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翻译用意译,宗教翻译用直译?——哲罗姆翻译观之辨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蒋哲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91,108,共6页
学界一般认为哲罗姆以意译与直译分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综合分析其文书可以发现,哲罗姆对《圣经》也更倾向于意译,其直译言论实则修辞策略而未真正践行,这种言行矛盾主要是受翻译史、宗教政治与基督教文质之争等因素的影响。以... 学界一般认为哲罗姆以意译与直译分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综合分析其文书可以发现,哲罗姆对《圣经》也更倾向于意译,其直译言论实则修辞策略而未真正践行,这种言行矛盾主要是受翻译史、宗教政治与基督教文质之争等因素的影响。以佛经翻译文质之争的相似处境反观,可进而揭示出当时的宗教典籍采取意译策略以顺应文化发展的必然历史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姆 圣经 翻译观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言语行为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哲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文心雕龙》蕴含着深刻的言语行为思想。该书的文体论部分表明言语行为是其语言研究的一个核心范畴,并具有独特的言语行为研究模式,即"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从《文心雕龙》的"六义观"... 《文心雕龙》蕴含着深刻的言语行为思想。该书的文体论部分表明言语行为是其语言研究的一个核心范畴,并具有独特的言语行为研究模式,即"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从《文心雕龙》的"六义观"可以分析出其言语行为原则,将这一原则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相比,能清晰展现传统语言学思想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言语行为 语用 修辞
下载PDF
从文化会通看王弼的“得意忘言”与奥利金的“寓意解经”
3
作者 蒋哲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67,共4页
公元三世纪的中西方思想界,随着玄学与基督教的兴起,出现了一股解经热潮。中国以王弼等玄学家为代表,提出"得意忘言"的方法来解读典籍,融合儒道思想;西方则以奥利金等教父的释经最为活跃,主张对圣经采用"寓意解经法&quo... 公元三世纪的中西方思想界,随着玄学与基督教的兴起,出现了一股解经热潮。中国以王弼等玄学家为代表,提出"得意忘言"的方法来解读典籍,融合儒道思想;西方则以奥利金等教父的释经最为活跃,主张对圣经采用"寓意解经法",会通两希文化。从文化会通的视角来看,两者在背景、语言观、思路和影响等方面都有共性;解经文本的语言也因思想会通而体现出张力性与对话性。通过比较互参,有助于深入认识两种思想的历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得意忘言 奥利金 寓意解经 会通
下载PDF
从《高僧传》看早期佛音汉化及其对佛经翻译的影响
4
作者 蒋哲杰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6年第4期62-66,72,共6页
佛经文本不仅用于阅读,更要能够吟诵,因而佛经译史研究不能忽视乐声的汉化问题。《高僧传》的《诵经》《经师》和《唱导》三篇分别论述了佛经乐声的作用与意义、汉化方式及其话语化,通过赞呗、转读、唱导到佛乐的发展体现出佛教乐声在... 佛经文本不仅用于阅读,更要能够吟诵,因而佛经译史研究不能忽视乐声的汉化问题。《高僧传》的《诵经》《经师》和《唱导》三篇分别论述了佛经乐声的作用与意义、汉化方式及其话语化,通过赞呗、转读、唱导到佛乐的发展体现出佛教乐声在汉地的重建过程。深入认识佛音汉化在佛经翻译中起到的作用,有助于重新认识早期译经史,对诸如鸠摩罗什的"天竺国俗,甚重文制"等材料做出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翻译 乐声 梵呗 转读 唱导
下载PDF
英语世界对扬雄及其作品的译介与研究——兼论中国文化经典翻译人才的培养
5
作者 蒋哲杰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1-118,共8页
扬雄是汉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哲学思想与文学作品具有独特价值,在英语世界也吸引了不少翻译与研究。梳理和讨论有关扬雄及其作品的译介与研究情况,有助于了解英语世界对扬雄的理解与接受角度,展现英语世界对扬雄及其作品的译介与... 扬雄是汉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哲学思想与文学作品具有独特价值,在英语世界也吸引了不少翻译与研究。梳理和讨论有关扬雄及其作品的译介与研究情况,有助于了解英语世界对扬雄的理解与接受角度,展现英语世界对扬雄及其作品的译介与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而后再与国内文化经典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外译工作在语言、内容、主体和成果推介等方面存在误区。建议通过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来培养和加强译者的课题选择能力、原典研究能力、翻译变通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翻译作品 英语世界 中国文化经典 经典译介 翻译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语言研究史新路径——文化语言活动史研究初探
6
作者 蒋哲杰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20年第1期76-79,共4页
当前学界的语言研究更偏重本体,语言史也成了语言本体的研究史,而忽略了语言研究本来的历史文化语境。我们提出文化语言活动史的理念,根据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背景研究具体的语言实践及其理论研究,为语言史、语言学史和文化语言研究作出... 当前学界的语言研究更偏重本体,语言史也成了语言本体的研究史,而忽略了语言研究本来的历史文化语境。我们提出文化语言活动史的理念,根据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背景研究具体的语言实践及其理论研究,为语言史、语言学史和文化语言研究作出有益的补充。以魏晋六朝和晚期罗马的宗教语言活动比较为个案,阐明本研究作为语言研究史及其比较研究新路径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言活动 语言研究 语言学史
下载PDF
汉魏六朝赋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研究
7
作者 蒋哲杰 《国际汉学》 2023年第2期50-59,156,共11页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赋开始受到英语世界的关注,尤其是汉魏六朝的作品已累积了丰富的译本与研究成果。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分析不同时期的译介作家和作品以及译者情况,并从专著与期刊论文、博士论文和二手研究著作等方面归纳研究的主要内...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赋开始受到英语世界的关注,尤其是汉魏六朝的作品已累积了丰富的译本与研究成果。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分析不同时期的译介作家和作品以及译者情况,并从专著与期刊论文、博士论文和二手研究著作等方面归纳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从整体上呈现英语赋学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为国内学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赋 赋体英译 英语赋学
下载PDF
道安“五失本”本义考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哲杰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6-260,共5页
东晋道安的"五失本"是佛经翻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学界对他支持或反对"失本"一直有争议。由于道安的立场有前后不同和不明确之处,需要结合历史语境分析他表态的时间、对象及原因才能得出完整结论。道安早年认可&... 东晋道安的"五失本"是佛经翻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学界对他支持或反对"失本"一直有争议。由于道安的立场有前后不同和不明确之处,需要结合历史语境分析他表态的时间、对象及原因才能得出完整结论。道安早年认可"失本";经多年思考实践与交流,提出能否在五种情况下"失本"并期待得到肯定回答,此时道安对"五失本"涉及的三个方面的态度并不一致;最终因历史局限等多种因素而否定"失本",但仍有依"五失本"操作的情况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失本 道安 佛经翻译
原文传递
从道安与奥利金的文献研究看中西翻译理论的萌芽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哲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文献研究是学术的根本,它与三、四世纪中西翻译研究的关联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时的僧侣道安与奥利金出于宗教解经目的对经本开展了切实的收集整理与校勘工作,并做了初步的文本对比研究。经本实际就是译本,他们的工作既使原本的地位... 文献研究是学术的根本,它与三、四世纪中西翻译研究的关联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时的僧侣道安与奥利金出于宗教解经目的对经本开展了切实的收集整理与校勘工作,并做了初步的文本对比研究。经本实际就是译本,他们的工作既使原本的地位真正得到落实,又转用于翻译,成为重译的指引与译法优化的参考,从而促成真正的"翻译"与"翻译"研究的出现。因此,两人的文献研究可以视为中西译论的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翻译研究 道安 奥利金
原文传递
从解经到译经:论道安之于中国翻译研究的萌芽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哲杰 《法音》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7,共5页
一、引言魏晋时期的佛经翻译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翻译研究,对此,佛学、史学和译学界的学者都做过很多讨论。关于“最早的译学”,有认为始于支谦[1],也有认为是道安[2]提出了最早的翻译理论。我们认为,实践不必然产生理论、有观点也不... 一、引言魏晋时期的佛经翻译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翻译研究,对此,佛学、史学和译学界的学者都做过很多讨论。关于“最早的译学”,有认为始于支谦[1],也有认为是道安[2]提出了最早的翻译理论。我们认为,实践不必然产生理论、有观点也不代表就有研究。译史早期人们对翻译缺乏科学认识,也不专门研究翻译,实践存在大量算不上严格翻译的变译行为[3]。随着佛教的发展,佛经在频繁的注疏、传抄和研究中暴露出种种问题,人们才认识到一直以来所尊奉的“经”实为“译本”。在没有“翻译学科”、也无力阅读原文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借助传统文献研究法研读经本,其中突出的代表就是公元四世纪的高僧道安。他在解经工作中做了大量版本、目录和校雠工作,进行了译本与译本的比较或原本与译本的比较,并最终由解经走向译经。本文将聚焦这一转折,揭示道安之于中国翻译研究的萌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道安 中国 解经 意义 萌芽 译经 翻译学科
原文传递
汉赋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史与现状研究
11
作者 蒋哲杰 《中国翻译》 2024年第3期54-61,190,共9页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韵文,汉赋是比肩唐诗与宋词的“一代之文学”。尽管赋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尚未得到国内应有的关注与借鉴。通过收集整理现有汉赋英译本,梳理百年译介并从译作、译者和译源等视角进行多元分析...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韵文,汉赋是比肩唐诗与宋词的“一代之文学”。尽管赋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尚未得到国内应有的关注与借鉴。通过收集整理现有汉赋英译本,梳理百年译介并从译作、译者和译源等视角进行多元分析,可以了解汉赋英译的历史与现状,并发现作为研究文献、文学作品和典籍等三种不同路径下产出的译本特征。分析汉赋英译的问题及其根源,揭示汉赋英译的意义,可以为国内学界借鉴英语世界赋学译介和研究成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英译 译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