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奎武 蒋杰贤 +2 位作者 游兰韶 陈永年 蒋祝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7-369,共3页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 1龄末~ 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 4龄幼虫共存系统中 ,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寄生作用 ,建立了 3个龄期的幼虫被寄生量模型 .根据模型 ,计算了寄生蜂对 3个龄期幼虫寄生的选择系数 ....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 1龄末~ 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 4龄幼虫共存系统中 ,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寄生作用 ,建立了 3个龄期的幼虫被寄生量模型 .根据模型 ,计算了寄生蜂对 3个龄期幼虫寄生的选择系数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能寄生斜纹夜蛾 1~ 4龄幼虫 ,但当 1龄末~ 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 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 ,该蜂偏爱寄生 1龄末~ 2龄初幼虫 ,其次为 3龄幼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 斜纹夜蛾 选择寄生 均匀设计 寄生主龄期
下载PDF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宿主种群中的垂直传播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杰贤 曾爱平 +1 位作者 季香云 蒋祝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2-927,共6页
以两种浓度的病毒液感染甜菜夜蛾4龄、5龄幼虫,以研究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从亲代到子代垂直传递的方式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可通过母体介导(卵内、卵表)和父体介导等3种方式传递给子代,造成子代感染。幼虫经口感染后母体介导... 以两种浓度的病毒液感染甜菜夜蛾4龄、5龄幼虫,以研究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从亲代到子代垂直传递的方式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可通过母体介导(卵内、卵表)和父体介导等3种方式传递给子代,造成子代感染。幼虫经口感染后母体介导传递实验表明,病毒垂直传播可引起20%~48%的子代幼虫病死,并能使子代成虫产卵量下降;母体介导传播实验中,以5%福尔马林进行卵表面消毒证实仍有18.8%的幼虫感染病毒死亡,表明了该病毒可经卵内传播,并同时存在着附卵传播;母体介导传递实验还表明病毒对宿主有弱化作用,亲代免于病死的蛹重量减轻,羽化所得雌成虫的产卵量下降,产卵期延长。以交互配对将感染与未感染的雌雄成虫彼此交配,表明雄成虫精子也能垂直传递病毒(父体介导),引起20%~40%子代幼虫感病死亡。成虫经口感染,对所产卵块表面消毒后,仍导致28.6%的子代幼虫死于病毒感染,也表明存在卵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垂直传播 卵内传播 卵表传播 亲代介导传播
下载PDF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生态学特性及寄生对寄主发育和取食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蒋杰贤 王奎武 蒋祝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系统观察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羽化、交配、产卵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关系,并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该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比率,旨在为该蜂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产卵高峰多在羽化后2~... 在系统观察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羽化、交配、产卵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关系,并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该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比率,旨在为该蜂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产卵高峰多在羽化后2~3d,大多数蜂在寄主体内只产1粒卵,少数可产2粒,偶见产卵3粒,但最终只发育成1头成熟幼虫;(2).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1~4龄幼虫共存时,偏爱寄生1龄末至2龄幼虫,对1龄末至2龄,3龄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737,0.3210,0.2046;(3).3龄初幼虫被寄生后,与未被寄生的幼虫比较,4龄幼虫历期显著延长,食量显著下降,且不能发育到5龄幼虫;(4).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可用线性日度模型、Stinner模型和Logistic模型较好地拟合,其中以Stinner模型拟合精度最高;(5).侧沟茧蜂卵、幼虫、茧和卵-成虫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06℃、7.766℃、10.196℃和9.683℃,有效积温分别为28.864、109.245、89.360、217.915日度,发育速率最快温度分别为34.55℃、30.41℃、32.33℃和3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 生态学特性 寄生 寄主 发育 取食 寄主龄期选择性 温度作用
下载PDF
核型多角体病毒与侧沟茧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蒋杰贤 蒋祝瑞 雷润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03-307,共5页
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体内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存活率、发育历期、寄主感染病毒时间、病毒浓度之间的关系 ,并测定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传毒效率 .结果表明 ,病毒对寄主体内寄生蜂历期无明显影响 ,寄生在幼虫体内的寄生蜂能在寄主病死前完... 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体内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存活率、发育历期、寄主感染病毒时间、病毒浓度之间的关系 ,并测定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传毒效率 .结果表明 ,病毒对寄主体内寄生蜂历期无明显影响 ,寄生在幼虫体内的寄生蜂能在寄主病死前完成发育 ,存活比例因寄主感染病毒的时间和浓度而异 .斜纹夜蛾被寄生后接种病毒 (SlNPV) ,距离寄生时间越长 ,饲毒浓度越低 ,寄生蜂完成发育的比例越大 ,但饲毒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 .从感病幼虫体内发育成的侧沟茧蜂或曾经在感病寄主上产过卵的寄生蜂 ,以及通过人工方式使产卵器被病毒污染的寄生蜂 ,均能携带一定数量的病毒 .通过产卵活动 ,侧沟茧蜂成蜂能在寄主幼虫个体间传递病毒 .当寄生蜂在感病的寄主幼虫上产卵带毒后 ,平均可传递病毒给 2 .14头幼虫 ;发育于感病幼虫体内的寄生蜂 ,平均可传递病毒给 2 .4 5头幼虫 .通过用病毒液浸茧或用混有病毒的蜂蜜饲喂成蜂等方式使产卵器污染病毒的寄生蜂 ,传毒效率随饲毒浓度增加而提高 ,平均可传递病毒 1.4 5头和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传播
下载PDF
异丙威、噻嗪酮及其复配对稻褐飞虱若虫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柏连阳 蒋杰贤 +3 位作者 蒋祝瑞 周小毛 唐清鲜 傅爱斌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27,共2页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 ,采用乙醚半麻醉点滴法测定了异丙威、噻嗪酮及其复配对稻褐飞虱 4龄若虫的毒力 ,用Horsfall的毒力试验设计和Sun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了 2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 ,异丙威与噻嗪酮混用 ,其LC5 0 剂量异丙威与噻嗪酮比...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 ,采用乙醚半麻醉点滴法测定了异丙威、噻嗪酮及其复配对稻褐飞虱 4龄若虫的毒力 ,用Horsfall的毒力试验设计和Sun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了 2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 ,异丙威与噻嗪酮混用 ,其LC5 0 剂量异丙威与噻嗪酮比例 ,除 6∶4和 1∶1两个配比外 ,其余配比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以LC5 0 剂量 1∶9配比增效作用最大 ,毒性比率达 2 .0 8,共毒系数达 2 46 .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威 噻嗪酮 稻褐飞虱 毒力测定 杀虫剂 水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幼虫的致死速率与温度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蒋杰贤 柴晓玲 蒋祝瑞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58-61,共4页
利用非线性模型描述了斜纹夜蛾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速率、病死时间分布与饲育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饲育温度的升高 ,感病幼虫病死速率加快。Schoolfield模型、Stinner模型和分段Lo gistic模型均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 利用非线性模型描述了斜纹夜蛾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速率、病死时间分布与饲育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饲育温度的升高 ,感病幼虫病死速率加快。Schoolfield模型、Stinner模型和分段Lo gistic模型均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不同饲育温度处理下 ,感病斜纹夜蛾每日病死率可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较好地拟合 ,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吻合 (Hosmer Lemoshow统计量检验不显著 ) ,方程中各项系数经t检验达极显著水平 ;不同饲育温度下的幼虫病死时间分布可用Weibull模型、Gompertz模型及Logistic模型很好地拟合 ,通过用决定系数R2 和剩余平方和Q 比较各模型的拟合程度 ,表明在 2 9℃以下 ,以Logistic模型拟合最好 ,Gompertz模型次之 ,Weibull模型稍差。当饲育温度在 3 2℃以上时 ,以Gompertz模型最好 ,Weibull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宿主幼虫 致死速率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