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的救治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新翔 费连心 +2 位作者 姚烈辉 蒋毅远 潘张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急诊科 救治 急诊抢救 创伤急救 急诊医学 病死率 直线 课题 上升
下载PDF
真空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毅远 姚烈辉 潘张军 《中国医药》 2012年第9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探讨真空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切开后换药,Ⅱ期缝合创面或植皮)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真空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切开后换药,Ⅱ期缝合创面或植皮)治疗,观察组采用真空封闭负压引流切开减压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15例中,显效13例(86.6%),有效1例(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15例中,显效8例(53.3%),有效3例(20.0%),总有效率为7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采用真空封闭负压引流切开减压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负压引流 真空封闭 减压
下载PDF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3
作者 蒋毅远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5期113-113,共1页
目的介绍吻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方法统计笔者所在医院2006~2010年手术患者共10例,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5cm×2cm~2.5cm×3.0cm。皮瓣携带背侧皮神经与指神经吻合。结果皮瓣全... 目的介绍吻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方法统计笔者所在医院2006~2010年手术患者共10例,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5cm×2cm~2.5cm×3.0cm。皮瓣携带背侧皮神经与指神经吻合。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皮肤弹性好,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不臃肿,两点辨别觉10~15mm,TAM优。结论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供区靠近创面,患者容易接受,而且色泽近似,外形满意,可恢复感觉,是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拇指 皮肤软组织 缺损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涛 蒋毅远 +2 位作者 周黎明 许云飞 潘磊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足踝部创面损伤患者1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10)和对照组(n=8)。试验组给予游离股...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足踝部创面损伤患者1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10)和对照组(n=8)。试验组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对照组给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感觉恢复情况、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换药疼痛和瘢痕评分及色素沉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换药疼痛评分、瘢痕评分及色素沉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愈合质量优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踝部 创面修复
下载PDF
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潘张军 蒋毅远 +2 位作者 姚烈辉 潘磊 周黎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4-1145,共2页
拇指功能约占手功能的40%[1]。因此对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要求较高,恢复其感觉和外形十分重要[2]。宜兴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于2006年起采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 拇指功能约占手功能的40%[1]。因此对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要求较高,恢复其感觉和外形十分重要[2]。宜兴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于2006年起采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拇指 软组织缺损 感觉
下载PDF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6
作者 姚烈辉 蒋毅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89-89,91,共2页
关键词 皮瓣 拇指 修复
下载PDF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 被引量:3
7
作者 姚烈辉 蒋毅远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647-648,共2页
目的探讨有明显移位的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12月,采用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共15例。将骨折闭合复位后,用1枚末端预弯成20°角直径2.0 mm的克氏针作为髓内针固定骨折。术后未用外固定,允许早... 目的探讨有明显移位的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12月,采用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共15例。将骨折闭合复位后,用1枚末端预弯成20°角直径2.0 mm的克氏针作为髓内针固定骨折。术后未用外固定,允许早期主动活动。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9.6min(10~30 min),11例获得解剖复位,4例骨皮质对位2/3,对线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第五掌骨头干角为15.0°±2.5°,术后掌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88.5°±5.1°,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廉、治疗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骨折固定术 髓内针
下载PDF
吻合皮神经的拇指尺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8
作者 姚烈辉 蒋毅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6期516-517,共2页
目的: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方法:对15例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并伴骨外露者,采用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的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该皮瓣的设计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体表投影线为轴心线,距甲皱襞2.3 cm处为旋... 目的: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方法:对15例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并伴骨外露者,采用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的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该皮瓣的设计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体表投影线为轴心线,距甲皱襞2.3 cm处为旋转点,皮瓣面积可达3.0 cm×2.5 cm。结果:术后15例皮瓣成活良好,3例皮瓣远端肿胀,经蒂部拆线减张后缓解。术后随访2~6个月,拇指外形满意,指腹2点分辨觉为5~10 mm。掌指关节屈曲0°~90°,指间关节屈曲0°~80°。结论:该术式的最佳适应证为拇指远端或背侧皮肤、甲床缺损骨外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拇指 修复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病因分析和诊治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寅良 费连心 蒋毅远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3-34,共2页
本文回顾了我院于1998年3月至2001年5月收治的313例颅脑外伤病人,其中5例并发脑梗死.现就其病因和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并发症 脑梗死 病因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前臂骨间背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张军 蒋毅远 +2 位作者 蒋建农 潘磊 周黎明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9-379,共1页
前臂骨间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创面常用的皮瓣之一。由于皮瓣有时因血管变异导致手术放弃,且骨间背血管近段与桡神经深支伴行紧密,并存在骑跨,游离血管时可造成牵拉或误切神经以及术后血肿压迫卡压桡神经深支,导致伸指障碍。2010年1... 前臂骨间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创面常用的皮瓣之一。由于皮瓣有时因血管变异导致手术放弃,且骨间背血管近段与桡神经深支伴行紧密,并存在骑跨,游离血管时可造成牵拉或误切神经以及术后血肿压迫卡压桡神经深支,导致伸指障碍。2010年10月起,我科对4例手背创面采用前臂骨间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有效地避免了对桡神经深支的损伤,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骨间背岛状皮瓣 动脉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桡神经深支 皮瓣修复 骨间背血管 手部创面 血管变异
原文传递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分析
11
作者 蒋毅远 许云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4-6,共3页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针对克氏针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和评价患者...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针对克氏针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和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患者的术后首次活动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手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周-术后12周的Broberg and Morre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手功能恢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骨折 微型钢板内固定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