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电磁安全性,为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的发展应用提供生物安全方面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建立无线充电线圈模型,以仿真不同输出功率下线圈周围的磁场强度;通过建立救护车和人体模型...目的 :评估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电磁安全性,为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的发展应用提供生物安全方面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建立无线充电线圈模型,以仿真不同输出功率下线圈周围的磁场强度;通过建立救护车和人体模型,模拟电动救护车在85 k Hz、7.7 k W参数下充电的情况,然后测量人体处于救护车医疗舱内外不同位置时的电磁场强度。结果:随着充电输出功率的增加,充电装置周围磁感应强度大于27μT的范围对应地有所扩大;电动救护车在无线充电时,除线圈正上方的小部分空间外,其余空间磁场强度均在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ICNIRP)规定的公众暴露安全限值以内。结论: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系统使用方便,相较于线缆充电有诸多优点,仿真和模拟结果表明其生物电磁环境是基本安全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评估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电磁安全性,为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的发展应用提供生物安全方面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建立无线充电线圈模型,以仿真不同输出功率下线圈周围的磁场强度;通过建立救护车和人体模型,模拟电动救护车在85 k Hz、7.7 k W参数下充电的情况,然后测量人体处于救护车医疗舱内外不同位置时的电磁场强度。结果:随着充电输出功率的增加,充电装置周围磁感应强度大于27μT的范围对应地有所扩大;电动救护车在无线充电时,除线圈正上方的小部分空间外,其余空间磁场强度均在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ICNIRP)规定的公众暴露安全限值以内。结论: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系统使用方便,相较于线缆充电有诸多优点,仿真和模拟结果表明其生物电磁环境是基本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