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蒋周芩 舒茂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569-3571,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治疗费用昂贵的慢性心律失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5%,而既往有脑卒中或一过性缺血事件发作者年复发率大于12%,是房颤患者死亡的最...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治疗费用昂贵的慢性心律失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5%,而既往有脑卒中或一过性缺血事件发作者年复发率大于12%,是房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华法林虽然能降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但它需要频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 )、调整剂量,并受到药物食物等的影响,使其在临床工作中仅50%左右患者能真正获益[2]。随着直接 X 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及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等新型口服抗凝抗剂(OAC)的出现,一些大型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新型OAC可作为非瓣膜病性房颤抗凝治疗的另一个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新型抗凝剂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影响CARTO指导下房颤/房扑导管消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周芩 宋治远 +4 位作者 舒茂琴 曹中静 钟理 李华康 冉擘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15-2418,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CARTO指导下房颤/房扑导管消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选择消融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0例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的房颤/房扑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是否维持窦律分为手术成功组(A组)与复发组(B组)... 目的分析影响CARTO指导下房颤/房扑导管消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选择消融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0例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的房颤/房扑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是否维持窦律分为手术成功组(A组)与复发组(B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毕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患者转为窦性心律。经过6个月的随访,71例维持窦律,29例房颤/房扑复发。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房颤、升高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氮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增大的最大左房校正容积(LAVImax)、中重度二尖瓣返流是房颤/房扑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升高的hs-CRP(HR:5.12;95%CI: 1.87~14.06,P=0.002)与中重度二尖瓣返流(HR:3.35;95%CI: 1.27~8.84,P=0.015)是房颤/房扑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风险分别为非暴露患者的5.12倍和3.35倍;ROC曲线分析显示hs-CRP作为独立危险因素的切点为3.41 mg/L。结论CARTO指导下导管消融术是治疗房颤/房扑的有效方法,升高的hs-CRP与中重度二尖瓣返流是房颤/房扑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拟行消融术患者的选择方面可考虑上述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导管消融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早搏负荷及起源位置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中静 宋治远 +5 位作者 舒茂琴 冉擘力 钟理 蒋周芩 邓盛荣 李华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00-2404,共5页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负荷和起源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中心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1例特发性PVCs患者按照下述方法分组。根据PVCs负荷将所有91例患者分为A1组(PVCs...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负荷和起源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中心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1例特发性PVCs患者按照下述方法分组。根据PVCs负荷将所有91例患者分为A1组(PVCs负荷6%~19%)和A2组(PVCs负荷20%~54%);按导管消融术标测的PVCs起源部位将73例患者分为右室流出道B1、右室非流出道B2、左室流出道B3和左室非流出道B4四组。对各亚组左心结构与功能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负荷A2组的左房双期容积(LAVmax、LAVmin)、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显著高于低负荷A1组(P〈0.05);PVCs负荷与左房双期容积以及NT-proBNP均呈显著正相关(rs=0.229,0.261,0.361,P均〈0.05),PVCs负荷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呈显著负相关(r=-0.227, P=0.03);左室起源组较右室起源组有更大的左室/左房直径,即: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51.7±6.3) mm vs (48.3±5.0) mm, P=0.024]以及左房最大直径(LADmax)[(36.2±4.4) mm vs 33.1±4.7 mm, P=0.012];右室流出道B1组的LAVmax较右室非流出道B2组更大[(43.5±12.9) mL vs (32.7±8.4) mL, P=0.040],左室流出道B3组的LADmax显著大于右室流出道B1组和右室非流出道B2组(P〈0.01)。结论PVCs负荷和/或起源部位影响左心功能,左房受到的影响可能发生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室性早搏 负荷 起源位置 左心功能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下经导管房颤射频消融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柴虹 舒茂琴 +5 位作者 蒋周芩 陈兴华 邓盛荣 陈霞 高昊 周杨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159-2164,共6页
目的探索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指导下经导管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7月在我科行经导管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根据其是否使用ICE,将其分为IC... 目的探索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指导下经导管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7月在我科行经导管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根据其是否使用ICE,将其分为ICE组(n=192)和非ICE组(n=167),对比2组的放射暴露时间、放射暴露量、消融总时间、单圈隔离率及并发症等,评估ICE指导下房颤导管消融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ICE组与非ICE组相比,消融总时间明显缩短[(68.35±1.09)min vs(74.37±1.69)min,P<0.01],单圈隔离率明显提高(70.83%vs 53.89%,P<0.01),放射暴露量[(33.86±1.51)mGy vs(212.30±21.11)mGy,P<0.01]及放射暴露时间[(4.90±0.23)min vs(13.51±0.34)min,P<0.01]明显减少。2组各发生2例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ICE组无严重并发症,非ICE组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压塞1例。ICE组消融早期及晚期复发率较非ICE组无显著差异,但晚期复发率有降低的趋势(3.13%vs 7.78%,P=0.06),2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结论ICE指导下经导管房颤射频消融术有更高的消融效率、更少的射线暴露;2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ICE组晚期复发率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CARTOSound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周芩 舒茂琴 +4 位作者 柴虹 邓盛荣 陈兴华 高昊 周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CARTOSound引导下射频消融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6-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ystolic anterior motion,SAM)现象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 目的探讨CARTOSound引导下射频消融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6-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ystolic anterior motion,SAM)现象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就其临床特征、消融策略及消融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消融效果不同分为反应组和非反应组,分析影响消融效果的因素。结果共入选1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44~77(58.36±10.82)岁,病史6个月至2年,患者经消融后腔内即刻静息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20.00±31.12 mmHg vs 57.09±33.44 mmHg,P=0.01)及早搏刺激后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24.09±19.34 mmHg vs 139.60±44.52 mmHg,P<0.01)均明显下降,随访3个月后心脏超声提示室间隔厚度(18.15±92.84 mm)较术前无明显差异(19.50±2.67 mm,P=0.35),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较术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71.09±31.40 mmHg vs 52.38±35.76 mmHg,P=0.28),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相似,但患者NYHA明显改善(1.64±0.15 vs 2.36±0.20,P<0.01)。与非反应组(5例)比较,反应组(6例)患者有室间隔厚度更薄、左心室直径更小、BNP更低的趋势。结论CARTOsound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可改善心功能,短期内可缓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心腔内超声 射频消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叶菡 王黎 +3 位作者 舒茂琴 蒋周芩 周杨 周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8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行PIMSRA的7例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该治疗方法的手术要点、术后管理重点和随访结果。结果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目的探讨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8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行PIMSRA的7例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该治疗方法的手术要点、术后管理重点和随访结果。结果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明显,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明显减轻。出院后15 d、2个月、3个月随访,7例患者生存良好,疾病症状均缓解,心功能分级均有改善。结论PIMSRA治疗HOCM安全可靠,术后即刻可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室间隔切除术 双腔起搏 植入
下载PDF
CRT-P/D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超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柴虹 蒋周芩 +4 位作者 舒茂琴 邓盛荣 周扬 宋治远 李林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0-815,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with pacemaker function/defibrillation function,CRT-P/D)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超反应的预测因素及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5年1月至201...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with pacemaker function/defibrillation function,CRT-P/D)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超反应的预测因素及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9例因心力衰竭采用CRT-P/D治疗并随访12个月以上的患者,采集一般临床资料、心电图、心脏超声、不良事件发生等临床数据。以术后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升高幅度分3组:超反应组(幅度≥15%,14例),中度反应组(5%≤幅度<15%,23例),轻度/无反应组(幅度<5%,22例)。采用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RT-P/D治疗发生超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明确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反应组术前心房颤动比例、右房内径(right atrial diameter,RA)明显低于中度反应组及轻度/无反应组(P<0.05),双心室起搏比例明显高于中度反应组及轻度/无反应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1.5年(OR=17.54,95%CI=1.41~216.96,P=0.02)、RA<35 mm(OR=23.70,95%CI=1.60~349.32,P=0.02)、双心室起搏比例>96%(OR=36.35,95%CI=12.17~609.03,P=0.01)是术后发生超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无事件(心衰再住院、恶性心律失常、全因死亡)生存率超反应组高于中度反应组及轻度/无反应组(Log Rank: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复合不良事件的发生,心房颤动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HR=2.35,95%CI=1.067~5.19)。结论对于CRT-P/D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病程<1.5年、RA<35 mm,双心室起搏比率>96%是发生超反应的重要预测因素,心房颤动是影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超反应
下载PDF
药物治疗与导管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结构、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蒋周芩 舒茂琴 +6 位作者 钟理 冉擘力 宋治远 仝识非 柴虹 李华康 朱平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 对比药物治疗与导管消融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00例未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年龄17~83(56.27±12.98)岁,病程2~68(... 目的 对比药物治疗与导管消融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00例未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年龄17~83(56.27±12.98)岁,病程2~68(14.12±11.25)个月.其中72例接受药物治疗(A组),128例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消融治疗(B组),随访3、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左心房结构、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3个月的随访,A组有69例完成随访,21例维持窦性心律(窦律)(30.4%).B组有127例完成随访,108例患者维持窦律(85.0%).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A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增大,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减小;B组的LAVImax与LAVImin减小,LAEF增加.A组与B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B组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A组,3个月后两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的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增加(P<0.01),但两组提高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6个月的随访,A组的LAVImax、LAVImin较3个月前明显增大,LAEF明显减少(P<0.05),但B组的LAVImax,LAVImin较3个月前略有缩小,LAEF略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评分较3个月前明显降低(P<0.05),但B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评分与3个月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管消融在改善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大小、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图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His束旁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周芩 舒茂琴 +3 位作者 邓盛荣 柴虹 陈兴华 周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并探讨射频消融策略。方法连续入选经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His束旁的房速,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23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并探讨射频消融策略。方法连续入选经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His束旁的房速,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23例,其中男7例,女16例,年龄(59.9±16.6)岁,病史6个月至5年。His束旁房速女性较男性多见,20例为阵发性,3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His束附近,仅比冠状窦近端提前(15±3)ms(始终找不到最早提前的A波),20例于右房His束旁消融成功,3例于主动脉无冠窦内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结论His束旁房速有独特的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经右房His束旁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His束旁 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心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