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径SiC对氟醚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蒋洪罡 王力 +1 位作者 栗付平 朱丽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9-93,共5页
研究了不同粒径SiC对氟醚硫化胶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粒径的减小,橡胶100%定伸模量增大,拉伸强度提高;填充体积含量为15%的20nm SiC时橡胶的综合力学性能比较优异;大粒径SiC与基体间的界面热阻更小... 研究了不同粒径SiC对氟醚硫化胶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粒径的减小,橡胶100%定伸模量增大,拉伸强度提高;填充体积含量为15%的20nm SiC时橡胶的综合力学性能比较优异;大粒径SiC与基体间的界面热阻更小,比小粒径填料更能提高橡胶的导热性能;不同粒径的SiC以一定比例并用也可以提高橡胶的导热系数;SiC晶须能显著提高橡胶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醚橡胶 碳化硅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摩擦磨损
下载PDF
苯基硅橡胶的隔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蒋洪罡 苏正涛 +2 位作者 黄艳华 张浩 于美超 《有机硅材料》 CAS 2014年第2期94-96,共3页
研究了苯基硅橡胶生胶中苯基含量对硅橡胶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苯基硅橡胶生胶中的苯基含量可提高硅橡胶的力学损耗性能,从而影响隔声性能;在50~450Hz声频范围内,硅橡胶的隔声性能受材料劲度、损耗因子和密度等因素综合... 研究了苯基硅橡胶生胶中苯基含量对硅橡胶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苯基硅橡胶生胶中的苯基含量可提高硅橡胶的力学损耗性能,从而影响隔声性能;在50~450Hz声频范围内,硅橡胶的隔声性能受材料劲度、损耗因子和密度等因素综合影响,高苯基硅橡胶在50—450Hz声频范围内传递损失曲线较为平滑,具有优异的隔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隔声 传递损失 损耗因子 苯基
下载PDF
天然橡胶与合成聚异戊二烯的并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洪罡 栗付平 +1 位作者 王力 周易文 《特种橡胶制品》 2008年第5期20-23,共4页
研究了NR和IR以不同比例并用时橡胶的硫化特性、流变特性、常温及老化后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IR并用量的增加,胶料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NR/IR在110℃下,并用比例为40/60时胶料粘度最小;NR与IR并用后,拉断伸长率... 研究了NR和IR以不同比例并用时橡胶的硫化特性、流变特性、常温及老化后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IR并用量的增加,胶料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NR/IR在110℃下,并用比例为40/60时胶料粘度最小;NR与IR并用后,拉断伸长率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提高;当NR与IR并用比例为90/10和40/60时,橡胶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聚异戊二烯 力学性能 疲劳寿命
下载PDF
阻尼硅橡胶/丁苯橡胶共混胶动态性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涂春潮 王珊 +2 位作者 任玉柱 蒋洪罡 黄艳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2,共5页
通过热捏合方法制备SE2045/SBR共混胶并利用RPA2000分析共混胶在不同温度、频率、应变下的性能.结果表明,在SE2045阻尼硅橡胶中并入10%的SBR,可以将SE2045阻尼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提高28.4%,达到10.58MPa,撕裂强度提高260%,达到51.6 kN... 通过热捏合方法制备SE2045/SBR共混胶并利用RPA2000分析共混胶在不同温度、频率、应变下的性能.结果表明,在SE2045阻尼硅橡胶中并入10%的SBR,可以将SE2045阻尼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提高28.4%,达到10.58MPa,撕裂强度提高260%,达到51.6 kN/m;但共混胶的工艺性能不如SE2045阻尼硅橡胶.加入10%的SBR后,SE2045阻尼硅橡胶的模量及阻尼性能提高,但材料性能随温度、频率的变化趋势不变;在应变为1% ~ 20%范围内,SE2045/SBR共混胶阻尼性能tanδ随应变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而SE2045的阻尼性能先降低后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丁苯橡胶 共混 模量 阻尼
下载PDF
双层隔振系统理论建模与试验仿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高升 赖亮庆 +1 位作者 蒋洪罡 苏正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7,共6页
利用四端参数法建立了基于冰箱压缩机双层隔振系统的理论模型,得到了系统的力传递率规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及动态响应分析得到了系统的振型及力传递率。将双层隔振系统力传递率的理论结果及有限... 利用四端参数法建立了基于冰箱压缩机双层隔振系统的理论模型,得到了系统的力传递率规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及动态响应分析得到了系统的振型及力传递率。将双层隔振系统力传递率的理论结果及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得到的共振频率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力传递率结果与仿真结果总体趋势一致,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在0 Hz^150 Hz的低频段上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当频率高于150 Hz时,理论结果及仿真结果均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端参数法 双层隔振 力传递率 固有频率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氟醚橡胶与氟硅橡胶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力 栗付平 +1 位作者 蒋洪罡 王景鹤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3-216,共4页
通过硫化仪、动态机械热分析仪和示差扫描量热仪,考察了氟醚橡胶与氟硅橡胶的共混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较之对氟醚橡胶,助硫化剂TAIC的存在对氟硅橡胶的硫化有更明显的影响,导致在共硫化过程中发生由氟醚橡胶相向氟硅橡胶相的迁移;无... 通过硫化仪、动态机械热分析仪和示差扫描量热仪,考察了氟醚橡胶与氟硅橡胶的共混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较之对氟醚橡胶,助硫化剂TAIC的存在对氟硅橡胶的硫化有更明显的影响,导致在共硫化过程中发生由氟醚橡胶相向氟硅橡胶相的迁移;无论采用生胶共混还是采用混炼胶共混,氟醚橡胶与氟硅橡胶均不能实现很好的硫化和物理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醚橡胶 氟硅橡胶 共混 相容性
下载PDF
Nomex纤维表面处理对其与氟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栗付平 蒋洪罡 +1 位作者 王珍 王景鹤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1-233,共3页
试验研究氮冷等离子体和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方法对Nomex纤维与氟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冷等离子体处理可对经有机溶剂清洗的Nomex织物表面进行“梳理”和刻蚀,同时在织物表面生成新的活性官能团,从而改善Nomex织物与氟橡胶的... 试验研究氮冷等离子体和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方法对Nomex纤维与氟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冷等离子体处理可对经有机溶剂清洗的Nomex织物表面进行“梳理”和刻蚀,同时在织物表面生成新的活性官能团,从而改善Nomex织物与氟橡胶的粘合性能;Nomex织物经有机溶剂清洗后,采用不同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其与氟橡胶的粘合强度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MEX纤维 表面处理 氮冷等离子体 硅烷偶联剂 氟橡胶
下载PDF
POE对NR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霞容 栗付平 +1 位作者 袁远 蒋洪罡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3,共3页
研究了不同牌号POE对天然橡胶(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 8200与NR有较好的相容性,而POE 8003和POE 8480不容易分散在NR中;且POE 8200能显著提高胶料的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并能改善胶料的耐热老化性能,同时NR的拉伸疲劳寿命随着POE 8... 研究了不同牌号POE对天然橡胶(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 8200与NR有较好的相容性,而POE 8003和POE 8480不容易分散在NR中;且POE 8200能显著提高胶料的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并能改善胶料的耐热老化性能,同时NR的拉伸疲劳寿命随着POE 8200用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其用量为1份时疲劳寿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 疲劳性能 NR
下载PDF
氟醚橡胶的结构和高低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珍 栗付平 +2 位作者 边俊峰 张洪雁 蒋洪罡 《世界橡胶工业》 2005年第9期3-4,11,共3页
文中通过红外谱图、核磁共振谱图、DSC曲线、压缩耐寒系数、TG曲线等测试手段对两种氟醚橡胶VitonGLT与СКФ-260МПАН的结构特性、低温性及耐热性等作了深入研究,并与普通氟橡胶F246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氟醚橡胶低温性能明... 文中通过红外谱图、核磁共振谱图、DSC曲线、压缩耐寒系数、TG曲线等测试手段对两种氟醚橡胶VitonGLT与СКФ-260МПАН的结构特性、低温性及耐热性等作了深入研究,并与普通氟橡胶F246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氟醚橡胶低温性能明显优于氟橡胶,高温性能与氟橡胶相当,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醚橡胶 氟橡胶 结构特性 低温性 耐热性
下载PDF
氟醚橡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力 栗付平 +1 位作者 蒋洪罡 周易文 《特种橡胶制品》 2008年第6期5-8,共4页
研究了石墨、碳纤维和聚四氟乙烯不同用量和三者并用对氟醚橡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SEM对橡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墨和聚四氟乙烯填充的氟醚橡胶以粘着磨损为主,磨损严重,而碳纤维填充的橡胶磨损主要是疲劳磨损,可... 研究了石墨、碳纤维和聚四氟乙烯不同用量和三者并用对氟醚橡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SEM对橡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墨和聚四氟乙烯填充的氟醚橡胶以粘着磨损为主,磨损严重,而碳纤维填充的橡胶磨损主要是疲劳磨损,可显著提高氟醚橡胶的摩擦磨损性能。石墨和碳纤维并用可产生协同效应,两者用量均为15份时橡胶摩擦磨损性能较好,此时摩擦系数为0.378,磨损率为5.590×10-8m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醚橡胶 石墨 碳纤维 聚四氟乙烯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发动机隔振器用橡胶材料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鹏 苏正涛 +2 位作者 赖亮庆 蒋洪罡 王景鹤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3期55-57,共3页
发动机隔振器用橡胶材料的关键性能为动态模量和阻尼性能。应变幅值、重复循环和温度的影响是评估隔振橡胶材料的重要判别标准。这类材料包括天然橡胶(NR)、丁基橡胶(B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氯丁橡胶(CR)、三元乙丙(EPDM)/尼龙6共... 发动机隔振器用橡胶材料的关键性能为动态模量和阻尼性能。应变幅值、重复循环和温度的影响是评估隔振橡胶材料的重要判别标准。这类材料包括天然橡胶(NR)、丁基橡胶(B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氯丁橡胶(CR)、三元乙丙(EPDM)/尼龙6共混物、丁腈橡胶(NBR)/(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等。介绍了上述橡胶材料、橡胶基复合材料及其隔振、抗振性能。这些性能包括阻尼系数、能量损耗、阻尼常数和振动传递比率之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隔振器 动态模量 阻尼 隔振橡胶材料 抗振
下载PDF
增塑剂对氟醚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易文 栗付平 +1 位作者 蒋洪罡 朱丽平 《特种橡胶制品》 2010年第5期22-25,共4页
研究了耐高温型醚酯混合型增塑剂THIOKOL TP-759对氟醚橡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低温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P-759对氟醚橡胶的硫化有延滞效应;硫化胶的拉伸强度降低、硬度、拉断伸长率和压缩永久变形增加;增塑剂TP-759... 研究了耐高温型醚酯混合型增塑剂THIOKOL TP-759对氟醚橡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低温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P-759对氟醚橡胶的硫化有延滞效应;硫化胶的拉伸强度降低、硬度、拉断伸长率和压缩永久变形增加;增塑剂TP-759对氟醚橡胶能够起到增塑作用,适量的增塑剂能够降低脆性温度5℃左右,提高压缩耐寒性能并能改善氟醚橡胶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TP-759 氟醚橡胶 脆性温度 压缩耐寒系数
下载PDF
天然橡胶的疲劳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霞容 栗付平 蒋洪罡 《特种橡胶制品》 2007年第5期53-56,共4页
叙述了天然橡胶的疲劳特性,着重归纳了天然橡胶的破坏机理及影响其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疲劳特性 疲劳机理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对天然橡胶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霞容 栗付平 +1 位作者 王力 蒋洪罡 《特种橡胶制品》 2009年第5期15-18,共4页
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天然橡胶(NR)硫化胶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对NR胶料的硫化起步延迟作用较大,但却能改善NR的热老化性能,当其用量为5份时综合性能最佳。与普通氧化锌相比,纳米氧化锌会使NR的疲劳寿命下降,其原因主要是... 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天然橡胶(NR)硫化胶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对NR胶料的硫化起步延迟作用较大,但却能改善NR的热老化性能,当其用量为5份时综合性能最佳。与普通氧化锌相比,纳米氧化锌会使NR的疲劳寿命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纳米氧化锌聚集在橡胶中易于形成微观空穴,疲劳应力作用下逐渐导致宏观上的材料破坏;而普通氧化锌的大粒径颗粒较多,不易发生聚集现象,这也导致了添加纳米氧化锌的NR疲劳断裂后其断裂面较平滑,而添加普通氧化锌的断裂面较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纳米氧化锌 疲劳性能
下载PDF
氧化锌对天然橡胶疲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丽平 孙霞容 +1 位作者 栗付平 蒋洪罡 《特种橡胶制品》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氧化锌对天然橡胶硫化胶拉伸疲劳性能、压缩疲劳性能以及剪切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锌类型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而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显著,其中纳米氧化锌会使天然橡胶疲劳寿命下降,化学纯氧化锌有助于...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氧化锌对天然橡胶硫化胶拉伸疲劳性能、压缩疲劳性能以及剪切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锌类型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而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显著,其中纳米氧化锌会使天然橡胶疲劳寿命下降,化学纯氧化锌有助于提高天然橡胶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拉伸疲劳 压缩疲劳 剪切疲劳 天然橡胶
下载PDF
四种胺类防老剂对NR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霞容 栗付平 +1 位作者 朱丽平 蒋洪罡 《特种橡胶制品》 2009年第6期36-39,共4页
研究了4种胺类防老剂(防老剂OD,ODA,D及4010NA)对NR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防老剂用量的变化,防老剂D对NR综合性能的影响最大,防老剂4010NA次之,而防老剂OD和ODA对NR综合性能的影响较小。防老剂OD和ODA并用时,防老剂OD用量为1份时NR... 研究了4种胺类防老剂(防老剂OD,ODA,D及4010NA)对NR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防老剂用量的变化,防老剂D对NR综合性能的影响最大,防老剂4010NA次之,而防老剂OD和ODA对NR综合性能的影响较小。防老剂OD和ODA并用时,防老剂OD用量为1份时NR的综合性能最好,防老剂ODA用量为1.5份时NR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胺类防老剂
下载PDF
轻质三聚氰胺甲醛泡沫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学丽 王克俭 +2 位作者 蒋洪罡 苏正涛 苑会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7,共4页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开孔和闭孔热固性泡沫。考察了预聚体黏度、固化剂含量、微波加热时间、发泡剂含量和表面活性剂含量对泡体密度和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热固性树脂在弱碱液中预聚而在弱酸液中缩聚进而交联固化,...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开孔和闭孔热固性泡沫。考察了预聚体黏度、固化剂含量、微波加热时间、发泡剂含量和表面活性剂含量对泡体密度和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热固性树脂在弱碱液中预聚而在弱酸液中缩聚进而交联固化,发泡前期的黏度小以便成泡,后期的黏度较高以防塌泡;泡沫开孔的条件是发泡时液膜黏度高而弹性低,有足够弹性的液膜就可以得到闭孔泡沫;随着甲酸含量增大,形成泡体的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微波可实现瞬时均匀加热,形成闭孔发泡体的最佳辐照时间比开孔的短;适度增加发泡剂会提高发泡率而降低其密度;乳化剂浓度增加,薄壁大泡孔中间形成更多厚壁小泡孔,薄壁大泡孔承压能力低,联络的厚壁小泡孔回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泡沫 交联 黏度 密度 微波
下载PDF
天然橡胶压缩模量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赵洋 孙霞容 +1 位作者 蒋洪罡 焦冬生 《特种橡胶制品》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研究了炭黑用量、测试温度、疲劳时间以及疲劳后停放时间对天然橡胶硫化胶压缩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橡胶硫化胶压缩模量随炭黑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在较小变形条件下,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压缩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一个最高值;在较大... 研究了炭黑用量、测试温度、疲劳时间以及疲劳后停放时间对天然橡胶硫化胶压缩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橡胶硫化胶压缩模量随炭黑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在较小变形条件下,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压缩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一个最高值;在较大变形条件下,压缩模量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压缩疲劳时间不够长时,压缩疲劳时间对压缩模量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压缩模量 疲劳性能 压缩疲劳时间
下载PDF
磨损对VL结构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敏 徐时贤 +2 位作者 陆明 蒋洪罡 刘嘉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9年第2期45-48,53,共5页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液压技术广泛应用[1],但是设备密封性能不佳严重制约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如果发生漏油类的故障,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执行元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工程的工期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延期。而且,国内的关键部...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液压技术广泛应用[1],但是设备密封性能不佳严重制约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如果发生漏油类的故障,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执行元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工程的工期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延期。而且,国内的关键部位的密封件主要依赖进口,进口密封件通常价格昂贵、售后速度慢[2],更有甚者,国外密封件的供货周期能够影响国内主机设备的制造周期,因此,在国内对密封件的材料和结构展开研究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性能 结构 工程机械行业 工程机械设备 磨损 制造周期 密封件 液压技术
下载PDF
轻质密胺泡沫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学丽 王克俭 +2 位作者 蒋洪罡 苏正涛 苑会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43-348,共6页
基于红外光谱分析和反应过程树脂黏度及泡孔结构的变化,说明了三聚氰胺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热固性泡沫的机理,物理发泡过程还发生交联固化,不同条件下制备不同泡孔大小和长径比的泡沫。为获得轻质、降噪和回弹好的发泡材料,设计了正交... 基于红外光谱分析和反应过程树脂黏度及泡孔结构的变化,说明了三聚氰胺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热固性泡沫的机理,物理发泡过程还发生交联固化,不同条件下制备不同泡孔大小和长径比的泡沫。为获得轻质、降噪和回弹好的发泡材料,设计了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为:发泡液黏度1500 m Pa·s,树脂液、表面活性乳化剂、正戊烷发泡剂、固化剂质量配比为50:2:16:4,微波加热60 s,制得密度5 kg·m-3的密胺泡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胺泡沫 工艺优化 微波加热 降噪系数 压缩回弹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