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症状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及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蒋潇洒 付亚军 +5 位作者 杨倩 秦赟 张欢 邹百仓 王进海 秦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851-2855,共5页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其特点,探讨对于症状性患者胃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选择门诊因有消化道症状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标准的胃镜检查和染色,记录其基础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其特点,探讨对于症状性患者胃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选择门诊因有消化道症状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标准的胃镜检查和染色,记录其基础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其特点。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分别为:53. 96%、7. 64%、4. 96%。男性和高龄均为三者的危险因素。结论:门诊症状性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应加强胃镜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胃癌 癌前疾病 症状性筛查
下载PDF
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潇洒 杨倩 +4 位作者 魏重操 肖彩兰 郝宇杰 刘奕辛 王进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浸润深度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性能。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浸润深度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性能。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外科手术,且病理诊断为EGC的4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黏膜层组和黏膜下层组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变量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检验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研究共纳入EGC患者409例,其中局限于黏膜层组240例,黏膜下层组16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长径>20 mm、病变边缘隆起、溃疡、非肠化以及组织学混合型、未分化型都是病变黏膜下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相比分化程度,以组织学特征联合其他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预测EGC浸润深度的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其一致性指数为0.776,校正曲线显示预测的浸润深度与实际浸润深度的相关性良好。结论:以病变大小、组织学、边缘隆起、肠化、溃疡为基础建立的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对EGC的浸润深度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浸润深度 病理学分型 列线图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蒋潇洒 杨倩 +4 位作者 高旭 张晓辉 蔡亚琴 宋萍 秦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探索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EGC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索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EGC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内部验证评估其预测性能。结果共收集EGC患者304例,其中发生淋巴结转移者4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性别、吸烟史、组织学特征、分化程度、病变特征(发红、周围黏膜隆起)、浸润深度、病变长径、伴萎缩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黏膜下层浸润(OR=3.427)、组织学混合型(OR_(M)=36.407,OR_(PUD)=4.966)、未分化型(OR=7.38)是EG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比分化程度,以组织学分型联合浸润深度建立的预测模型诊断性能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预测EGC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自抽样进行内部验证,模型的C-index值为0.804,校正曲线显示,预测淋巴结转移率与实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的相关性良好。结论以浸润深度、组织学为基础建立的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对EGC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具备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学分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内镜诊治直肠神经内分泌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倩 徐西红 +5 位作者 蒋潇洒 范清 张欢 王进海 邹百仓 秦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对直肠神经内分泌瘤(NET)诊断的准确性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近期疗效;分析直肠NET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D术的直肠NET患者,分析病理结果并比较EUS结果与病理的一致性。术后按期复查随访评估近期疗...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对直肠神经内分泌瘤(NET)诊断的准确性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近期疗效;分析直肠NET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D术的直肠NET患者,分析病理结果并比较EUS结果与病理的一致性。术后按期复查随访评估近期疗效。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EUS诊断病变深度及直径的准确率分别为85.71%及82.14%。所有病例均整块切除,完全切除率为90.91%,术后随访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者。病理结果示,G1级24例,G2级9例,无G3级。统计分析示,病理分级与病变直径相关(P=0.028),而与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278)。免疫组化显示,G1、G2级各指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对直肠NET诊断准确率较高;ESD对直肠直径<15 mm的NET根治性切除率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直肠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病理分级
下载PDF
食管早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潇洒 邹百仓 +5 位作者 杨倩 马博文 魏重操 肖彩兰 王进海 秦斌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食管早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资料,包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影响ESD术后... 目的研究影响食管早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资料,包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影响ESD术后发生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110例患者中发生狭窄者17例,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烟酒史、家族史、病灶位置、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的环周比例、浸润深度、长短径和病理类型以及患者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与ESD术后狭窄发生相关(P<0.05)。其中病变环周比例≥1/2、高NLR和低PLR水平是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早癌患者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病变环周比例≥1/2、术前高NLR和低PL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癌前病变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食管狭窄
下载PDF
雌激素通过组胺H1受体调节内脏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斌 许绍娴 +4 位作者 蒋潇洒 谢丹红 许晓毓 戴菲 董蕾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789-794,共6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在动物模型中对内脏敏感性的调节,探讨组胺H1受体(H1R)调节内脏敏感性的机制。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24只被切除双侧卵巢并埋置腹壁电极,7-10 d后分别给予以下干预:对照组(0.1 ml橄榄油+0.1 ml DMSO腹腔注射,不应激),单纯... 目的研究雌激素在动物模型中对内脏敏感性的调节,探讨组胺H1受体(H1R)调节内脏敏感性的机制。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24只被切除双侧卵巢并埋置腹壁电极,7-10 d后分别给予以下干预:对照组(0.1 ml橄榄油+0.1 ml DMSO腹腔注射,不应激),单纯应激组(0.1 ml橄榄油+0.1 ml DMSO腹腔注射+急性束缚应激),雌二醇组(10μg/kg,溶于0.1 ml橄榄油腹腔注射+0.1 ml DMSO腹腔注射+急性束缚应激),雌二醇+H1R阻断剂组(雌二醇10μg/kg+H1R阻断剂Fexofenadine 20 mg/kg+急性束缚应激),每组6只在阶梯体积下直肠球囊扩张后检测大鼠内脏肌电活动。Western blot检测肠道组胺H1R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和肠道内组胺的含量,比较其含量变化。结果外源性雌二醇相比单纯应激能快速增加卵巢切除后应激大鼠VMR(P<0.05)。雌二醇+H1R阻断剂组VMR低于雌二醇组(P<0.01)。雌二醇组大鼠应激后肠道组胺水平高于应激组[(76.85±10.05)ng/g vs(42.85±7.78)ng/g,P<0.01],雌二醇+H1R阻断剂组肠道组胺水平[(68.58±10.40)ng/g]与雌二醇组无差异(P=0.34)。各组间血浆组胺水平无明显差异。各组间大鼠肠道H1R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雌激素通过参与肠道组胺释放过程而调节内脏敏感性,而组胺可能通过受体H1R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内脏敏感性 组胺受体 急性应激 组胺 内脏肌电
下载PDF
胃肠疾病与无先兆偏头痛之间的联系:一项横断面研究
7
作者 蒋潇洒 杨倩 +5 位作者 乔万海 陈育礼 张晓辉 郝宇杰 刘娜 王进海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8-423,共6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胃肠疾病患者头痛的发生率较高,而偏头痛患者常伴有胃肠道症状。了解疾病之间的关联可为其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探索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无先兆偏头痛(MWoA)的...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胃肠疾病患者头痛的发生率较高,而偏头痛患者常伴有胃肠道症状。了解疾病之间的关联可为其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探索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无先兆偏头痛(MWoA)的共患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2696名成年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依据ICHD-Ⅲβ诊断标准、蒙特利尔标准、罗马Ⅳ标准分别诊断MWoA、GERD、FD和IBS,计算单病患病率以及与MWoA的重叠患病率,比较MWoA组与非MWoA组之间GERD、FD和IBS的患病率,并分析各个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2423份,GERD、FD、IBS的患病率分别为12.5%、15.6%、6.9%,MWoA的患病率为8.8%。MWoA组GERD(30.5%对10.7%)、FD(37.1%对13.5%)、IBS(27.2%对4.9%)的患病率均高于非MWoA组(P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疾病史均与GERD、FD、IBS以及MWoA的患病呈正相关。结论:GERD、FD和IBS与MWoA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病 无先兆偏头痛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魏重操 刘娜 +4 位作者 邢欣 澹台新兴 杨倩 蒋潇洒 王进海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EMbase、PubMed数据库,检索2018年8月前关于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EMbase、PubMed数据库,检索2018年8月前关于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AFLD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RevMan 5.3处理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项RCT研究包括1596例患者,其中试验组803例,对照组793例。给予试验组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给予对照组其它药物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PG)、AST水平、ALT水平、GGT水平、LDL-C水平、TC水平、TG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超声检查指标改善率和肝/脾CT值比值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降低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AFLD患者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由于纳入研究的整体质量不高,仍需多中心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多烯磷脂酰胆碱 二甲双胍 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罗马Ⅳ标准的中国高校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现况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旭 刘娜 +8 位作者 郝宇杰 张晓辉 杨倩 蒋潇洒 刘奕辛 蔡雅琴 宋萍 纪泛扑 王进海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4-57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高校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网络电子问卷为主联合现场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对17~35岁之间的中国各地高校学生进行... 目的了解我国高校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网络电子问卷为主联合现场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对17~35岁之间的中国各地高校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最终纳入202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结果符合罗马Ⅳ标准高校学生FD患病率为5.5%(112/2025),以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66.1%,74/112)为主,吸烟〔比值比(OR)=2.334,95%置信区间(CI):1.187~4.589,P=0.014〕、抑郁(OR=2.447,95%CI:1.421~4.214,P=0.001)、失眠(OR=1.947,95%CI:1.291~2.937,P=0.001)与FD患病呈正相关。IBS患病率为1.9%(38/2025),以腹泻型(diarrhea-predominant IBS,IBS-D)为主(44.7%),焦虑(OR=3.63,95%CI:1.34~9.88,P=0.012)、失眠(OR=2.35,95%CI:1.18~4.68,P=0.015)与IBS患病呈正相关。结论基于罗马Ⅳ标准,IBS、FD在中国高校学生中患病并不少见,心理障碍和一些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与疾病发展有关,未来应该在中国开展更多基于不同诊断标准、不同地域、多因素的系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罗马Ⅳ 现况调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陕西省农村成人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重叠患病调查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倩 蒋潇洒 +5 位作者 乔万海 陈育礼 高旭 刘奕辛 董思源 王进海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22-527,共6页
目的探讨陕西省农村成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重叠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19年2月1日至10月31日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随机选取的陕西省12个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共纳入2423名受调查... 目的探讨陕西省农村成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重叠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19年2月1日至10月31日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随机选取的陕西省12个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共纳入2423名受调查者,其中男1037名,女1386名,年龄为(45.3±16.9)岁。依据蒙特利尔标准诊断GERD,依据罗马Ⅳ标准诊断FD和IBS,计算3种疾病的重叠患病率,分析GERD、FD和IBS重叠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23名受调查者中,624例患有GERD(302例)、FD(377例)或IBS(167例),其中30.77%(192/624)的患者存在≥2种疾病的重叠;GERD与FD重叠、GERD与IBS重叠、FD与IBS重叠、GERD与FD和IBS重叠的患病率分别为2.56%(62/2423)、1.61%(39/2423)、2.52%(61/2423)、1.24%(30/2423)。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无先兆偏头痛与GERD和FD重叠、FD和IBS重叠、GERD和IBS重叠均呈正相关[比值比(OR)=3.08、2.68、3.66、7.37、5.91、4.46,95%可信区间(CI)1.35~7.01、1.35~5.30、1.52~8.83、3.97~13.69、1.78~19.60、2.01~9.92,P均<0.05];大量饮酒[酒精摄入量≥50 g/d(男)或≥30 g/d(女)]与FD和IBS重叠、GERD和IBS重叠,以及GERD、FD和IBS重叠均呈正相关(OR=3.69、4.20、4.91,95%CI 1.19~11.48、1.01~17.50、1.23~19.52,P均<0.05);重度吸烟(吸烟≥20支/d)与GERD和FD重叠、FD和IBS重叠、GERD和IBS重叠,以及GERD、FD和IBS重叠均呈正相关(OR=3.44、6.25、8.27、7.04,95%CI 1.07~11.01、1.60~24.44、1.80~38.07、1.76~28.12,P均<0.05);初中或高中教育水平、年龄≥60岁与GERD和FD重叠、FD和IBS重叠、GERD和IBS重叠,以及GERD、FD和IBS重叠均呈负相关(OR=0.47、0.29、0.20、0.05、0.23、0.10、0.37、0.16,95%CI 0.23~0.93、0.09~0.95、0.09~0.42、0.01~0.19、0.09~0.60、0.02~0.65、0.15~0.87、0.03~0.81,P均<0.05)。结论GERD、FD和IBS的重叠很常见,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女性、年龄≥60岁、重度吸烟、大量饮酒、教育程度低和无先兆偏头痛病史与GERD、FD和IBS间多种重叠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重叠患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