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归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归因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军 周云 +4 位作者 蒋琬婷 古田 高东 邓泽英 张微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归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人接受每周1次、每次60~90 min、共10次的团体归因治疗;对照组30人不予处理;团体归因治疗前后对两组进... 目的:探讨团体归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人接受每周1次、每次60~90 min、共10次的团体归因治疗;对照组30人不予处理;团体归因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归因方式自评问卷(ASQ)、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估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间ASQ、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SDS及SAS评分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ASQ中正性事件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负性事件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DS及SAS、ASQ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团体归因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归因方式,并减轻其抑郁和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方式 归因治疗 精神分裂症 家庭照料者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复原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军 周云 +2 位作者 蒋琬婷 李启斌 于海 《医学综述》 2019年第3期616-620,624,共6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青少年子女复原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青少年子女100例,选取60例为被试,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干预组进行每...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青少年子女复原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青少年子女100例,选取60例为被试,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干预组进行每周1次,共计12次的结构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采用非结构化的普通座谈会形式,之后进行复原力和心理健康各因子结果的对比。结果治疗后干预组复原力在自我接纳、稳定性、朋友支持、家人支持因子和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 77±1. 34)分比(11. 43±1. 21)分,(24. 77±1. 45)分比(22. 73±1. 35)分,(30. 47±1. 62)分比(27. 70±1. 52)分,(18. 47±0. 98)分比(17. 72±1. 32)分,(115. 50±3. 70)分比(107. 82±2. 48)分,P <0. 05)],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总分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 50±0. 21)分比(1. 63±0. 20)分,(1. 80±0. 32)分比(1. 96±0. 30)分,(1. 67±0. 41)分比(1. 91±0. 44)分,(1. 47±0. 27)分比(1. 78±0. 23)分,(1. 61±0. 37)分比(1. 81±0. 33)分,(1. 68±0. 18)分比(1. 90±0. 23)分,(1. 67±0. 35)分比(1. 90±0. 30)分,(1. 52±0. 24)分比(1. 72±0. 20)分,(1. 61±0. 10)分比(1. 80±0. 08)分,P <0. 05)];干预组治疗后,复原力所有因子和总分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心理健康所有因子和总均分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对照组的复原力各因子及总分、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家庭青少年子女的复原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子女 复原力 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辅导
下载PDF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3
作者 周鑫 蒋琬婷 《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学及风险因素、干预,以及内隐认知可作为评估与预测的新手段等方面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风险因素 内隐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