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TI和ASL联合成像量化监测不同Fazekas评分的脑白质高信号患者正常脑白质区域的隐匿性损伤 被引量:2
1
作者 常晓霞 李相生 +3 位作者 蒋瑞静 孙鹏 张金龙 樊红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28,共7页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ling, ASL)联合成像在定量评价不同Fazekas评分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患者的脑白质隐匿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材...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ling, ASL)联合成像在定量评价不同Fazekas评分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患者的脑白质隐匿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80例WMH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DTI及ASL成像,比较不同Fazekas评分WMHs患者的额叶皮层下、颞叶皮层下、侧脑室前角及三角区、放射冠区及半卵圆中心正常脑白质(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 NAWM)的成像参数差异。WMHs患者按照Fazekas评分分为三组:A组(0分)、B组(1~3分)和C组(4~6分)。结果 C组较A、B两组双侧侧脑室前角、三角区及放射冠区周围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升高,双侧侧脑室前角及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降低,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及放射冠区周围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降低(P<0.05)。左侧额叶皮层下、右侧放射冠区、右侧半卵圆中心及双侧侧脑室前角、三角区周围NAWM ADC与CBF呈负相关(r=-0.326,-0.21,-0.282,-0.443,-0.429,-0.357,-0.383)。双侧侧脑室前角周围白质FA与CBF呈正相关(r=0.477,0.268)。结论 WMHs评分上升至4~6分时,DTI联合ASL成像可以敏感地反映正常脑白质区域的隐匿性损伤,最敏感区域位于脑室周围的白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Fazekas量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不同注射部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方红 孟利民 +5 位作者 王萍 樊红霞 孙静 蒋瑞静 王春艳 马芳芳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10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剂不同注射部位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头颈部血管成像患者167例,以5 ml/s的速度注射10 ml对比剂做test扫描,测得峰值时间后+1 s为延迟时间,以同样速度注射40 ml对比剂,扫描范围自主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剂不同注射部位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头颈部血管成像患者167例,以5 ml/s的速度注射10 ml对比剂做test扫描,测得峰值时间后+1 s为延迟时间,以同样速度注射40 ml对比剂,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位置向上至头顶部,79例和88例分别采用左侧和右侧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对比分析2组图像质量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有无对比剂残留及影响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三维重建的明显差异。结果:75%头颈血管造影颈总动脉延迟时间分布在16-22 s;60%图像质量达到优级左侧延迟时间需在23 s以上,右侧在18 s以上;左、右臂注射对比剂CT成像质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臂注射时图像质量优于左臂注射。结论:采用右侧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可以有效避免对比剂残留产生的伪影,提高了头颈部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头颈动脉 图像质量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特殊患者呼吸干预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方红 王萍 +6 位作者 樊红霞 梁鹏 蒋瑞静 龚万沣 王春艳 田雨 祝红线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索呼吸完全不能配合的患者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新方法,以期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方法:分析58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过程中呼吸不能配合的特殊临床资料,通过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呼吸训练,并配合捏鼻干预法,比较常规屏气法和捏鼻呼... 目的:探索呼吸完全不能配合的患者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新方法,以期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方法:分析58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过程中呼吸不能配合的特殊临床资料,通过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呼吸训练,并配合捏鼻干预法,比较常规屏气法和捏鼻呼吸干预法基础心率和检查成功率。结果:常规屏气法患者平均基础心率为(77.10±5.56)次/min,捏鼻呼吸干预法患者平均基础心率为(64.04±4.50)次/min,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P<0.05);常规屏气法患者检查成功率为0;捏鼻呼吸干预法患者检查成功率为1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000,P<0.05)。结论:捏鼻呼吸干预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成功率,改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呼吸干预 冠脉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歼击机飞行员改装体检脊柱磁共振成像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蒋瑞静 张金龙 +6 位作者 马晓璇 樊红霞 方红 刘婷 马芳芳 江岳娈 李相生 《空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78-480,共3页
目的分析歼击机飞行员改装体检全脊柱磁共振扫描成像结果,为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改装体检中的134名歼击机飞行员的全脊柱核磁资料,按飞行时间和飞行员年龄进行分组统计并分... 目的分析歼击机飞行员改装体检全脊柱磁共振扫描成像结果,为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改装体检中的134名歼击机飞行员的全脊柱核磁资料,按飞行时间和飞行员年龄进行分组统计并分析比较。结果不同飞行时间组飞行员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不同,飞行时间≤999 h组飞行员的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发生率不同,且随飞行时间延长发生率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颈椎曲度异常及颈、胸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胸、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值也增加,但腰椎曲度异常及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行时间对歼击机飞行员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随飞行时间增加其发生率递增。而年龄对飞行员脊柱曲度异常及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发生率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脊椎 磁共振成像 改装体检
下载PDF
320排容积CT在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瑞静 马晓璇 +6 位作者 樊红霞 张金龙 王萍 冯秀先 梁鹏 杨飞 李相生 《空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一站式扫描技术在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9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拟诊断腰椎峡部裂的60例飞行人员的行320排容积CT腰椎检查结果,对该技术在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诊断中...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一站式扫描技术在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9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拟诊断腰椎峡部裂的60例飞行人员的行320排容积CT腰椎检查结果,对该技术在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 60例飞行人员经CT检查均明确了腰椎峡部裂诊断,其中腰1、腰2、腰4椎弓峡部裂发生率分别为1.67%、1.67%、3.33%;腰5双侧椎弓峡部裂发生率65%,左侧椎弓峡部裂发生率13.33%,右侧椎弓峡部裂发生率8.33%,腰3及腰5同时发生椎弓峡部裂占1.67%,腰4及腰5椎弓峡部裂同时发生率为5.00%。结论应用320排容积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以全方位地显示飞行人员的腰椎峡部情况,并能做出精确诊断,可更有效地降低峡部裂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容积CT 腰椎峡部裂 飞行人员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军事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影像学诊断和医学鉴定的专家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相生 宋云龙 +16 位作者 王建昌 崔丽 杜俊杰 邓略 范恒华 郭伟 叶超群 钟方虎 张向阳 郑军 周前祥 郑奎宏 李明利 陆勤燕 武丽俊 张金龙 蒋瑞静 《空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4,15,共5页
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前期研究经验以及医学鉴定专家组的经验,对腰椎峡部裂影像学检查技术、影像学诊断标准、分型、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和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针对飞行人员峡部裂患者的影像诊断和医学鉴定标准进行探... 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前期研究经验以及医学鉴定专家组的经验,对腰椎峡部裂影像学检查技术、影像学诊断标准、分型、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和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针对飞行人员峡部裂患者的影像诊断和医学鉴定标准进行探讨和修订,并提出建议案,旨在对腰椎峡部裂进行更精准的医学鉴定和保证飞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医学鉴定 飞行人员 腰椎峡部裂 诊断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ADC值定量研究在胰腺癌放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晓璇 孙鹏 +6 位作者 李宏奇 蒋瑞静 王萍 闫小彬 齐朝月 王晓霞 时惠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535-1538,1542,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胰腺癌放射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及ADC值的变化,探讨ADC值定量研究在胰腺癌放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后接受放射治疗的29例胰腺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行MRI检查,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测量胰腺癌放射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及ADC值的变化,探讨ADC值定量研究在胰腺癌放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后接受放射治疗的29例胰腺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行MRI检查,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通过测量各个时间点病灶最大径的变化将其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ADC值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差异。结果29例患者放疗后的ADC值较放疗前均有明显升高,放疗前为(1.45±0.21)×10^(-3)mm^(2)/s,放疗后分别为(1.71±0.17)×10^(-3)mm^(2)/s、(1.86±0.15)×10^(-3)mm^(2)/s、(1.90±0.2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疗后6个月时缓解组患者8例,未缓解组21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时的ADC值及其变化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放疗后1个月时二者之间ADC值虽无明显差异,但缓解组ADC值变化率明显高于未缓解组,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ADC值升高变化率与胰腺癌放疗后体积缩小呈正相关,ADC值变化率对判断肿瘤放疗疗效有重要的参考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磁共振成像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心脏MRI mapping技术在飞行员心肌组织评估中的初步探索
8
作者 张金龙 蒋瑞静 +5 位作者 樊红霞 方红 武丽俊 王萍 孙鹏 李相生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通过无创、无辐射的心脏MRI mapping技术初步评估飞行员心肌组织状况, 探讨该技术在飞行员心肌组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心脏MRI检查的飞行员和普通... 目的通过无创、无辐射的心脏MRI mapping技术初步评估飞行员心肌组织状况, 探讨该技术在飞行员心肌组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心脏MRI检查的飞行员和普通人员。按照年龄分为20~40岁组及>40岁组, 分析比较同年龄段飞行员和普通人员心肌纵向弛豫时间(T1值)、横向弛豫时间(T2、T2*值)的差异。将飞行员分别按飞行时间和飞行机种进行分组, 分析比较不同飞行时间及飞行机种飞行员心肌T1、T2及T2*值的差异。结果飞行员总体心肌平均T1值[(1 011.18±24.70)ms]低于普通人员[(1 025.07±25.74)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 P=0.040)。>40岁组飞行员心肌T1值[(1 006.04±29.15)ms]低于普通人员[(1 029.68±20.24)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 P=0.032)。歼击机飞行员心肌T1值[(999.04±17.39)ms]低于轰、运、直机飞行员[(1 023.33±25.53)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 P=0.012)。20~40岁飞行员和普通人员心肌T1、T2、T2*值及>40岁飞行员和普通人员T2、T2*值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飞行时间飞行员心肌T1、T2、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歼击机飞行员心肌细胞肥大或心肌纤维化水平可能低于其他机种飞行员。心脏MRI mapping技术在飞行员心肌组织评估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磁共振成像 飞行员
原文传递
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飞行人员冠心病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蒋瑞静 马晓璇 +6 位作者 李相生 樊红霞 祝红线 刁树娟 王春艳 代美 张金龙 《人民军医》 2020年第7期656-658,66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在诊断飞行人员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9年8月于某医院影像科接受320排容积CT检查的92例飞行人员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其中,16例飞行人员接受冠状... 目的:初步探讨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在诊断飞行人员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9年8月于某医院影像科接受320排容积CT检查的92例飞行人员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其中,16例飞行人员接受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飞行人员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92例飞行人员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其中CTA正常36例,管腔狭窄27例,心肌桥25例,钙化斑块22例。以DSA检查结果为准,冠状动脉CTA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75.9%,特异性为86.8%,准确率为83.1%。CTA组共检出43支狭窄冠状动脉,DSA组共检出38支狭窄冠状动脉,两组检出冠状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CTA检出0~Ⅳ级狭窄患者分别为11例、19例、5例、7例、1例;DSA检出0~Ⅳ级狭窄分别为8例、16例、7例、6例、1例,两组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CTA检查能够较准确显示飞行人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管壁斑块、心肌桥等血管情况,对冠脉管腔狭窄情况的评估结果与DSA检查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人员 冠心病 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424例飞行员颅脑MRI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金龙 樊红霞 +5 位作者 方红 任娥 蒋瑞静 张家康 张绍雯 李相生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分析空军飞行员颅脑MRI筛查的疾病分布规律。方法对424例飞行员进行常规头颅MRI平扫、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空军飞行员颅脑MRI筛查的疾病分布规律。方法对424例飞行员进行常规头颅MRI平扫、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飞行员分成20~30、31~40、41~49、≥50岁4个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段飞行员脑白质高信号病变(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的检出率。结果颅脑MRI筛查阳性共134例,阳性率31.6%,其中9例同时具有2种病变。阳性患者中颅脑病变依次为WMHs(24.29%)、颅内钙化灶(1.89%)、蛛网膜囊肿(1.89%)、静脉畸形(1.65%)、动脉瘤(1.18%)、烟雾病(0.71%)、垂体囊肿(0.47%)、海绵状血管瘤(0.47%)、颅内陈旧性出血灶(0.24%)、颅内软化灶(0.24%)、脑室内良性肿瘤(0.24%)、松果体囊肿(0.24%)及脉络丛囊肿(0.24%)。不同年龄组飞行员WMH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57,P<0.01)。结论飞行员颅脑MRI筛查可以发现隐匿性的颅脑病变,在飞行员健康体检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格检查 颅脑疾病 飞行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