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瓜氨酸对重症病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郭兰 孙顺杰 +2 位作者 许航 赵奎 蒋宏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瓜氨酸对重症病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ICU及EICU的重症病人113例,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胃肠损伤(AGI)分为AGI组(n=73)和非AGI组(n=40),统计分析2组病人的血清瓜氨酸水平,并分析AGI组病人的... 目的:探讨瓜氨酸对重症病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ICU及EICU的重症病人113例,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胃肠损伤(AGI)分为AGI组(n=73)和非AGI组(n=40),统计分析2组病人的血清瓜氨酸水平,并分析AGI组病人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28 d死亡率,然后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GI组不同临床分级病人第3天的血清瓜氨酸水平均低于第1天(P<0.05);第1天、第3天的血清瓜氨酸水平,AGI组Ⅰ级病人高于Ⅱ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病人高于Ⅳ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GI组各分级病人均低于非AGI组(P<0.01)。AGI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病人的MODS评分和28 d死亡率均逐渐升高(P<0.01),APACHEⅡ评分Ⅰ级病人低于Ⅱ级、Ⅲ级和Ⅳ级(P<0.05~P<0.01)。AGI组病人的血清瓜氨酸水平与临床分级(r s=-0.731)、APACHEⅡ评分(r=-0.573)、MODS评分(r=-0.611)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瓜氨酸对重症病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瓜氨酸 APACHEⅡ评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
下载PDF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在DF患者行TTT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徐瑞瑞 石秀峰 蒋宏俨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在糖尿病足(DF)病患者行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医院治疗的80例DF病患者行TTT术,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在糖尿病足(DF)病患者行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医院治疗的80例DF病患者行TTT术,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SC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条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能改善行TTT术的DF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病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康复护理 动机行为转化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高血压病脑梗死患者与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宏俨 寿广丽 +1 位作者 冯敏 孟颖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脑梗死(E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7例EH患者,其中合并ECI(ECI组)25例,未合并ECI的EH组22例;另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检测...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脑梗死(E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7例EH患者,其中合并ECI(ECI组)25例,未合并ECI的EH组22例;另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hs—CRP水平和颈动脉IMT。结果:3组年龄、性别构成、吸烟史、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I组hs-CRP和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和EH组(P〈0.05~P〈0.01),EH组hs—CRP和颈动脉IMT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EH组中,颈动脉IMT增高组的血清hs—CRP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1),hs—CRP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关系(P〈0.01)。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的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和hs—CRP即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IMT:0.319+0.064X。cRP+0.008X。结论:hs—CRP可能通过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ECI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高血压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恶化性脑梗死病人血流流变学及颅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奎 蒋宏俨 +1 位作者 许航 桑道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859-863,867,共6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恶化性脑梗死病人学血流流变学及颅内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恶化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联合组病人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恶化性脑梗死病人学血流流变学及颅内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恶化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联合组病人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仅加用阿司匹林,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平均流速及血栓弹力图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全血黏度高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病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MCA、ACA及PCA降低(P<0.05~P<0.01),联合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MCA、ACA、PCA、M、Ma、α角、NIHSS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凝血启动至血凝块形成之间的潜伏期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脑DSA显示动脉狭窄已明显缓解。对照组全血黏度低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纤维蛋白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均较轻,未出现颅内出血或消化系统出血(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恶化性脑梗死病人,有助于提高血液流动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及防止颅内动脉进一步狭窄堵塞,改善恶化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貌似脑血管意外的低血糖反应20例分析
5
作者 蒋宏俨 谢康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9期970-971,共2页
目的提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初诊为脑血管意外的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血糖均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均给予高渗葡萄糖治疗,19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 目的提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初诊为脑血管意外的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血糖均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均给予高渗葡萄糖治疗,19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1例死亡。结论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患者,应及时检测血糖,早期诊断低血糖反应,以免延误了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反应 脑血管意外 昏迷 偏瘫 误诊
原文传递
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谢康 崔煜 +3 位作者 郑重 蒋宏俨 许航 许媛媛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单次使用尿激酶对频发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疗效。方法62例频发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随机分为单次尿激酶治疗的尿激酶组(32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24h、3d... 目的观察单次使用尿激酶对频发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疗效。方法62例频发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随机分为单次尿激酶治疗的尿激酶组(32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24h、3d和15d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8%、90.7%和96.9%,均高于对照组的16.7%、56.7%和83.4%(P<0.01);尿激酶治疗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单次使用尿激酶治疗能迅速控制频发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颈内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 单次使用
原文传递
Epley法治疗PC-BPPV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康 杜双文 +3 位作者 高继君 寿广丽 蒋宏俨 李有中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评价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Epley法加体位限制)与对照组(仅给予体位限制),分别进行治疗,采用痊愈、改善、无效的标准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 目的评价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Epley法加体位限制)与对照组(仅给予体位限制),分别进行治疗,采用痊愈、改善、无效的标准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于第4,7,10天时痊愈率为82.76%、93.10%、100.00%,而对照组同期为15.56%、24.44%、60.00%;治疗组于第4,7,10天时有效率为96.55%、100.00%、100.00%,而对照组同期为53.33%、68.89%、88.8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应用Epley法加体位限制治疗PC-BP-PV,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纯体位限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Dix-Hallpike试验 EPLEY法 体位限制
原文传递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五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王梦迪 孙文 +6 位作者 沈为林 曹龙 资文杰 蒋德峰 蒋宏俨 王君波 朱武生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顶后。结果5例患者中,合并的基础疾病为系统性...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顶后。结果5例患者中,合并的基础疾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子痫1例,肾病综合征1例,肾功能不全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头痛、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头颅MRI为大脑半球后部白质为主的T1WI低信号,T2WI、T2-F1Mr像呈高信号病灶,DWI大多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呈高信号,部分病例DWI和ADC均呈高信号且双侧对称。经降血压及适当处置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病灶消失,近、中期预后良好,随访期内未见疾病复发。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对此类患者及时诊治,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检查 癫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