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工科大学生母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彰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人文素质的核心问题———母语教育的现状、母语水平低下却不容乐观。为此,分析母语水平低下的原因,探讨改变母语教育现状和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母语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母语教育 现状 思考
下载PDF
古汉语中的谓语前置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彰明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98-100,113,共4页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词序是基本一致的 ,但也有不同之处 ,如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关键词 古汉语 谓语 前置
下载PDF
试论《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彰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9-101,共3页
先秦文学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繁荣与发展,至秦代便跌落到了低谷。这一时期不仅有名的作家不多,传世的作品也少,而且作品大都厉严峭刻而缺乏特色。但也不乏闪烁的星光,这就是李斯及其散文《(?)逐客书》。正如鲁迅先生所论:“秦之文章,李... 先秦文学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繁荣与发展,至秦代便跌落到了低谷。这一时期不仅有名的作家不多,传世的作品也少,而且作品大都厉严峭刻而缺乏特色。但也不乏闪烁的星光,这就是李斯及其散文《(?)逐客书》。正如鲁迅先生所论:“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如上书《(?)逐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谏逐客书 李斯 秦王政 春秋战国时期 秦国 客卿 先秦文学 艺术手段 散文 诸侯国
下载PDF
王勃及其《滕王阁序》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彰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0-92,共3页
本文就初唐四杰的代表王勃短暂而坎坷的生命历程、才华横溢的诗文创作及其代表作《滕王阁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进行了简明而精当的论述。
关键词 《滕王阁序》 王勃 《唐摭言》 艺术成就 骈体文 腾蛟起凤 李广难封 卢照邻 诗文创作 思想内容
下载PDF
古代避讳刍议
5
作者 蒋彰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5-77,共3页
我们在读“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古文篇章时,常常会遇到避讳的情形。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帝王、国君等最高统治者和尊长的名字是不能够直称的。即使是帝王、国君的名字所涉及到的那个字,别人也不能使用。假如一定要用这个... 我们在读“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古文篇章时,常常会遇到避讳的情形。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帝王、国君等最高统治者和尊长的名字是不能够直称的。即使是帝王、国君的名字所涉及到的那个字,别人也不能使用。假如一定要用这个字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封建社会 国君 统治者 史记 左传 孔子 司马迁 隋文帝 避讳
下载PDF
试论《大学语文》部分篇章的论辩艺术
6
作者 蒋彰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0-82,共3页
《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是从我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采撷来的一束束璀璨夺目的奇葩。其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和深邃的哲理,飘溢着的沁人心脾的艺术的馨香,是每个诵读者都能深切地领略到的。这里单就其中一些篇章的论辩艺术,尤其是我国古... 《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是从我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采撷来的一束束璀璨夺目的奇葩。其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和深邃的哲理,飘溢着的沁人心脾的艺术的馨香,是每个诵读者都能深切地领略到的。这里单就其中一些篇章的论辩艺术,尤其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论辩艺术,略述一孔之见。“大学语文”中入选的诸多精品,大都长于说理和论辩。其实,论辩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极为高超的艺术。纵观古今,有许多文人学士为了表述自己的某种见解和心愿,或者规劝对方承认、赞同自己的观点,总是采用论辩的形式,或喻中见寓,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心意;或以古论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昭王 孟子 大学语文 论辩艺术 国君 宣王 战国策 召公 晋武帝 秦王政
下载PDF
古汉语异读字浅议
7
作者 蒋彰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2-77,共6页
古汉语中的某些字词要异读,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破读”(亦称“读破”)现象当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破读”,就是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这实际上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由于语言中某一个字词产生了新的... 古汉语中的某些字词要异读,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破读”(亦称“读破”)现象当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破读”,就是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这实际上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由于语言中某一个字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或新的语法作用,为了在读音上有所区别,并使之表达得更加明确,就把这个字词读为另一种读音,以表示差异。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读字 语法作用 词义引申 鲁仲连义不帝秦 现代汉语 论积贮疏 改读 木兰诗 长安君 黄生借书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