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脾肿瘤的CT和MR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唐建华 张开华 +2 位作者 周梅玲 阎伟伟 蒋玉莺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多发脾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多发性脾肿瘤的CT和MR表现,原发性肿瘤13例,转移瘤19例。结果恶性肿瘤CT常表现为实质性或囊实性低密度肿块,增... 目的探讨多发性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多发脾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多发性脾肿瘤的CT和MR表现,原发性肿瘤13例,转移瘤19例。结果恶性肿瘤CT常表现为实质性或囊实性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原发性肿瘤呈实质部分明显或中度以上强化,转移瘤以边缘强化为主;MR表现:淋巴瘤结节于T1、T2大多均呈等信号,有时可表现为T2低信号;增强后早期为低信号结节,延迟呈等信号。转移瘤T2W I极少数呈低信号。良性肿瘤以血管瘤和脉管瘤常见,CT多表现为低密度或囊性病变,增强后均匀强化或边缘呈晕状强化,血管瘤具特征性延迟强化。MR明显优于CT和动态增强CT,增强T2W I具有典型的"白炽灯"征。脉管瘤MR显示病变内含低信号分隔影,T1、T2均呈高信号,增强无强化或部分边缘强化。结论认识多发性脾肿瘤的CT和MR表现,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或非肿瘤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X线计算机 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