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氨基丙腈联合血管紧张素Ⅱ构建胸主动脉瘤小鼠模型的研究
1
作者 徐佳 梁荣鑫 +4 位作者 蒋林慧 朱烁基 于长江 孙图成 朱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54-659,共6页
目的 探讨通过β-氨基丙腈(beta-aminopropionitrile,BAPN)饮水联合Alzet微孔渗透泵皮下连续释放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构建胸主动脉瘤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60只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20只)、实验... 目的 探讨通过β-氨基丙腈(beta-aminopropionitrile,BAPN)饮水联合Alzet微孔渗透泵皮下连续释放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构建胸主动脉瘤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60只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20只)、实验A组(20只)及实验B组(20只)。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采用普通饮水、0.5 g·kg^(-1)·d^(-1)BAPN饮水和1 g·kg^(-1)·d^(-1)BAPN饮水联合微孔渗透泵(Alzet)皮下连续释放Ang Ⅱ(1μg·kg-1·min-1)。监测各组小鼠饮水量及体质量。分别于第30天和第3天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小鼠胸主动脉血管内径并计算直径差,取胸主动脉血管组织行病理学检测,评估胸主动脉瘤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情况。结果 在建模过程中,实验B组中小鼠体质量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实验B组小鼠胸主动脉血管内径差值(d)为(0.519±0.054)mm,相比于对照组(0.135±0.021)mm和实验A组(0.201±0.04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和实验B组成瘤率分别为5%和40%。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胸主动脉瘤小鼠动物模型,操作简便、成本低及成功率高,为胸主动脉瘤机制及诊疗靶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瘤 β-氨基丙腈 血管紧张素Ⅱ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别分析
2
作者 周易枚 陆秦天 +4 位作者 任翊 胡雨 樊青青 刘尧刚 蒋林慧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本试验对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并采用强极性和弱极性色谱柱对浓香花生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合谱库检索及匹配度分析,研究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各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两种不... 本试验对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并采用强极性和弱极性色谱柱对浓香花生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合谱库检索及匹配度分析,研究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各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对花生油中挥发性气味物质的检测,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花生油中的挥发性气味物质,鉴别出不同花生油中的相同挥发性成分,使得分析的结果与真实成分更加接近,为浓香型花生油的真实性及掺伪鉴别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挥发性 风味物质 鉴别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2
3
作者 许蓓蓓 王振涛 +5 位作者 程晓宏 陈彬 石敏 周楠 幕妮 蒋林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1期5565-5569,共5页
目的建立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己烷溶解植物油样品,将样品上样于活化和平衡后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正己烷淋洗,二氯甲烷洗脱,氮吹至近干后, 1 mL正己烷定容, 0.22μm亲水系PTFE... 目的建立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己烷溶解植物油样品,将样品上样于活化和平衡后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正己烷淋洗,二氯甲烷洗脱,氮吹至近干后, 1 mL正己烷定容, 0.22μm亲水系PTFE滤膜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保留时间定性,色谱峰面积定量。结果多环芳烃在1~100n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多环芳烃在5.0、20.0、50.0μg/kg3个不同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6.0%~103.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RSD)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高、准确度好等优点,可满足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植物油 分子印迹 固相萃取 多环芳烃
下载PDF
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提升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适应性理论的分析框架
4
作者 顾金喜 蒋林慧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4年第3期22-35,共14页
全球风险时代,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更加显著,提升应急管理适应性是应对复合型风险的有效之举。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适应性程度不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本文通过构建以固有适应性为起点、以动态适应性为重点、以循... 全球风险时代,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更加显著,提升应急管理适应性是应对复合型风险的有效之举。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适应性程度不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本文通过构建以固有适应性为起点、以动态适应性为重点、以循环适应性为终点和再起点的应急管理适应性分析框架,探究适应性在应急管理中的实际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基于理论分析并结合案例研究得出实践启示:新时期的应急管理必须提高适应性,要夯实固有适应性,增强风险承载能力;激发动态适应性,增强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盘活循环适应性,增强风险持续学习能力,以助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适应性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