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析戏曲乐队演奏及指挥作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蒋文邦
-
机构
常州市锡剧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4期36-36,共1页
-
文摘
戏曲乐队演奏及指挥是一个全新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指挥的作用和功能意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提升戏曲演奏的整体质量和感染力至关重要,因此具有研究意义。
-
关键词
戏曲乐队
指挥
演奏
-
分类号
J803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司鼓心得:打出剧情,打出人物
- 2
-
-
作者
蒋文邦
-
出处
《剧影月报》
2010年第3期122-122,共1页
-
文摘
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通过各种戏剧手段,其中构成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歌唱、舞蹈、表演和故事。要完成一部作品,音乐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显得尤其重要,怎样让戏曲既保持原汁原味,又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是放在每个戏曲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从事二十几年戏曲司鼓的音乐工作者来说,我所要面临、所要接触的已经不再是光打打点子、敲几下锣的事情了.而是对音乐的理解,对乐理知识的更多认识,如果不是那样,就有可能被社会和专业所淘汰。
-
关键词
司鼓
音乐工作者
剧情
心得
人物
原汁原味
发展需求
乐理知识
-
分类号
J617.555.4
[艺术—音乐]
-
-
题名鼓用心打 板用情敲
- 3
-
-
作者
蒋文邦
-
出处
《剧影月报》
2009年第1期120-120,共1页
-
文摘
戏曲司鼓又称戏曲音乐指挥,它担当的任务亦非是敲敲鼓板挥挥手,它不仅要很好地完成音乐谱面的指挥任务,更重要的是它必须要与舞台上的剧情结合在—起,以人物为核心,掌握舞台节奏,注重唱腔情绪,设计锣鼓点子。
-
关键词
用心
音乐指挥
锣鼓点子
戏曲
舞台
司鼓
乐谱
节奏
-
分类号
J615.2
[艺术—音乐]
-
-
题名一台锣鼓半台戏
- 4
-
-
作者
蒋文邦
-
出处
《剧影月报》
2008年第5期109-110,共2页
-
文摘
戏曲的锣鼓经是根据舞台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节、不同的规定情景而产生的一种乐队伴奏手法。应该说锣鼓经是戏曲音乐语言的骨骼,是辅助表演的,舞台上演员的一举手、一投足乐队都要有所交代.锣鼓经的产生对加强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力是极为有利的手段之一,所以在老戏班里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台锣鼓半台戏”。换句话说演员的表演如果没有锣鼓经的伴奏.那就如同人不会说话一样黯然失色。锣鼓经在戏曲表演的重要性可分为四点来讲:
-
关键词
戏曲
锣鼓
艺术工作者
演员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J82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从戏曲司鼓到戏曲指挥
- 5
-
-
作者
蒋文邦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剧影月报》
2019年第4期52-53,共2页
-
文摘
所谓'指挥'一般是指西方交响乐、管弦乐、歌剧、舞剧或大合唱中控制表演节奏、解释作品内容的具有权威性和领导性的乐队成员。所谓'戏曲指挥',在传统戏曲中是没有这个行当和称谓的,它的出现,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搞'样板戏'的情况下才有的一个新行当、新称谓。由于'样板戏'使用了西方管弦乐和中国传统戏曲乐队相结合的形式,其结果是戏曲司鼓不熟悉管弦乐队之性能,而管弦乐乐师则对戏曲完全陌生,更不了解戏曲'打鼓佬'的鼓板语言。于是仓促间不得不在'样板戏'中采取'双指挥'的建制,即既有'指挥'又有'司鼓'。
-
关键词
管弦乐队
-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