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成矿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蒋干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5-50,共6页
目前对生物成矿的研究集中在生物成矿方式及成矿意义上。生物通过自身或由其活动改变环境物理化学条件使成矿元素发生聚集、迁移和沉淀。通过实验和野外观测对这一成矿过程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本文对发生生物成矿作用的地质背景、生物形... 目前对生物成矿的研究集中在生物成矿方式及成矿意义上。生物通过自身或由其活动改变环境物理化学条件使成矿元素发生聚集、迁移和沉淀。通过实验和野外观测对这一成矿过程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本文对发生生物成矿作用的地质背景、生物形成矿床的识别标志作了总结,并简单地介绍了生物成矿研究较多的某些金属、非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成矿作用 研究 矿床 成因
下载PDF
古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2
作者 蒋干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89年第5期14-17,14,共5页
从近年来古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出发,探讨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认为在今后若干年内,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对古生物已有门类的重新鉴定,新属种的填平补齐以及演化谱系分类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是古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应用古生物学... 从近年来古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出发,探讨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认为在今后若干年内,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对古生物已有门类的重新鉴定,新属种的填平补齐以及演化谱系分类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是古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应用古生物学、古生物学的边缘学科(如古生态学)将得到蓬勃发展:“间断平衡论”作为新的生物进化模式将得到验证和发展;“生物地质学”的研究扩大了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研究古生物的范围和古生物学研究的实际意义,将逐渐完善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从而对古生物学研究的选题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 研究
下载PDF
华北地台中元古代串岭沟组页岩中的砂脉构造:17亿年前甲烷气逃逸的沉积标识? 被引量:22
3
作者 史晓颖 蒋干清 +2 位作者 张传恒 刘娟 高林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90,共14页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串岭沟组暗色页岩中发育一种特殊的砂质脉状构造;层面上表现为不规则密集分布的细砂脊,垂向上由不连续薄砂层和近于直立的"肠状"砂脉体相交互组成.浅色砂脉由较纯的石英粉砂-细砂组成,含微量自生白云石、菱...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串岭沟组暗色页岩中发育一种特殊的砂质脉状构造;层面上表现为不规则密集分布的细砂脊,垂向上由不连续薄砂层和近于直立的"肠状"砂脉体相交互组成.浅色砂脉由较纯的石英粉砂-细砂组成,含微量自生白云石、菱铁矿及微晶碳酸盐岩斑块,与黑色泥质围岩边界截然.研究表明,砂脉构造可能是在早期成岩阶段前由来自薄砂层的细-粉砂灌入甲烷缓慢逃逸通道而成,并由于压实缩短而褶皱成"肠状".薄砂层与黑色页岩形成的能量条件完全不同,可能系由风暴将海岸带或砂坝细砂带入低能环境而形成;甲烷源自沉积中埋藏的微生物席腐烂分解.围岩层面有微生物席成因微皱痕和气体逃逸形成的气泡构造,围岩中发现有细菌化石和草霉状黄铁矿.串岭沟组中密集发育的砂脉构造是目前地层中识别的最古老的甲烷排放证据,并有可能作为指示地质时期陆源碎屑沉积环境甲烷逃逸的沉积标识.大量高效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圈可能是导致元古宙地球表层高温室气候和无冰川发育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脉构造 甲烷逃逸 微生物席 串岭沟组 中元古界 华北地台.
下载PDF
华北中元古代陆表海氧化还原条件 被引量:12
4
作者 汤冬杰 史晓颖 +2 位作者 裴云鹏 蒋干清 赵贵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3-580,共18页
文石海底沉淀是地球早期大气高CO2浓度、海洋贫氧条件下,CaCO3过饱和而直接沉淀于海底所形成的自生碳酸盐,可反映古海洋贫氧状态。对华北中元古界雾迷山组(ca1.50~1.45Ga)碳酸盐岩的研究发现:潮下带下部黑色纹层石由针状文石假晶等厚... 文石海底沉淀是地球早期大气高CO2浓度、海洋贫氧条件下,CaCO3过饱和而直接沉淀于海底所形成的自生碳酸盐,可反映古海洋贫氧状态。对华北中元古界雾迷山组(ca1.50~1.45Ga)碳酸盐岩的研究发现:潮下带下部黑色纹层石由针状文石假晶等厚层与微生物席层交互堆叠而成;潮下带中部凝块石白云岩(A单元)主要由针状文石假晶形成的环带或扇状集合体包裹有机质团块所组成,少见碳酸盐微粒。潮下带上部—潮间带下部纹层白云岩(B单元)以自然沉淀的碳酸盐微粒为主,含少量等厚层和扇状、葡萄状文石假晶集合体,以及以孔洞充填形式产出的针状文石假晶。而潮坪成因的泥晶白云岩(C单元)则完全由含有石盐假晶和微生物席裂痕的泥晶质微晶白云岩组成,不含针状文石沉淀。对构成雾迷山组典型副层序基本单元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比值分析显示:由C单元至A单元,V/Th、Mo/Th、U/Th值逐渐增大,在A单元可能达贫氧富集程度。研究表明,在雾迷山组沉积期,华北陆表海潮下带中部及其以下可能长期处于贫氧状态,而潮下带上部则处于氧化状态,氧化—还原界面接近于正常浪基面底。这个认识对进一步了解中元古代海洋条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及烃源岩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 古海洋条件 文石海底沉淀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华北地台
下载PDF
华北地台西缘早—中寒武世之交的核形石:微组构与生物矿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文浩 史晓颖 +1 位作者 汤冬杰 蒋干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共15页
内蒙古乌海地区毛庄组上部灰岩产大量核形石,其内核与包壳含丰富的矿化细菌和有机质残余。显微观察显示:内核以微晶质为主,含少量生屑和陆源碎屑;包壳由亚毫米级亮/暗纹层交互构成。亮层具微亮晶—微晶混合组构,以自养蓝细菌居多;暗层... 内蒙古乌海地区毛庄组上部灰岩产大量核形石,其内核与包壳含丰富的矿化细菌和有机质残余。显微观察显示:内核以微晶质为主,含少量生屑和陆源碎屑;包壳由亚毫米级亮/暗纹层交互构成。亮层具微亮晶—微晶混合组构,以自养蓝细菌居多;暗层以微晶质为主,富含异养细菌和黄铁矿莓球;这种差异表明两种纹层具不同的生物矿化机制,但都是微生物-化学过程与环境相互作用诱发碳酸盐沉淀并矿化微生物质的结果。超微研究表明:纹层内含大量纳米球粒(40~200 nm),与非晶质胞外聚合物(EPS)密切共生,可能源于EPS的降解。纳米球粒通过粘结-融合形成多面体(0.2~5μm),并进一步集合形成微米级微晶质球粒,后者常被齿状亮晶质环边包围。在寒武纪核形石内部观察到的这种多级微组构的有序组合及其与细菌残余和有机质的规律性配置关系,与近代矿化微生物席和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的情况相似。本研究认为寒武纪核形石包壳纹层的形成可能与现代微生物席的矿化机制相近,都是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诱发碳酸盐沉淀并矿化有机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形石 微组构 生物矿化 早—中寒武世之交 华北地台
下载PDF
中元古代微指状叠层石:超微组构和有机矿化过程 被引量:9
6
作者 汤冬杰 史晓颖 +1 位作者 蒋干清 张文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1016,共16页
微指状叠层石(microdigitate stromatolites,以下简称MDS)是新太古代—中元古代一种重要的沉积构造。由于其内部以纤维状组构为重要特征,而缺乏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被认为代表特定海洋化学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海底碳酸盐沉淀,属无机成因... 微指状叠层石(microdigitate stromatolites,以下简称MDS)是新太古代—中元古代一种重要的沉积构造。由于其内部以纤维状组构为重要特征,而缺乏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被认为代表特定海洋化学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海底碳酸盐沉淀,属无机成因。本文对华北中元古代雾迷山组硅化MDS的显微组构研究发现,其柱体由亚毫米级浅色微亮晶纹层(平均厚约65μm)和暗色微晶纹层(平均厚约680μm)交互叠加而成。前者含较少细菌残余,重结晶显著;后者富含细菌残余、微晶多面体及微球粒,并进一步分为具密集连续次级微纹层的(平均厚约380μm)和具稀疏断续微纹层的(平均厚约300μm)两种暗纹层。这三种纹层在纵向上的规律性交互可能反映了季节性变化。毛发状垂向纤维贯穿于整个柱体,但在亮纹层内稀疏。这种纤维可能由垂向生长的丝状菌束(宽<10μm)矿化而成,有些由微球粒(粒径为10~30μm)定向富集构成。微球粒富含细菌残余、胞外聚合物(EPS)以及与之密切共生的纳米颗粒(粒径<45nm)。纳米颗粒可粘结形成亚μm级多面体,构成碳酸盐晶体生长的基点。包围微球粒的微亮晶环边和纤维组构间的微亮晶条带内少细菌残余,可能属微生物影响的矿化成因,而纤维体和微球粒则是微生物诱发矿化的结果。故中元古代MDS属微生物成因,它所展现的有机矿化过程可能也适用于更古老的叠层石。此外,MDS内有机矿物从纳米颗粒到微球粒的有序聚合可能代表了有机矿化的普遍过程,并可用作判定微生物成因碳酸盐岩的重要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指状叠层石 微组构 微生物矿化 中元古代 华北地台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二叠系的重新厘定及大地构造演化分析 被引量:48
7
作者 高德臻 蒋干清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探讨了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系地层单元的划分与时代归属,认为该区二叠系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哲斯组与林西组底部,重新厘定了该区二叠系剖面序列。通过对大石寨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的分析,认为大石寨组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为活... 探讨了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系地层单元的划分与时代归属,认为该区二叠系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哲斯组与林西组底部,重新厘定了该区二叠系剖面序列。通过对大石寨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的分析,认为大石寨组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最终汇聚时期应为早二叠世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左旗 二叠系 地层划分 大地构造演化
下载PDF
华南埃迪卡拉纪硫化海洋环境演变--来自深水相区的黄铁矿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林 史晓颖 蒋干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0-824,共15页
为进一步认识华南埃迪卡拉纪(震旦纪)海水硫化条件的演变过程,本文对斜坡相沉积的陡山沱组中的黄铁矿进行形态与粒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陡山沱期沉积的多数黄铁矿是早期成岩作用形成,以自形、半自形晶体为主;个别层位中草莓状黄铁矿粒... 为进一步认识华南埃迪卡拉纪(震旦纪)海水硫化条件的演变过程,本文对斜坡相沉积的陡山沱组中的黄铁矿进行形态与粒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陡山沱期沉积的多数黄铁矿是早期成岩作用形成,以自形、半自形晶体为主;个别层位中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于10μm的比例较高(89%~96%),反映是在海水、沉积物界面以下生长的,不能充分指示水体硫化状态。但在陡山沱组中部和上部发育有数层从水体中析出的同沉积草莓状黄铁矿(96%以上的莓球粒径小于10μm),反映出海水硫化条件发育。黄铁矿铁与高活性铁的比值(FePY/FeHR)作为判别海洋硫化状态的重要指标,可能会因次生黄铁矿的叠加效应影响而产生偏差,应结合黄铁矿矿物形态—粒度分析和其他手段加以校正。通过这2种方法并结合碳、硫同位素等研究表明,陡山沱组沉积旋回Ⅰ顶部和旋回Ⅲ底部沉积期间华南古海洋曾经历了两幕规模较大的间歇性硫化时期,在此期间硫化水体的覆盖范围至少包括陆架至斜坡中部相区。硫化水体的形成和时空演变主要受大气含氧量、海水硫酸盐浓度、细菌硫酸盐活动(BSR)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控制。重要的生物类群主要出现在非硫化间隔期,表明海水硫化条件是限制生物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系(震旦系) 硫化海洋 陡山沱组 自生黄铁矿 华南
下载PDF
华北地台中元古代碳酸盐岩中的微生物成因构造及其生烃潜力 被引量:42
9
作者 史晓颖 张传恒 +3 位作者 蒋干清 刘娟 王议 刘典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9-682,共14页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主要由环潮坪石英砂岩、浅海碳酸盐岩和浅海—泻湖相暗色页岩3种沉积相组合构成,以陆表海浅水碳酸盐岩占主导。碳酸盐岩中除含有丰富的微古植物、宏观藻类和微生物建隆外,还发育大量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和微生物诱...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主要由环潮坪石英砂岩、浅海碳酸盐岩和浅海—泻湖相暗色页岩3种沉积相组合构成,以陆表海浅水碳酸盐岩占主导。碳酸盐岩中除含有丰富的微古植物、宏观藻类和微生物建隆外,还发育大量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和微生物诱发的碳酸盐沉淀(MMCP)。微生物席和MISS构造在高于庄组上部(约1.6 Ga)和雾迷山组下部(约1.45 Ga)碳酸盐岩中尤为发育,表明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和高有机质产量。在石化微生物席中,发现有丝状、球状细菌化石和草莓状黄铁矿;围岩中发现有针状文石、花瓣状重晶石、放射状菱铁矿、铁白云石和葡萄状碳酸盐胶结物等多种自生碳酸盐矿物,指示甲烷厌氧氧化(AOM)导致的自生碳酸盐沉淀。中元古代的温暖气候和海洋分层、缺氧、硫化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高生产量和高有机质埋藏率。气隆构造和核形石状碳酸盐结核反映浅埋藏条件下活跃的成烷作用和甲烷排放,围岩和MMCP中富沥青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富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有可能形成重要的烃源岩。据微生物席、MISS构造及MMCP的研究,初步估算华北地台中元古代碳酸盐岩的概略生烃潜力约为10×108t石油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碳酸盐岩 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 微生物席 甲烷厌氧氧化(AOM) 生烃潜力 华北地台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中元古代微生物席成因构造--远古时期微生物群活动的沉积标识 被引量:50
10
作者 史晓颖 王新强 +2 位作者 蒋干清 刘典波 高林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86,I0001,I0002,共12页
贺兰山中段中元古界黄旗口组石英砂岩中发现丰富的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包括由微生物席生长、破坏和腐烂过程形成的3种类型、9种不同形态的构造;与华北大红峪组发现的同类构造在成因类型与多样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对比性。砂岩中发育... 贺兰山中段中元古界黄旗口组石英砂岩中发现丰富的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包括由微生物席生长、破坏和腐烂过程形成的3种类型、9种不同形态的构造;与华北大红峪组发现的同类构造在成因类型与多样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对比性。砂岩中发育双向交错层理、冲洗层理、高角度单斜层理系和波痕,泥质粉砂岩夹层中发育波痕与泥裂,表明微生物席主要发育于潮间带上部至潮上带下部环境。MISS构造在华北地台长城系下部砂岩中的广泛存在表明在1.6 Ga前以蓝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群在环潮坪碎屑环境也很活跃,可能代表了微生物由海洋向陆地环境发展的过渡阶段。具光合作用功能的制氧蓝细菌的蓬勃发展可能是引发中元古代海洋化学条件发生转变、含氧量增高的重要原因,并为真核生物及宏观藻类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研究表明,黄旗口组与华北大红峪组大致同时,反映了Columbia超大陆裂解期华北地台开始拉伸一张裂、缓慢沉降的构造古地理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中段 中元古界黄旗口组 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 环潮坪碎屑沉积 华北地台西缘
下载PDF
豫西栾川地区栾川群的层序、沉积环境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蒋干清 周洪瑞 王自强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30-440,共11页
运用构造分析与地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修订了豫西栾川地区栾川群的地层层序,进而研究了栾川群的沉积环境及构造古地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栾川群主要为浅海一潮坪相的碳酸盐及碎屑泥质沉积,其中碎屑岩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具... 运用构造分析与地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修订了豫西栾川地区栾川群的地层层序,进而研究了栾川群的沉积环境及构造古地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栾川群主要为浅海一潮坪相的碳酸盐及碎屑泥质沉积,其中碎屑岩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型沉积特点。下栾川群沉积时期环境比较稳定,上栾川群反映沉积环境的动荡多变,可能为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的先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栾川群 新元古代 地层层序 沉积环境 古地理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下二叠统哲斯组沉积组合类型及沉积序列演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蒋干清 高德臻 +3 位作者 张维杰 李述靖 徐元恺 罗飞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通过岩相类型、沉积组合、垂向序列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下二叠统哲斯组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演化序列进行了讨论。认为哲斯组下段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以及泻湖-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哲斯组上段主要为滨岸(潮坪)... 通过岩相类型、沉积组合、垂向序列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下二叠统哲斯组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演化序列进行了讨论。认为哲斯组下段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以及泻湖-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哲斯组上段主要为滨岸(潮坪)沉积、泻湖-水下重力流沉积以及浅海沉积。哲斯组由下段的陆相砂砾岩、砂泥岩转变为上段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反映了一个小的海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哲斯组 沉积组合 序列演化 地层 二叠世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作用相与环境相序列演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蒋干清 徐元恺 +3 位作者 赵国春 罗飞 肖荣阁 罗照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70-178,共9页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下二叠统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系的作用相类型主要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爆发进流相、爆发沉积相、火山碎屑、陆屑风暴岩相、震积岩相;环境相类型主要包括滨海海滩、潮坪、浅海及近岸陆相。本文对它们的特征及识别标...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下二叠统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系的作用相类型主要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爆发进流相、爆发沉积相、火山碎屑、陆屑风暴岩相、震积岩相;环境相类型主要包括滨海海滩、潮坪、浅海及近岸陆相。本文对它们的特征及识别标志进行了简述,并以达尔罕敖包东剖面为例,讨论了作用相与环境相序列演化的规律及其构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相 环境相 大石寨组 演化序列 二叠世 地层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干清 张维杰 +3 位作者 肖荣阁 罗照华 李述靖 高德臻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本文讨论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接触关系,认为本区二叠纪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与哲斯组,缺失晚二叠世沉积;描述了代表本区地层序列演化的典型剖面,并对各单位在区域上的延伸及其对比关系进行了简述,认为本... 本文讨论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接触关系,认为本区二叠纪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与哲斯组,缺失晚二叠世沉积;描述了代表本区地层序列演化的典型剖面,并对各单位在区域上的延伸及其对比关系进行了简述,认为本区二在纪地层的区域对比应以火山事件沉积为主线,以地层序列演化及生物化石为标志,而不应以岩性相及厚度为主要依据;根据区域地层序列演化分析,认为大石寨组与哲斯组之间的不整合是本区构造事件的代表性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左旗地区 大石寨组 哲斯组 地层 二叠纪
下载PDF
豫西栾川地区大红口组、鱼库组的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干清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本文在构造变形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大红口组和鱼库组的地层层序及上下关系。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表明,大红口组火山岩应属大陆边缘裂陷槽环境下的偏碱性粗面岩。晚元古代青白口纪与震旦纪之交,由于南部... 本文在构造变形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大红口组和鱼库组的地层层序及上下关系。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表明,大红口组火山岩应属大陆边缘裂陷槽环境下的偏碱性粗面岩。晚元古代青白口纪与震旦纪之交,由于南部秦岭洋壳开始向华北地台俯冲,在原秦岭地块的部位发育了岛弧。岛孤以北的弧后盆地发育了以二郎坪群下部为代表的火山-碎屑沉积组合。受弧后扩张影响,更北的华北地台南缘则出现了边缘裂陷槽。大红口组和鱼库组以及其上的三岔口组,就是这种构造环境下发育的火山-沉积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口组 鱼库组 火山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ations of the Edicaran cap carbonates in the Yangtze platfor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aleoclimate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怀春 张世红 +1 位作者 蒋干清 李海燕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1-298,共8页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11 sections of the Doushantuo (Edicaran) cap carbonate that directly overlies the Nantuo glacial diamictite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plat- form. Th...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11 sections of the Doushantuo (Edicaran) cap carbonate that directly overlies the Nantuo glacial diamictite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plat- form. The MS data revealed two regionally correlatable peaks at the bottom and top of the cap carbonate, sepa- rated by an interval of low values. The lower MS peak coincides with high percentage of insoluble siliciclastic residues that are compositionally identical to the matrix of the underlying diamictite, suggesting its origin con- trolled mainly by detrital components during the first phase of cap carbonate deposition at the end of the glacia- tion. The upper MS peak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clay content and iron sulfides, and can be interpreted as either derived from enhanced greenhouse weathering that could have brought more terrigenous components into the ocean, or the result of ocean anoxia at the late stage of cap carbonate deposition that could led to formation of abundant iron sulfides. The regionally consistent MS curves from the cap carbonates provided the first geo- physical record for the rapid climate change from icehouse to greenhouse condition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Neoproterozoic “snowball Earth”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磁化率 MS技术 古气候 地质气候
下载PDF
Microbial Mats in the Mesoproterozoic Carbonates of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and Their Potential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晓颖 张传恒 +3 位作者 蒋干清 刘娟 王议 刘典波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5期549-566,共18页
The well-preserved Mesoproterozoic success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consists mainly of three iithological associations including peritidal quartz sandstone, shallow marine and lagoonal dark to black shales, and ... The well-preserved Mesoproterozoic success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consists mainly of three iithological associations including peritidal quartz sandstone, shallow marine and lagoonal dark to black shales, and shallow epeiric carbonates,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up to 8 000 m. In addition to well-documented microplants, macroalgae, and microbial buildups, abundant 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MISS) and mat-related sediment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se rocks. Intensive microbial mat layers and MISS are especially well preserved in the carbonates of the upper Gaoyuzhuang (高于庄) (ca. 1.5 Ga) and lower Wumishan (雾迷山) (ca. 1.45 Ga) formations, indicating diversified microbial activities and a high organic production. In these petrified biomats, putative microbial fossils (both coccoidal and filamentous) and framboidal pyrit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abundance of authigenic carbonate minerals in the host rocks, such as, acicular aragonites, rosette barites, radial siderites, ankerites, and botryoidal carbonate cements, suggests authigenic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from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AOM) under anoxic/euxinic conditions. Warm climate and anoxic/euxinic conditions in the Mesoproterozoic oceans may have facilitated high microbial productivity and organic burial in sediments. Although authigenic carbonate cements may recor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from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 gas blister (or dome) structures may indicate gas release from active methanogenesis during shallow burial. Bituminous fragments in mat-related carbonates also provide evidence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Under proper conditions, the Mesoproterozoic mat-rich carbonates will have the potential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serve as source rocks. On the basis of petrified biomats, a rough estimation suggests that the Mesoproterozoic carbonates of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might have a hydrocarbon production potential in the order of 10 ×10^8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roterozoic carbonate 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 microbial mat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hydrocarbon-generation potential North China platform.
下载PDF
甲烷渗漏构造、水合物分解释放与新元古代冰后期盖帽碳酸盐岩 被引量:40
18
作者 蒋干清 史晓颖 张世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21-1138,共18页
甲烷水合物是地球沉积圈最大的可交换碳储库,在全球变暖和海平面变化期将大规模分解释放,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新元古代极端寒冷的冰期之末可能发生了地史上最大的甲烷水合物分解释放事件.Marinoan冰后期(约635Ma)盖帽碳酸盐... 甲烷水合物是地球沉积圈最大的可交换碳储库,在全球变暖和海平面变化期将大规模分解释放,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新元古代极端寒冷的冰期之末可能发生了地史上最大的甲烷水合物分解释放事件.Marinoan冰后期(约635Ma)盖帽碳酸盐岩中广布的甲烷渗漏构造、特殊的同位素标识、低硫酸盐浓度、海相重晶石沉积以及短暂而显著的碳同位素负漂(δ13C≤?5‰)提供了新元古代晚期冰川消融和海进过程中甲烷释放的有力证据.甲烷释放可能导致了全球变暖,促进了全球冰川迅速融化;而甲烷氧化导致的海洋缺氧和大气含氧量波动可能是新元古代末后生动物演化的重要环境驱动因素.该事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甲烷水合物分解释放的诱发因素、甲烷最初释放与海洋缺氧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其与生物演化之间的关系、反映甲烷氧化的地球化学信号、盖帽碳酸盐岩的区域和全球等时性等.华南陡山沱组底部的盖帽碳酸盐岩提供了研究这些问题的良好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渗漏 水合物分解释放 新元古代 盖帽碳酸盐岩 碳同位素 雪球地球 大洋缺氧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华南四都坪剖面陡山沱组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新强 蒋干清 史晓颖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8-628,共1页
华南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最显著的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负异常,然而对其成因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论,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海水溶解无机碳(DIC)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和成岩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问题,对斜坡... 华南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最显著的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负异常,然而对其成因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论,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海水溶解无机碳(DIC)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和成岩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问题,对斜坡相四都坪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古海洋环境 陡山沱组 埃迪卡拉纪 华南
原文传递
华北中元古代分层海洋的间歇性硫化条件演变
20
作者 史晓颖 汤冬杰 +1 位作者 张文浩 蒋干清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7-638,共2页
海洋与大气间的交换作用是海水获得自由氧的主要途径,大气圈的氧浓度决定了海洋氧含量和海水氧化界面深度,并对海水化学条件和早期生命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认为,海洋表层的氧化发生在约1.84Ga,明显滞后于约2.35Ga的... 海洋与大气间的交换作用是海水获得自由氧的主要途径,大气圈的氧浓度决定了海洋氧含量和海水氧化界面深度,并对海水化学条件和早期生命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认为,海洋表层的氧化发生在约1.84Ga,明显滞后于约2.35Ga的第一次大气圈成氧事件(GOE)。从1.84Ga到约0.8Ga发生的第二次大气增氧事件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缺氧分层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海底自生碳酸盐岩 中元古代 华北地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