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蒋燕升 王子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3295-3298,共4页
目的 探究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痊愈的200例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病例资料,痊愈后随访... 目的 探究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痊愈的200例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病例资料,痊愈后随访1 a,根据疾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40例)与未复发组(160例);利用医院病案系统提取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 复发组患者伴代谢综合征、睡眠障碍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出院前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评分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睡眠障碍、出院前ITAQ评分、FACESⅡ-CV评分是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一致性指数(CI)为0.931(95%CI:0.897~0.966),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Y与X直线相近,提示模型预测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相关性良好。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治疗后复发主要受代谢综合征、睡眠障碍、自知力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患者治疗后复发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复发 列线图
下载PDF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燕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7期132-13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药物维持治疗... 目的对比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药物维持治疗1个月,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量表及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NSS总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精神分裂症 帕利哌酮缓释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剂量阿立哌唑合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蒋燕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立哌唑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躁狂症患者115例,对照组57例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试验组58例在丙戊酸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比较两组治...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立哌唑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躁狂症患者115例,对照组57例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试验组58例在丙戊酸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躁狂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9.66%(52/58)高于对照组75.44%(43/57)(P<0.05);治疗后两组躁狂量表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6/58)与对照组8.77%(5/57)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阿立哌唑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躁狂症 丙戊酸钠 小剂量阿立哌唑口崩片
下载PDF
丙戊酸镁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蒋燕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1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究丙戊酸镁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6例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总分>4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 目的:探究丙戊酸镁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6例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总分>4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实验组采用丙戊酸镁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39/43),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攻击行为,提高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 丙戊酸镁 奥氮平
下载PDF
奎硫平2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燕升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期154-155,共2页
目的:分析奎硫平2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应用奎硫平快速加量治疗,观察组患者起始剂量每天2克,逐日递增2克,第... 目的:分析奎硫平2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应用奎硫平快速加量治疗,观察组患者起始剂量每天2克,逐日递增2克,第4天剂量达到6g,对照组患者起始剂量为1g,逐日递增1g,1周内达到6g,2组患者持续治疗1个月后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减分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略高。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2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不明显,起始剂量较大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奎硫平 对照分析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探析
6
作者 蒋燕升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治疗,疗程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用PANSS和TESS评价其治疗效果和有无副作用。结果:经齐拉西酮治... 目的:分析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治疗,疗程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用PANSS和TESS评价其治疗效果和有无副作用。结果:经齐拉西酮治疗后的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阳性、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的评分都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疗效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沙正凯 蒋燕升 +2 位作者 张祥杰 翟成凯 贺航咏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将4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设为研究组,378例稳定期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定两组认知功能,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将4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设为研究组,378例稳定期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定两组认知功能,统计分析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54.5%)显著高于对照组(31.2%)(P<0.01);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时间、居住情况、社会支持水平、住院时间、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尿酸、规律服药等是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情况、社会支持水平、住院时间、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是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时间、尿酸水平、规律服药是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发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其影响因素较多,临床防治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症患者血清SP、Glu与BDNF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燕升 雷秀雯 仲照希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症患者血清P物质(SP)、谷氨酸(Glu)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双相抑郁组)42例和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74例...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症患者血清P物质(SP)、谷氨酸(Glu)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双相抑郁组)42例和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74例作为观察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P、Glu、BDNF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抑郁症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P、Glu、BDNF、临床症状评分对双相障碍抑郁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间研究对象的性别比例、年龄、本次病程、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SP、HAMD、HAMA评分比较:抑郁症组>双相抑郁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水平比较:对照组>抑郁组>双相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lu水平比较:双相抑郁组>抑郁症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血清SP、BDNF及症状评分HAMD、HAMA联合检测AUC值为0.906,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双相障碍抑郁与抑郁症血清指标SP、Glu、BDNF紊乱,且双相障碍抑郁患者血清指标紊乱程度和焦虑抑郁症状更严重,联合检测可作为区别诊断的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 P物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耿彩虹 王超 蒋燕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5期97-97,共1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前提下,观察组给予右前额叶背外侧区(fightDLPFC)2周...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前提下,观察组给予右前额叶背外侧区(fightDLPFC)2周共10次低频(1Hz)rTMS刺激,对照组给予参数与观察组相同的假rTMS刺激。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均完成试验。结论:低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肯定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右前额叶背外侧区
下载PDF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开放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燕升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应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服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2个月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价其临床效果,观察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应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服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2个月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价其临床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治愈66例,治愈率为6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为77.5%,焦虑量表减分率为77.2%,治疗过程中发生口干12例,便秘7例,食欲下降4例,视力模糊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大部分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消失。结论抑郁症患者应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文拉法辛缓释剂 开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燕升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的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有精神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共选择80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30例有精神...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的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有精神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共选择80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30例有精神障碍,发生率为37.5%,在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同时治疗患者的精神障碍,1个月后精神障碍症状消失。结论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细心诊断与对症治疗后可以消除症状,改善疾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精神障碍 治疗
原文传递
抑郁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皮质醇、5-羟色胺及炎症因子变化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志涛 李玉玲 +2 位作者 蒋燕升 傅炎炎 潘伟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皮质醇、5-羟色胺及炎症因子变化及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医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为抑郁症组,其中并发肺部感染与单纯抑郁症无肺部感染患者各30例,同时选取健康... 目的探讨抑郁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皮质醇、5-羟色胺及炎症因子变化及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医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为抑郁症组,其中并发肺部感染与单纯抑郁症无肺部感染患者各3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60例为对照(对照组),对比各组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及5-羟色胺、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抑郁组患者CRP、IL-6、TNF-α、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5-羟色胺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并发肺部感染患者CRP、IL-6、TNF-α、皮质醇水平分别为(13.84±4.90)mg/L、(16.12±4.02)ng/L、(17.92±2.50)ng/L、(191.14±60.13)μg/L,高于非肺部感染患者(5.82±2.81)mg/L、(5.25±0.30)ng/L、(5.01±1.77)ng/L、(132.04±31.52)μg/L,5-羟色胺为(16.72±5.55)μg/L低于非肺部感染患者(31.84±6.9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抑郁症患者CRP、IL-6、TNF-α、皮质醇水平高于轻度患者,5-羟色胺低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皮质醇及炎症因子明显升高,5-羟色胺有所下降,与肺部感染及抑郁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肺部感染 皮质醇 5-羟色胺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米氮平治疗老年期腔隙性脑梗死伴发抑郁和焦虑患者60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薛蓉 杨福收 +1 位作者 肖伟霞 蒋燕升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老年期腔隙性脑梗死伴发抑郁和焦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内科药物基础上联合米氮平治疗,剂量30~4...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老年期腔隙性脑梗死伴发抑郁和焦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内科药物基础上联合米氮平治疗,剂量30~45 mg·d^(-1),疗程6 wk。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1、2、4、6 wk末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wk 1末HAMD-17、HAMA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wk 2、4、6末评分持续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wk 1末TES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wk 2、4、6末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期腔隙性脑梗死伴发抑郁和焦虑患者临床疗效良好,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氮平 脑梗死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米氮平治疗60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蓉 蒋燕升 肖伟霞 《职业与健康》 CAS 2010年第20期2396-2397,共2页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米氮平,15-45 mg/d,丙咪嗪50-150 mg/d,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米氮平,15-45 mg/d,丙咪嗪50-150 mg/d,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的反应。结果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显效率为84.7%、有效率为100%,丙咪嗪显示效率66.7%、有效率88.9%。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的反应方面比较,米氮平组TESS评分显著低于丙咪嗪组(P〈0.05)。结论米氮平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快速、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氮平 丙咪嗪 广泛性焦虑症
原文传递
西酞普兰联合中药郁乐方治疗对于抑郁症的HAMD、HAMA、MADS评分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杜明君 肖伟霞 +1 位作者 申丽娟 蒋燕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1期72-74,99,共4页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对于抑郁症的HAMD、HAMA、MADS评分及安全性等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对于抑郁症的HAMD、HAMA、MADS评分及安全性等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西酞普兰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实验组治疗后HAMD、HAMA、MAD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HAMA、MAD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皮质醇、NE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皮质醇、N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PF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PF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和对照组28.2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抑郁症,效果较好,患者HAMD、HAMA、MADS评分较低,血清皮质醇、PFP-5-HT、NE水平控制较好,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中药 血清皮质醇 PFP-5-HT
原文传递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P300检测及其意义
16
作者 李恒芬 曹素霞 +3 位作者 蒋燕升 周振和 马建东 谢光荣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检测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配对研究法,分别使用听觉诱发电位P300(AEP-P300)和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对42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及42名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SECF检测发现...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检测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配对研究法,分别使用听觉诱发电位P300(AEP-P300)和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对42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及42名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SECF检测发现,观察组识记、广度、回忆1、回忆2、分类和总分等项目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300检测发现,观察组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0.05及P<0.01),波幅明显降低(P<0.05),且P3潜伏期延长与病期、SECF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0.607,P<0.01);以P3潜伏期延长2个标准差为标准,P300异常率诊断与SECF检测的一致率为86.67%。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以注意、记忆功能障碍为主,SECF检测较为敏感,适合用于临床筛查,P300与SECF检测一致性好,是一种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认知功能障碍 P300 老年认知功能量表
原文传递
苍白球-黑质铁沉积变性所致精神障碍误诊为双相障碍一例
17
作者 杨福收 郭志华 蒋燕升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1-201,共1页
患者男,18岁。2年前无诱因缓起少语、懒动、不愿上学、进食被动、流露轻生,1个月后到省级医院心理科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口服舍曲林0.1g/d治疗15d后症状缓解,继续服药上学1个月余,出现话多夸大、易发脾气、睡眠减少等再到首诊医院... 患者男,18岁。2年前无诱因缓起少语、懒动、不愿上学、进食被动、流露轻生,1个月后到省级医院心理科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口服舍曲林0.1g/d治疗15d后症状缓解,继续服药上学1个月余,出现话多夸大、易发脾气、睡眠减少等再到首诊医院住院,诊断为双相障碍,口服丙戊酸镁0.2g/d和奎硫平0.2g/d治疗,20d后病情好转出院。2010年10月初,患者出现言语增多、夜眠减少、见人嬉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致精神障碍 铁沉积 苍白球 误诊 变性 黑质 社交恐惧症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79例自杀相关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新友 肖伟霞 +1 位作者 蒋燕升 杨世昌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11期1175-1176,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9例有自杀行为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多发生在病程的前几年,男女差别不大,文化程度低的自杀率高,自缢、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9例有自杀行为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多发生在病程的前几年,男女差别不大,文化程度低的自杀率高,自缢、服毒占多数,自杀原因多与疾病缓解期自知力恢复后对前途悲观、亲人不关心、受人歧视(共29例)以及受精神症状支配导致自杀(21例)有关。另外,患者由于重大生活事件(10例)和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9例),因长期不能出院(3例)也是自杀的重要原因,及不明原因(7例)。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要评估自杀风险,甄别出自杀意向,及时进行医学和社会干预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自杀
原文传递
焦虑症患者血清IL-1β、IL-6、IL-10水平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铮 蒋燕升 魏黎刚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3期425-427,434,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焦虑症患者血清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慢性焦虑症患者和42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作为焦虑组和抑郁组,选择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焦虑症患者血清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慢性焦虑症患者和42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作为焦虑组和抑郁组,选择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IL-1β、IL-6、IL-10水平。结果焦虑组患者IL-6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和抑郁组(P<0.05);抑郁组患者IL-6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和抑郁组患者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焦虑组患者IL-10水平与抑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β、IL-6、IL-10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IL-1β、IL-6、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焦虑症和抑郁症与健康者可能具有不同免疫机制,可通过血清IL-10和IL-6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免疫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误诊为躯体形式障碍一例
20
作者 高倩 蒋燕升 张瑞岭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54,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女,54岁,已婚,农民,因“肌肉紧张、动作僵硬,乏力4年,加重5个月”于2016年7月15日入我院住院治疗。4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心烦急躁,紧张不安,伴有失眠,未经治疗自行缓解。后渐出现全身乏力,双上肢及下肢肌肉紧... 临床资料 患者女,54岁,已婚,农民,因“肌肉紧张、动作僵硬,乏力4年,加重5个月”于2016年7月15日入我院住院治疗。4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心烦急躁,紧张不安,伴有失眠,未经治疗自行缓解。后渐出现全身乏力,双上肢及下肢肌肉紧张、动作僵硬,下蹲困难,舌头发硬,伸舌困难,声音嘶哑,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治不详,效果差。5个月前与丈夫生气后,自觉乏力症状加重,双上肢上举、梳头动作受限,双下肢下蹲困难、声音嘶哑、舌根硬较前加重,且出现吃固体食物时吞咽困难,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各项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诊断“锥体外系疾病”,治疗15d,效果不佳遂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躯体形式障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住院治疗 误诊 肌肉紧张 锥体外系疾病 全身乏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