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异种嵌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曾景光 武异洵 +4 位作者 周润涛 蒋熠飞 廖法伟 朱庆棠 郑灿镔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11,共11页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方法建立不同类型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的嵌合情况,筛选高异种嵌合能力的hiPSC。方法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根据文献报道的方法,使用100只雌性C57小鼠、20只雄性C57小鼠和10...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方法建立不同类型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的嵌合情况,筛选高异种嵌合能力的hiPSC。方法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根据文献报道的方法,使用100只雌性C57小鼠、20只雄性C57小鼠和10只多重免疫缺陷鼠(NOD/SCID),通过不同的化学小分子诱导培养方法建立8细胞期胚胎样细胞(8CLC)、潜能扩展多能干细胞(EPS)、原始态多能干细胞(Naïve iPSC)、形成态多能干细胞(Formative iPSC)和始发态多能干细胞(Primed iPSC)。利用形态学观察、细胞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畸胎瘤形成进行细胞系鉴定。将各种不同的细胞系使用CRISRR/CAS 9基因编辑技术标记GFP,筛选并扩增阳性细胞后,进行小鼠囊胚期注射,每次注射10个细胞形成嵌合胚胎,并将嵌合胚胎进行体外胚胎培养,观察评估嵌合情况。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各亚组间的比较均先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再通过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依据形态学、细胞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畸胎瘤形成实验的鉴定与验证,成功培养出了8CLC、EPS、Naïve、Formative、Primed这5种代表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iPSC细胞系。小鼠囊胚期注射后进行体外培养,发现8CLC和Naïve iPSC相比其他细胞系,第3天(两细胞系分别为74.28%和56.00%)和第5天(分别为62.85%和40.00%)的GFP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CLC和Naïve iPSC作为供体细胞更有利于人-鼠异种嵌合胚胎的体外培养,有益于提高人-鼠异种嵌合后胚胎的嵌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干细胞 异种嵌合 嵌合能力 器官制造 小鼠囊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