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与盐酸小檗碱自沉淀理化性质及抑菌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蒋庆佳 徐杨 +3 位作者 杜叶 刘日慧 刘涛 徐玉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0,I0001,共10页
目的 以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产生的自沉淀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理化性质,对其抑菌作用及其机制展开研究,为中药自沉淀现象产生的物质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差示热量扫描法、红外光谱扫描和紫外光谱扫描测定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自沉... 目的 以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产生的自沉淀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理化性质,对其抑菌作用及其机制展开研究,为中药自沉淀现象产生的物质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差示热量扫描法、红外光谱扫描和紫外光谱扫描测定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自沉淀理化性质;采用牛津杯法探索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及自沉淀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进一步研究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自沉淀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测定菌体的生长曲线、胞外核酸相对含量、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电导率研究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及自沉淀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分析对比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反应前后抑菌作用机制是否发生改变。结果 差示热量扫描法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与黄芩苷反应前后存在热量变化,该自沉淀是一种不同于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新物质或复合物,其官能团、紫外吸收均发生了变化。盐酸小檗碱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0.9375 mg/mL,MBC为7.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9375 mg/mL,MBC为7.5 mg/mL。黄芩苷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1.875 mg/mL,MBC为7.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3.75 mg/mL,MBC为15 mg/mL。自沉淀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3.75 mg/mL,MBC为3.7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3.75 mg/mL,MBC为3.75 mg/mL。3种物质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作用机制有所差异。结论 3种物质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出较好的抑菌活性,由强到弱为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自沉淀,均通过对细菌细胞膜造成损伤改变其通透性,影响细菌生长,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三种物质虽能使菌体内容物大量渗出,但对胞内物质泄出作用存在差异,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究中药自沉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沉淀 黄芩苷 盐酸小檗碱 抑菌机制
下载PDF
中药抑菌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蒋庆佳 杨放 +4 位作者 杨安迪 武英 卢文婷 雷诗懿 吴小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5-861,共7页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常用抗生素的局限性不断显露。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常用抗生素的局限性不断显露。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特点,其细菌作用特点机制可能并不单一,不同的药物抑菌作用也存在差异。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抗菌的主要成分对其抑菌机制进行总结,同时对中药逆转耐药性机制讨论,为中药抗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活性 抗生素 抑菌机制 耐药性 中药
下载PDF
医学院校立足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实践研究
3
作者 蒋庆佳 秦专松 李坤梅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97-101,共5页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一直以来都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被反复提及、强调。不同的院校有着不同的专业类型,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类型的院校,在立德树人这项工作上,理应有所不同。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其立德树人的标准除了能够在广大院...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一直以来都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被反复提及、强调。不同的院校有着不同的专业类型,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类型的院校,在立德树人这项工作上,理应有所不同。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其立德树人的标准除了能够在广大院校所通用的、最基本的道德层面的素质之外,还应当包含具有院校特色的内容。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是要依靠思政课程,还要依托课程思政,医学院校的立德树人逻辑,应当贯穿于课程思政当中,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开展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我国类改良型中药新药再评价研究现状
4
作者 钟林江 卢文婷 +5 位作者 蒋庆佳 李思成 唐焓嫣 罗琴琴 邓昊旻 潘迎志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37-341,353,共6页
目前已上市的类改良型中药新药存在制备工艺不同、剂型有异、质量标准不一与用法用量有别等问题,结合中成药再评价研究思路,对我国已上市类改良型中药新药的现存问题、用药困惑和再评价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类改良型中药新药的研究提... 目前已上市的类改良型中药新药存在制备工艺不同、剂型有异、质量标准不一与用法用量有别等问题,结合中成药再评价研究思路,对我国已上市类改良型中药新药的现存问题、用药困惑和再评价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类改良型中药新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改良型中药新药 低水平重复 再评价研究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金莲花系列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钟林江 杨俊莉 +4 位作者 奉梅 戴静 王执一 蒋庆佳 潘春晖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7,30,共8页
探讨金莲花4种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作用机制.运用多个数据库建立金莲花系列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表明金莲花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化学成分为槲皮素、刺槐... 探讨金莲花4种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作用机制.运用多个数据库建立金莲花系列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表明金莲花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化学成分为槲皮素、刺槐素及β-谷甾醇,靶点为MAPK1、AKT1、TP53、TNF、IL6、STAT1、TGFB1、IFNG、NFKBIA、CXCL8、MYC、CASP8、IL10及CASP3,通路为癌症因子、乙型肝炎、NTF、肺结核、癌症蛋白聚糖、恰加斯病、弓形虫病、单纯疱疹感染、甲型流感及利什曼病信号通路.起治疗作用的最可能靶标和通路为TNF、MAPK1靶点和癌症因子通路.研究表明,金莲花4种制剂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起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系列制剂 上呼吸道感染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复方当归注射液抗凝血活性质量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赵灵丽 刘涛 +2 位作者 田佩灵 钟裔荣 蒋庆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索确定复方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建立10批复方当归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进行共有峰指认与相似度评价。采用体外抗凝血实验测定10批复方当归注射液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 目的探索确定复方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建立10批复方当归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进行共有峰指认与相似度评价。采用体外抗凝血实验测定10批复方当归注射液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作为其抗凝血活性指标,结合其HPLC指纹图谱,基于SPSS软件建立谱-效回归评价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当归注射液不同极性萃取部位进行分析,并用体外抗凝血试验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凝血酶时间(TT)进行药效验证。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具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不低于0.962,其中5个共有峰与抗凝血活性指标TT呈正相关,4个共有峰与抗凝血活性指标APTT呈负相关,6个共有峰与抗凝血活性指标PT呈正相关。经验证,TT、APTT、PT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在1.23%~16.09%,初筛活性成分为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药效验证复方当归注射液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经进一步谱效分析确认,质量标志物为乙酸乙酯部位中为羟基-红花色素A。结论羟基红花色素A为复方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为复方当归注射液质量控制及再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当归注射液 谱-效研究 极性部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