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被引量:1
1
作者 蒋秀娥 《中学教学参考》 2013年第8期19-20,共2页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激情飞扬、充满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深思.本文就此谈一些教学体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数学学习过程 教学体会 数学教师 逻辑性 学科 学生
下载PDF
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蒋秀娥 《科教文汇》 2009年第36期121-122,共2页
有效实施课程是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其基本途径便是教学法的优化设计,因此有关数学教学法的研究在数学教学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讨论了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实践模式,这对于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 有效实施课程是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其基本途径便是教学法的优化设计,因此有关数学教学法的研究在数学教学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讨论了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实践模式,这对于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教学法 问题情境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年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蒋秀娥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593-1594,共2页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年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的影响,以寻求对其最佳的护理模式。方法 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年轻乳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年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的影响,以寻求对其最佳的护理模式。方法 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年轻乳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前1周及手术后1周进行抑郁情绪量表(SDS)和焦虑情绪量表(S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DS及S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10.116、14.839,均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SDS及S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的SDS及S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9.720、7.103,均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以缓解年轻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轻松面对手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信心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肿瘤 护理
原文传递
胆道梗阻患者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蒋秀娥 顾建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51-2352,共2页
目的调查高、低位胆道梗阻患者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的感染率,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控制术后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5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及绍兴市人民医院行ERCP治疗高、低位胆道梗... 目的调查高、低位胆道梗阻患者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的感染率,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控制术后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5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及绍兴市人民医院行ERCP治疗高、低位胆道梗阻患者各80例,通过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及腹痛等统计分析术后感染率的发生情况。结果 ERCP术后高位胆道梗阻患者并发胰腺炎4例占5.00%、胆道感染8例占10.00%、上消化道出血1例占1.25%;低位胆道梗阻患者并发胰腺炎3例占3.75%、胆道感染3例占3.75%、上消化道出血1例占1.25%,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未出现与ERCP术相关的死亡病例,另外5例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但无腹痛;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术后发胆道感染10.00%,低位胆道梗阻为3.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梗阻患者行ERCP术后发生胆道感染高于低位胆道梗阻患者,提示高位胆管梗阻患者行ERCP术后更易发生感染,因此,术前术后应做好积极的护理措施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位胆道梗阻 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感染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燕 卢曙芳 +2 位作者 斯浣菲 朱东方 蒋秀娥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67例,探究分析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 36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67例,探究分析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 36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发现肺部感染31例,占8.45%,其中共培养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35.42%)株,革兰阴性菌24(50.00%)株,真菌7(14.58%)株。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噻圬、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具有较强耐药性,但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具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克洛、氨苄西林、四环素、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双性霉素B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较差、年龄>55岁、住院时间>10 d、未使用抗菌药物、糖尿病病程>5年、有侵入性操作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χ^2=3.7634、14.9228、28.4067、4.2699、23.9203、26.6990,P=0.0494、0.0001、<0.0001、0.0388、<0.0001、<0.0001)。结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病情危重,严重影响预后。感染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与住院时间、血糖水平、年龄、病程、使用药物等密切相关。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应针对危险因素合理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部感染 临床特点 耐药性 病原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