠世煤变质作用的类型和特征,并且指出区域性深成变质作用起着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类 煤变质规律 深成变质 动力变质 接触变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