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中调节血小板功能对大鼠全身炎性反应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陶开宇 安琪 +3 位作者 杜磊 程海峰 蒋大铭 胡章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6-1641,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中调节血小板功能对大鼠全身炎性反应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参与ECC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ECC中补充血小板组(MH组)、ECC中补充血浆组(MP组)和持续泵入替罗非班(Tirofiban)+ECC中补充血小板组(TMH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中调节血小板功能对大鼠全身炎性反应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参与ECC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ECC中补充血小板组(MH组)、ECC中补充血浆组(MP组)和持续泵入替罗非班(Tirofiban)+ECC中补充血小板组(TMH组),每组8只大鼠。3组大鼠ECC持续2 h,术后观察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大鼠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测量氧合指数、肺组织含水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循环内皮数量,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分析调节血小板功能对ECC大鼠全身炎性反应水平、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肺组织水肿程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结果:ECC后2 h,MH组与MP组大鼠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H组大鼠明显高于MH、MP组大鼠(P<0.05)。ECC后2 h,3组大鼠氧合指数低于ECC开始时(P<0.05),3组大鼠肺组织含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低于TMH组大鼠(P<0.05),TMH组大鼠血浆中NE水平明显低于MP组大鼠(P<0.05)。ECC结束时,3组大鼠循环内皮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MH组大鼠肺间质较其他各组薄,炎性细胞浸润少。结论:在ECC早期血小板急剧减少后立即补充新鲜血小板能明显减轻循环中的炎性反应,该保护效应可能与血小板黏附于ECC相关炎性反应所致的内皮损伤处并减少中性粒细胞与内皮下组织黏附有关。提示在ECC中保持一定数目且具有正常黏附聚集功能的血小板,可能降低ECC术后炎性反应和肺损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小板 炎性反应 肺氧合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对人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捷 蒋大铭 刘昌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5期528-534,共7页
目的构建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腺病毒的人工血管模型。方法测定ad5-EGFP转染EAhy926转染率,观察人工血管携带腺病毒在静水中的释放情况及人工血管上内皮细胞的黏附情况,构建ad5-VEGF165-I... 目的构建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腺病毒的人工血管模型。方法测定ad5-EGFP转染EAhy926转染率,观察人工血管携带腺病毒在静水中的释放情况及人工血管上内皮细胞的黏附情况,构建ad5-VEGF165-IRES-EGFP转染EAhy926,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VEGF基因水平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VEGF蛋白水平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内皮细胞活性。结果ad5转染EAhy926的最适感染复数(MOI)为200。人工血管上携带的病毒静水中能在人工血管上保留1 h左右,逐渐释放。扫描电镜显示内皮细胞在人工血管上吸附。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电泳图中,ad5-hVEGF165转染组均可见564 bp条带,而ad5-Null组和空白组均未见此条带。ad5-hVEGF165组培养液中hVEGF165蛋白浓度在各时间点均高于ad5-Null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5-hVEGF165组噻唑蓝试验后第3、5、7天测得的OD值高于ad5-Null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携带VEGF基因腺病毒的人工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 内皮化 腺病毒
下载PDF
心脏换瓣手术后患者妊娠抗凝治疗的考量
3
作者 陈如坤 董爱强 蒋大铭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433-1434,共2页
医生有时会遇到换瓣手术后患者妊娠该作如何处理的问题,今就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考量,表达如下。
关键词 术后患者 心脏换瓣 抗凝治疗 妊娠
下载PDF
食管异物致主动脉食管瘘三例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大铭 胡章龙 +3 位作者 张一弓 白志轩 陶开宇 程海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1-635,共5页
食管异物导致的主动脉食管瘘(aortoesophageal fistula,AEF)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病情进展迅猛、抢救难度大、病死率很高[1]。回顾2008年12月至2016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经治了3例食管异物引起的AEF,现报道... 食管异物导致的主动脉食管瘘(aortoesophageal fistula,AEF)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病情进展迅猛、抢救难度大、病死率很高[1]。回顾2008年12月至2016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经治了3例食管异物引起的AEF,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1,女,53岁,1周前有鱼刺吞咽史,吞咽有异物感、伴疼痛,无呕血、黑便等情况。CT提示食管周围渗出伴气体影,考虑食管穿孔并发周围脓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异物 主动脉食管瘘 食管穿孔 异物感 周前 病情进展 周围脓肿 诊治分析
原文传递
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手术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孔敏坚 董爱强 +5 位作者 程海峰 徐世伟 沈中华 蒋大铭 钱建芳 段群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比较右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VI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行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128例(微创组)与同期行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120例(传统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年... 目的比较右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VI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行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128例(微创组)与同期行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120例(传统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瓣膜病变、合并心脏疾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再次开胸止血、新发房颤、肺炎、脑血管意外、伤口愈合不良等)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微创组死亡1例,传统组死亡2例。微创组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较传统组长(P〈0.05),而术后ICU住院、术后机械通气、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组短(P〈0.05),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也较传统组少(P〈0.05)。术后微创组随访(15.0±4.8)个月,传统组(23.3±3.9)个月。两组均无院外死亡病例,无瓣周漏、脑血管意外、机械瓣故障、溶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二尖瓣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胸骨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右胸入路行再次三尖瓣手术的技术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海峰 蒋大铭 +5 位作者 董爱强 段群军 陶开宇 孔敏坚 沈中华 钱建芳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70-371,共2页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右胸前外侧切口路径在二尖瓣、三尖瓣等手术路径选择的报道[1-2].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越来越多既往曾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的患者又出现三尖瓣严重障碍,需再次行三尖瓣手术,此类患者经该路径可避免再次锯胸骨...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右胸前外侧切口路径在二尖瓣、三尖瓣等手术路径选择的报道[1-2].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越来越多既往曾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的患者又出现三尖瓣严重障碍,需再次行三尖瓣手术,此类患者经该路径可避免再次锯胸骨、分解胸骨后粘连,明显降低心脏和大血管破裂的风险.在过去的10年内,我们相继采用该路径完成了24例此类患者的手术,并逐步优化操作、改良技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路径 优化操作 三尖瓣 再次 右胸入路 胸骨正中切口 右胸前外侧切口 心脏手术
原文传递
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腺病毒的人工血管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天佳 李捷 +2 位作者 蒋大铭 刘暴 刘昌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45-2448,共4页
目的采用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EGF)腺病毒的人工血管转染内皮细胞,促使内皮细胞在人工血管上快速增殖并覆盖形成内皮层。方法按照适宜感染复数(MOI)值人工血管浸泡VEGF腺病毒后,加入内皮细胞培养。分别采用凝胶电泳和酶联... 目的采用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EGF)腺病毒的人工血管转染内皮细胞,促使内皮细胞在人工血管上快速增殖并覆盖形成内皮层。方法按照适宜感染复数(MOI)值人工血管浸泡VEGF腺病毒后,加入内皮细胞培养。分别采用凝胶电泳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转染的hVEGFl65基因在内皮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噻唑蓝(MTr)比色法检测内皮细胞的生长,ELISA法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量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转染的hVEGFl65基因成功在内皮细胞中转录和翻译。VEGF腺病毒组内皮细胞增殖显著,MTrA值为0.334±0.018(P〈0.01),t-PA和NO分泌显著增高且随时间增加(P〈0.05),PAI-1的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VEGF腺病毒的人工血管能成功转染内皮细胞并促进其增殖和抗血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腺病毒 生物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