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东部中新生代两期逆冲断层作用的FT定年 被引量:29
1
作者 蒋荣宝 陈宣华 +6 位作者 党玉琪 尹安 汪立群 蒋武明 万景林 李丽 王小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都兰一带,由于一系列北东倾的、向南西推覆的逆冲断层作用和温泉断裂的右行走滑作用,将柴达木盆地的变质基底和前中生界沉积基底翘起,从而使得柴达木盆地与共和盆地分隔开来.逆冲断层中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年结果反映了... 柴达木盆地东部都兰一带,由于一系列北东倾的、向南西推覆的逆冲断层作用和温泉断裂的右行走滑作用,将柴达木盆地的变质基底和前中生界沉积基底翘起,从而使得柴达木盆地与共和盆地分隔开来.逆冲断层中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年结果反映了柴达木盆地基底断层作用的规律性.从FT测年结果可以看出,FT年龄分为2组,也就是2个活动时期:第1期为108Ma至61Ma;第2期为26.6Ma至17.8Ma.第1期反映的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东昆仑开始,向柴北缘方向,逆冲推覆的断层作用时间逐渐变年轻,从东昆仑的108.0±9.6Ma(柴达木南缘断裂)变为63.7±4.4Ma(柴北缘断裂),之后可能有小的跳动.第2期,在原有的一些逆冲断层上形成了新的活动,或形成了一些新的逆冲断层,总体上具有无序或跳跃式变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东部 裂变径迹 热历史 逆冲断层作用
下载PDF
巴尔喀什成矿带Cu-Mo-W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宣华 屈文俊 +9 位作者 韩淑琴 Eleonora Seitmuratova 施炜 杨农 陈正乐 叶宝莹 曾法刚 杜安道 蒋荣宝 王志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33-1348,共16页
巴尔喀什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中亚成矿域斑岩型铜钼成矿带,产出许多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一些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中亚成矿域可能是一个多核成矿系统,具有以走滑断裂为边界构成的断裂构造体系并受之控制。本文对巴尔喀什成矿带巴尔喀... 巴尔喀什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中亚成矿域斑岩型铜钼成矿带,产出许多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一些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中亚成矿域可能是一个多核成矿系统,具有以走滑断裂为边界构成的断裂构造体系并受之控制。本文对巴尔喀什成矿带巴尔喀什—阿克沙套地区11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得到博尔雷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东科翁腊德、扎涅特、阿克沙套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的辉钼矿模式年龄(平均值)分别为315.9Ma、298.0Ma、295.0Ma和289.3Ma;其中,东科温腊德、阿克沙套和扎涅特等3个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97.9-+30..949Ma,MSWD值为0.97。辉钼矿Re-Os年龄说明巴尔喀什成矿带Cu-Mo-W成矿作用发生在315.9~289.3Ma期间,Cu-Mo-W矿床的形成可分为两期:一期为斑岩型铜钼矿床,约形成于315.9Ma;另一期为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约形成于297.9Ma。根据辉钼矿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推测该地区花岗斑岩和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与相应的矿床基本同时,均为晚石炭世,属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与我国境内西、东准噶尔和东天山斑岩铜矿带的对比表明,巴尔喀什成矿带铜钼成矿作用的年龄介于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与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之间。分析表明,中亚成矿域大规模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集中在晚石炭世,属海西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年龄 辉钼矿 成矿时代 Cu-Mo-W矿床 巴尔喀什成矿带 哈萨克斯坦
下载PDF
西天山隆升-剥露过程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正乐 李丽 +10 位作者 刘健 宫红良 蒋荣宝 李胜祥 郑恩玖 韩效忠 李细根 王成 王国荣 王果 鲁克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天山造山带是在古生代造山基础上,在新生代由于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而陆内再造成山。本文主要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分析来限定西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野外系统采集西天山山脉及其伊犁盆地钻孔中的样品,挑选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测试分... 天山造山带是在古生代造山基础上,在新生代由于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而陆内再造成山。本文主要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分析来限定西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野外系统采集西天山山脉及其伊犁盆地钻孔中的样品,挑选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测试分析工作,着重开展了磷灰石的温度-时间反演模拟研究。根据温度-时间模拟结果推断,西天山在中新生代期间共发生了3期次的快速冷却作用,分别为早侏罗纪(200~180Ma)、白垩纪中期(115~95Ma)和新生代期间(24Ma以来);根据样品位置分析表明,西天山的隆升-剥露作用并不均一,开始于侏罗纪早期的山脉抬升范围有限,仅局限于中天山;白垩纪中期(115~95Ma),整个西天山山脉和伊犁盆地一起发生整体的抬升和剥露;新生代24Ma以来,西天山的山体块体抬升与山间盆地的断陷同时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伊犁盆地 裂变径迹 隆升-剥露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多期隆升历史的地质热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宣华 Michael W.MCRIVETTE +4 位作者 李丽 尹安 蒋荣宝 万景林 李会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47-1660,共14页
对格尔木附近东昆仑山花岗岩类侵入岩体中锆石和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FT)定年与热历史的模拟,得到了中、新生代东昆仑山多阶段冷却与隆升的构造热历史。锆石FT年龄反映了东昆仑山中生代2期冷却历史,分别为第1期侏罗纪(194.1~144.4Ma... 对格尔木附近东昆仑山花岗岩类侵入岩体中锆石和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FT)定年与热历史的模拟,得到了中、新生代东昆仑山多阶段冷却与隆升的构造热历史。锆石FT年龄反映了东昆仑山中生代2期冷却历史,分别为第1期侏罗纪(194.1~144.4Ma)和第2期早白垩世(115.7~100.2Ma)冷却历史。磷灰石FT年龄和热历史模拟给出新生代3期冷却历史,分别为第1期始新世早期(约52.9Ma)、第2期中新世中期(16.3~10.0Ma)和第3期上新世(5.1~0.9Ma)冷却历史。东昆仑山新生代3期冷却历史与逆冲断层系的发育紧密相关。新生代第1期(约52.9Ma)可能反映了柴达木盆地南缘一个夭折了的前陆盆地的存在。新生代第2期(16.3~10.0Ma)和第3期(5.1~0.9Ma)冷却年龄具有规律性的空间分布,反映了东昆仑山背驮式逆冲断层系的发育历史,表明柴达木盆地主要是作为东昆仑山的背驮式盆地而建立盆山耦合关系的。根据新生代第2期冷却历史的结束与昆仑断裂大规模左行走滑运动开始的年龄对比,推测东昆仑山区域变形作用由挤压向剪切转换的时间可能在10.0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山 逆冲断层系 裂变径迹测年 热历史模拟 高原隆升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3
5
作者 陈柏林 蒋荣宝 +5 位作者 李丽 陈正乐 祁万修 刘荣 崔玲玲 王世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具有形成火山-沉积改造型铁矿床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通过对已有铁矿床的研究,确认包括白尖山铁矿和八八铁矿在内的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床属于火山-沉积改造型,因此铁矿床分布具有成带的特点,据此提出&...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具有形成火山-沉积改造型铁矿床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通过对已有铁矿床的研究,确认包括白尖山铁矿和八八铁矿在内的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床属于火山-沉积改造型,因此铁矿床分布具有成带的特点,据此提出"八八铁矿——4337高地"和"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两个找矿预测靶区,并经过2007年和2008年两年野外工作的追索和验证,新发现8个铁矿,确认"八八铁矿——4337高地"和"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两条铁矿带,取得在该区铁矿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从前人3个孤立铁矿点扩大到两条铁矿带(新增8个铁矿)、铁金属储量从不足1000万吨增加到超过3000万吨。阿尔金山东段铁矿找矿的突破不仅为国家提供储量丰富的铁矿资源,也为基础地质(祁连山与阿尔金山东段的对比以及阿尔金断裂走滑距离的估算)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沉积改造型 铁矿带 喀腊大湾 阿尔金山东段
下载PDF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侵入岩SHRIMP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40
6
作者 韩凤彬 陈柏林 +5 位作者 崔玲玲 王世新 陈正乐 蒋荣宝 李丽 祁万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77-2291,共15页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该区广泛发育中酸性侵入岩,前人将其确定为晚古生代。本文运用锆石SHRIMPU-Pb方法对该区的中酸性侵入岩进行测年,获得413~514Ma的年龄,确认...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该区广泛发育中酸性侵入岩,前人将其确定为晚古生代。本文运用锆石SHRIMPU-Pb方法对该区的中酸性侵入岩进行测年,获得413~514Ma的年龄,确认喀腊大湾地区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存在。结合前人其他方法测年数据和红柳沟一带(喀腊大湾以西180km)中酸性侵入岩的SHRIMP测年资料和蛇绿岩的时代,将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岩浆活动划分为碰撞前岩浆活动(520~500Ma)、碰撞期岩浆活动(490~470Ma)和碰撞后岩浆活动(440~410Ma)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侵入岩 SHRIMP年龄 喀腊大湾 阿尔金山东段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乌拉根铅锌矿床S-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7
作者 韩凤彬 陈正乐 +7 位作者 刘增仁 陈柏林 崔玲玲 丁文君 蒋荣宝 李丽 周永贵 王永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3-793,共11页
乌拉根铅锌矿床产出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喀什凹陷中—新生界中,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可观,具有超大型矿床找矿远景,但其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次对乌拉根铅锌矿进行了详细的S、Pb同位素研究,探讨了其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测... 乌拉根铅锌矿床产出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喀什凹陷中—新生界中,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可观,具有超大型矿床找矿远景,但其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次对乌拉根铅锌矿进行了详细的S、Pb同位素研究,探讨了其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乌拉根铅锌矿床矿石δ34S值为-26.09‰^+15.0‰,具有较宽的分布范围,显示出轻硫与重硫同时富集的特征,指示乌拉根铅锌矿床S主要来自海相硫酸盐的还原。乌拉根铅锌矿的206Pb/204Pb值为17.771~18.6413,207Pb/204Pb值为15.402~15.6454,208Pb/204Pb值为37.92~38.7507,Pb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且集中于造山带铅演化线附近,推测本矿区Pb可能来自区域内的古老地层。综合前人研究和本次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乌拉根铅锌矿床是在南天山和西昆仑山两大造山带相互逆冲推覆背景下,盆地流体大规模运移,在油气还原条件下形成的一类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同位素 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乌拉根铅锌矿床 新疆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东段地质热年代学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宣华 尹安 +3 位作者 George E.Gehrels 蒋荣宝 陈正乐 白彦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219,共13页
文中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山东段地质热年代学和构造体系演化。阿尔金山东段从太古宙陆核发育而来,经历了元古宙稳定地台和新元古代大陆裂解阶段,形成了早古生代阿尔金洋和沟-弧-盆构造体系,发育了奥陶纪早期的板块俯冲、碰撞... 文中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山东段地质热年代学和构造体系演化。阿尔金山东段从太古宙陆核发育而来,经历了元古宙稳定地台和新元古代大陆裂解阶段,形成了早古生代阿尔金洋和沟-弧-盆构造体系,发育了奥陶纪早期的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和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岛弧岩浆活动(峰期年龄为443Ma)。石炭纪洋盆闭合之后,该地区进入陆内构造发育阶段。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拉配泉断裂为代表的中生代伸展构造和新生代阿尔金断裂系的左行走滑断裂活动,它们分别控制了中生代两期热冷却事件和新生代地块快速抬升-冷却事件。地质热年代学年龄数据为阿尔金山东段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地块勾画了不同的热冷却历史,由此可区分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事件对区域热冷却历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构造体系 地质热年代学 热冷却历史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阿尔金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SHRIMP年龄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柏林 李松彬 +11 位作者 蒋荣宝 陈正乐 韩凤彬 崔玲玲 李丽 赵树铭 祁万修 杨屹 王世新 王永 周永贵 郝瑞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8-727,共20页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是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的中段。该区广泛发育火山-沉积岩系,前人将其确定为中元古代。本文运用锆石SHRIMP U-Pb方法对区内火山-沉积岩系中...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是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的中段。该区广泛发育火山-沉积岩系,前人将其确定为中元古代。本文运用锆石SHRIMP U-Pb方法对区内火山-沉积岩系中的中酸性火山岩进行测年,获得477-485Ma的年龄,确认喀腊大湾地区早古生代中酸性岩浆喷发活动的存在。同时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这套火山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构造环境,其岩浆源具有I型及I与S过渡类型特点。结合前人对红柳沟-拉配泉一带的蛇绿混杂岩、高压变质泥岩、榴辉岩、中酸性侵入岩等相关年代资料及构造环境示踪,作者认为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大地构造环境,其时限与蛇绿混杂岩的末期非常接近,代表了洋壳俯冲碰撞过程中形成的同碰撞中酸性火山岩。据此可以将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一带的构造演化划分为洋壳扩张期(晚元古代末-寒武纪,蛇绿混杂岩年龄510-580Ma,但扩张起始会早一些)、洋壳板块俯冲碰撞期(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早期,中酸性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年龄为477-488 Ma(部分花岗岩年龄延迟到467Ma左右),以及高压变质岩的退变质年龄479-491Ma),碰撞后伸展期(晚奥陶世—志留纪,蛇绿混杂岩变质基质岩系的变质年龄450-455Ma,代表蛇绿混杂岩最后就位,碰撞—碰撞后S型碱性花岗岩年龄417-431Ma,代表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三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火山岩 SHRIMP年龄 构造环境与演化 喀腊大湾地区 阿尔金山
下载PDF
西南天山乌拉根铅锌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0
作者 韩凤彬 陈正乐 +5 位作者 刘增仁 陈柏林 崔玲玲 丁文君 蒋荣宝 李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1-602,共12页
乌拉根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喀什凹陷中,含矿岩石为一套中-新生代砂砾岩,矿区伴随铅锌矿化普遍产出大量油气残留物、干沥青等有机质。文章通过有机碳、硫、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成和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等有机地球化... 乌拉根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喀什凹陷中,含矿岩石为一套中-新生代砂砾岩,矿区伴随铅锌矿化普遍产出大量油气残留物、干沥青等有机质。文章通过有机碳、硫、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成和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等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乌拉根铅锌矿的有机质进行测试分析,进而探讨了有机质在铅锌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测试结果显示,乌拉根矿区铅锌的有机碳、硫含量均较高,表明其铅锌的成矿作用与油气的还原作用关系密切,铅锌等成矿元素是在还原状态下沉淀富集的。矿区有机质的氯仿沥青"A"变化不大(0·004%~0·025%)。A的族组分中,总烃平均为46·22%,"非烃+沥青质"平均为53·77%,饱和烃/芳香烃平均为9·59,具I型有机母质特征。饱和烃气相色谱参数特征分析显示,有机质以海相为主,母质来源以藻类为主。矿区样品中,Pr/Ph为0·41~1·84,平均为1·04,说明有机质是处在还原环境中的;OEP为0·75~1·07,平均为0·92,显示了有机质高成熟的特征;CPI为1·03~1·30,平均为1·16,指示热演化程度较高。综合野外证据和测试结果,表明油气活动参与了乌拉根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油气还原是成矿金属元素富集沉淀成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有机地球化学 铅锌矿床 乌拉根 西南天山
下载PDF
天山两侧山前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刍议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正乐 鲁克改 +5 位作者 王果 陈柏林 李丽 蒋荣宝 崔玲玲 宫红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天山两侧山前新生代构造变形强烈,是研究盆山耦合动力学机制的理想场所。文中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结合作者的野外观测和分析,综述了天山两侧盆山转换部位不同段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构造变形在... 天山两侧山前新生代构造变形强烈,是研究盆山耦合动力学机制的理想场所。文中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结合作者的野外观测和分析,综述了天山两侧盆山转换部位不同段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构造变形在天山南北山前相似性和差异性共存:变形由山体向盆地扩展,时间逐渐变新;但是南侧比北侧变形起始时间早,地壳缩短量和缩短率大。在东西方向上新生代构造变形也存在明显的分段相似性特征,整体上显示出斜方对称的变形图像:东天山博格达山前为基底式逆冲推覆,南侧为走滑变形;中天山南北两侧为多排子的褶皱-逆冲推覆构造,西天山南侧也为基底式的逆冲推覆,北侧为走滑变形。综合前人研究,认为印度和亚洲大陆的碰撞及其随后陆陆汇聚作用的远程效应,是形成天山两侧山前新生代构造变形在南北方向上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主要原因;而天山山体内部先存的相对刚性地块和大型断裂,则导致了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东西向分段差异性和斜方对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盆山耦合 新生代构造变形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花岗岩类岩浆活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 被引量:37
12
作者 陈宣华 尹安 +2 位作者 George GEHRELS 李丽 蒋荣宝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71,共15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是连接秦岭、祁连、昆仑三大造山带的关键构造部位,发育了以晚二叠世—中三叠世(P-T)花岗岩类为主的古特提斯域深成岩浆活动。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P-T花岗岩类形成于大洋环境,主要为I型花岗岩类。该... 柴达木盆地东部是连接秦岭、祁连、昆仑三大造山带的关键构造部位,发育了以晚二叠世—中三叠世(P-T)花岗岩类为主的古特提斯域深成岩浆活动。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P-T花岗岩类形成于大洋环境,主要为I型花岗岩类。该期花岗岩类可分为两个时间演化系列,早期为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闪长岩系列,晚期为碱性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系列,均具有与经典的鲍文反应系列相反(即反鲍文系列)的演化趋势,反映了深成岩浆的动态混合作用模式。Nd-Sr-Pb-O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P-T花岗岩类具有年轻地壳的特征,其来源主要与富集地幔EMⅡ源区有关,具明显的造山带与上地壳Pb同位素特征。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与西秦岭及扬子块体中生代花岗岩类的Pb同位素组成具有相似性,说明了柴达木盆地基底与扬子地块具有亲缘性。研究表明,来自地幔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以及幔源镁铁质岩浆与壳源长英质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可能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地壳生长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地球动力学 深成岩浆活动 二叠纪—三叠纪 柴达木盆地东部 秦-祁-昆接合带
下载PDF
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油田深层构造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小凤 冯梅 +10 位作者 史大年 马寅生 陈宣华 区明益 霍光辉 王连庆 田晓娟 张西娟 李会军 李国岐 蒋荣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28-1031,共4页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在研究区表面进行人工放炮。因此本工作是将天然地震层析成像...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在研究区表面进行人工放炮。因此本工作是将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某油田约100km2地区的深层构造的尝试性研究。626个地震事件的3289个P波到时的初步结果与研究区已知的大的构造吻合较好。该模型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观测到一个北西向的背斜。此外,微地震的分布也与研究区中活动断裂带的位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微地震 层析成像 深层构造 地震事件 活动断裂带
下载PDF
阿尔金山阿北银铅矿控矿构造特征与矿床成因初探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柏林 赵恒乐 +7 位作者 马玉周 杨风 王世新 陈正乐 祁万修 刘荣 蒋荣宝 李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26,共14页
阿北银铅矿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内,是阿尔金山东段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多金属矿床之一,在区域构造上位于NE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EW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该矿区的控矿构造出露于早古生代二长花岗岩中,是叠加在韧性变形基础... 阿北银铅矿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内,是阿尔金山东段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多金属矿床之一,在区域构造上位于NE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EW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该矿区的控矿构造出露于早古生代二长花岗岩中,是叠加在韧性变形基础上发育起来的韧脆性断裂破碎带,在平面和剖面上均表现为弧形裂隙夹透镜状花岗岩岩块的结构特点。韧脆性断裂破碎带是阿北银铅矿重要的控矿构造,其形态、规模、产状和分布控制着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和分布。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出硫源很可能是海相沉积岩来源的硫与岩浆岩来源硫的混合;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来源于上地壳;氢、氧同位素特点反映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结合构造演化和构造控矿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是受韧脆性裂隙控制的、与早古生代中-晚期红柳沟-拉配泉弧后盆地封闭碰撞作用伴生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控矿构造 矿床成因 岩浆热液型 阿北银铅矿 新疆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韧-脆性变形带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柏林 王世新 +7 位作者 祁万修 陈正乐 刘荣 杨风 蒋荣宝 李丽 杨屹 李学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7-644,共8页
大平沟韧-脆性变形带出露于紧邻阿尔金北缘断裂北侧的新太古界达格拉格布拉克群钾长片麻岩中,与阿尔金走滑断裂索尔库里段相距约50km。总体呈东西向展布,高角度向南倾斜,倾角65~85°。次级变形带呈北西西向-东西向波状起伏延伸。... 大平沟韧-脆性变形带出露于紧邻阿尔金北缘断裂北侧的新太古界达格拉格布拉克群钾长片麻岩中,与阿尔金走滑断裂索尔库里段相距约50km。总体呈东西向展布,高角度向南倾斜,倾角65~85°。次级变形带呈北西西向-东西向波状起伏延伸。单个次级变形带规模一般长数百米,宽数十米。变形带内岩石的线理、面理构造发育,石英、钾长石矿物粒内变形效应明显,同构造变形的新生矿物绢云母比较发育。变形性质为韧-脆性压扭性构造变形,发育糜棱岩系列岩石,特别是含钾长石残斑的绢云母石英质糜棱岩最为常见。变形岩石组构显示石英以底面和近于底面滑移的方式发生变形,反映出是中-低温条件(250~350℃);有限应变测量显示岩石变形强度中等,应变椭球轴比为2.9~4.8;变形运动学特点为右行逆冲,变形主压应力方向为北北西向,最大差应力为59~61MPa。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作者认为该韧-脆性变形带是发生于早古生代板块碰撞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下,并反映了板块碰撞过程中基底岩块的变形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脆性变形带 压扭性 大平沟 阿尔金北缘
下载PDF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控矿构造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柏林 王永 +11 位作者 陈正乐 李松彬 蒋荣宝 韩凤彬 崔玲玲 李丽 赵树铭 祁万修 杨屹 王世新 周永贵 郝瑞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7,共11页
喀腊大湾地区地处新疆若羌县境内,在区域上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属于红柳沟—拉配泉一级成矿带的中东段部分。研究表明,喀腊大湾地区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首先,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一级矿带的分... 喀腊大湾地区地处新疆若羌县境内,在区域上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属于红柳沟—拉配泉一级成矿带的中东段部分。研究表明,喀腊大湾地区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首先,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一级矿带的分布和位置,阿尔金断裂400km左右走滑位移量将北祁连山西段成矿带左行断错至目前位置,构成了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一级成矿带。第二,区域构造环境控制二级矿带、矿床类型和矿种类型,喀腊大湾矿集区南带南侧岛弧构造环境控制与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类VMS型),南带北侧弧盆过渡带构造环境控制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铁矿床,中带盆地构造环境控制与沉积岩有关的硅铁建造型铁矿床,北带南侧蛇绿混杂岩带控制与洋壳残留(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北带北部碰撞变形带控制与强烈韧性韧脆性变形有关的金矿床和与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热液银铅矿床。第三,构造演化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控矿作用,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古生代,其中:(1)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早期,红柳沟—拉配泉弧后盆地(裂谷)拉张扩张时期,主要形成与中基性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矿床;(2)早古生代中期为红柳沟—拉配泉弧后盆地(裂谷)俯冲碰撞作用和最后挤压闭合,形成与中酸性岛弧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类VMS型)(如喀腊达坂铅锌矿和喀腊大湾铜锌矿)、与大规模韧性韧脆性变形带有关的金矿床(如大平沟金矿)和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中酸性火山岩477-488 Ma,中酸性侵入岩417-514 Ma)。第四,典型构造控矿形式有火山沉积构造控矿(铁矿、铅锌矿)、韧脆性剪切带控矿(金矿)、断裂裂隙控矿(银铅矿、铜银矿)、岩体及岩体构造控矿(铜镍矿)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系统 成矿构造环境 控矿构造形式 喀腊大湾地区 阿尔金山
下载PDF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铁矿田地质特征与形成时代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柏林 李丽 +9 位作者 祁万修 陈正乐 王永 郝瑞祥 李松彬 周永贵 蒋荣宝 韩凤彬 崔玲玲 赵树铭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5-334,共20页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铁矿田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地区。通过对已有铁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确认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床属于火山沉积型,因此,铁矿床具有成带状分布的特点,由八八铁矿床、八八西铁矿床、7914铁...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铁矿田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地区。通过对已有铁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确认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床属于火山沉积型,因此,铁矿床具有成带状分布的特点,由八八铁矿床、八八西铁矿床、7914铁矿床、7915铁矿床、7918铁矿床和7910铁矿床共同构成喀腊大湾铁矿田。铁矿田范围内的地层以向北陡倾的单斜层为主,倾角75~88°;仅矿田西段八八西铁矿床、八八铁矿床一带沿走向发生直立陡倾伏(背斜)褶皱,可见地层和含矿岩系局部发生褶皱重复,形成铁矿带和含矿层位呈横卧"勾"状形态。铁矿床的产出严格受火山沉积岩系的特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即铁矿床均产在卓阿布拉克组第三亚组第一岩性段(下部玄武岩段)的上部,其北侧为卓阿布拉克组第三亚组第二岩性段(大理岩段)标志层。与铁矿床关系密切的中基性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517±7)Ma,显示该套火山沉积岩系中基性火山岩的时代为早古生代晚寒武世,因此,铁矿床的形成(火山-沉积)时代为晚寒武世。铁矿床形成之后主要发生2期地质构造事件,其一是发生了构造变形,致使铁矿体及含铁岩系均呈陡立状态,并形成褶皱;其二是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使已经形成的铁矿床受到中酸性侵入岩的吞食破坏,并发生接触变质矽卡岩化改造。矽卡岩化改造时代为早奥陶世末期(辉钼矿铼锇等时线年龄48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火山沉积型 成因 形成时代 喀腊大湾铁矿田 阿尔金山
下载PDF
阿尔泰南缘东段变形岩石磁组构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柏林 张招崇 +7 位作者 闫升好 何立新 周刚 李丽 蒋荣宝 王祥 张小林 杨文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8-148,共11页
磁组构是指岩石磁化率的各向异性,磁组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构造变形分析。阿尔泰南缘东段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是磁各向异性度P值大,反映本区总体韧性剪切变形强烈。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脆性劈理化带和玛因鄂博韧性剪压构造带的E>... 磁组构是指岩石磁化率的各向异性,磁组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构造变形分析。阿尔泰南缘东段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是磁各向异性度P值大,反映本区总体韧性剪切变形强烈。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脆性劈理化带和玛因鄂博韧性剪压构造带的E>0占优势,磁面理发育,部分样品磁线理发育,反映变形以压扁变形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伴随弱的左行剪切;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韧性流变构造带和锡泊渡—富蕴深层次变晶糜棱岩带E>0和E<0均存在,磁面理和磁线理均发育,反映以剪切变形为主;其中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构造带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为左行剪切,而锡泊渡—富蕴构造带主压应力方向为SN向,为右行剪切。在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构造带中的哈腊苏铜矿和卡拉先格尔—老山口一带一些叠加蚀变矿化的强变形岩石的P值明显减小,说明在韧性变形之后发生过矿化热液作用导致磁化率各向异性发生了均一化。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可以认为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构造带、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构造带和玛因鄂博构造带构成一个完整的板块碰撞聚合带,而锡泊渡—富蕴构造带可能为在古生代期间被强烈改造的具有前震旦纪结晶基底的微大陆的残留(或断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变形岩石 构造分析 新疆阿尔泰南缘东段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喀腊达坂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柏林 祁万修 +7 位作者 崔玲玲 陈正乐 刘兵 赵雷 蒋荣宝 韩凤彬 李丽 刘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18-1835,共18页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克组火山沉积岩系,呈近东西走向,以向北中等角度倾斜的单斜层为特点,倾角30°~58°;矿化严格受火山沉积岩特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即矿体均产于卓阿布拉克组第四亚组的中酸性火山岩(流纹岩、英安熔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中,矿体具有层状、似层状特点,产状稳定延伸大;最大矿体走向延伸超过2400m,倾向延深大于900m。主要有用组分Pb、Zn,伴生有用组分Cu、Au、Ag、S等。主要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地表氧化带形成黄钾铁钒化和褐铁矿化。矿石平均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38.1169、^(207)Pb/^(204)Pb=15.6278、^(206)Pb/^(204)Pb=18.4684,显示矿石的铅具有上地壳铅和造山带铅的混合来源;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平均+8.28‰,代表了海相沉积岩来源的硫与岩浆岩来源硫的混合;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矿区及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一致性或者相似,说明矿石与含矿中酸性火山岩具有一致的成因与来源;矿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Nb、Ta负异常与Ba的正异常,反映出存在海相沉积岩物质的混入,并具有岛弧成矿构造环境。含矿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482~485Ma,代表了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早奥陶世。综合喀腊达坂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认其属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所以,喀腊达坂铅锌矿成矿过程可以概括为:在早古生代奥陶纪早期北阿尔金洋发生向南的板块俯冲,板块俯冲作用导致俯冲带下盘的洋壳及其上的海相沉积物和俯冲带上盘的陆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中酸性岛弧型岩浆;在岩浆喷发的晚期,逐渐形成富含铅锌成矿物质的残余岩浆;当这些富含铅锌的残余岩浆发生喷发,最终形成了火山成因岩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火山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南带最重要勘查和预测类型,该火山岩型矿化带的西延区段是有利的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形成时代 岛弧成矿构造环境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 阿尔金北缘
下载PDF
天山后峡盆地晚中生代反冲断层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丽 陈正乐 +7 位作者 蒋荣宝 陈柏林 鲁克改 王果 郑恩玖 黄以 王国荣 李细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97-2103,共7页
天山山脉是通过古生代陆壳增生和晚古生代陆-陆碰撞形成的,新生代又受到强烈的陆内挤压隆升与褶皱断裂作用的改造,但对天山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变形特征知之甚少。在北天山后峡盆地发现一系列北倾南冲的逆冲推覆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推... 天山山脉是通过古生代陆壳增生和晚古生代陆-陆碰撞形成的,新生代又受到强烈的陆内挤压隆升与褶皱断裂作用的改造,但对天山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变形特征知之甚少。在北天山后峡盆地发现一系列北倾南冲的逆冲推覆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推测应属于晚中生代的反冲断层。区域资料,特别是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在中生代晚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构造隆升事件,后峡盆地的反冲构造就属于该期山脉隆升事件的构造表现。这对进一步认识天山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对该地区的远程效应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造山带 后峡盆地 反冲断层 晚中生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